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铁民 《创新科技》2002,(11):36-37
<正>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五千年来,她孕育了光辉灿烂的华夏文明,铸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和灵魂。她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积淀,也是五千年辉煌历史的传承。黄河是源远流长的河、博大浑厚的河、深邃久远的河。黄河是我国第二大河,发源于巴颜喀拉山北麓海拔4500m的约古宗列盆地,流经青海、四川、甘肃、  相似文献   

2.
魏竹明  火霞  张楠楠 《科技信息》2012,(25):440-440
本文主要阐述了财务管理与成本控制的基本含义特点,结合供水单位的财务管理的作用和成本管理的目标展开分析,论述了财务管理与黄河供水成本控制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李伟凡  李伟  崔广学 《科技信息》2007,(35):301-301,295
为实现黄河的长治久安,根据水利部新时期的治水思路,黄委党组提出了建设好"三条黄河"(即"原型黄河"、"数字黄河"、"模型黄河")的现代治黄理念。随着黄河事业单位改革的不断深入,2005年黄委成立了供水局,定性为准事业单位,按供水企业模式运作,这给黄河供水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与挑战。我们不得不直面这样的问题:如何提高管理效率;  相似文献   

4.
黄河下游断流与调水问题的阅读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进入90年代以来,黄河下游断流问题愈演愈烈,已经引起全国人民的关注。前前后后许多专家、学者们对此提出了各自的认识和解决办法。笔者一直对此问题特别关注。在这里,打算引用一下几年来,特别是1999年2期《科技导报》上刊登的几篇有关文章中的一些重要数据,谈谈?..  相似文献   

5.
黄河下游引黄灌区的节水灌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黄河水资源特点及黄河下游灌溉状况。引黄灌区需水量将逐年加大,供需矛盾加剧.面节水灌溉是缓解引黄灌区水资源供需矛盾和保持生态环境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6.
虽然走航式ADCP技术在河流测验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是在黄河上应用却基本上处于空白,由于黄河含沙量高、河床流沙严重,对精度影响十分明显。通过在高村、孙口、艾山水文站外接GPS的比测试验成果分析,探讨走航式ADCP技术在黄河下游水文测验中的应用情况,提出解决测验中遇到的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7.
路昌顺 《科技信息》2012,(5):604-604
毛主席说:政治路线确定以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黄河供水干部既要同黄河内部系统职工打交道,又要同地方引黄部门打交道。如何提高供水干部的工作水平,值得思考。(1)在实践中锻炼是培养干部的重要途径。首先在实践中锻炼干部是提高干部整体素质需要。黄河供水工作涉及到地方政府用水的需要,涉及到黄河水资源调度的管理,涉及防汛、工程管理,新情况、  相似文献   

8.
黄河断流的现象和实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河断流问题已广泛引起国内外的关注,广大人民为我们的母亲河黄河断流而担心。国外也在广泛关注这条世界上著名河流竟然发生了超过200天的断流现象。最近曾在1995年发表过“21世纪谁来养活中国人?”的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所长布朗先生再次发表文章,题为:“中国的水资源短缺可能影响世界粮食安全”。其主要论据是黄河断流将影响占全国小麦产量1/5、玉米产量1/7的山东省产粮,再加之我国北方地下水位普遍下降的事实。布朗认为:由于中国粮食产量70%来自灌溉而不像美国仅有10%来自灌溉,因此中国水资源是中国粮食产量…  相似文献   

9.
提出引海水5000~1,500m3/s在利津注入黄河冲刷河口。冲刷后,在利津将产生3.3~7.9m的水面跌差,可制止黄河河口延伸的溯源淤积作用上延,并诱发其上游产生溯源冲刷。估计可使艾山以下河道得到冲深。因挟沙海水的密度大于渤海环境水体的密度,咸浑水进入渤海时可形成异重流,将泥沙输去远方;而且断流期间河口还可能蚀退;因此引海水流量足够时,可使河口不外延或外延缓慢。从长远看,河口侵蚀基准面得到降低后,可以使黄河下游的淤积面均得到降低。这对缓解黄河下游河道持续淤高的局面和减少河口改道的风险都是有利的。 黄河下  相似文献   

10.
卢延斌  王利 《科技信息》2011,(17):I0385-I0385
水资源缺乏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现在国内供水服务一般有公用企业提供,地方政府资金技术有限,阻碍供水服务的发展。现实国际趋势就是把公共事业逐步推向民营化,更好的整合市场资源。随着沿黄乡镇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步伐的加快,供水矛盾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随着国内供水市场将进一步开放,民营水务将大肆涉足国内的供水行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黄河民营供水企业如何生存发展,成为黄河系统共同关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黄河大柳树枢纽供水区生态绿洲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规划中的黄河大柳树枢纽供水区,即宁、蒙、陕、甘干旱风沙区,土地荒漠化严重.通过建设800O~13300km^2生态绿洲并将其作为生态移民基地,将减轻非绿洲区人口超载压力,为实施旱耕地退耕还草还林工程和天然草场封育工程创造条件,促进该区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供水管理现状,指出了供水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措施及建议。  相似文献   

13.
陈德祥 《广东科技》2009,18(24):167-168
本文着重从程序设计方面介绍了一种基于PLC的恒压供水系统的建设与设计,同时提供了该系统的硬件基本配置方案,系统经过仿真与运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4.
黄河下游临村工程的治理,必须有一个长治久安的治理方略。这个方略就是:适当整治,引导发展,迁村建镇,和谐共处。  相似文献   

15.
石敏 《中国西部科技》2010,9(6):67-67,71
本文详细的介绍了科学发展观是新时期水利工作的指南,也是解决水利事业发展过程中各种新矛盾新问题的基本原则。进一步弘扬"献身、负责、求实"的水利行业精神,建设符合科学发展的现代水利、科学水利、可持续发展的水利。近几年来,塔城地区喀浪古尔水库管理局立足实际,狠抓落实,完善机制,确保水库安全运行,为塔城市农牧业生产做出了贡献,但摆在我们面前的困难及问题依然存在。用科学发展观的先进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喀浪古尔水库管理局服务基层、服务群众,全面推进水管体制改革工作。  相似文献   

16.
从地球科学“人为地质作用理论”出发 ,分析了黄河下游断流的严重性与危害性后认为 ,黄河下游断流不仅对黄河流域及整个中国生态环境产生重大影响 ,而且对社会经济发展以及可持续发展产生严重后果。在探讨了黄河下游断流的成因后认为 ,黄河下游断流有自然的原因和人为的原因 ,其中人类活动、人类工程活动及其人为地质作用的负面影响是黄河断流最主要的原因之一 ,从而提出解决黄河下游断流的科学对策 ,包括科学保护、科学开发、科学利用水资源以及暂缓实施南水北调中、西线工程等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7.
基于2021年城市间信息关注度数据,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法,从网络层级、城市节点、空间聚类、空间组织模式等方面研究黄河下游城市群信息网络空间结构特征,并提出黄河下游城市群高质量协同发展策略.研究表明:黄河下游城市群信息联系层级分布具有明显等级性和距离衰减性,形成以区域中心城市——郑州、济南、青岛为核心的“核-辐结构”;黄河下游城市群城市节点的程度中心度和接近中心度呈现梯度分异,中介中心度出现明显极化现象,郑州、济南、青岛始终处于中心位置,山西、河北、安徽省内大部分城市处于边缘位置;黄河下游城市群空间聚类的划分具有地域邻近性,且受省级行政边界的限制,形成“四大片区八个组群”;黄河下游城市群信息网络形成以郑州、济南、青岛为核心,临沂、潍坊、烟台、洛阳、邯郸、南阳、新乡等为次级核心的网络型组织模式.  相似文献   

18.
依据200余场次洪水观测资料,应用统计分析、实体模型试验和数学模型计算等方法,对洪水按漫滩程度、水流含沙量高低、流量过程线形态特征和洪峰与沙峰相位差进行了分类;分析了塑造主槽的洪水关键因子;研究了黄河下游洪水过程调控关键技术指标。研究表明,黄河下游河槽高效输沙和塑造主槽作用较大的平滩流量约为4000m3/s,流量为4000m3/s条件下的洪水输送的临界含沙量为50kg/m3;对于不漫滩洪水,首选方案应按当时主槽的平滩流量控制,且平滩流量下的洪水流量过程以接近矩形波过程较好,峰前水量占洪水总水量的25%以上,洪水历时不小于7d;对于漫滩洪水,应控制洪峰流量大于平滩流量的1.5倍且大于洪水平均流量的1.2倍,同时应尽量控制洪水涨水期水量与洪水总水量之比不小于0.5,并保持洪峰与沙峰同步运行,洪水历时不小于7d;洪水调控分组含沙量大小主要取决于悬沙及床沙的级配;洪水来沙系数的调控指标视洪水类型而异,不漫滩洪水为0.012kg·s/m6,漫滩洪水为0.015kg·s/m6,同时还应控制分组泥沙的来沙系数。  相似文献   

19.
黄河下游降水与海温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采用相关、回归分析的方法,对黄河下游降水与全球海温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揭示了不同海芡的海温对降水的影响,寻找出关键区和关键时段,建立了主汛期7,8月降水的预报方程,为黄河下游旱涝趋势预报提供了可靠的预报因子。  相似文献   

20.
钱万钧  张恒涛 《科技信息》2009,(7):373-373,334
黄河流域水资源短缺的状况异常严峻,沿黄地区保护黄河水资源、节约用水的意识亟待加强。我们必须进行深刻的反思,切实做好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节水灌溉等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