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后勤工作是高校整体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肩负着为学校提供财、物保证,创造使教学、科研、行政、生活正常运转条件的繁重任务.后勤改革的目标是实现社会化,这就要求后勤职工具有更高的管理水平和业务能力,高校后勤职工作为管理者、服务者和育人者,不仅需要具有适应当前工作的必备素质,还应具有适应社会化发展需要的更高素质.因此,正确认识后勤工作的地位和作用,加强后勤队伍建设,提高后勤职工的整体素质,是实现后勤服务社会化的战略需要。  相似文献   

2.
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不断深入,后勤服务质量管理问题凸显出来。将ISO9001质量管理国际化标准引入高校后勤,把先进的管理理念应用到后勤管理服务中去,能够促进后勤社会化改革,使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3.
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后勤管理也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必须在后勤队伍中大力提倡和弘扬无私奉献爱岗敬业的精神。以人为本,提高管理水平,为教学科研和师生员工服务。以人为本,营造育人氛围。不断提高管理与服务的水平,以适应高校发展新格局。  相似文献   

4.
颜昭涌 《广东科技》2010,19(10):32-33
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步伐加快,高校后勤实体国有资产的存量越来越大。本文笔者详细阐述了后勤实体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具体要求、措施和实施办法等需要进一步明确及如何加强高校后勤实体资产的规范化管理,使后勤国有资产在为学校提供良好的后勤保障服务的同时确保保值增值。  相似文献   

5.
高校后勤信息化改革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校后勤服务面临着资源短缺,无法适应迅速发展的新形势需要等困难.为此,中央民族大学后勤管理工作进行了后勤服务社会化、信息化改革与实践.通过开设后勤服务网站、后勤服务信息平台、后勤服务信息管理中心,实现了高校后勤服务的“优质、高效、方便、快捷”管理的理念和目标,为构建和谐的后勤服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为了充分调动高校后勤人员的工作积极性,高校后勤人员管理逐步社会化,这一措施不仅能够完善高校后勤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更能使后勤人力资源得到优化从而促进后勤服务能力和质量的双向提高。本文就高校后勤的现状进行分析,描述了高校后勤的概念及其基本要求,突出了高校后勤的现状,在符合高校后勤要求的基础上提出了如何管理社会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阮飞  梁睿  王德卿 《科技促进发展》2018,14(12):1193-1200
随着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进程的加快,高校教职工及学生对后勤服务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高校后勤自身需要不断调整,使其服务管理水平越来越完善。近年来逐渐扩大的高校规模给教职工社区和高校食堂服务带来了新的问题。为了提高后勤服务的质量和水平,本文通过对问卷调查的结果分析,提出了中国科学院有针对性的后勤服务需求策略。  相似文献   

8.
高校后勤社会化法治与德治是治理新型高校后勤的两个重要手段。后勤社会化法治与德治的实质在于将后勤社会化改革、经营、服务、管理的政策、措施以及思想、行为纳入法律轨道和道德规范体系,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可用,有德可循、有德可守;有法必依、有法必用,有德必循、有德必守。通过法治与德治的贯通、互动,确保后勤社会化改革、运作的稳步推进,确保后勤社会化的“育人”方向。  相似文献   

9.
刘伟 《咸宁学院学报》2006,26(4):166-167
一流的高校后勤保障服务需要一流的后勤队伍相匹配,针对目前我国高校后勤队伍在素质上存在的问题,我们必须从思想观念、管理水平、业务素质等方面科学地应对,使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工作健康、有序地发展。  相似文献   

10.
谷力 《科技信息》2010,(30):68-68
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深入和发展,要使高校的后勤管理能适应2l世纪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对我们高校后勤管理者的管理水平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过去的那种"胡萝卜"加"木棒"的办法已远不能适应现代高校后勤管理的需要。因此,我们必须要学会运用管理心理学的知识来从事管理,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从业人员的积极性,正确处理好就餐学生心理与饮食服务工作之间的关系,从而不断提升高校后勤工作的整体水平,以适应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