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服饰记载了时代的发展与人们思想意识的颤动,透过服饰的变迁可以解读着装者服饰心理的变化。民国时期旗袍的改良反映出近代女性着装心理的求简趋向。具体表现在:服饰审美上追求自然、简洁;穿着搭配上追求简便、随意;而服饰用材方面则以朴素、实用为主。  相似文献   

2.
民国时期上海的旗袍穿用是当时服饰时尚风貌的重要组成.运用史学和服饰美学等的观点和方法,以人物图片为主要素材,研究上海民国时期的旗袍配伍,主要从旗袍与各种服装的配伍、旗袍与发型、鞋袜和饰品的配伍等4方面,分别讨论了其式样组合、外观效果、形象特征和穿用群体,并得出相应结论.  相似文献   

3.
在小白彝民族女性服饰的艺术创作中,小白彝妇女通过对色彩、图案、工艺等装饰语言的综合运用,在创造出灿烂多姿的民族服饰和装饰艺术的同时,实现了装饰艺术和民族文化的融合。分析和研究小白彝女性服饰特点,对于诠释小白彝服饰的民族特点和装饰艺术风格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探讨了方雪鸪服装画的风格,将其服装画的设计技法归结为素描、水彩和色粉画法3种;并从形体、妆容和配饰3方面分析了他对女性形象的构建,将其服装画的风格概括为优雅浪漫、图文并茂和巧妙布局。认为民国时期的绘画艺术、报刊媒介和服饰流行构成了对其服装画的根本影响。  相似文献   

5.
女性对服饰的自主选择和支配反映了她们的心理活动过程和心理特征.由于女性服饰具有多样性和多变性,所以女性服饰心理在人类服饰心理上更具有代表性.对不同年龄阶段女性服饰心理特点进行分析,有助于了解不同年龄段女性着装的整体心理态势,纠正自我和他人对服饰的偏斜倾向,为个人的服饰选择和服装企业的生产和营销决策提供依据.本文在全国范围内调杳849名女性,并将其按年龄分为少年、青年、中年、老年四个年龄阶段,通过SPSS进行统计分析,从中得出不同年龄阶段女性的服饰心理特点.  相似文献   

6.
赵雰雰 《科技信息》2010,(27):144-144,47
在女性主义的早期阶段,"服饰"被看作是和觉醒了的女性密切相关的重要因素。某种意义上,服饰可以被看作是自我的身体的一种扩展,女性与服饰的关系如果被置于这样的层面来进行解读,就能把握到女性隐藏于服饰背后的那种主体建构的潜在要求。本文从凯特.肖邦和张爱玲笔下的人物出发,分析了东西方服饰在文学作品中的象征意义和其改变在女性觉醒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7.
《玲珑》杂志作为民国时期中西服饰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在中国传统服饰与西方服饰文化交流融合的过程中,充分起到了“传播者”的作用。本文分析了《玲珑》杂志所刊载的有关服饰与化妆的内容,概括阐述了在中西服饰交流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文章从服饰和外貌两方面探讨《诗经》的女性的“色”美。明清小说中盛行的“佳人”的各要素在《诗经》中就已经出现,尤其是对其健康自然的“色”的描绘更有先秦的社会文化特点:《诗经》的“佳人”是一种天然美,崇尚丰满健壮。《诗经》对女性服饰的描写崇尚自然美尤其尚素,男性反而艳丽;同时服饰显身份,服饰比德。女性的容貌描写主要是画龙点睛式的和遗貌取神式的,抓住一点不及其余,即使全面描写也是突出一点;多用比喻法,喜用鲜花、玉石和月亮来比喻女性的容颜。  相似文献   

9.
以东亚、东南亚、西亚民族传统女性服饰特征分析为切入点,总结了亚洲民族服饰的基本特点,结合当前的时代背景,论述了亚洲女性民族服饰因素流行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服饰首先是性别的符号。新疆13个世居民族传统服饰的款式庞杂多样,颜色绚丽多彩,装饰精巧华丽。但在塑造性别意识方面却有着共通之处,即在服饰的款式、色彩及装饰等方面塑造出了明显的男性气质与女性气质;体现了两性在生命转折点上社会性别角色转变时的差异;传达了女性是男性的"他者"的处境。而构建以男女平等为核心的先进的社会性别文化则是去除某些限制女性自由发展的服饰习俗的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