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4.
从《地理哲学》看白眉初的地理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白眉初是我国从古代地理常识向新时代的科学地理学过渡阶段,大力传播地理学知识,承前启后的启蒙者之一。《地理哲学》是代表其地理思想的重要著作。从该著作中可以看到,白眉初坚持地理学的自然科学学科属性,并认为地理学具有"理体文用"的特点;同时,他认为地理学是一门具有宏观性、变化性、时效性和很强教育功能的学科,主张从人地关系视角进行地理学研究。白眉初《地理哲学》中的许多思想均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中国科技成果》2011,12(4):25-26
1课题简介本课题以地理空间事件(任务)为纽带,通过建立地理空间事件本体(包含地理对象本体、灾害事件本体),用户本体,对与地理空间事件相关的语义,时序、空间等3类信息进行关联分析和推理,从语义层次理解用户需求,按照特定地理空间事件特征,组织查询任务,实现从海量空间信息数据库中智能提取与地理空间事件相关的信息,充分发挥现有系统数据丰富的优势,简化了用户获取空间信息的过程,提高了信息检索的效率,实现了地理空间信息的智能化、个性化服务.课题成果可以广泛地应用于政府综合管理、应急处理、空间信息搜索服务等多个应用领域,并对地理信息应用,人工智能、语义学,以及地理信息系统等学科的研究和开发具有积极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6.
地名的命名充分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域的地理历史和社会文化,是人类历史文化的活化石和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对中国地名文化资源充分认识和保护可以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中国的传统文化。文章研究了古今地名命名词语构成以及古今地名命名主要构成形式、特点和演变方式,揭示了古今地名中蕴含的丰富社会文化密码。 相似文献
7.
近代中国地理学科高等教育的萌芽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代中国地理学科高等教育的起源可追溯到1876年京师同文馆开设的地理课程,在其后经历了京师大学堂的历史地理类、高等师范学校时期的历史地理部、东南大学地学系等不同阶段,到20世纪20年代后期,基本形成了相对固定的科系名称和课程设置,至1949年近代中国地理学科高等教育体系基本上完成了近代化的进程。文章将近代中国地理学科高等教育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1876-1911、1912-1927、1928-1949,并从相关的地理学科高等教育法规、地理学科系名称和课程设置、师资队伍的变化等角度对中国地理学科高等教育发展的各阶段主要特点进行了概括和分析。 相似文献
8.
针对国内将贝克的geographical history一词译为"地理学史"或"地理史"的问题,结合他的新作对geographical history这一术语的论述及学科合法地位的诉求,认为应译为"地理历史学"。同时结合国内学者对"地理历史学"的术语混乱和学科诉求做了论述,分析了"地理历史学"术语混乱的部分原因。认为对国内外"地理历史学"思想应给予注意,给予"地理历史学"一个合法的学科地位。 相似文献
9.
《海国图志》译介了大量西方近代地理学术语,这些术语的译名在音节、构词法和文化蕴含等方面呈现出典型的民族化倾向。就西方地理学术语汉译的命名而言,《海国图志》的译名倾向于沿用传统地理学术语,或以词缀法新造术语。作为近代地理知识的载体,这些民族化的术语有利于西方近代地理学知识在中国社会的接受和普及,也促进了中国传统地理学的近代化转型。 相似文献
10.
科学知识的空间维度在科学史和科学哲学的研究中相对缺位.科学史的时间性遮蔽了知识的空间性与地域性.在传统实证主义科学观视阈下,科学史以时间为序对科学知识进行编排和叙事,空间被时间瓦解,地理等空间因素对科学史书写的影响被忽略.在这种"均质"空间观影响下,科学知识被认为是客观而普适的.而在科学实践哲学视阈下,地理位置等空间条... 相似文献
11.
中西两种科学文化背景下的郑和下西洋和地理大发现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科学文化的角度对郑和下西洋和地理大发现进行了比较研究,探讨了两者在科学探索动机、地理知识和造船航海技术诸方面的差异及其由此产生的不同影响,认为尽管郑和航海在规模、航路和航海技术等实用科学层面上远远领先于西方,但在科学探索动机、科学精神和理论知识背景等科学文化层面上却大大逊色于西方,两种科学文化背景的差异是导致中西航海活动不同结局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12.
13.
14.
我国分子筛科研的学术和技术成果已在国际上占有一席之地,并在国际诸多前沿开展了研究,而且有了一支强大的中青年队伍.为了在21世纪实现我国分子筛的更多创新和突破,科研单位要"有所为、有所不为",结合自己的特点,突出重点,同时还要加强不同学科间的合作,才可能在竞争中取胜.
展望21世纪化学工业的技术进步,反应和产品的绿色化以及设备小型化和过程集成化是发展趋势.后两者又称化工过程强化,其目的是实现根治环境污染、缩小设备体积、提高效率、降低能耗、节约资源、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这些领域的研究方兴未艾,具有较大的赶超空间,对我们是挑战也是机遇,应该努力实现跨越式技术进步,其中分子筛大有用武之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