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构建投资者资金流与开放式基金风险之间的理性预期模型,量化了投资者对基金管理人的隐性风险激励,并结合国内市场2006~2012年股票型开放式基金的非平衡面板数据,从预期投资者资金流、实际投资者资金流以及基金风险选择与基金后期业绩关系三个方面对开放式基金的风险选择行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开放式基金投资者没有表现出对基金冒险行为的市场约束作用,相反,基金投资者资金流与基金业绩的局部凸性特征还构成了对基金冒险行为的一种隐性激励;基金冒险行为也并不符合基金投资者的利益,而是基金管理人道德风险的一种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2.
证券投资基金的业绩与来自投资者的资金流量之间的关系,对基金管理者构成隐性的激励与约束机制。不同于已有的使用参数模型进行的研究,通过建立一个半参数模型刻画出我国基金业绩与资金流量之间关系的形态,结果发现没有"赎回异象"论所称的基金业绩与资金净流量负相关的现象。我国基金业绩与资金净流量之间是正相关的凸函数关系,可诱使基金经理为获得更高收入而令投资组合承担过度风险,这不利于基金投资者和资本市场稳定。  相似文献   

3.
信息不对称情况下基金管理人的最优激励合同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运用委托-代理的有关理论,提出了3种激励方案,并从投资者的收益出发,比较了3种方案。得出的结论为:将基金的年管理费规定为基金资产净值的2.5%,使投资者的福利有所损失;同时,对基金管理人的激励也欠佳。随着我国加入WTO,竞争的加剧,应尽快地下调基金管理费,实现基金管理费的市场化,对于投资者的收益或对于基金管理人的激励都是有利的。  相似文献   

4.
从基金经理频繁跳槽看我国开放式基金经理的管理技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金经理频繁跳槽隐含着基金公司对其管理技能的肯定,为捕捉这种管理技能,本文从三方面提出研究假设——任期对业绩的影响、基金经理跳槽去向以及基金规模与业绩持续性的关联性,分析管理技能与基金业绩之间关系。通过对中国96只开放式偏股型基金的实证检验,发现基金经理拥有管理技能,我国基金表现出短期业绩持续性。  相似文献   

5.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绩的中短期持续性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胡畏  聂曙光  张明 《系统工程》2004,22(4):44-48
利用几个常见的基金业绩评价指标对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绩的持续性进行检验,不同的指标得出相似的结果。检验结果表明短期内不存在持续性.但当考察期较长时.中国的基金业绩有一定的持续性。基金业绩的持续性反映出市场存在一定的非有效性,投资者可以通过对基金的选择提高收益或降低风险。  相似文献   

6.
李潇潇  卢磊 《系统管理学报》2016,25(6):1016-1022
主要分析不完全理性投资者的心理(过度自信)与A-B股溢价之间的关系。建立了基于投资者过度自信的A-B股价格均衡模型,模型分析表明,当投资者的过度自信程度越严重,A、B股的价格越高,但是A股价格比B股价格提升的更大,表现为A-B股的溢价越严重。通过构造度量投资者过度自信程度的指标,实证检验了国内有信息投资者的过度自信程度与A-B股溢价存在正相关的理论关系,并且实证结果表明,投资者的过度自信对溢价影响不仅与整个市场情绪有关也与公司的特征有关。  相似文献   

7.
A股市场的交易机制和投资者结构与发达国家成熟市场存在差异,是否存在类似于美股的由异质投资者角力所导致的市场异象成为学界与业界共同关心的问题.本文从异质投资者之间多空对决视角出发,基于隔夜收益与日间收益分解,探讨了股票日内收益反转(高开低走或低开高走)的频繁程度是否对股票未来收益具有预测能力.实证结果表明:中国A股市场存在显著的"高开低走"异象,持续期可达6个月,但不存在"低开高走"异象;"高开低走"异象在小市值、高成长的"魅力股"上尤为明显,且市场情绪、博彩偏好、套利限制等因素引发的错误定价有助于解释异象成因.本文的研究结果不仅提供了关于中国A股市场异象的新的经验证据,也对降低异象影响、优化市场效率、提升监管效能等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8.
本文手工收集整理了2005至2019年各年度中国权益类基金经理变更信息并追踪基金经理离职去向,将离职基金经理分为被动离职和主动离职两类,检验投资业绩对基金经理离职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1)投资业绩越落后的基金经理被动离职概率越高,投资业绩越优秀的基金经理主动离职概率越高,被动离职受短期相对业绩影响更大而主动离职的主因是中期绝对业绩.2)基金经理离职会受到市场环境影响,牛市期间存在基金经理主动离职概率与业绩负相关的异象,进一步研究表明牛市期间大量业绩一般基金经理“公奔私”是导致异象的原因.3)业绩落后的基金经理管理规模越大,被动离职概率越高;业绩优秀的基金经理管理规模越小,主动离职概率越高,这一现象由基金经理“管理规模-管理能力”不匹配所致.4)基金经理主动离职前后短期业绩不具有持续性.本文研究结论丰富了基金治理领域的文献,反映出我国公募基金行业业绩考核和薪酬体系存在不足,对基金行业未来发展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考虑基金经理过度自信的最优激励契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行为金融角度出发,对基金经理过度自信情形下的最优激励契约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当基金经理的过度自信水平满足其过度自信容忍度约束时,基金投资者与基金经理获得的收入均超过基金经理完全理性时双方的收入,实现了"双赢";当基金经理的过度自信水平超过其过度自信容忍度时,基金投资者与基金经理双方都会遭受损失,基金投资者将不再雇佣基金经理.基金经理的过度自信容忍度约束随着基金经理风险规避程度及外界影响波动的增大而变得宽松.  相似文献   

10.
证券投资基金的管理费率设计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针对目前不同公司的新基金在发行中都面临投资者认购不积极的问题,认为基金经理和投资者之间关于基金经理投资能力的信息不对称是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然后,利用期权定价的思想,将管理费率和基金业绩及市场收益挂钩,设计了上下限费率条款.通过仿真计算,分析了投资能力不同的基金为吸引投资者的积极认购,在费率参数设计上的区别.  相似文献   

11.
股票型开放式基金管理报酬激励约束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分析基金管理报酬激励约束机制,采用静态面板数据构建模型,对我国股票型开放式基金的管理报酬与业绩进行了实证,结果表明管理报酬没有起到相应的激励约束作用.对此,运用委托代理理论对现有管理报酬模式进行改进,采用反映管理者努力水平的超额收益率衡量基金业绩,提出固定费用结合超额业绩报酬激励的混合管理报酬模式.并在相同的报酬成本下,通过比较两种不同管理报酬模式下基金管理者最优努力水平,验证混合管理报酬模式在促进基金管理者努力工作上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2.
费率结构对证券投资基金风险承担行为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一类线性费率结构对基金风险承担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随着基金管理费率不对称程度的增加,基金经理所选择的投资组合偏离基准组合(在本文即指市场组合)的程度将增加.特别地,当因基金的收益小于市场组合的收益而对基金经理的处罚为0,即基金管理费率不对称程度最大时,基金组合将完全偏离市场组合.同时发现,基金经理风险规避系数越小、因基金收益超过市场收益而对基金经理的奖励程度越小,以及证券A(代表基金组合中不同于市场组合的部分)相对市场组合的收益越大而波动越小,则基金组合偏离市场组合的程度也将越大.研究还表明,基金组合偏离市场组合程度的增加不一定导致基金收益的方差的增加,这表明在以前的一些实证研究中用基金收益的方差来度量基金的风险不一定有效,用基金组合偏离基准组合的程度来度量基金的风险更合适.  相似文献   

13.
基于2002-2013年我国主动管理型开放式基金的日收益率数据,采用FDR(false discovery rate)方法从风格择时、投资目标、基金特征、绩效持续性四个层面系统分析了运气因素对基金绩效的影响,主要结论包括:运气对基金绩效的影响是不对称的,业绩好的基金受运气的影响要大于业绩差的基金;在剔除运气因素后,少数业绩好的基金具备真正的择股能力,大多数基金在扣除管理与交易等费用后都无法取得超额收益;风格择时对基金的真实绩效有较大影响,意味着投资者依据过去绩效选择基金时要兼顾基金的择时表现;根据投资目标以及基金特征对真实绩效的差异化影响,投资者能更有效地选择出真正有能力的明星基金;通过FDR控制的基金绩效是不可持续的.  相似文献   

14.
针对投资者流动性赎回对开放式基金的冲击,分别建立了负担基金与非负担基金的最优管理模型,从基金经理最大化自身管理费收入的角度出发,得出了负担基金收益率大于非负担基金的充分条件。结果发现,基金投资者的流动性需求越低,或者负担基金经理相对非负担基金经理的管理能力越高,又或者负担基金的管理费率相对非负担基金越低,以及赎回费率越小,则负担基金收益率越有可能大于非负担基金。  相似文献   

15.
二次效用函数下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契约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限合伙制作为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主流形式,具有避免双重税收、激励程度高、决策效率高等优点,但其与公司制在机制设计上的根本差异还未有明确解释.本文在博弈论框架下,以不满足因子分离性假设的二次效用函数来刻画普通合伙人的风险规避特征,研究有限合伙制的最优契约设计,并与公司制模型进行比较.研究发现固定的管理费对普通合伙人的激励效应为负,极其优秀的普通合伙人在有限合伙制下拥有设计契约的权力,从而以更高的管理费和更低的利润分成比例的形式获取利润,但此时有限合伙制的福利水平低于公司制.一般情况下,两种机制的最优契约及福利对比各不相同,并非某个机制必然占优.  相似文献   

16.
资金供应链管理中的企业投融资博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伟  张汉江  秦国文 《系统工程》2005,23(10):86-91
将供应链管理的理念引入到企业的资金运作中,提出了资金供应链的概念,描述了企业资金供应链的运动过程,分析提出了资金供应链管理是一种全新的企业管理视角,以资金供应链中作为核心部分的投融资活动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投资与融资过程的策略分析,建立了资金需求方与供应方的投融资博弈模型,分析得到了资金供应链上的双方的最优投融资策略,可供企业管理资金供应链时参考.  相似文献   

17.
本文考虑在离散投资环境中,基金投资委托人与管理人之间的线性最优契约问题.在指数效用函数和管理人道德风险的前提下,将问题描述为多目标规划模型,通过运用多目标优化条件求出问题的解析最优解,即最优线性契约和最优投资组合.进一步论证表明,基金管理人的最优业绩报酬应包含部分固定费用、管理成本以及超额投资收益,同时证明了管理人的最优投资组合符合经典的两基金分离定理形式.  相似文献   

18.
相对业绩考核机制下,基金经理会根据自身业绩排名和行业业绩分布决定投资组合的风险水平.研究发现,上半年基金业绩距离行业平均水平越近,下半年基金经理投资组合的风险水平越高,基金业绩和基金经理投资组合的风险水平呈倒U形.另外,基金经理主要调整投资组合的异质性风险,而非系统性风险.基金公司关心资产管理的规模,基于相对业绩考核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