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人工智能应运而生,促进了各个产业的快速转型。在文化创意产业中,要充分利用科技创新,营造文化创意产业的科技环境,进而重新构建全球创意产业的价值链。基于此,该文分析和研究了文化创意产业的科技创新能力。该主体包括智能机器人、文化创意企业的主体精神、消费主体等。其中,文化创意企业是多元主体的核心。  相似文献   

2.
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和系统辨证思维方法,从文化学、价值论哲学的学科视角,审视和思索武术的价值体系构建.研究认为:一、武术价值作为价值主体的人与价值客体的武术的关系足辩证统一的,武术价值是多元化与多样性的.二、主体对武术的需要是具体的、有针对性的,应该考虑武术价值主体具体条件下的需要,从价值主体的尺度,挖掘和发展武术自身属性的某一方面去满足具体主体的需要,从而使得武术能够健康有序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李飒 《华东科技》2023,(11):38-40
<正>智能技术不仅可以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还可以从技术方法的角度推动社会科学理论研究进程。以文化消费研究为例,其特征、内在机理、评价模式等都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传统的技术方法已经无法解答更多复杂的问题。本文在简要概括文化消费研究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分析了文化消费的主体、行为、对象各自面临的困局,并主张运用智能技术逐个破解技术方法困境和数据来源困境,助力我国文化消费生态的治理,促进新时代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4.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田野调查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影响安徽省武术文化发展的因素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安徽省武术文化的分布与地域特点紧密相联,发展受到武术习练者自身感受到的健身效果、武馆(校)教学的传授方式和武馆经营模式、武术练习对象相关身体条件等武术自身发展因素的影响;同时,社会价值观、大众健身方式的建立、现代竞技项目的兴起和人们生活环境的改变等外部因素也影响着安徽省武术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关于建构高校主体性德育模式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士恒 《科技资讯》2006,(26):248-249
本文试图从分析德育主体性内涵入手,在研究了高校德育现状——德育主体性缺失及其原因后,重点探讨了建构高校主体性德育模式在德育主体的主体性、德育目标内容的主体性、德育原则方法的主体性等诸方面的理性思考。  相似文献   

6.
薄楠 《科技信息》2008,(16):198-198
对武术由一项原始格斗技术发展成文化载体的演进历程进行研究。认为:先秦文化的繁荣使武术初具文化特色;集中国传统文化之大成的宋明理学的世俗化,促使武术成为成熟的文化载体,具有多方面文化特色;西方文化及竞技体育改变武术发展中的不良趋向,但降低了武术的层次。  相似文献   

7.
世界功夫之都、中华文化圣山、世界最大的武术训练基地、可容纳5万人的中国嵩山少林武术城、少林武术文化研究中心、中华武术影视拍摄基地、少林武术动漫城、一流的国际武术表演公司……诸种名号和远景都与一项工程有关,这就是少林文化复兴工程。  相似文献   

8.
论和谐文化建构的三大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谐文化的建构需要遵循文化发展的原则,在当代中国建设和谐文化必须坚持以创新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克服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的倾向;必须坚持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引发的问题为背景,把和谐文化建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克服脱离实际问题的理论建构态度;必须坚持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西方优秀文化三大资源的整合创新原则。厘清文化建构的原则才能保证文化发展的正确方向。  相似文献   

9.
李悦  张碧云 《科技咨询导报》2012,(23):220-221,223
在文化创意产品的消费中,高职学生群体表现出强劲的购买势头和欲望。文化创意产品消费中,高职学生更偏向于纯视觉符号的消费,对抽象文字创意产品的消费要求甚低。在研究中发现高职学生如果没有系统的文化消费学养的建构,那么在接触文化创意产品时,没有自身的需求辨别力和个人全面成长的理性的诉求,易形成盲目的过度消费或是攀比式消费情况的出现。因此,有必要为高职学生建构系统的文化消费能力教学模块,以提升学生文化素养。  相似文献   

10.
文化同质化的趋势已经严重威胁到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应对文化同质化趋势的挑战,教育作为文化传承的重要手段,所承载的传承武术文化的使命更为艰巨.首先将我国武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投映在全球文化同质化的背景下进行考察,分析了我国学校武术教育的情势,提出了应对文化同质化挑战的我国武术文化的教育传承对策,即从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战略高度,重视青少年学生的武术文化教育;更新理念,变单纯的武术技能传授为武术文化传承;加强学校武术课程建设,夯实武术文化传承基础;营造浓厚的校园武术文化氛围,提高青少年对武术文化的社会心理认同.  相似文献   

11.
文化自信的建构包含主体要素和客体要素,以及实现主客体关系统一的实践要素。文化自信各要素共同提高,协调有机发展,文化自信方可建构。新时代文化自信的建构,主体要素体现在主体自觉、主体责任和行动,客体要素需要实现客体的强大,实践要素需要进行实践改革。  相似文献   

12.
《水浒传》中武术的名称、相扑绝技、武打艺术、武术精神等水浒武术文化很值得专家学者与普通读者深入分析、研究。《水浒传》中武艺是武术的主要名称;相扑是当时最著名的武术竞赛项目;梁山将领智勇双全,其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精神,是一种侠义武术精神。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荆楚地域范围内与武术有关的文化事象作为研究对象,从文学艺术、民风民俗等方面展示了荆楚武术文化的内容与特色,获得对荆楚武术文化深层次的理解.本文总结了荆楚地域主要拳种及其与荆楚地域文化的联系,并剖析了荆楚拳种的由来与传习途径、荆楚武术文化得以形成的内在机制.在此基础上,按照地域文化空间分布进行横向研究,选择武当武术、梅山武术等拳种进行个案的观察与文化成因解读.同时分析了荆楚群众的民俗生活以及诗词歌赋中反映的荆楚武术进行文化诠释.并从荆楚民众的尚武精神和革命传统两个方面阐释了荆楚武术具有的忠义精神和爱国思想.  相似文献   

14.
孔子学院作为中国文化传播的一个亮点在国外凸现,为武术文化的国际化传播开辟了一条广阔的道路;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探索和研究武术在孔子学院的发展状况,认为:武术以孔子学院为依托在国外推广渐成趋势,但其传播途径和方法尚未完善,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武术文化在孔子学院蓬勃发展,在海外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5.
对郑怀贤先生的武学思想进行研究可以促进传统武术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同时对当代的武术教育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该文从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对郑怀贤先生毕生从医从武生涯中形成的武术文化思想展开了研究,认为郑怀贤先生的武术文化思想由以下两个方面组成:郑怀贤先生在武术、医学上可观、可感、可触的成就和贡献;郑怀贤先生在社会活动中所体现出来的素养,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6.
武术文化是中华民族悠长历史发展的智慧结晶。该文首先论述了武术文化的特征、健身养生价值、经济旅游价值、教育价值;其次从竞技武术和传统武术的分割、人们的需求、武术特色等方面分析了吉林省武术文化生存现状,并有针对性地从政府高度重视、加强文化宣传、做好人才培养等三个方面提出了武术文化传承对策。  相似文献   

17.
以中国——东盟文化产业论坛的建立为背景,分析当今广西壮剧文化消费中存在的问题,并着力探讨广西壮剧文化消费与生产的经济意义。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发展,目前广西壮剧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成为一种经济资源和消费品。面对这一市场和契机,有必要对传统壮剧进行创新性生产,以使其成为适合大众消费口味的文化形式。通过去除深度模式、图像化、跨界合作等改造途径,传统壮剧文化才可以进入消费社会。经过这样的改造后,传统壮剧文化在消费社会也就成为具有平面化、大众化特征以及注重感观刺激效果的后现代文化。  相似文献   

18.
曹红敏 《长春大学学报》2014,(12):1772-1775
本文从文化的视角分析了傩与武术之间的异同,认为傩与武术都是为了满足社会的需求而产生的,但二者又存在着本质上的区别,即傩是一种原始宗教信仰、武术则是一种技击搏杀术;文化的相互交织又使二者有着共同的文化特点,表现在人的需要即社会性、血源性即家族性、神秘性即宗教性、封闭性即地域性、娱乐、观赏与健身方面。  相似文献   

19.
文化身份认同与建构中的文化主体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后殖民理论视域下的文化身份理论有值得我们研究和发展的地方;但是也有明显的不足,许多理论构想(例如"文化杂交")没有充分意识到民族文化身份认同与建构中的主体意识.文化身份只有被放置在本民族文化发展的历史以及全球化背景下各种异族文化相互杂陈的关系中,才能进行有效的定位.民族文化身份的认同与建构,应该站在一种开放的民族立场上,在现代化的具体实践中进行重新定义和创造.  相似文献   

20.
"文化接受"是文化社会学的一种研究角度。本文以"文化接受"为视角,分析青年大学生在消费文化影响下的"自我"转变与新的自我危机,从中揭示其经验的、亚文化的群体过程。"文化接受"研究不仅仅把消费行为、消费文化当成一种客观的经验事实,而且作为一种社会文化建构的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