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近30年来宝鸡夏季旱涝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宝鸡30年(1971~2000年)夏季(6~8月)降水资料,采用正态化Z指数变换和谐波分析方法对宝鸡降水进行了旱涝等级划分及时间演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宝鸡地区不同级别旱涝出现的几率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旱涝具有明显的年际、年代际、周期性以及阶段性和群发性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唐代宝鸡地区旱涝灾害发生的时间变化特征及其周期规律,以期为该区旱涝灾害的预测与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搜集整理唐代宝鸡地区旱涝灾害史料,重建宝鸡地区旱涝灾害等级序列,利用滑动T检验、红噪声频谱分析等方法,分析唐代宝鸡地区旱涝灾害的时间变化特征和周期规律。结果 (1)唐代宝鸡地区旱涝灾害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总体上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再升高的变化趋势;(2)旱涝灾害等级序列在10和30 a尺度上突变参考点或突变区间分别有7个和2个;(3)唐代宝鸡地区旱涝灾害等级序列具有显著的193.3,13.8,7.2和2.4~6.0 a的变化周期。结论宝鸡地区旱涝灾害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该特征可能受到太阳活动和厄尔尼诺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陕西省旱涝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确定降水的旱涝等级,分析旱涝发生的时间演变特征及对农业和生态环境的影响。方法利用陕西省50 a(1951—2000年),30个站点4~9月降水资料,采用正态化Z指数变换、谐波分析等方法。结果不同等级的旱涝出现频率存在一定的差异,并且具有明显的年际、年代际、周期性变化及群发性特征。结论旱涝灾害是导致陕西省农作物损失的主要因素,研究的各项指标可为陕西省防灾减灾及农业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运用几种诊断分析方法对大连地区1961~2000年主汛期降水异常的气候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大连地区降水的季节变化明显,主汛期7-8月的降水量占全年总降水量的51.2%;它的异常演变基本代表了其旱涝变化特征;主汛期降水异常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明显,突变点在1967年,存在10a的显著年代际周期和3.1a的显著年际周期;主汛期多雨年相对集中在20世纪60年代,而90年代少雨年相对较多.  相似文献   

5.
利用贵阳近500年(1470~2008年)旱涝等级资料,对贵阳旱涝展开气候变化特征及趋势分析。结果表明:近58年,贵阳出现极端旱、偏旱的频次明显高于过去近500年的平均状况;汛期出现偏旱和旱的次数明显增多,旱重于涝的趋势非常明显。从年代际和百年际尺度看,210年周期是贵阳旱涝振荡的主周期,而50年周期是次周期,且20世纪80年代的干旱程度高于历史上任何一个年代;从年际和年代际尺度上,24年周期是贵阳旱涝振荡的主周期,而7年周期是次周期。借助IPCC AR4最新的模式预估数据集,预估贵阳2011~2020年夏季降水处于旱涝交替频发期,且从本世纪20年代初至40年代中期将处于少雨阶段,可能会出现较长时期的干旱期。  相似文献   

6.
关中地区旱涝灾害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采用关中地区渭南杨刘村、西安肖家村和宝鸡九龙泉3个观测站20世纪50-70年代气温、降水资料和90年代旱涝灾害资料,分析了该地区旱涝灾害的类型、发生规律及其与降水、气温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春旱、春夏连旱、秋旱、夏涝、夏秋涝是关中地区主要的旱涝灾害类型;旱灾的发生具有10年左右的周期,涝灾的发生具有5年左右的周期;50-70年代关中地区涝灾偏多,气温偏低;冬季偏寒常易出现来年夏旱,冬季偏暖常易出现来年夏涝;90年代的旱灾增多,尤以秋旱为特征。  相似文献   

7.
华北夏季降水80年振荡及其与东亚夏季风的关系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根据1470~1999年共530 a中国东部25个站旱涝等级资料和1951~1999年共49 a中国160个站降水的观测资料,利用相关分析、功率谱分析和小波分析对中国华北地区降水的年代际振荡及其与东亚夏季风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华北降水的80 a振荡与东亚夏季风强度的长期变化有很好的对应关系.CCM2.0 30 a模拟研究进一步证明了中国东部降水与东亚夏季风之间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8.
江西降水     
本文根据江西二十年(1961—1980年)85个气象观测站的降水资料,并适当参考了三十年(1951—1980年)雨量记录,从气候学角度,讨论了江西降水的特征与规律.分析指出江西降水充沛,空间分布不均,为东西山区大,河谷地区小.降水季节分配不匀,48%的年降水量集中在4—6月.分析还指出,江西月降水的年际变化大,暴雨较多,旱涝频繁,对农业生产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采用宝鸡9个站点30 年(1971~2000年)气温资料,利用相关统计和模糊聚类等方法,分析了宝鸡地区气温的空间分布,并将宝鸡分成北部丘陵和渭河川原2个区域,探讨了气温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特征,为宝鸡地区农业生产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0.
舟山群岛异常气候长期变化与发展趋势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舟山市气象台1954年和上海市中心气象台1873年以来的年降水、气温资料,通过波谱分析,定量研究分析了舟山群岛130年来的旱涝、冷暖气候年际分布和周期性演变过程,同时预测了今后10年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1.
大气降水环境下玉米生长期旱涝频率及防御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作物生长期内供需水量比作为作物旱涝等级指标,通过对聊城市1961—2010年玉米生长期内的大气降水统计资料的分析,明确了鲁西平原地区玉米生长期内大气降水的多寡对夏玉米正常生长的影响,确定了符合玉米生长期的旱涝年景评价指标.根据旱涝指标,明晰了玉米生长期内的旱涝变化频率特征:旱涝灾害频繁,50 a中玉米生长期内出现干旱32 a,出现频率为64%.雨涝年6 a,出现频率为12%.干旱和雨涝年的频率为76%,即在大气降水环境下,玉米生长期内发生旱涝的概率大于十年七遇;作物生长期内旱涝频率各年代逐渐增大,作物因旱涝受灾呈现出明显加重的趋势,对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的威胁愈加突出,对生态农业建设构成较大威胁.结合作物生长期内大气降水的多寡导致的旱涝频繁的特征,提出了做好抗旱涝防减灾工作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开封市近60年来旱涝发生规律及对农业影响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采用《中国近五百年旱、涝分布图集》中给出的旱、涝标准,对开封1951—2008年近60年的降水资料进行旱、涝等级分析.分析表明:开封市旱、涝的地域分布很不均匀,出现旱的次数明显多于涝.一年四季中以出现偏旱到旱的次数最多,特别是在冬、春两季较为显著;而夏秋两季旱、涝分布则基本相等,夏季出现偏涝到涝的次数多一些,秋季出现偏旱到旱的的次数略多一些.由于开封灌溉条件较差,干旱仍然是制约农业生产的首要不利因素,作为水资源比较短缺的城市,人工增雨是开发云中水资源、缓解农业旱情的有效途径.在农业生产中,要着重抓好春季和夏季的旱涝防御,防旱和防涝两手抓.  相似文献   

13.
本文根据近60多年皖西地区6个站点的月降水量等资料,研究ENSO事件对皖西地区四季、各月降水的影响以及对事件当年和次年的降水的影响,分析皖西地区旱涝灾害与ENSO事件之间的关联。结果表明:ENSO事件对皖西地区降水量的影响随季节、月份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变化;在春夏季,降水量较常年变化为50.4%,而在秋冬季,降水量较常年的变化为-42%。ENSO事件对次年降水也有影响,春季开始的ENSO事件次年年均降雨量减少了23.8%,夏秋季开始的ENSO事件次年春夏季降水量增加了71.1%,而秋冬季减少了30.3%。在ENSO事件当年或次年,皖西地区出现旱涝灾害的可能性约为75%。  相似文献   

14.
旱涝灾害对华南地区粮食生产影响的模糊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华南地区19#抖~1995年的粮食气象单产和降水量资料,利用模糊数学方法评价了华南地区旱涝灾害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并计算了减产率。结果表明,夏涝和春涝对华南地区粮食生产的影响最大,所造成的减产率均占粮食气象产量的一半以上。  相似文献   

15.
太阳黑子、大气环流和北太平洋海温是影响贵州夏季降水多少的三个重要因子。太阳黑子相对数特大年和特小年贵州一般无夏旱发生。贵州夏旱年多发生在太阳黑子中常期。西风带平均糟脊的强弱和位置的变化也与贵州夏季降水量息息相关。而北太平洋海温距平的分布形式直接影响到贵州夏季的旱涝。当北太平洋海温距平分布为北负南正时,贵州多夏旱。当北太平洋海温距平分布为北正南负时,贵州夏旱少有发生。  相似文献   

16.
宝鸡干旱及其灾害分区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干旱是威胁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之一。本文以宝鸡为例,在分析干旱及其灾害地域分异的基础上,根据影响干旱的因素以及干旱的危害程度,防旱减灾的主要措施,将宝鸡划分为7大区域:(1)秦岭山地中旱区;(2)渭河南原丘陵重旱区;(3)渭河平原中旱区;(4)渭北台原重旱区;(5)千陇河谷地中旱区;(6)北部千山低山丘陵重旱区;(7)西北部陇山山地中旱区。  相似文献   

17.
基于标准降水指数的广西旱涝特征演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广西地区74个气象站1961-2008年月降水资料,采用标准降水指数、Mann-Kendall检验、旋转经验正交函数(REOF)等方法,分析了广西地区近48年旱涝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①广西旱涝呈阶段性变化,20世纪60年代、80年代中后期至90年代初期、21世纪以来旱涝灾害以干旱为主,70年代至80年代中期、90年代中后期的旱涝灾害以洪涝为主。②通过REOF对广西进行旱涝分区,根据前4个旋转空间模上高荷载区分布,广西可以大致分为桂东北、桂西北、桂东南和桂西南4大区域,各分区的极端旱涝变化总体上和全区保持一致性,但在某些时段不同区域之间重度旱涝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桂东北和桂东南地区重旱发生的频率大于其他地区,桂西南的重涝发生的频率大。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评价宝鸡市市区大气中铅及其化合物的污染现状,为宝鸡市大气污染治理提供依据。方法在宝鸡市区设置7个点位对大气中铅浓度进行了两期调查监测,同时对宝鸡市区域内煤的主要供应种类进行铅含量测定,及煤炭燃烧和汽车燃油对大气中铅尘的贡献量进行预测,结合市区大气中铅浓度的历史数据以及其他城市的铅污染情况,分析宝鸡市大气中铅的时空分布特征,说明宝鸡大气中铅污染的主要成因。结果宝鸡城区大气中铅尘本底值较低,近20年来成倍增长,但近来开始出现下降趋势,且冬季城区大气中铅尘浓度明显高于夏季;燃煤对大气铅的污染愈发明显,估计宝鸡燃煤对城区大气中铅尘贡献量大约为5~15μg/m^3,汽车燃油贡献量远低于5μg/m^3,但道路扬尘成为宝鸡市大气铅尘污染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铅尘浓度分布也受灰霾和宝鸡特殊地形等因素影响。结论大气中铅尘的总体监测结果与细颗粒物有明显相关。因此需要通过控制颗粒物特别是细颗粒物(PM2.5)来实现对铅尘污染的降低,长远考虑需要逐步调整能源结构,降低燃煤量,加强管理,减少铅尘排放。  相似文献   

19.
小波分析在长江中下游旱涝气候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简要介绍了小波分析的原理与方法,并根据武汉和上海两个代表性测站523年的旱涝资料,利用小波变换技术对长江中下游地区在不同时间尺度上的旱涝周期进行了比较和诊断。同时,对长江中下游地区未来的旱涝趋势作了初步的分析。结果表明,小波分析在气候预测中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