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彭玉磊 《科技潮》2007,(4):50-51
2036年4月13日,对于地球人来说可能是个黑色星期日,因为在这一天,一颗名为“阿波菲斯”的小行星可能撞击地球,它撞击的面积非常大,几乎等于整个英格兰。当天,“阿波菲斯”将从非常接近地球的地方经过,运气好的话,它会与地球擦身而过;倒霉的话,它就会撞击地球。  相似文献   

2.
《科技潮》2008,(11)
据来自美国宇航局的消息.格林尼治时间10月7日2点46分(北京时间10月7日10点46分).一颗编号为2008TC3的小行星由苏丹北部上空进入地球大气层并发生燃烧,虽然这颗小行星直径不足3米,且在掉落地面之前就极有可能已燃烧殆尽.但它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颗被事先观测到的撞地小行星。  相似文献   

3.
有关恐龙灭绝的原因.一直众说纷纭,一些人认为大规模火山爆发是导致它们从地球上消失的原因:另一些人则认为它们是史前气候变化的牺牲者。现在一项重要研究称.有确凿证据可以证明.恐龙是在一颗大小相当于威特岛的小行星撞上地球后的几周内全部死亡的。  相似文献   

4.
《前沿科学》2013,(3):89-89
尘埃拒绝解答12900年前,小行星;中击是否导致了地球最著名的一场寒潮。  相似文献   

5.
太阳系小天体撞击地球不是科学幻想而是严酷的事实。用奥比克公式分别计算阿登型、阿波罗型和阿摩尔型三种类型近地小行星撞击地球的概率,采用不同的样本数,结果不同,但量级是相同的,即大约每16~3O万年有1次直径大于1公里的小行星与地球相撞。按今天的科学技术水平预测、预防这类灾害是完全可能做到的。  相似文献   

6.
7.
《科技知识动漫》2014,(7):55-56
呵呵!他们歪着脑袋在思考问题还是颈椎病犯了呢?对此,有网友调侃:“据说世界末日是因为小行星撞地球,大家一起歪脖子就会让地球倾斜,让小行星撞不到,从而拯救地球。大家一起来歪一个吧!”  相似文献   

8.
陈然 《世界博览》2011,(8):14-14
2036年或2071年有可能遭遇小行星撞击 "如果一个小行星的轨道稍微偏离一点,就会让恐龙再灭绝一次,当然了,这次的恐龙是我们(人类)。" 电影《绝世天劫》描述美国太空总署发现了一颗接近德州大小的小行星,正朝地球的方向而来,并且将会在18天之内撞上地球。为了阻止陨石造成人类的毁灭,太空总署想出的方法是派人登陆陨石的表面,并钻洞贯穿至陨石的中心,再放入核弹引爆,  相似文献   

9.
像一座小山那么大的名叫1950DA的小行星朝地球飞来。据不可靠预测,它撞击的目标最可能是水域,因为地球上水面积比陆地大得多。它瞬间就会钻入海底。在接触海床时它会爆炸,造成直径11英里的陨石坑。水柱冲天而起,碎片横飞几英里,直冲云霄,达到喷气客机低飞的高度。接着,摩天大楼高的水屏障冲向海岸,闯入海滩,淹没海滨。  相似文献   

10.
有关恐龙灭绝的原因历来说法不同。一个国际研究小组3月5日报告说,根据他们广泛收集的多方面证据以及计算机模拟分析结果,恐龙等白垩纪末期的生物大灭绝,是由于一颗小行星撞击地球所致。  相似文献   

11.
美国《科学》杂志6日发表的一项新研究说,40多年前“阿波罗”飞船从月球带回的岩石进一步证实了这样的假说:月球是一颗火星大小的行星与地球相撞后形成的。  相似文献   

12.
13.
《科技潮》1998,(11):90-90
中国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研究员彭汉昌,历经十多年潜心研究,从太平洋深海中采得的微玻璃陨石层中找到了200多万年前彗星撞击地球的证据。 1979年,彭汉昌首次从太平洋深海沉积物样品中发现了一种针尖般大小的滚圆形和强磁性矿物。矿物成分和微结构明显不同于地球矿物,推测可能是由于大陨石穿越地球大气层时燃烧的灰烬。从此,彭汉昌与这种天外来客结下不解之缘。他联合了国内8个科研单  相似文献   

14.
《广西科学》2008,15(3)
科学家对近地小行星所作的新的光谱测量显示,正如人们可能预料的,近地小行星的总体组成与降落到地球上的最常见的陨石——普通球粒状陨石相似。但是它们的组成分布却是出乎意料的。大约2/3的近地小行星,包括那些最有可能撞击地球的小行星,与被称为LL球粒状陨石的一组陨石相符,后者仅占降落到地球上的全部陨石的大约8%。这可以说明它们起源于小行星带的内边缘,那里主要是由Flora母体分裂产生的小行星家族。对此现象的一个可能的解释是,从主小行星带到地球轨道附近的物质运输,可能取决于其大小。  相似文献   

15.
以小行星有可能碰撞地球为依据,分别在地球作近似定轴转动和定点转动的两种情况下,讨论了在碰撞的时候地球自转运动可能发生的变化.文章建立了与此相应的Euler方程,得到了该方程的解析解.由这些公式文章说明了SL9彗星的撞击,对木星的自转速率是没有影响的.基于Chicxulub陨石坑的一个模拟碰撞的数值计算中,文章获得结论:小行星对地球的大型碰撞有可能影响地球的自转运动.  相似文献   

16.
《世界知识》2013,(21):70-70
据多家外媒报道.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日前宣布,乌克兰天文学家最近观测到一颗直径约为410米的危险小行星.该小行星有63000分之一的可能性在2032年8月26日和地球发生相撞。在天文学意义上,这一概率相当高,因为相比较而言.购买”超级百万”彩票中头奖的概率也仅有1761乙分之一而已。  相似文献   

17.
近些年来, 小行星研究备受关注。小行星不仅具有重要的科研与经济价值, 同时也是威胁地球安全的因素之一。对于直径较小或观测数据较少的小行星, 其探测和防御任务更具挑战。该文结合中国首个小行星撞击任务, 针对定轨误差较大的小直径目标小行星, 利用光学相机开展撞击任务最终阶段的目标搜索方案研究。该文考虑光学相机性能、 星载计算性能以及机动时间等限制因素, 设计了一种可最大化单次成像面积的目标搜索方案, 并给出了不同搜索次数可覆盖面积的解析表达式, 利用几何关系证明推导了不同视野位置的递推计算方法。Monte Carlo数值仿真结果验证了方案的有效性, 其搜索成功率可达100%。  相似文献   

18.
《奇闻怪事》2012,(12):16-17
美国宇航局发射的"黎明"号小行星探测器目前正在奔赴火星和木星之间的小行星带,探测两颗人类以前从未尝试接触的天体——谷神星和灶神星,那将是迄今为止人类最为直观地观测小行星。大部分小行星都栖身在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的主小行星带里,其他小行星则围绕比地球距离太阳更近的轨道运行,不过它们中有很多都与行星拥有共同轨道。并非所有小行星都会老老实实呆在原处:太阳系里的一些小行星的轨道与行星轨道呈十字交叉。  相似文献   

19.
“世界末日”要来了?你可别以为这只是科幻电影中才有的场景,其实历史上曾经发生过很多次小行星和地球擦肩而过的真实事件。上个世纪30年代,名为“阿多尼斯”和“赫米斯”的两颗小行星就相继从地球身边掠过,最近时分别距离地球只有几万和几十万千米而已  相似文献   

20.
闫及龙 《科技资讯》2011,(34):206-206,208
根据匀速圆周运动定理和万有引力定理加上光压场的引入,论述了现在太阳系的运行规律,推理了地球形成的过程,原来是大撞击的结果。论述了地球生命的形成和地球的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