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为了解黔南地区表层土壤中多环芳烃(PAHs)的污染状况,共采集12个县市土壤样品98份进行16种多环芳烃的定量分析,对其分布特征、污染水平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土壤中PAHs检出含量为0.4~755.9μg/kg,其中芴和苯并(a)蒽为检出率最高的主要污染物,均值分别为4.47和6.95μg/kg,与国内其它地区报道相比,黔南地区表层土壤受到一定程度的PAHs污染,但处于较低的污染状态.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以太原盆地某地农田土壤为研究对象,报道了不同深度的土壤中多环芳烃(PAHs)的污染水平及分布规律。结果表明表层土壤(0~20 cm)中16种PAHs(Σ16-PAHs)总浓度最高,平均值为210μg·kg-1,其次是40~60 cm,平均值为107μg·kg-1,20~40 cm土壤中Σ16-PAHs最低,平均值为39μg·kg-1.各深度土壤中不同环数的PAHs浓度水平为3环PAHs4环PAHs5环PAHs6环PAHs2环PAHs;对于PAHs单体来说,菲含量水平最高,而苊烯含量水平最低.特征比值分析结果表明0~20cm和20~40 cm土壤中PAHs来源基本一致,可能有石油源的输入以及石油、煤和生物质等的燃烧,而40~60 cm土壤中PAHs除了有石油、煤和生物质燃烧源以外,受石油源输入的影响更大,可能与石油产品泄露有关。  相似文献   

3.
湄洲湾表层沉积物中多环芳烃的含量分布及来源分析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2000年10月在湄洲湾海域6个站位采集表层沉积物样。采用GC/MS法分析其多环芳烃的含量。结果显示:在这些沉积物样中,美国环保署优控的16种多环芳烃的含量分布较为均匀,其范围为196.7~299.7ng/g,平均值为256.1ng/g;显著低于长江口、珠江口及其欧美主要港口表层沉积物中多环芳烃的含量。对多环芳烃特征组分的比值(菲/蒽比值,荧蒽/芘比值)及16种多环芳烃中四、五和六环总含量的百分比的分析表明:湄洲湾表层沉积物的多环芳烃主要来源于燃料的高温燃烧。  相似文献   

4.
2016年12月北江清远段采集19个水和表层沉积物样品,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法测定了样品中的多环芳烃(PAHs),分析了枯水期北江水环境中PAHs的污染水平,并对生态风险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枯水期北江清远段水中PAHs浓度范围为41. 2~413. 8 ng·L~(-1),主要以二环芳烃和三环芳烃为主,与国内外已报道河流湖泊相比,北江清远段水中PAHs污染处于中等污染水平;沉积物中PAHs浓度范围为54. 8~951. 5ng·g~(-1),以三环芳烃和四环芳烃为主,与国内外河流湖泊沉积物相比较,处于低污染水平。运用特征比值法对PAHs来源进行分析,北江清远段水和沉积物中枯水期PAHs污染来源主要由燃烧源所致,部分采样点存在混合源。通过计算终生致癌风险(ILCR)模型对北江清远段水体进行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枯水期各采样点的致癌风险可忽略,婴幼儿的PAHs致癌风险高于青少年和成人。采用效应区间低、中值法(ERL/ERM)对枯水期表层沉积物中PAHs进行生态风险评价,个别点位表层沉积物中Dib超出ERL值,对生态环境潜在负面效应较小。  相似文献   

5.
对贵阳红枫湖表层沉积物16种优控多环芳烃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红枫湖沉积物中多环芳烃总含量为273.6~944.3 ng/g,具有不利的生物影响效应,存在养殖动物的食用安全隐患;其污染来源以高温燃烧产物为主,主要由化石燃料及木材的高温燃烧废气及工业和生活废水排放等人为污染引起的.  相似文献   

6.
太湖北部湾沉积物中多环芳烃分布及风险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EPA优控的16种多环芳烃为对象,分析了太湖北部贡湖的大贡山(1号采样点)和小贡山(2号采样点)以及梅梁湖的马山(3号采样点)和拖山(4号采样点)不同季节16种多环芳烃的分布特征及风险,并采用特征化合物及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分析了多环芳烃的来源.结果表明:春季受周围工业生产影响,多环芳烃质量比较高,质量比在342.1~611.1ng/g之间;夏季受高温及引江济太调水工程影响,梅梁湖多环芳烃质量比下降,而贡湖1号与2号采样点出现全年最大值,质量比分别为558.4ng/g与335.6ng/g;冬季梅梁湖2个采样点多环芳烃质量比变化较小,贡湖则出现全年最小值,质量比分别为248.8ng/g与340.5ng/g.太湖北部湾中多环芳烃尚未对周围环境造成明显的不利影响.油料、木材和煤炭燃烧是多环芳烃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7.
北京地区土壤中多环芳烃的分布特征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北京市北部、西部、西南部城市居民生活区土壤中多环芳烃(PAHs)的分布特征,并对土壤中多环芳烃的来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车流量较多的路边土壤PAHs含量很高;工业区周围的生活区域PAHs含量较高。城市道路土壤中PAHs主要来自燃烧源,而工业区PAHs则显示为燃烧源和石油源的混合污染。  相似文献   

8.
太湖饮用水源地多环芳烃分布特征和溯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引起的水质安全性问题日益受到广泛关注.为探究太湖饮用水源地多环芳烃的污染情况,对太湖饮用水源地表层沉积物进行了采样,对多环芳烃进行了定量检测,分析了研究区沉积物中多环芳烃浓度分布,同时采用2种方法(特征化合物法和主成分分析法)进行溯源分析.结果表明:太湖饮用水源地表层沉积物检测出11种PAHS,总量介于nd~280ng·g-1之间,平均值为114ng·g-1.和国内外其他湖泊、河口及海湾地区相比,太湖饮用水源地PAHs污染处于低水平.太湖饮用水源地表层沉积物PAHs组成以4环及5~6环PAHs为主(分别为43.86%和50.88%),2~3环PAHs相对较低(5.26%).太湖饮用水源地表层沉积物PAHs主要来源为化石燃料(包括汽油、柴油、煤、木柴等)的燃烧,但也与石油污染有关.本文成果可为太湖流域水污染防治和水资源管理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9.
采用网格布点法在上海中心城区采集了夏冬两季112个道路灰尘样品,用以评估上海市中心城区道路灰尘中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的浓度水平及其对人体健康的潜在影响,同时定性解析了路面灰尘中多环芳烃的来源.着重分析了美国环保署优先控制的16种多环芳烃,测得夏季PAHs浓度范围为0.817~21.800μg/g,平均值为1610.400μg/g;冬季PAHs浓度范围为4.08~59.90μg/g,平均值为23.70μg/g.对于功能区16差异的研究显示,冬夏两季PAHs高值均出现在交通枢纽、施工区和商业区等区域,而低值则出现在近江区、空旷区和近绿地区等区域,且冬季PAHs浓度与人口密度有一定的相关性.16通过特征比值法解析来源,发现夏冬两季道路灰尘中PAHs的主要来源存在一定的差异.而健康风险评估显示,虽道路灰尘中多环芳烃不具有潜在致癌风险,但也存在一定的危害人体健康风险.此外,冬季道路灰尘中PAHs的终生致癌风险(incremental lifetime cancer risk,ILCR)明显高于夏季,且灰尘中PAHs对成年人的终生致癌风险高于儿童.  相似文献   

10.
考察第二松花江表层沉积物中16种多环芳烃类化合物(PAHs)的质量比.结果表明:16种PAHs的总质量比为350.0~3 877.4ng/g,平均质量比为1 322.6ng/g,4~6环相对丰度为58.5%,2~3环相对丰度为41.5%;PAHs在上游水区的质量比最高,与长江河口相近;除河源区外,大部分水域沉积物中PAHs人为来源为化石燃料的燃烧,少部分为石油源;除表层沉积物中芴和苊烯可能具有一定的暴露风险外,其他PAHs存在的暴露风险较小,即第二松花江沉积物PAHs总量远低于风险评估低值(ERL),存在的暴露风险较小.  相似文献   

11.
选用GC-MS分析官厅水库水体中16种多环芳烃(PAHs)的残留情况,并探讨该区域水体PAHs残留特征及其可能的健康风险.研究结果表明,12种PAHs均有不同程度的检出,PAHs总质量浓度为66.20~368.35ng·L-1,与国内其他地区相比,残留水平较低.利用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水体中PAHs所致健康风险的评价结果表明,水体中的PAHs的非致癌风险在5.84×10-13~4.90×10-12a-1之间,致癌风险低于2.89×10-9a-1,均低于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推荐水平,目前研究区水体中PAHs类污染物对人体产生的健康风险处于较低水平.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城市土壤重金属的分布、成因及迁移特征,选取郑州市不同功能区土壤9个典型剖面,2个城郊对照剖面,对Zn、Ni含量及其剖面分布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郑州市城市土壤Zn含量与城郊对照土壤存在显著差异;城市土壤Zn含量变幅为17.05~1 400.72 mg/kg,空间变异非常大,平均值为306.67 mg/kg,高于土壤环境质量Ⅱ级标准,存在一定程度的Zn污染;城市土壤Ni含量变幅为6.70~22.33 mg/kg,平均值为12.41 mg/kg,均低于土壤背景含量,不存在Ni污染.城市土壤Zn、Ni含量的剖面分布比较复杂;土壤Zn的剖面分布与居民生活、工业以及交通等人类活动关系密切,具有在表层和亚表层累积的特点;土壤Ni含量大小主要受成土母质影响,垂直分布及迁移主要受城市人类活动扰动的制约而无一定规律.土壤中Zn含量与土壤理化性质不存在相关关系,而Ni含量与土壤粘粒、阳离子交换量等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3.
对2011年11月—2013年1月在砣矶岛国家大气背景站采集的75个大流量PM2.5样品的多环芳烃含量和组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砣矶岛16种优控多环芳烃(Σ16PAHs)的总质量浓度为4.7~41 ng/m3(平均(17±10)ng/m3),季节上表现为冷季高、暖季低的变化趋势。综合气流轨迹分析、分子标志物、特征化合物比值、潜在源贡献指数分析等方法发现,夏季山东半岛的生物质燃烧是主要污染源;冷季主要受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的燃煤排放和复合污染输出的共同影响。砣矶岛PAHs的总毒性当量(Ba Peq)在0.54~8.2 ng/m3之间,平均水平为2.8 ng/m3,39%以上的样品超过国标阈值,说明环渤海地区PAHs健康风险存在区域性。  相似文献   

14.
深圳市表层土壤中PBDEs空间分布特征及蓄积量估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深圳30年快速城市化过程引发的土壤有机污染现状, 同时调查城市化过程有机污染历史累积情况,在深圳市收集了 110 个表层土壤样品, 分析了深圳市土壤多溴联苯醚(PBDEs) 的空间分布特征, 并对其表层土壤PBDEs 蓄积总量进行 了估算。结果表明,深圳市土壤 中6 12 PBDEs 及 BDE209 的含量水平范围分别为 1.1 ~ 85.8 ng/g (dw) 和1. 2 ~1931ng/g(dw)。PBDEs 总含量在不同土地利用功能分区上表现为工业用地 > 居住用地> 商业用地 > 城市公园> 郊野公园的分布规律。深圳市土壤中PBDEs 含量整体表现出从西部的南山区和宝安区向东南方向的龙岗区和盐田区递减的趋势, 且 PBDEs 含量水平与各行政区的城市化水平呈显著的指数函数关系( r = 0. 98, p < 0. 01) , 表明城市化水平是影响深圳市土壤 PBDEs 污染程度的主要因素。采用基于行政区单元和基于土地利用类型两种估算方法对深圳市表层土壤 PBDEs 蓄积量进行估算的差异较大, 研究认为基于土地利用类型所估算出的数值更为准确, 以此估算出深圳市表层土壤中6 12 PBDEs 和 BDE209 蓄积量分别为1.51t和15.9t。  相似文献   

15.
The southern part of the Haihe River system, the largest river system in the Haihe River Basin, is important to maintain a healthy ecosystem and safe drinking water as well as for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China. To assess the effect of rapid industrialization and urbanization on the pattern of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 (PAH) contamination, the PAH poll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outhern part of the Haihe River system was investigated. Sixteen PAHs in surface sediments samples collected from 24 sites covering the southern part of the Haihe River system from the upstream to the estuaries were detected and analyzed. The total PAH concentration ranged from 258.77 to 11296.66 ng/g dry weight. On average, 2-, 3-, 4-, 5and 6-ring PAHs comprised 25.32%, 27.22%, 22.62%, 14.89% and 9.96% of the total PAHs, respectively. Sites with high concentrations were concentrated in the Fuhe River, Fuyang River and Wei River, which are located near cities. A risk quotient (RQ) was used to assess the ecological risk of PAHs. The mean values of the RQ(MPCs) of individual PAHs were lower than 1.00, except for those of naphthalene (2.00) and pyrene (1.67). The RQPAHs calculated for the samples indicated that the Xidayang reservoir and the estuary of the Ziya River were determined to be at a low risk level, while Baoding City, Handan City and Aixinzhuang were determined to be at a high risk level.  相似文献   

16.
广州市工业、交通区表层土壤中多环芳烃分布特征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广州市的石化企业、发电厂、高速公路、机场等典型工业、交通区采集了28个表层土壤,分析其中多环芳烃(PAHs)的含量水平和组成特征,并初步评价和揭示土壤PAHs的污染程度和来源。结果表明:研究区表层土壤中PAHs含量分布存在较大的变异性,PAHs总含量分布于未检出~5543.5μg/kg之间;单种PAH中芴(Flu) 、荧蒽(Fla)、 (Chr)和苯并[b]荧蒽(Bbf) 的检出率较高,均在70%以上;采自废弃化肥厂遗址及旧机场的部分土壤受PAHs污染的程度相对较严重,PAHs的残留程度明显高于其他采样区的土壤;各采样区土壤中PAHs的组成以4环及4环以上化合物为主;根据PAHs的组成特征及Fla/Pyr特征比值可以初步推测高温燃烧排放是大部分研究区土壤中PAHs的主要污染来源之一。  相似文献   

17.
地表水环境中PAHs源解析的方法比较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比分析水环境领域多环芳烃(PAHs)的源解析方法综述了各种源解析方法的原理、 优缺点及具体适用范围, 并在此基础上, 分别从内陆河流湖泊及沿海区域两方面对国内外地表水环境中(包括上覆水及水底表层沉积物)PAHs的源解析方法的应用及解析结果进行分析比较. 结果表明, 内陆区域河流和湖泊上覆水及沉积物中的PAHs主要来源为矿物燃料及木材等高温燃烧源, 河口及近海海水和沉积物中的PAHs主要来源为燃烧源及石油源, 石油源对PAHs的贡献较内陆区域更明显.  相似文献   

18.
考察第二松花江表层沉积物中16种多环芳烃类化合物(PAHs)的质量比. 结果表明: 16种PAHs的总质量比为350.0~3 877.4 ng/g, 平均质量比为1 322.6 ng/g, 4~6环相对丰度为58.5%, 2~3环相对丰度为41.5%; PAHs在上游水区的质量比最高, 与长江河口相近; 除河源区外, 大部分水域沉积物中PAHs人为来源为化石燃料的燃
烧, 少部分为石油源; 除表层沉积物中芴和苊烯可能具有一定的暴露风险外, 其他PAHs存在的暴露风险较小, 即第二松花江沉积物PAHs总量远低于风险评估低值(ERL), 存在的暴露风险较小.  相似文献   

19.
在丰水期、 枯水期和平水期分别采集松花江吉林市段的江水和沉积物样品, 先用气相色谱 质谱联用仪(GC MS)测定其中16种多环芳烃(PAHs)的含量, 再通过比值法对各水期江水和沉积物中的PAHs进行来源识别, 并分别利用商值法和风险效应值法评价江水和沉积物的生态风险. 结果表明: 松花江吉林市段丰水期、 枯水期和平水期江水中PAHs的质量浓度分别为0.917~3.974 μg/L,0.980~3.293 μg/L和0.771~4.127 μg/L; 丰水期和平水期沉积物中PAHs的质量比分别为1 035.5~1 732.0 ng/g和1 188.5~1 632.0 ng/g; 不同水期江水中的PAHs质量浓度变化较大, 沉积物中的PAHs质量比变化较小; PAHs为石油源和燃烧源混合输入所致; 江水中PAHs的生态风险较小, 表层沉积物中的PAHs具有一定的生态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