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思政教育是当前高校的教育重点,高校教师在传承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不但要起到对专业知识的引领作用,更要紧扣德才兼备的命脉,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根据电磁场与电磁波课程特点,分析在该课程中实施"课程思政"的必要性,提出提升专业课教师的思政育人意识和能力的途径及措施,并进一步根据课程内容特点,研究思政教育融入教学过程的思路与方法。通过将思政元素和理论知识相结合、案例教学、科技成果引导、多种模式构建德育课堂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增强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渗透诚实守信教育,加强责任意识教育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教学成果表明,该"课程思政"方案有利于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实现学生专业能力提升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有利于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德才兼备的合格人才。  相似文献   

2.
对高职学生工匠精神的塑造既是时代发展的必然,又是学校内涵提升的需要,更是学生个体终生职业发展的需求。体育课作为通识课具有其他学科无可替代的隐性德育教育功能,基于德育性和健康性双重任务,依据课程思政视角下精益求精的职教价值取向,巧设教学内容,精选教学手段,打造融入工匠精神的体育课程,力图把思政工作贯穿高职体育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课程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相似文献   

3.
课程思政是全国高校正在加紧建设的一个重大课题。在学校、学院课程思政建设框架的推动下,河北大学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物理化学实验课教学团队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一方面在实验课细节之处,抓思政教育,培养学生德育品质,价值观念;一方面挖崛物理化学实验课程教学中的思政素材,通过改革物理化学实验教学内容、选取典型案例对物理化学实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进行了探索,力争在传授知识同时,激活物理化学实验课程内涵的教化功能,培育学生社会主义价值观念的形成。  相似文献   

4.
课程思政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在立德树人任务下推进专业教育改革的重要话语与特色路径,而工程伦理教育则是工科专业在新形势下落实课程思政的现实场域与关键环节,两者在意蕴内涵与目标内容上具有高度统一性。高校教师通过将工程伦理教育贯穿于课程思政教学全过程,结合专业课程的属性功能、特色优势,充分挖掘专业课程的思政资源,构建“思想意识-专业素养-社会责任-工匠精神”四位一体的工程伦理教育体系,以期实现专业课程思政与工程伦理教育理念统一、相向而行,共同推进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最终实现。  相似文献   

5.
周恩来精神蕴藏着丰富的教育价值,是开展青少年思想品德教育的富矿。通过提炼周恩来精神的具体内涵,挖掘其深厚的民族精神底蕴,探寻其与当代社会及青少年思想实际的联系,并结合得天独厚的校本德育资源,开发周恩来精神校本课程,对继续和发扬周恩来精神,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具有深远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6.
区域传统文化作为文化发展的重要分支,在我国文化历史长河中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高校思政教育的创新发展,离不开区域传统文化的智力支持与精神支撑。将区域特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发展中,不仅有利于区域独特文化的发展与传扬,也有利于高校学生提升自身文化修养,塑造良好道德风尚。区域特色文化和高校思政教育二者相互融合,促进社会和高校联动。探析二者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瓶颈,提出切实可行的研究方法,为二者相互融合发展提出新思路,旨在将区域传统文化更好地渗透到高校思政教育课程中,促进区域传统文化与思政教育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7.
课程思政是当前高校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工科类专业课程教学中恰当地融入思政元素并有效开展思政教育存在一定的难度。本文分析了工科类专业课程开展课程思政所面临的师生认知偏差、课程德育目标缺位、思政元素挖掘不足、考核机制不健全等主要问题,同时分析了其主要原因。针对这些问题,以网络工程专业的“操作系统”课程为例,从纠正师生认知偏差、专业课教师思政能力提升、思政元素挖掘和课程德育目标考核机制等方面提出了相应对策,并结合专业特点探讨了在工科类专业课中开展课程思政,探索思政育人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日益增长的德育需求与高校思政教育中政治性同德性教育不均衡发展之间的矛盾是当前思政教育的主要矛盾。这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处于困境的重要原因,思政教育中政治性多于德性,即政治功能强于德育功能,政治性与德性教育处于不均衡发展中。这种不均衡发展的根源来自于整个社会激烈而深刻的转型。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以人为本原则,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政治性与德性的均衡发展是解决矛盾、改变当前困境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深化德育的渗透教育需要重视隐性课程的建设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陈瑄 《科技信息》2009,(15):142-142
渗透教育是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的一种新型教育方式、途径和原则。深化德育的渗透教育,必须从学校显性课程、学校物质层面、学校组织和制度层面、学校精神和文化层面等几个领域加强隐性课程的开发与建设。  相似文献   

10.
袁哲  陈亮  李佳亮 《实验室科学》2023,(2):218-221+225
开放性创新实验作为传统实验教学的补充,近几年逐渐受到国内各高校的重视。对开放性创新实验的教学改革和实践也更加深入和多样化,思政教育融入课程也是新时期课程改革的新方向和新目标。以“叶轮机械非定常流场结构的光学测量实验”为例,提出培养具有“六能”+“一素养”全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围绕培养目标,将实验内容与能力培养一一对应,而思政教育贯穿课程始终。在此基础上,详细介绍了思政内容与实验内容的融合点及典型实例,进而提升学生的科学精神、文化自信和爱国主义精神。建立健全课程思政的考核和评价体系,加强校企联合共建,对深化开放性创新实验的思政改革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为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专业主干课程的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有机融合,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结合区域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和办学实际,从建设思路、课程设计、教学形式、立德树人成果、育人典型案例等方面对房屋建筑学课程思政建设进行探究,并分享了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经验和做法。上述措施培养了学生的工程思维意识和大国工匠精神,获得了较好的效果;可推动全专业课程的全面展开,确保思政教育延伸到专业教学的全过程,也可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将习近平法治思想融入高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具有重大的时代价值。在理解习近平法治思想理论内涵的基础上,分析当前高校在法治教育与思政教育方面融合不足的问题。对此,提出将习近平法治思想融入高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实施路径:充分发挥思政课主渠道主阵地作用;深入挖掘法学课程中的思政元素,构建专业课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协同育人的“大思政课”格局;有效应用“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的思政教育基本规律。  相似文献   

13.
课程思政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也是新时代涌现的教育理念和思维方式。它基于"三全育人"理念,挖掘每一门课程的德育元素,切实执行立德树人原则,发挥每门课程教师的政治自觉和思想政治优势,确保教师与思政教育齐头并进。新时代背景下全面推行"课程思政"改革,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意识形态导向,坚守课堂教学主阵地,针对学生成长发展和期待,将人文综合素养与思政理念相互糅合,实现课程教学中专业教学、思政教学以及素质教育培养知行统一,实现课程的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14.
中原文化内涵丰富、包罗万象,以其独特的历史面貌占据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地位。中原文化融入高校课程思政教育体系,不仅可以有效拓展课程思政的内涵和外延,而且还可以传承发展中原文化。如何有效地将中原文化融入高校课程思政教育体系需要探索,也需要实践。本文对中原文化融入高校课程思政教育体系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原因,进而提出实践建议。  相似文献   

15.
课程思政是把学校各类课程教学与我国现行的政治、经济、文化、意识形态等教育内容相结合,使政治思想教育与课程知识相结合,促进现代教育价值的提升和发展。将课程思政融入公共体育排球课程教学,不仅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了解排球课的教学内容,加深课程学习,同时也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排球精神,启发学生对体育精神的探究。对课程思政融入公共体育排球课程的意义和价值进行了探讨和思考,并提出改革路径,为课程思政更好地融入排球教学提供理论支撑,从而有效提升高校公共体育排球课课程思政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16.
课程思政建设关系到立德树人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OBE教育理念为实现立德树人人才培养目标提供了一种值得探究的方法渠道.大学物理课程是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载体之一,讲授教师在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塑造学生科学精神的同时,还需深入挖掘课程的思政元素.基于OBE理念,通过将《大学物理》知识内容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思想内涵相结合,培养学...  相似文献   

17.
土木工程施工技术是土木工程专业重要的专业核心课程,课程前接结构设计课程后接工程应用实践,在培养方案的课程体系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而课程思政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全方位育人的德育目标,因此如何把思政教学与专业课程有机结合起来就成为教师很重要的一个课题,在分析国家专业标准和认证的培养目标基础上,对本课程的培养目标与人才培养方案进行结合,同时设计课程思政元素,形成对土木工程人才培养国家标准的达成度。经过一年多的课程实践,通过把思政元素贯穿融入理论教学、实习实践、工程案例等教学环节,既做到了理论知识培养,又做到了工程匠人精神塑造。本课程的思政创新设计和实施方案有助于其他课程进行思政融入思考。  相似文献   

18.
“地球概论”是高等师范院校地理专业的一门先行的专业基础课程,它所介绍的是地球的整体知识。在该课程中进行课程思政建设对于学生价值观形成和专业素质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地球概论”课程思政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关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理论基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指南。教师德育意识的提升,课程思政教育资源的开发利用和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是“地球概论”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问题。“地球概论”课程思政建设的策略包括三个方面:坚持广泛的人文阅读,努力提升教师德育能力;加强教学研究,挖掘出与时俱进的思政教育资源;在协同育人机制中创新课程思政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9.
探索理工实践专业课+课程思政的教学模式,核心在于将思政教育融入教学实践活动中,提倡一种"隐形教育"。从理工科专业课地质学基础实践教学课程思政的现状入手,开展课程思政要素模块式挖掘。通过将教材知识点与思政教育有机结合和野外实践言传身教,实现巩固知识、加强思政教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汽车制动系统诊断与维修"是汽修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项目组通过凝练课程思政的核心内涵、挖掘各个项目所蕴含的思政元素、修改课程标准和教学设计方案,采用显性表达、隐性思考、柔性拓展等方法将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课程教学,并将思政目标达成度纳入学生学习成绩考核体系进行课程设计与实施。学生不仅提升了专业能力,而且显著提高了职业道德、劳动精神以及职业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