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他的经济学使美国经济走出了“滞胀”,但“双高”赤字又引起人们的争论; 他以对苏强硬著称,但又能根据变化了的外部条件和国内政治需要调整外交政策; 他抓住SDI不放,认为这是关系到美国在下个世纪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升降; 他为美国的保守势力奠定了占优势的权力格局; ……他在美国历史上深深地打上了自己的烙印。  相似文献   

2.
据今年11月3日的美国选举结果,约翰逊已当选为美国的下一届总统。今年异常冗长的美国选举闹剧至此收场。在竞选过程中,约翰逊曾在美国选民面前吹嘘说,他要把美国变成“全体人民都有生活得更好的巨大机会”的“伟大社会”。但是,他对美国国内长期存在的一大堆困难问题,不是别有用心地胡扯一通,便是不着边际地轻描淡写,或是干脆避而不谈。下面简单介绍一下约翰逊在连任总统的时候所面临的若干国内困难问题。经济前景中的隐患约翰逊作为原任总统,曾把经济“繁荣”当作他猎取选票的政治资本。他曾吹嘘说,“我们正处于我们历史上最大、最长久的和平时期的繁荣期”。他还预言说,1965年还会是个“繁荣”年,他甚至说,只要政府继续采取各种措施,保持“长期的繁荣”是可  相似文献   

3.
《世界博览》2009,(1):7-7
2008年美国总统选举中,一个黑人牧师出尽了风头,他就是奥巴马二十多年来的精神导师赖特(Jeremiah Wright),赖特坚持基督教义反对帝国主义,他的核心观点是与传唱多年的歌曲“天佑美国”唱反调,他说“上帝诅咒美国”。在布道中他历数罗马帝国、英国、俄国、日本、德意志帝国还有美国所犯下的罪行,他不但攻击美国的帝国主义行径,还谴责美国公众从不认为自己生活在帝国主义国家的那种天真无知。  相似文献   

4.
自打嘴巴     
今天美国人民所最关心的问题无过于越来越严重的经济衰退了。经济衰退是从美国资本主义内在矛盾产生出来的,也就不能不使拒经承认这个客观规律的艾森豪威尔总统特别感到头痛。他是美国资本主义最忠实的辩护人,他曾经给共和党制造了“繁荣与和平”这一个竞选标语。上台以后,他不断地宜扬美国资本主义的功德,向美国人民许下了“繁荣与和平”的诺言。然而,艾森豪威尔所执行的邢一套资产阶级政策所产生的实际效果却适得其反。美国人民看不到“和平”,也看不到“繁荣”。于是在美国人民的心  相似文献   

5.
点滴     
“可疑的”词句美国第一军出版了一本反共的小册子,名称是“怎样侦察共产党人”。它说,任何人使用如“和平”、“反动”、“迫害”、“殖民主义”、“麦卡锡主义”等类词(?),就可以把他作为共产党人而加以严密的监视。 6月19日美国“聖路易邮电报”发表了一个美国人的演说中的某些语錄,里面充满了那本小册子认为是“可疑的”语言。但这个讲演的人显然是和共产党毫无关系的——他是艾森豪(?)尔。“已故名人”的纪念像一艘邮轮驶进了纽约港口。甲板上有一个法国旅客沉思地注视着这著名的法国自由神雕像。一个美国旅客自豪地指着雕像对他说: “看,我们这里也有已故名人的纪念像……”对莎士比亚的估价一个美国人在阅读莎士比亚的作品,还没有读到一半的时候,他讚赏地对他妻子说: “告诉你,这个小伙子写的可真了  相似文献   

6.
麥卡錫死后     
薛德里克·贝尔弗雷奇是英国作家,曾任美国进步刊物“国民前卫报”的编辑。1953年5月他拒绝回答美国“非美活动调查委员会”的无理审讯,两年后被驱逐出美国。下面刊登的这篇他在苏联“新时代”杂志(本年第31期)发表的文章,揭穿了美国资产阶级民主的幌子,暴露了美国实际政治生活中的无自由、无民主的真象。  相似文献   

7.
美国合众社副社长兼亚洲总分社社长霍布雷奇特在一月十六日从东京发出的一篇电讯中承认,他根据他和美国官员以及亚洲国家的官员、报纸编辑和老百姓谈话的结果,得出这样的结论:“美国在亚洲的争取人心的战斗”、“美国在努力灌输美国观点方面”失败了,尽管美国“花了成百万美元”,成立了许多宣传机构,它没有能“成功地”使亚洲人民赞同它“对当地的重大问题的看法”。霍布雷奇特没有举例说明,到底在哪些“当地的重大问题”上美国向亚洲人民“灌输美国观点”的欺骗定  相似文献   

8.
弦外之音     
菲律宾总统加西亚在接见合众社记者时说,他同意美国在菲律宾建立导弹基地。菲律宾准备并且愿意面对共产党的愤怒。他在这篇谈话的最后,还说,“我不愿批评美国在亚洲在对共产主义斗争方面的外交活劫。但是,我要说,在这个地区使用美国的力量这方面还有须待改进的充分余地。”他特别强调,“美国应当确定它对印度尼西亚局势的政策。”看来,加西亚还算看得起共产党人的。反对美国建立导弹基地,要求废除核武器,这是全世界正义人类的心声。加西亚这话,确是肯定了共产党人是正义人类的先锋队。所以共产党人首先要对他愤怒了。可是他谈话的落脚点,却已经不是美国对亚洲共产主义斗争方面所进行的外交活劫,而是责怪美国  相似文献   

9.
帕森斯     
今年3月31日,美国国务院宣布负责远东事务的助理国务卿罗伯逊由于“身体不好”,提出辞职。现在,他的职位已由詹姆斯·格·帕森斯继任。帕森斯是一个以反动、顽固而又狡滑著称的老油子,在国务院里已经混了二十六年,他自以为对远东情况颇为熟悉。他竭力宣传美国的外交政策是多年来一贯发展而成的,并且吹嘘美国外交政策是美国国会、行政部门、外交当局、人民舆论所“一致坚决支持的”。他郑重其事地声明,他将同罗伯逊一样“继续执行”美国对华的“传统政策”。帕森斯一贯敌视我国解放台湾的正义斗争,扬言要采取“坚定的态度”阻挠我国解放台湾。他诬蔑我国的人民公社是用来“监视”人民的,把我国广大群众冲天的干劲和  相似文献   

10.
英国首相威尔逊为了讨好美国,并且为了逃避工党政府因追随美国侵越政策而招致的国内外舆论的谴责,正在声嘶力竭地叫卖他的“和平方案”。他硬要率领所谓英联邦“和平使团”到有关国家去“游说”。威尔逊于六月十七日乘英联邦总理会议  相似文献   

11.
笑话三则     
奇迹一个美国兵走进了一个欧洲的国家的教堂里。他看到了一个银质的老鼠。于是他把教堂里的神父叫来问道:“请您告诉我,这是一个什么样的老鼠啊?”神父回答说:“在公元一千二百年的时候,我们城里老鼠多得成灾了。于是我们就祈祷圣乔治说,如果他能使这种动物绝迹的话,我们就献给他一只银鼠。老鼠真的消失了。我们就献了这么一只银鼠。从那时起,这只银鼠就一直摆在这里。”美国兵问道:“噢,而您……相信这个奇迹是真的吗?”神父连想都没想就立刻回答说:“不,如果我们相信的话,那我们早就给圣乔治做一个银质的美国兵了。”“懂礼貌”的美国人一个美国的政治活动家在巴黎的一个大厅里讲演。讲演完了,掌声很稀落。这位美国人非常生气。当他回到自己的位子上时,有一个法国人上台了。美国人心想:我给你们看看什么叫有礼貌吧!  相似文献   

12.
南越吴庭艶内阁有一半的席位是空的,三分之一的土地是由和他敌对的教派控制着的,他的“首都”西贡受到封锁,他的军队同教派军队在西贡街头拿着武器对峙着,不时发生冲突。为什么这样一个人还能恋栈不去呢?这是因为在他后面有着美国的影子。就像美国“时代”周刊所说的,美国认为吴庭艶是最适合于实现美国利益的人,华盛顿“已经把它的希望、它的专家和每年约四亿美元的金钱投下”。经过一个多月的危机,尽管美国对教派用了各种收买、威吓、诱骗的手段,对教派后面的法国用了各种压力,但是吴庭艶仍愈来愈孤立,美国无法使局势按照它的心意发展。美国人除了骂法国人外,也埋怨吴庭艶,  相似文献   

13.
1985年4月15日,是美国第十六任总统——林肯遇刺身死一百二十周年。他是在耶稣殉难日倒下的,不过他并没有向人们许诺天国虚幻的精神安慰,而是现实地为奴隶们打开枷锁,为开拓者铺平了致富的道路。林肯是美国历史上一个杰出的资产阶级政治家。他被美国人民称为“合众国之父”,是新时代国家领导者的楷模。在世界人民心中,他的名字也是与争取自由和进步的斗争,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正如斯坦顿所说:“他是属于一切时代的”。马克思曾高度评价林肯总统说:“在美国历史和人类历史上,林肯必将与华盛顿齐名!”  相似文献   

14.
一 1954年2月7日,在纽约“底层”地区的一个狭小、肮脏、寒冷的小房间里,美国作家马克斯韦尔·波登希姆和他的妻子被人杀害了。在二十世纪的二、三十年代,波登希姆在美国很有点名气。“纽约时报”说他的创作具有“严竣的现实主义”的风格,说他是“对现存社会制度的激烈的不妥协的批判者”。这位正直的作家还参加了美国的进步组织和三十年代经济危机时期的失业工人的斗争。正是因为这样,美国的出版商从1940年起就拒绝出版波登希姆的暴露美国社会黑暗的著作,把他掷入“流浪者”的队伍。波登希姆在流浪生涯中被警察逮捕过,嗜过铁窗风味。后来,生活实在无法维持,他只好装做瞎子,沿街乞讨。  相似文献   

15.
金圆使节     
1785年,刚才从殖民统治下获得了独立的美国所派遣的公使约翰·亚当斯到了伦敦。把他的日记的记载说,当时英国外交部用一种“干巴巴的规矩和冷冰冰的客套”接待他,对于他所提出的“任何一个要求、建议或是询问”,都拒不答复。因此他后来向美国第一任首席法官约翰·盖诉说道:“你可以想像一下:我在这里过的是怎么一种没没无闻的清闲日子。”这是久远以前的情况。当时英国尽管于心不甘地承认了美国的独立,究竟还主宰着世界的海洋,就实力地位来说,是远远超过了草创时期的美国的。我们可以理解,当时的英国为什么对美国使节采取那么一种爱理不理的态度了。  相似文献   

16.
负有阴险的和其他的使命在世界各地跑来跑去的许多批美国参议员中,有一个在回到美国之后,痛心地谈到他所访问过的国家对于山姆大叔为它们所做的一切事情竟没有感谢之意。他愤慨地说:“没有人喜欢我们!”参议员马隆把这一点说得更切实际,他说,正是由于“美国在远东、非洲及地中海地区支持殖民奴役”的结果,“我们制造敌人要比获得朋友快得多”。在现代历史上,没有一个国家,甚至连帝国主义的英国也没有引起像美国所引起的普遍而强烈的仇恨。这是因为,美国用几乎总是傲慢的、通常是肮脏  相似文献   

17.
記者、謀臣、策士华尔特·李普曼是美国最有名气的资产阶级記者之一,他不但被渲染为美国政治評論家中的“首脑”,而且还常被称为华尔街的“学者”——智囊。作为美国統治集团的著名謀士和壟断資本家們的老牌代言人来說,他在美国新聞界是頗具权威,而影响也是較大的。这个“紐約先驅論坛报”的专栏作家和美国其它一些报紙的特約撰稿人,踏进美国新聞界已有五十多  相似文献   

18.
美国国务卿杜勒斯在12月8日在芝加哥发表的演说中重弹“实力政策”的老调,他装作看不见美国外交政策到处碰壁的事实,而大事吹嘘已经发了霉的所谓“威懾力量”和“报復”政策。他誇耀北大西洋集团、东南亚集团之类的美国所拼凑的侵略集团,并且再一次表示德国统一问题必须按照美国的条件来解决,这就是由军国主义的西德来并吞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杜勒斯还竭力鼓吹美国的“传教士的精神”,表示美国必须用这种精神来传播美国式的“自由”的福音。一句话,杜勒斯死抱住不放的政策就是:继续以“实力”为后盾在全世界强迫推销奴役别国人民的“美国生活方式”。但是,杜勒斯的“理想”与现实是不是协调的呢?人  相似文献   

19.
美国黑人民族斗争史是一部血泪史。黑人对于自己身份的焦虑使他们一直都被视为“他者”。一些黑人置身于美国白人社之外,成为主流社会的“他者”;另一些黑人则变成了同时置身于美国白人社会和黑人社区之外的双重“他者”。詹姆斯·鲍德温在《桑尼的布鲁斯》中刻画了这两类“他者”的形象,并指出他们走出迷茫的道路。  相似文献   

20.
約翰逊代替被暗杀的第四个美国总統肯尼迪进入白宫的十天之后,为了要求美国黄色工会支持有利于大壟断资本集团的减税法案,他在劳联一产联理事会上发表了讲話。在这演說中,他除了大事吹噓肯尼迪和他自己当政以来美国的“經济不断增长”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