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中国正全力推动法治社会建设,法治建设实践导致人们价值观念发生变化,法治导向型价值观将成为社会主导价值观之一。文中介绍了法治导向型价值观的特点是尊重法律、信仰法治、厉行法治。认为培养法治导向型价值观对大学生未来发展和法治社会建设成功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应从加强法律知识教育,深化对权利、义务、正义、自由和平等等基本概念认识,增加法律实践等方面着手,引导大学生培养法治导向型价值观。  相似文献   

2.
新时代大学生作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力军,应培养生态法治观,即生态整体法治观、生态伦理法治观、生态共享法治观,以指导生态法治行为。培养大学生生态法治观应以生态法律知识的传授、生态法治思维的养成、生态法治行为的导正为其内容体系。高校通过一定的运行机制来培养大学生的生态法治观:构建高校生态法治教育机制,营造大学生生态法治观养成教育的良好氛围;利用思政课堂教学、开发生态法治选修课、开展生态法治实践活动等多种渠道开展生态法治教育教学活动,建构校园生态法治文化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3.
孙新见 《科技资讯》2013,(31):232-233
本文针对当前大学生法治教育的现状,结合法治教育的目标,提出了"法治阶梯"教育模式。这个模式把大学生法律思维的启蒙、法治信念的培养与法治意识得到实践有机地统一在一起,既能循序渐进,又能做到理论学习与实践相结合。当然,这个模式能否满足当前法治教育的需要,还要在实践中不断检验。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我国法治国家的前景。作为当前高校大学生法律知识获取的主要途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唯有在教学理念、内容、方式及实践上进行改革,才能担负起培养大学生法律意识的重任。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运用法治思维与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思想政治教育也要着力提升运用法治思维与法治方式的水平与能力。大学生合法权益保障工作属于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范畴。综合育人的发展趋势,要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顺应社会主义法治实践的新进展;法治思维的逐渐确立,要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关注学生合法权益保障的新课题;法治方式的现实运用,要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拓展学生合法权益保障的新路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各种主体力量,要接受民主法治与法律实务的专业辅导与职业培训,提高专业化水平。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大学生的法律信仰影响着我国法治国家建设的进程。从当前大学生法律信仰的状况来看,法律知识的学习和教育并未有效培育起对法律的信仰,法律功利化倾向严重。必须重视和改进大学生的法律教育以重塑法律信仰。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报告中,“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作为首次提出的概念引发了社会各界的热烈反响。从理论上看,无论是法律思维还是法治思维都是一种思维方式,即从何种角度去思考和看待问题。研究法律思维与法治思维之间的区别和联系,首先从研究什么是法律思维、什么是法治思维人手,研究法律思维和法治思维也必然离不开对法律和法治的考量。本文采取的是先从法律思维和法治思维的定义人手,进而探讨内涵和外延然后研究二者之间存在的区别和联系,最后落脚在如何实现法治。  相似文献   

8.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经济法教学改革,重在培养学生的法律实践应用能力,让学生树立法律思维和经济法知识运用意识,能够运用所学内容认识问题和解决合问题。因此,该文基于经济法教学改革发展的必要性,针对现有教学发展现状,创新改革现有教学模式,对推动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深化改革进程中,经济法教学模式相对落后,严重影响了高校教学质量。因此,构建新型可谈教学环境,注重培养大学生的经济法实践操作能力,全面提升课堂教学效果,为社会法治建设发展提供更多的应用型人才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9.
民族地区需要加快法治建设,将其各项事业发展纳入法治化轨道,民族院校作为培养民族地区优秀接班人的排头兵,对在校大学生进行法律素质培养尤为关键。法律素质教育是民族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断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大学生法律素质的教育培养将对民族地区法治社会的建设发挥重要作用。本文研究分析民族院校在校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培养,分析现状,研究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0.
谭趁尤  戚杰强 《科技信息》2011,(18):I0074-I0074
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法律部分教学是大学生接受法律知识和法治理念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试图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师队伍建设、教学方法等方面分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法治教育。  相似文献   

11.
法治新闻报道着重传播法律知识、增强法律意识和弘扬法治精神,强调法律对社会秩序的规范功能和对公众权利的保护。法治新闻应与法治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密切关注社会生活各方面的法治现象和法治问题。因此,法治新闻人才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本文论及法治新闻工作中的困局、法治新闻人才以及培养途径。  相似文献   

12.
当代大学生的法律素养水平直接影响着我国法治国家现代化建设目标的实现及学生自身综合素质的提升与发展。本文从分析当代大学生的法律素养内涵入手,结合大学生法律素养的现状,提出加强大学生法律素质培养的方法与途径。  相似文献   

13.
法律意识是社会意识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人们关于法律和法律现象的思想、观点、知识和心理的总称。大学生是一个从年龄上讲横跨青年和成年的群体,如何去引导和规范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帮助他们去学习法律知识进而形成基本的法律意识,培养他们对法律规范的内在信仰从而自觉遵守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法律修辞方法是指综合运用各种法律方法,在谋篇布局的基础上,以寻找言说关键词进行说服的思维活动。由于法律修辞方法主要是“把法律作为修辞”以此进行说服,因而法治意识形态的属性比较明显。只要人们在思维过程中“把法律作为修辞”,那么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中,法律就有了话语权。然而,由于法律修辞方法以说服、信服为目标,因而不能刚性地依据逻辑的推论,或片面地以权力进行压服。法律修辞方法所寻求的,是以形式法治为主,并附之以实质法治的方法;旨在思维的形式和实质两个层面推进法治中国建设。与传统的政治意识形态比较,目前进行的法治意识形态建构,主要是矫正片面的权力思维或实质主义思维的弊端,理顺实质法治与形式法治的关系。在权力政治言辞过剩的情况下,倡导“把法律作为修辞”的说服方法。这对法治意识形态构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刘波  闫枫 《孝感学院学报》2005,25(5):110-113
依法治校、依法治教、依法治学,是“依法治国”思想在教育领域的具体化.“德育”作为教育的“五育”之一,自然也须受到法律的保护和制约,培养和提高德育工作者和当代大学生的法治理念和法律素质对当代大学生德育工作意义深远.从“法治理念”这一独特视角,从德育工作者和当代大学生两个层面来探讨“法治理念”在当代大学生德育工作中的价值定位.  相似文献   

16.
互联网的发展给高校法治教育带来了机遇与挑战。为有效提升大学生的法治意识,高校必须在清晰把握互联网基本特点的基础上,分析大学生网络法治意识薄弱的因素,通过明确培养大学生网络法治意识的重要性、正视互联网对大学生网络法治意识养成的积极意义、优化互联网法律教育内容、拓宽网络维权渠道以及降低网络维权成本等方面,探求互联网模式下大学生法治意识养成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7.
刘皓 《科技信息》2013,(9):306-307
由依法治国引申出的依法治教就是要求学校的各项教育和管理工作都要按照宪法和法律有关的规定进行。高校政治辅导员担负着对大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双重任务.认真学习法律知识.增强法治观念对于辅导员完成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就高校辅导员学习法律知识.增强法治观念对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8.
法治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手段,法治能力是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在动力和根本保障。高校是普及法律知识、熏陶法治情感、培养法治意志和推进法治实践的战斗堡垒,对全社会提升公民法治素养具有先锋模范作用。新时代有着新要求、新期待,党的二十大报告所指出的“使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在全社会蔚然成风”,蕴含着培育法治素养“知-情-意-行”的内在逻辑。而大学生法治素养的培育具有大学生自我教育与多元主体协同育人的双重维度,构建“知-情-意-行”的法治素养评价标准体系和“国-校-家-社”的多元协同育人机制有益于培育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是国家进行全民普法教育的指导思想,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是加强高职院校大学生队伍思想政治建设的一项重大举措。在高职院校大学生中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是做好当前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和加强大学生德育建设的关键。普法重在普及法治意识培养法律精神,高职学生中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对于深化法制宣传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预防大学生违法犯罪行为,必须加强他们的法制教育,使其学法、懂法、守法。为此,教育行政部门要对大学生法制教育进行准确定位,高校要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第二课堂活动效果,大学生要认真学习、掌握和宣传法律知识,增强法治意识,养成法律思维习惯,努力树立法律信仰,敢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自觉维护社会主义法律的权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