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从世纪之交的物理学看未来科技革命的走向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比较两次世纪之交的物理学,分析现代科技革命的产生与物理学革命的关系,展望21世纪的物理学及未来科技革命的走向。  相似文献   

2.
二十世纪初爆发的物理学革命在科学哲学发展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对逻辑经验主义、批判理性主义和历史主义核心思想和方法纲领都有深远影响。通过分析物理学革命对科学哲学三个流派的影响,开辟了在语境论基底上融合证实、证伪和范式方法的新视角。  相似文献   

3.
从体例、术文的抽象性与演算细草、数学表达方式、数学内容四个方面对<筭数书>与<算经十书>中可与之对比的<九章算术>、<孙子算经>、<张丘建算经>、<五曹算经>等算经进行了比较研究.<九章算术>等著作有术文统率例题、应用问题集、将预备知识列于卷首三种体例.<筭数书>具有这三种形式.<九章算术>既有基本运算法则和适应于一类数学问题的相当抽象的术文,也有应用于一种数学问题的比较抽象的术文,还有针对某一问题的演算细草.<张丘建算经>则基本上是应用于一种数学问题的抽象术文.<孙子算经>和<五曹算经>则完全是针对某一数学问题的演算细草.<筭数书>的术文的抽象程度也具有这三个层次.<筭数书>的数学表达方式多种多样,不统一,不如<九章算术>等著作规范.就数学内容而言,<筭数书>有许多首创的贡献,它与<九章算术>相比,有一些方法相同,也有少数题目相同,但相当多的方法、大部分题目不同,也不如<九章算术>的内容那么全面、规范;它也稍逊于<张丘建算经>,而与<孙子算经>不分轩轾,却远远超过<五曹算经>.<筭数书>比<孙子算经>等三部著作要早出七八百年以上,就创新程度与内容宽泛、深刻而言与<算经十书>现存诸算经相比,<筭数书>的重要性仅次于<九章算术>.  相似文献   

4.
何汝宾所著<兵录>成书于1606年,其中卷11~卷13记述了火器知识,尤其卷13记述了"西洋火攻神器说"等关于西方火器的技术.通过比较西班牙炮学家柯拉多于1586年著成的<实用炮学手册>一书的3个版本中的炮图与弹道数据及其他文献,结合目前对17世纪中西方炮图和弹道数据的研究,认为<兵录>记载的欧洲火器技术知识应该出自<实用炮学手册>.  相似文献   

5.
《科学》的科学--对《科学》的科学启蒙含义的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及其后的科学启蒙中,至少与<新青年>一样重要的<科学>杂志,从1915年创刊到1950年第一次停刊的35年中出版了32卷,369期,347册,千多名作者的近万篇文章,约3千多万文字.这3千多万文字包括了科学的理论、科学的应用、科学的本质和科学的社会建制等4个方面的内容,从而在整体上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科学形象.因此,它所做的工作就是从科学的社会应用层面或器物层面(船坚炮利等技术产品)、科学的理论知识层面或解释层面(科学事实、定律、理论等)、科学的价值层面或精神层面(科学观念、精神、原则、方法等)以及科学的体制层面或社会建制层面(科学研究机构、科学传播机构、科学学会等学术组织及其存在和运作的社会支持系统)等四个层面去帮助中国人理解科学是什么的启蒙工作、普及工作.这是一种超越洋务运动在器物层面启蒙、维新运动在知识层面启蒙、五四新文化运动中<新青年>代表的激进派在价值层面启蒙的全方位的科学启蒙.  相似文献   

6.
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中期,学界多是事先假定达尔文遵循着某种单一的科学方法,相信《物种起源》有单一的论证结构;80年代中期开始,一些学者放弃了寻找《物种起源》中某种单一论证结构的努力,相信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中采用了多种论证策略。根据不同的理论有不同的理论成功标准,自然选择理论是由多个理论构成的,这就决定了《物种起源》中不可能存在单一的论证逻辑。  相似文献   

7.
何德赉《简明物理学——实验与应用》是晚清癸卯学制时期引入的美国中学物理教科书。1904年谢洪赉将该书编译为《物理学》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发行,是首次形式上向我国引入实验室学生实验教学的物理教科书,在晚清新学制早期有代表性。本文对《简明物理学——实验与应用》的出版背景及作者情况进行梳理,着重对书中实验形式、内容、教学目标、仪器、实施规范进行考察,并结合文本静态解读和教学动态分析,全面阐述何德赉教科书中蕴含的实验教学思想。  相似文献   

8.
《自然辩证法研究》2019,(11):123-128
以《20世纪物理学》(三卷本)为线索,尝试从新的视角评价杨振宁的学术成就:考察西方主流物理学史教科书里关于杨振宁科学贡献的记载及其影响,分析西方主流物理学家和物理学史家对杨振宁科学贡献的评价,进而管窥华人科学家在20世纪物理学中的地位和作用。西方主流物理学家和物理学史家对杨振宁及其科学贡献的评价是很高的。杨振宁也是20世纪物理史上华人科学家的杰出代表。  相似文献   

9.
关于《天问略》作者来华年代及其成书背景的若干讨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阳玛诺于1604年7月来华.1610年12月15日日食预报错误,激起了明末改历的呼声,事件持续了一年有余.为了给修改历法做理论和知识的准备,中国学者和耶稣会士可能就介绍什么内容、翻译何种书籍和遴选何人参加等,进行过讨论和计划,<天问略>和<表度说>、<请译西洋历法等书疏>等即该计划的产物.阳玛诺当在1612~1613年受邀来京,在中国学者周希令、孔贞时和王应熊的协助下撰写<天问略>.  相似文献   

10.
为了纪念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和量子力学100周年,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和西安交通大学于2005年12月25日联合举办了“国际物理年”西部论坛。来自西安地区高校、研究所的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论坛的主题是“物理学与经济、社会发展”。论坛由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院长王宏波教授主持。  相似文献   

11.
论失败的科学革命--兼评科恩的科学革命理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科学史上,我们习惯上把"革命"指称那些已经成功的科学活动.从哲学角度讲"成功"可以理解为:科学发明者或发现者的主观预想与客观实际相符合、相统一.反之,失败就是主观与客观相分离、相背离.失败的科学革命固然令人扼腕叹息,然而,失败是认识发展总链条上的一个不可避免的环节,对失败的科学革命进行哲理上的类型化分析、原因之探究,进而从失败中发现成功的机制,无疑有着重要的认识论价值.  相似文献   

12.
审视概率革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革命作为一个历史概念可以用不同的方式进行定义和表征,所以它为概率革命的探讨提供了不同的方法和丰富的内涵。尤其是库恩和科恩的理论使人们得以从不同的角度审视概率革命。然而这些审视均未对这场运动做出完备的历史理解和描述,更没有揭示出概率革命的本质特征,即它所导致的人类思维观念的转变。  相似文献   

13.
半个世纪以来,达尔文革命一直是西方科学史和科学哲学学者关注的重要主题之一.通过分析关于达尔文革命研究的三部风格迥异、结论相左的专著及其评论,描绘出不同版本的达尔文革命画面.这将有助于人们认识达尔文进化论的产生、发展和被接受的艰难历程,以及非达尔文思想在达尔文革命过程中的作用,深刻理解达尔文思想的革命性以及达尔文革命的曲折过程.同时,还从一个侧面揭示了西方达尔文革命史研究的基本趋向,即,从重视达尔文个人的思想发展及其影响,到考察达尔文时代英国科学共同体的影响和贡献,再到关注非达尔文思想在迭尔文革命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工业革命是从工场手工业转变到机器大工业的伟大革命,具有极其深远的历史意义.工业革命由若干技术发明群构成,主要有纺织机械技术群,蒸汽动力技术群,冶金采(煤)矿技术群,交通航运技术群,机械加工金属制造技术群.工业革命的序幕由凯伊的飞梭拉起;工业革命的开端或起点似是怀亚特纺纱机,而非阿克莱特水力纺纱机.  相似文献   

15.
人们常说的“科学革命”,实际上指的是“基础科学革命”;应用科学对于科学、应用科学革命对于科学革命像是个婢女,处于从属的、被掩盖的和被漠视的地位;这实际上为近现代科学革命与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的脱节,以及为基础科学的大部分成果很难或几乎不可能转化为生产力,埋下了隐患。近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成就排列表明,历次应用科学革命之后实际上都发生过应用科学的革命性发展,因而导致历次技术革命的发端,只是由于“婢女”被漠视,才使人感到科学与技术、科学革命与技术革命之间的关系好像断了线。文章根据搜集到的大量历史事实,加以排列,认为不论从历史事实还是科技成果转化的逻辑关系考虑,都应该将这个空缺补上。为此,提出了应用科学革命与基础科学革命的区别、应用科学革命的必要性、应用科学革命的范式结构和历史分期。从这个观点出发,可以看到:过去所谓的“科学革命”实际上是基础科学的发展和变革的产物;世界科学中心在国家间的转移经常是由应用科学的发展和变革引起的;所谓“大国崛起”不过是产业革命发展的阶段性变革的产物。  相似文献   

16.
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与人的现代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人的现代化含义给予了哲学文化反思,围绕现代科学技术革命对现代人的正负影响进行了理性剖析,并在此基础上,就人的现代化方案提出了独到的观点。  相似文献   

17.
The relevance of the Planck scale to a theory of quantum gravity has become a worryingly little examined assumption that goes unchallenged in the majority of research in this area. However, in all scientific honesty, the significance of Planck’s natural units in a future physical theory of spacetime is only a plausible, yet by no means certain, assumption. The purpose of this article is to clearly separate fact from belief in this connection.  相似文献   

18.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