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车用发动机燃用天然气与氢燃料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与能源危机促使人们不断加大对车用发动机替代燃料的研究力度,天然气与氢就是其中最受关注的两种替代燃料.本文对天然气与氢的基本燃烧特性分别进行了探讨,并着重分析比较了天然气与氢在车用发动机中的燃烧过程与排放特性,并对这两种替代燃料在车用发动机领域的应用前景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2.
车用柴油天然气双燃料发动机工作特性及燃料控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由于石油资源逐渐枯竭和严格限制汽车排放污染,促使世界各国广泛发展车用天然气发动机。该课题研究通过自行建立的柴油天然气双燃料供应系统,采用发动机台架试验方法,分析了车用柴油天然气双燃料发动机的工作特性和双燃料的控制方法,提出一种电子控制方案,并进行了可行性试验,初步试验结果令人满意。但与国外同类技术相比,其控制功能仍需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3.
回顾分析了国外微藻生物柴油、秸秆乙醇汽油、新一代生物质汽油的新进展和工业化过程面临的挑战及对策。并建议要根据我国生物质原料供应、科研基础,开展国际合作,力争在2015年建成微藻生物柴油、秸秆乙醇汽油、生物质汽油工业示范装置,为以后的大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隋少鹏 《科技资讯》2006,(8):179-179
能源的主要形式有:固体、液体、气体三种形式。以矿物能源煤、石油、天然气为代表,不同的能源材料各有其适用的用途。  相似文献   

5.
一种新型的车用二甲醚燃料在西安通过技术鉴定。这项技术填补了国内外空白 ,开拓了车用能源新领域。  由长安大学和陕西新型燃料燃具公司采用新技术研制的车用二甲醚燃料 ,是一种以煤炭为原料转换而来的气体燃料 ,它可替代传统汽油实现车用 ,同时可以大幅度降低排气污染。从汽车的动力性能、经济性能、排放性能、点火特性等方面的检测表明 ,车用二甲醚都等同或优于汽油。  我国煤炭资源位居世界首位 ,转换利用煤炭能源一直为我国政府所鼓励。车用新型二甲醚燃料的研制成功 ,将对车用能源结构调整产生积极影响车用二甲醚燃料研制成功…  相似文献   

6.
天然气用作汽车的代用燃料,具有储量丰富、价格便宜;辛烷值高、燃烧充分;低硫、低氮、无灰、环境污染少等优点。但是,目前的压缩天然气储气技术存在储气压力高、储气量小、续驶里程短等缺点,严重制约着天然气汽车应用领域的扩展。对5种车用天然气储气技术进行了分析讨论后,指出了吸附储存和近临界流体储存天然气技术在天然气汽车领域将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逯玉林 《甘肃科技纵横》2004,33(6):57-57,95
天然气是一种洁净的气体燃料,它没有人工煤气制造过程中所产生的含有二氧化硫、氧化氮、一氧化碳等有害物的大量废气。与其他燃料相比,天然气具有热值大、燃烧效率高、容易燃烧、清洁无灰渣、不会产生灰尘等优点。这也是燃料汽车授青睐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科研技术人员对新能源汽车的不断研发,车用燃料电池技术也同时不断地更新换代,其目的就是提高车用燃料电池的质量,减少传统汽车燃料消耗所带来的环境污染。该文首先对广泛使用的几种车用电池在技术、优缺点方面进行了分析、比较。其次科学地分析了氢燃料电池的直排流通模式、死端模式,以及基于清洁能源的典型车用燃料系统——氢燃料电池氢气供应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各项性能。通过对比,证明氢燃料电池氢气供应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及其在目前车用燃料电池方向上具有独特优势。最后该文对未来燃料电池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车用燃料脱硫技术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国内外利用优化催化裂化操作条件、氢转移反应、选择性加氢、生物催化脱硫、吸附脱硫等脱硫技术降低汽油、柴油硫含量的发展状况 .分析认为对于低硫原油产品利用氢转移活性高的催化剂、对于含硫原油产品利用高选择性的生物催化脱硫和加氢脱硫的组合完全可以达到车用燃料深度脱硫的要求 .  相似文献   

10.
车用燃料脱硫技术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介绍了国内外利用优化催化裂化操作条件,氢转移反应,选择性加氢,生物催化脱硫,吸附脱硫部硫技术降低汽油,柴渍硫含量的发展状况,分析认为对于低硫原油产品利用氢转移活性高的催化剂,对于含硫原油产品利用高选择性的生物催化脱硫和加氢脱硫的组合完全可以达到车用燃料深度脱硫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张远欣 《甘肃科技纵横》2006,35(3):30-30,176
为缓解汽油价格的不断攀升以及减少汽油燃烧后对大气环境的污染,应该大力发展天然气汽车,“西气东输”使兰州具有丰富的天然气资源,大力发展天然气汽车,已经大大改善了兰州市的污染状况和能源结构。  相似文献   

12.
醇类燃料在车用发动机上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强福 《甘肃科技纵横》2006,35(2):43-44,19
根据醇类燃料的燃料特性,分析了醇类燃料的技术经济性,指出了醇类燃料在发动机上应用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同时分析了醇类燃料在点燃式和压燃式发动机上的应用特性和应用方式。最后得出醇类燃料尤其是甲醇是最理想的替代燃料之一。开展醇类燃料作为车用燃料的系统研究与应用对于我国能源及汽车工业实现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3.
车用甲醇汽油燃料技术性能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为规范甲醇汽油燃料的应用和生产,研究了甲醇与汽油互溶问题。通过发动机的动力性和经济性试验,确定了甲醇的添加比例、甲醇汽油的标号和甲醇汽油标准指标。研究结果表明:体积分数为15%、25%两种比例的甲醇汽油在应用时,无需对车辆做任何改动,功率分别能达到国标90#汽油的97%和93%,排放平均下降10%,经济性提高约6%。  相似文献   

14.
2002年4月18日,国家计委和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实施了<变性燃料乙醇>、<车用乙醇汽油>两项国家标准,为规范两种产品的生产、混配、使用和质量监督提供了技术保证,促进了车用乙醇汽油在我国的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直喷式柴油机燃用天然气燃料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直喷式柴油机安装一个热面管以代替点火装置,气体燃料喷束经过热面管的加热面,在加热面处气体燃料获得热量达到自燃温度而着火,以着火点为中心点燃后续燃料空气混合气而扩散燃料。通过数学模拟和试验证实当热面温度高于1200K时,天然气很易着火,而且天然气的着火与喷束和热面管的相对位置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车用CNG单燃料供给电控系统的总体设计及各部分的功能.电控系统是目前国内外普遍采用的控制排放的方法,可按需要实时调整供气压力目标值、燃气流量,具有控制精度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车用生物燃料是可再生替代能源之一,仿真研究是车用生物燃料应用研究的主要方法,燃烧放热规律及内燃机条件下的燃烧排放生成过程是车用生物燃料应用仿真研究的重要内容,研究成果对生物燃料的提质改性及推广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当前车用生物燃料应用仿真研究成果,阐述了燃烧化学反应机理以及内燃机燃烧条件下计算流体动力学仿真研究的发展,分析了生物燃料燃烧机理构建与简化的技术思路以及机理简化成果,梳理了耦合化学反机理的CFD仿真模型在生物燃料的应用进展;进一步指出基于生物燃料多组分特征的燃烧化学反应机理的构建及机理简化是应用仿真研究的重要基础,内燃机工作条件下燃料多组分特征对燃烧和排放性能的影响是深入开展仿真研究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8.
1973年12月,在美国的堪萨斯州威契托城召开的一次会议上,美国毕奇航空公司宣布,它已在五种不同情况下试验了液化天然气汽车燃料系统,其中包括小轿车、大轿车和载重卡车等,试验结果证明燃料费用低,性能良好。美国的其他一些公司也做了许多试验研究,均证明效果良好,有的已将用汽油的车辆改为汽油和液化天然气两用的车辆。华盛顿1972年底就已经有15辆油、气两用的中型公共汽车在人口密集的地区使用。其他如法国、意大利、西德和苏联等国也进行了许多试验研究,均取得了较好的效  相似文献   

19.
在油泵试验台上,测试了多个工况下天然气合成油(GTL)燃料的喷油速率和油管压力,计算了音速,并与柴油进行了对比,对GTL的喷射过程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当转速不变,随负荷增大,喷油速率、泵端和嘴端压力都逐渐增大,峰值出现的相位后移;循环喷油量明显增加,喷油持续期延长;当负荷不变,随转速升高,喷油速率逐渐增大,最大喷油速率出现的相位滞后,循环喷油量增大,喷油持续期延长;泵端和嘴端压力上升起点位置前移,压力峰值逐渐增大.GTL与柴油对比研究发现,GTL的喷油速率、泵端和嘴端压力峰值以及音速均较小,循环喷油量较少,喷油始点略有延迟,喷油持续期较短.  相似文献   

20.
车用二甲醚燃料润滑性能的评定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试验的基础上,采用相关分析法研究了车用二甲醚(DME)燃料润滑性能的评定方法.选择常温常压下为液态且润滑性能低的甲缩醛(DMM)代替DME,在四球机上评定了各种添加剂的润滑改善性能;在DME燃料专用喷油泵磨损试验台上,通过200 h可靠性试验检测了含上述添加剂的DME燃料对于喷油泵柱塞磨损的影响.结果表明:四球机试验结果和油泵磨损试验结果间有着良好的对应关系.在没有相关标准的前提下,以DMM为基础液的四球机法可以用作车用DME燃料润滑添加剂性能评估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