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弢  陈烈 《咸宁学院学报》2009,29(3):116-120
区域可持续发展要求有源源不断的后续资源供应为保证,资源问题是区域发展的核心问题之一.本文界定了区域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概念,分析了区域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内涵和研究热点,构建了区域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模式,并在佛山市顺德区案例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区域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贵州岩溶山区生态建设与可持续发展保障体系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维词  刘瑞 《贵州科学》2011,29(5):10-15
贵州是我国岩溶最发育的省份,人地矛盾突出,生态环境脆弱,经济社会发展严重滞后,是我国可持续发展能力最低的省份之一。本文结合岩溶山区的地域特点,从组织上、法律法规、政策、投入、科技等方面对岩溶山区生态建设与可持续发展保障体系的构建进行了初步探讨、设计,为相关部门科学制定、实施岩溶山区生态建设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规划提供参...  相似文献   

3.
山地生态系统服务的多样性以及资源环境的脆弱性使山区土地资源成为地理学、生态学研究的热点领域之一.通过梳理与集成山区土地资源的研究成果,探讨山区土地资源研究的理论体系与方法,总结出山区土地资源的主要理论为可持续利用理论、土地资源安全理论、地理学人地关系理论、土地供给理论和土地整治等,山区土地资源研究的主要方法为山区土地资...  相似文献   

4.
贫困山区农民移居平川,对贫居山间的农民尽快摆脱贫困,走向富裕有积极的作用,但如何开发利用迁移后形成的大片荒无土地,就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从繁峙县调查结果分析论述了山区移民后自然资源的开发途径和对策,提出了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总体思想。  相似文献   

5.
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西部山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但由于历史、经济和自然原因,西部山区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工作有其特殊性和复杂性.介绍了目前西部山区公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的一些问题,并从交通量预测、技术标准的掌握、国民经济评价等方面进行论证和分析。  相似文献   

6.
科技创新对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不仅是提高自然资源有效产出的添加剂,而且是延展自然资源利用价值的有效催化剂,更是人类拓展自然资源勘探范围、不断开发利用新资源的导航仪以及人类利用人工合成资源替代自然稀缺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机,可称之为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动力之源.  相似文献   

7.
沿焦枝铁路线以西的湖北山地,是我省自然资源的宝库.这里山岭重叠,峡谷幽深,广大山场气候温和湿润,土地资源类型复杂多样,具有发展林业和特产业的优越条件,生产潜在力很大.按照山区土地资源特点,因土地适宜性而调整农业结构,恢复和重建山区生态平衡,应是振兴山区农业,繁荣山区经济的必由之路.本文仅从土地资源特点、利用上存在的问题和经济合理利用方向三个方面,略抒己见.  相似文献   

8.
管道试压技术是长输管道施工的关键技术之一,随着西部大开发的发展,油气管道在西部山区施工也越来越多,为保证山区大口径管道试压顺利进行,针对目前我公司承建的山区段的特殊性,选择山区管道试压技术研究作为我项目部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9.
赵刚 《科技咨询导报》2013,(5):160-161,163
根据党和国家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结合山区脆弱的生态环境状况和人们对生态公路传统认识的局限,阐述了新时期“生态公路”的基本内涵,提出了绿色、低碳、资源高效利用、产品价值最大发挥和因地制宜的核心理念,并探讨了一些实现山区公路可持续建设发展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10.
自然资源要实现可持续利用,就必须要有先进科学技术的支持,这样才能使数量上有限的自然资源能在生产中发挥无限的作用。技术进步可以通过提高人们利用资源的效率和能力以及促进环境容量资源合理配置的方式直接地对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技术支持;也可以通过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人力资源的质量和完善自然资源评价技术的方式间接地对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技术支持。但是人们在追求技术进步促进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同时,也使技术进步表现出非对称的现象,影响着自身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对这类现象我们应加以避免。  相似文献   

11.
本文基于笔者多年从事鄂西南土地利用的相关研究经验,以鄂西南石漠化山区的土地可持续利用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当前鄂西南石漠化的现状,探讨了石漠化的分布与发育特征,进而对石漠化的成因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石漠化山区的土地可持续发展策略,全文是笔者长期工作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升华,相信对从事相关工作的同行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西部开发必须重视生态环境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文  岳伟 《太原科技》2000,(6):27-18
通过对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现状和原因的分析,提出以治理水土流失,因地制宜建设林业体系,保护生物多样性、调整能源结构、充分开发利用清洁能源,可持续地利用自然资源是有效保护和恢复生态环境的有利措施。  相似文献   

13.
岷江上游杂谷脑流域地处青藏高原向四川盆地过渡地带,是我国西部典型的生态脆弱区和汉-藏-羌民族走廊.应用GIS空间分析技术,采用以时间距离-成本加权距离-欧氏距离计算综合距离修正引力模型、以聚落生态位地理半径计算区域范围改进潜能模型的新方法,揭示岷江上游杂谷脑流域乡镇单元引力和潜能空间分异特征.研究表明,岷江上游杂谷脑流域内乡镇单元引力-潜能分布呈现典型的"双核"结构,这说明平原地区点-轴系统演化下的双核地域结构模式同样存在于山区流域人地系统;同时,基于流域内河流与道路并行的山区本底背景,山区乡镇单元的引力-潜能在整体上表现出"沿河而下、两翼对称"的典型欠阻尼二阶系统单位阶跃曲线特征.  相似文献   

14.
董晓莉 《甘肃科技》2006,22(6):7-8,153
随着国家西部打开发战略的实施,祁连山属西部大开发战略中的重点生态建设区,本文从山区资源、统盘考虑、科学规划、分类事实、可持续发展的技术途径方面,以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探讨了山区开发与流域治理的可持续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5.
随着“西部大开发”的向前推进,各地区的经济得以提升,西部地区的教育得到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校容校貌得到了改观,各地的教学楼拔地而起。为此,很多人都以点代面地认为西部地区的教育教学质量上升了,笔者作为西部边远山区的一名教师,经过自己的亲身体验,认为边远山区的教育教学质量不是上升了.而是滞后。有待于去竭力改变,那么边远山区学校教育滞后的原因究竟何在?笔者认为:  相似文献   

16.
聂翔 《甘肃科技》2012,(22):142-143
随着现代文明的发展,人们克服了恶劣的自然环境,在享受科技的同时,却无可避免地发现自然资源的日益短缺,立即停止使用自然资源,显然是不可能的,科学家也在积极地寻找可持续利用的自然资源、风力、阳光、雷电等。但在普及使用可持续自然资源之前,如何在保障人类需要的前提下,尽量降低,避免浪费能源,是一个国际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正>加快发展沙产业,对于防治荒漠化、有效利用沙区自然资源、缓解人地矛盾、培育沙区新增长极、推动西部大开发,具有重要战略意义。而从产业定位看,沙产业是知识密集的高科技产业,再加上该产业发展的条件差、困难大、经验少,就更加需要科技创新。因此,急需应用技术预见方法,建立一种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以助推沙产业的  相似文献   

18.
中原西部山区的远古文明,不仅为炎黄始祖在这里发现中医药提供了条件,遂历代集成《神农本草经》和《黄帝内经》宝典,还成就了同源于巫医道的广成子、李耳、伊尹、墨翟、张仲景等五位贤圣,中原西部山区也成为我国中医药和道家养生的发祥地之一。研究中原西部山区圣地文化,不仅为人们寻觅圣贤足迹、休闲度假、国学养生提供科学历史依据,更对当今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和推动旅游区走新型城镇化道路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顺应当下发展西部农业的热潮,深入学习国家相关农业扶持政策,以所得数据为依据,笔者深入分析了西部山区经济发展的现状,探讨了其长期形成这种现状的原因,并提出了可行的发展措施。希望对西部山区经济的发展具有参考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
陈朝辉 《贵州科学》1992,10(3):114-118
广东丘陵山区自然资源丰富,但其生态环境脆弱,开发资源不当,容易引起生态平衡失调,产生不良后果。因此,资源的开发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保持生态环境平衡。 1 山区自然资源广东山区拥有丰富的土地资源、农业气候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和旅游资源等。以全省48个山区县统计,土地面积共计11.38万平公里,占全省土地面积的63.8%,其中,耕地面积1578.83万亩,占全省耕地的41.7%,人均占有土地面积是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