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假定性、剧场性以及娱乐性是高行健从民间文化中摘取的三棵重要的“种子”。他渴望这三棵“种子”能在20世纪70年代末的中国土壤上存活下来,以此带动中国戏剧的复兴。高行健寻戏剧之“根”并不是对中国原始野性文化的自恋,而是在现代性浸淫中对传统戏剧资源的新的开掘,是一种找寻超越与突破支点的努力。  相似文献   

2.
在新时期的中国话剧史上,高行健是不可忽略的戏剧艺术探索者。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高行健在戏剧艺术的道路上探索出一条与众不同的新路,他的戏剧创作和戏剧美学往往带给人惊艳的感觉,但有时也会让人感到难以理解。他的创作和理论是一次对传统戏剧关学和政治秩序的挑战,他的坚持成就了他后来的地位和影响,但其中透露出来的审美意识形态意义却是值得深思的。  相似文献   

3.
高行健短篇小说《母亲》写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小说的语言和叙事风格都有创新。尽管强调叙述语言的重要,但是本篇小说还是带有一定故事性的。这篇小说的背景是令人发冷的,但所表达出的感情却是持久的、感人的。尽管作者多次表明自己在母亲去世之后很少想起母亲,但从叙述文字中可以看出作者对母亲深厚真挚的情感,但这种情感带有强烈的悔恨和谴责。  相似文献   

4.
中国贵族的品评属于一种“泛品评”。虽没有足够的明确性但表达了社会上层对戏剧的评价和观念,其戏剧观往往渗透、影响到戏剧发展本身及其他各阶层的戏剧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戏剧的整体风貌。他们的批评主要分为“公众性品评”和“个人性品评”。“公众性品评”关注戏剧的社会公众效应,旨在树立观念范式,以阶级的共同利益为批评最终目的。“个人性品评”则以个人喜好为出发点,以个人情趣是否与戏剧契合作为品评切入点,不关心社会公众效应却能表现出个人真心实意。本文以元杂剧为例分析各时代贵族的戏剧观。  相似文献   

5.
《琵琶记》作为一部悲剧,具备一个“二律背反”式的极富张力的戏剧冲突,然而,它最后的意义走向却与其本身所具有的文本潜能不大协调,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它的缺憾。本文以分析《琵琶记》悲剧冲突的特性为基础,探讨了其潜在的意义导向,并进一步分析了其缺憾生成的内在原因。  相似文献   

6.
“家庭”是阿瑟·密勒戏剧艺术的灵魂,是他透视现代生活的眼睛,他的作品几乎都和家庭题材有关。代表作《推销员之死》以家庭为轴心,揭示了现代美国社会普通家庭和普通人所面临的种种社会问题,包容了传统戏剧主题和现代戏剧主题的许多层面:艺术上它有机地聚合了传统艺术技巧和现代舞台艺术手段,成为美国现代戏剧艺术的经典之作。  相似文献   

7.
话剧《雷雨》表现了戏剧尖锐的矛盾冲突,戏剧的取材、人物、场景、时间都高度集中.戏剧悬念设置以及戏剧人物语言所具有的性格化与动作性的特点,让我们领略了戏剧独特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8.
话剧《雷雨》表现了戏剧尖锐的矛盾冲突,戏剧的取材、人物、场景、时间都高度集中。戏剧悬念设置以及戏剧人物语言所具有的性格化与动作性的特点,让我们领略了戏剧独特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9.
始于悲情 终于团圆——浅析中国古代戏剧的悲剧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戏剧中的悲剧不同于西方悲剧,它体现的是一种悲情的特点。悲情在中国古代戏剧作品主要表现为剧中主人公大多是社会结构和伦理道德体系中的弱者,同时戏剧冲突在戏剧的结尾处往往被处理为“大团圆”的模式。  相似文献   

10.
中国戏剧对悲剧和喜剧不做截然的判分,多数喜剧剧本的构成要素以悲剧为主,只是在结局作喜剧处理。喜剧收束不能淡化全剧伤感压抑,悲剧结局也会有善恶果报的补偿。西方悲剧的主旨在于创造剧场气氛,所以它更多追求演剧的震撼效果,考问观众的价值观和审美取向,考验观众的心理承受力。中西戏剧的差异在于对文化的不同理解,中国文化崇尚“中和“,而西方文化追求“崇高“。  相似文献   

11.
中国戏剧对悲剧和喜剧不做截然的判分,多数喜剧剧本的构成要素以悲剧为主,只是在结局作喜剧处理。喜剧收束不能淡化全剧伤感压抑,悲剧结局也会有善恶果报的补偿。西方悲剧的主旨在于创造剧场气氛,所以它更多追求演剧的震撼效果,考问观众的价值观和审美取向,考验观众的心理承受力。中西戏剧的差异在于对文化的不同理解,中国文化崇尚“中和”,而西方文化追求“崇高”。  相似文献   

12.
《套中人》的创作突破了传统现实主义的藩篱,具有较为鲜明的现代意识。"套中人"别里科夫这一典型形象,集中反映了人类社会的精神危机和人生的困境,表现了社会对个体的人的异化以及人与自我关系的异化。  相似文献   

13.
哈罗德·品特的戏剧《回家》在“威胁喜剧”的创作基础上更进一步,从对一个不健全的现代家庭生活的刻画入手对现代西方“精神荒原”进行了深度剖析。而将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和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运用于《回家》一剧进行分析,可得出如下结论:女主人公露丝经过一番唇枪舌战后实现了由妓女到丰饶女神的转变,并使原本畸形的家庭完成了生命意识的回归,这与英国小说家D.H.劳伦斯对生命意识的讴歌不谋而合。  相似文献   

14.
川端康成是“擎着光明火炬的诺贝尔家族”中的一员。这项文学奖按诺贝尔遗嘱,“奖给在文学领域里创作了具有理想主义倾向的最优秀作品的人”。据此要求获奖的作家能够勇敢地致力于人类生存现状的探索,并把文学艺术的最高意趣确定为对人类精神的观照。川端康成以《雪国》等作品获奖:一方面得力于作品突出的东方文学风采,即民族性的因素。正如  相似文献   

15.
影视作品对各种艺术手法兼容并蓄的特性众所周知,摄影、音乐、文学等艺术手法都可以在影视作品中得到组合,并以几乎完美的方式表现出来,本文将从戏剧冲突方面来探讨影视与文学的兼容性特征,就文学里戏剧冲突的表现,电影里矛盾冲突的创造来讨论,并以《疯狂的石头》、《两杆大烟枪》中的矛盾冲突为例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6.
运用中国戏剧学和图书馆分类学的专业知识,结合图书分类工作的实践经验,对《中国图书馆分类法》戏剧类类目设置及相应的主题词对照索引中主题的设置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7.
从1827年《鲍里斯·戈都诺夫》片段发表至1830年全剧发表,该剧在俄国批评界引发了激烈争论,其焦点主要是作品的体裁与风格问题:诗歌还是戏剧?浪漫还是古典?如果是诗歌但不押韵,如果是戏剧却违反古典戏剧规范,因而在众多批评家那里形成了肯定与否定的对决。普希金本人则意识到这是一种对古典戏剧的革新,一种浪漫主义戏剧的实践,虽然超出了当时观众对戏剧的认识,但也不愿为迎合观众而放弃新的艺术体系的探索。而这种探索正是迈向现代戏剧或曰现代文学的脚步。  相似文献   

18.
面子及对面子的需求在中西文化中具有不同的文化特征。通过对《围城》文本的分析,可以检验布朗和莱文森·的面子理论在中国文化中的价值与理论解释力,从而阐释中国文化中面子的特殊含义与礼貌表现。  相似文献   

19.
现实主义戏剧大师萧伯纳的经典剧作《华伦夫人的职业》通过华伦夫人和女儿薇薇,薇薇和克罗夫爵士这两对尖锐、激烈的冲突向读者真实再现了雏多利亚时期的残酷社会现实:女性所受的经济压迫和性别压迫.作家不仅抨击了丑陋的社会现实,也表达了自己对女性的无比同情及改良社会的政治主张.  相似文献   

20.
<陈阿春>是杰克·伦敦写作中期所完成的一篇关于中国的作品.深入分析此部作品能印证伦敦的中国观并非全是丑化,他对中国也有理解、同情的一面.同名主人公陈阿春实际上是伦敦对于中国移民形象的一种正面想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