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詹毅  谢峰  杨耀  张萍  魏翠英  金耀泉 《甘肃科技》2004,20(6):146-147
慢性肝病 ,无论是哪一型 ,其临床表现最后都将导致肝硬变 ,应用彩色多普勒可判断肝病的轻重程度、病变转归及预后 ,给临床提供重要依据。本文通过彩色多普勒观察慢性肝病的血液动力学改变对肝病的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2.
专利号:98120651.4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治疗癌症的中药。经30余年研究,应用祖传秘方,在总结前贤经验的基础上,适应中医理论结合癌症的病理特性,发病机理,在临床上反复应用,推敲、验证、筛选,发明了治疗癌症的一套三种配方,解决了西医治疗癌症的不足。应用治癌三结合(本人提出):即祛邪与扶正;中医与西医;内治与外治,研究出一套三种中药配方,对任何肿痛都适应,成为“广谱治癌药”。采用上述方法治疗的癌症,均在一周内见到明显疗效,且有效率为100%.直接用于患者无毒副反应,中药药源广、价廉、容易研制,国内国外中药治癌的产品还不多见,多数学者…  相似文献   

3.
《中国西部科技》2008,7(10):96-96
白血病又称血癌,是一种造血组织的恶性疾病。其特点是骨髓等造血组织中有人量白血病细胞无限制地增生,并进入外周血液,而正常血细胞的制造被明显抑制。尽管该病已经成为年轻人的头号恶性疾病“杀手”,但它的深层病因至今仍未完全弄清。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4种恶性血液病患者血液粘滞度变化规律和在临床上的意义。方法:通过血液流变学测试仪测定44例恶性血液病患者及40例正常人血液粘滞度指标,并进行多因素相关性分析,结果:急性白血病(AL)患者全血粘度降低,血浆粘度正常;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与非霍杰金氏淋巴瘤(NHL)患者ηb升高,ηp正常,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ηb、ηp升高。结论:4种恶性血液病患者存在不同特征的血液粘滞度异常,分析  相似文献   

5.
1926年Krumbharr首先报告10例外周血出现幼稚细胞称为类白血病血象,1939年Heck称此现象为类白血病反应。所谓类白血病反应系指机体受某种刺激而发生的造血组织强烈反应,使末稍血液中白细胞总数增加,粒细胞呈现显著核左移,甚至出现数量不一的中、晚幼粒细胞,其特点为血象类似白血病。但白血病是一种极为严重的恶性疾病,而类白血病反应在病程中常随原发病痊愈而消失,血象在短期内恢复正常,二者预后炯然不同,故应认真加以鉴别。类白血病反应可按细胞类型分为中性粒细胞性、淋巴细胞性、单核细胞性和嗜酸细胞性。血象可像急性或慢性白血病。  相似文献   

6.
建立一套用于血液涂片或固体研究的双光束光声光谱测量装置,实验研究正常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等血样的光声光谱,发现白血病人的全血谱与正常人全血谱有显著的差别.结合临床,分析讨论了白血病人全血谱与病情程度的关系,并利用瑞士兰对全血涂片染色的方法,为白血病进行早期诊断找到了一种简便的手段.  相似文献   

7.
李云山  管清 《甘肃科技》2010,26(17):159-160
肝癌合并门静脉栓子,是肝癌晚期合并症之一。故早期确诊门静脉癌栓及其位置,对病变分期、治疗方案的选择和预后评估均具有重要的意义,影响极大。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在二维超声显示肝内癌肿病变及门静脉栓子的同时,能显示门静脉血流变化及结构变化,使之成为诊断门静脉癌栓的重要方法之一。门静脉海绵样变性是继发于门静脉癌栓之后的一种代偿性病变。现将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03~2008年CDFI诊断为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同时合并门静脉海绵样变性的情况做一阐述。  相似文献   

8.
《创新科技》2005,(10):53
日本一研究小组日前开发出提前检测肝细胞癌的新技术,且方法简便,利于患者提早治疗。据报道,日本鹿儿岛大学研究生院教授坪内博仁和宫崎大学医学部研究人员组成的研究小组分析了肝细胞癌患者和健康人共110人的血液,比较后发现了肝细胞癌患者血液中特有的6种蛋白质。研究人员用专用装置分析这6种蛋白质的数量,并和标准值比较,判断肝细胞癌发病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9.
中线浸润坏死性溃疡综合症,是由一组病因、发病、临床表现、治疗原则以及预后都不同的疾病所引起的一种临床综合症,是一种进行性、增殖性、溃疡性病变,并能迅速破坏皮肤、粘膜及面骨。因此对于此类病变及时取病理,尽早做出诊断实属必要。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疾病发展的过程与人体病变的特点,探讨了中医、西医与瑶医的治疗原则,归纳了瑶医治疗原则的思想特色.认为瑶医既重视因果决定论,也注重平衡与辨证论治,其治疗原则的思想特色介于中医与西医之间.  相似文献   

11.
<正>生活中,我们时常感到疲惫。有人认为疲劳是体质问题,有人认为疲劳是正常生理现象。还有一种观点认为疲劳是一种中毒现象。人的精神和体力在一定时间阶段里是有限的。长期劳动过后,身体很自然地会进入疲劳状态,之所以认为疲劳实际上一种中毒现象,是因为当人们的肌肉工作时,血液中会产生乳酸和其他一些代谢物。这些物质的堆积使肌肉张力的下降。也就是说如果能够把这些乳酸和二氧化碳等代谢物从血液中去掉,  相似文献   

12.
中医药治疗喉白斑临床心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辉 《甘肃科技》2007,23(12):217-217,215
喉白斑病是喉黏膜上皮细胞片状过度角化增生。呈现厚的白色病变,多见于声带。近年来本病有逐渐增多的趋势,常被认为是癌前期病变。甘肃省中医院耳鼻咽喉科在长期的中医临床实践中,体会到喉白斑病经中医药治疗后,多可以消除和改善临床症状,逆转喉粘膜鳞状上皮角化和不典型增生。  相似文献   

13.
颗粒蛋白前体(progranulin,PGRN)是一种重要的生长因子,它与肿瘤的发生、演变过程有着密切的关系,是癌症中重要的转化调节因子.其在乳腺癌、肝癌等癌症的病变及恶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此外,PGRN作为一种自分泌的生长因子,在几种生殖泌尿癌(包括卵巢癌、子宫内膜癌、宫颈癌、前列腺癌及膀胱癌)中可以通过促进肿瘤细胞增殖、调节转化细胞的运动和侵袭,从而影响相关癌症的发生和进展.也着重介绍了PGRN在这几种生殖泌尿癌中的相关作用,阐述PGRN在各种生殖泌尿癌中的相关研究,以期为泌尿生殖癌的靶向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诊断白血病更准确、更全面的方法.方法 采用血液分析仪和手工涂片分类法同时诊断白血病.结果 14例ALL患者仪器不能进行白细胞分类和幼稚细胞提示;6例APL患者仪器进行了错误分类;24例AML患者仪器将血液中的幼稚细胞错误分类为小型白细胞;8例CML患者仪器将血液中的幼粒细胞及嗜酸嗜碱细胞分类为中间细胞群,以上均与手工分类有很大差异.结论 通过对56例白血病患者的血液分析,证实了在初诊白血病患者血样分析中,仪器不能给予白细胞分类及幼稚细胞的识别,对多形态、多变化性的血细胞识别有限.因此,用血液分析仪分析血样的同时,不能忽略血细胞形态学检查,防止幼稚细胞漏检.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老年急性白血病的发病情况,对45例老年急性白血病与45例中青年急性白血病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老年急性白血病发病率有增高趋势,临床表现具有特殊性,化疗缓解率低.  相似文献   

16.
每一个人都带有癌遗传基因 近年经常听到“癌遗传基因”这个名词。顾名思义,“癌遗传基因”是一种和癌症有密切关系的遗传基因。已经知道紫外线和放射线,再就是各种致癌物质引起的癌遗传基因突然变异是引发癌症的导火线。 如果这样,可能会有人这么想:只要把癌遗传基因去掉,不是就不会得癌症吗?可是最近的研究结果得知,所有的人,无论多么健康,甚至认为和癌无缘的年青人,谁都逃避不了带有癌遗传基因。 癌遗传基因是在1976年由美国人比萧普所发现的。之后,至今共发现了20种以的癌遗传基因。发现了癌遗传基因的比萧普在1990年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化癌多糖合剂对小鼠艾氏腹水癌(EAC)、小鼠肉癌(S_(180))、小鼠网织细胞白血病(L_(815))的抑制作用。结果,化癌多糖合剂可显著延长荷瘤小鼠的生存时间,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对于由于接种肿瘤细胞后引起荷瘤小鼠的胸腺萎缩和肾上腺萎缩也有强大的对抗作用。提示,化癌多糖合剂是一安全有效具有希望的抗癌中药制剂,值得进一步开发研究。  相似文献   

18.
微波在白血病无损探测中的应用—数值结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讨论应用微波对白血病进行无损探测的可能性。在建立柱坐标系下分析人体小腿微波散射特性的时域有限差分算法模型的基础上,具体计算了三种不同微波频率下人体小腿上部的微波散射特性及白血病的存在对其产生的影响。数值结果表明,当存在白血病时人体小腿上部的微波散射特性有较大变化,据此可以判断白血病存在及其病变程度。该技术可应用于白血病的无损探测及治疗过程中的监测。  相似文献   

19.
蔬菜可防白血病日本食品综合研究所最近发现蔬菜的提取液,有可能成为防白血病的良药。白血病是因细胞分化中途停止引起的一种血液病,又称血癌.白血病细胞则是一种未分化彻底的非正常细胞.而蔬菜提取液具有促进细胞分化的作用,能促使自血病细胞成长为正常细胞,从而达到预防的效果.该所在人体白血病细胞培养液中放入藏菜提取液,4天后查看对细胞分化有无促进作用.结果在多种蔬菜中,发展菠菜、茄子、黄瓜、扁豆等4种藏莱促  相似文献   

20.
癌症是最难攻克的疾病之一,它被认为是基因疾病.P53是一种癌抑制蛋白,而MDM2是一种绑定在P53上致使其失去活性的一种癌蛋白,P53失去活性意味着癌症的发生.本文论述的是抑制剂IMZ(药物)与MDM2蛋白的相互作用,作用的目的是打断MDM2与P53的结合,使P53保持活性,这样就可以用来抑制癌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