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面向应用型本科人才的要求,以培养适应区域智能制造产业需求的实干型应用工程人才为目标,与产业龙头企业开展紧密的人才联合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针对机械设计及自动化专业的代表性专业课程《数控技术》的教学现状,以新工科课程建设改革为指导,从教学内容建设和教学内容组织上开展《数控技术》课程建设的研究和实践。采用理论教学与动手实践结合,课程练习与工程项目结合,校内学习与企业实训结合的"三结合"教学模式,初步探讨了新工科代表性专业课程教学改革与建设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为新工科相关专业的课程建设,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了新方法、新思路,为学生后续课程的学习和专业素质的培养打下牢固基础。  相似文献   

2.
新工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适应新经济、新产业发展的需要,发展新工科,对接新兴产业,培养新工科人才,是当前高等教育领域的热门话题和研究前沿。聚焦如何提高高校新工科人才创新创业能力,首先阐明了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以蚌埠医学院卫生管理系为例,从课程设置、学生竞赛、创新创业、激励机制、校企合作等5个方面为切入点,探索了创新创业教育的培养模式和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3.
周冰洁 《华东科技》2022,(1):142-144
在新工科建设的不断深入下,主动调和工科相关专业的学科进行重新布局,重构和优化课程教学体系,已成为传统工业设计专业亟待解决的问题。根据新技术和新产业发展趋势及院校自身优势,科学规划专业的目标转向,以课程群重构及跨界联动教学模式树立工程教育的新范式,促进了教育教学的交叉融合与内容迭代,实现了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工业设计专业建设的特色化升级。  相似文献   

4.
新工科建设引导高校学科交叉融合,深化工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升学生的国际化视野。《传热学》双语教学是高校加强新工科建设、培养国际一流人才的重要途径。该文从教材选取、教学模式、方法以及课程考核方式等方面探讨了《传热学》双语课程教学改进的实践方法以及如何获得良好授课效果,对于进一步开展新工科建设国际化教学改革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5.
首先分析了工科院校发展必须面向产业现代化的原因;然后讨论了工科院校应采取"科研、学科和专业一体化"的发展模式面向产业现代化;最后探讨了"以人为本"的培养模式改革措施。该文为我国工科院校面向产业现代化如何改革发展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6.
物联网产业具有产业链长,涉及多个产业群等特点,属于新兴的新工科专业之一,该领域所需人才每年在百万以上,因此,高校培养满足产业需求的物联网工程专业人才责无旁贷。人才培养的关键在于人才培养模式,在充分分析现有物联网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以新工科人才培养为导向,围绕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模式改革、校企融合协同育人四方面对物联网人才培养新模式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7.
《数学物理方法》作为物理学相关专业和各工科专业学生必修的"准数学"课程,针对其概念抽象、场图复杂的特点,教学团队选取课程中定解问题作为教学改革的突破点,以面向实际应用的典型案例入手,借助M ATLAB软件实现可视化仿真,创新了理论课程的实验化教学.实践表明,该实验教学模式的增加构建了理论建模与三维仿真相融合、基础知识与教学案例相融合、创新实践与科学研究相融合的体系,解决了课程教学模式单一且脱离实际应用的教学问题,符合新工科建设模式.  相似文献   

8.
虚拟现实产业是一个新兴产业,虚拟现实技术是一种新兴技术,虚拟现实学科是典型的"新工科"。近年来,虚拟现实产业呈现爆发式增长,虚拟现实应用型人才需求井喷。然而,虚拟现实专业对于各学校而言是一个新专业,尚无成熟的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和资源条件等。基于此,本研究从虚拟现实产业演进史出发,聚焦虚拟现实产业人才需求和"新工科"人才培养,并以重庆文理学院的探索为例,从5个方面提出如何培养虚拟现实产业需要的"新工科"人才:一是各高校要领悟"新工科"内涵,树立专业发展新思维;二是构建多主体协同育人模式;三是构建以知识、能力、素养为主线的课程体系,以VR实际项目为载体的工程实践体系,以创建创业俱乐部为主体的工程素养体系;四是搭建共享型育人实践平台;五是学程分段动态设计技术课程和内容。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讨新工科背景下Java程序设计的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对Java程序设计课程的特点及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结合新工科背景,引入OBE教育理念,在Java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验项目和考核方式上进行改革。对照实验表明,新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的总体成绩和满意度均高于传统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0.
在"新工科"的背景下,传统化工教学应做出相应的变化以满足当今社会的人才需求。基于新工科视角,对化工虚实立体结合教学模式进行了探索和研究,是针对传统教学的缺陷给出的更具实用性的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采用了虚拟和现实相结合的手段,将二者有机结合形成立体化的专业教学模式,以促进新工科背景下教育工作的改革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为了适应新经济、新产业的发展,培养工程实践能力强、创新能力强和国际竞争力强的"新工科"人才迫在眉睫,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作为传统的工科,在我国建设和发展新工科的背景下,急需优化和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从升级培养目标、深化课程结构和改革教学模式等方面对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进行了探索,将学生培养成强大学习能力、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并具备解决能源相关领域工程问题的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12.
张银娟  王永科  李明 《科技信息》2012,(35):246-246,355
结合工科科专业课程自身特点,论述工科课程由传授型教学向研究型教学改进的必然性,构建了面向研究型教学的教材及讲义设计、课堂教学组织以及成绩考核等的教学方案实施要点,并在《C程序设计》课程中实施研究型教学试点,教学效果表明研究型教学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对工科课程的学习兴趣和探索创新能力,应该是高等院校大力倡导的一种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3.
《攀枝花学院学报》2020,(5):103-107
针对高校工科专业《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分析了目前课程教学存在教材的内容组织不合理、教学模式落后、教学资源与教学匹配度不好等问题,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开展新工科背景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需要。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基于新工科要求的课程建设思路,结合OBE理念,采用基于在线程序设计类课程教学平台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运用雨课堂等智慧教学工具展开以学为主的课堂教学,对课程教学目标分解按照应用能力培养主线创新课程内容组织,增加实践案例,围绕计算机输入输出应用、强化实用案例、注重能力递进案例、突出综合应用案例建设策略和举措。经地方本科院校实践,取得良好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4.
随着软件产品质量的提高,应用型软件测试人才需求旺盛,但目前的软件测试教学模式不能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通过分析目前软件测试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提出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软件测试案例教学模式,对培养符合企业需求的实用软件测试人才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在"面向21世纪工科(化工类)化学系列课程改革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研究取得了显著成果的基础上,2000年,经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批准,"工科化学系列课程新体系的实践、完善与推广"项目由华东理工大学牵头,天津大学、浙江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北京化工大学、中南大学、湖南大学、石油大学(北京、东营)、华南理工大学、东华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等12所学校共同组成项目组,经过三年的努力,进一步全面实践、检验和完善了理论课程和实验课程的新体系和改革方案.  相似文献   

16.
新工科是高等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和驱动力,面向新经济发展需要、面向未来、面向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对传统软件工程专业升级更新增设了大数据方向。依托新工科建设试点项目支撑,以大数据新工科创新实验班的模式在大数据人才培养改革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实践,为兄弟院校和相关专业的新工科建设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7.
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IT行业以往只重视软件开发而忽视软件测试的情况逐渐改变。软件测试行业开始迅速发展,全国许多高等院校开始设立软件测试课程。该文以农业院校为依托,结合农业高等院校涉农特点,分析了高校在开展软件测试课程教学和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不足。就当前的软件测试课教学模式、方法和手段提出改进意见。结合软件测试理论性和实践性都较强的特点,提出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解决了软件测试人才培养中没有工作经验的缺陷问题。  相似文献   

18.
在产教融合的时代背景下,面向企业产业需求,以职业为导向,结合生产实际与学科竞赛,探索《金属学原理综合实验》应用型课程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模式建设;使课程内容、模式与国家现阶段高等教育产业融合下培养目标相吻合,培养适用新形势新产业需求的应用型技术人才。因此,有必要在产教融合的时代背景下,进行《金属学原理综合实验》应用型课程研究。  相似文献   

19.
本论文以长春职业技术学院软件测试课程建设为例,以课程性质与作用、课程设计的理念与思路、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创新等几方面进行探索与研究。  相似文献   

20.
在新工科建设背景下,“机械CAD/CAM技术”课程应改变教学模式陈旧、培养实践内容简单、学生技能不强的现状,将新工科倡导的“新”应用于该课程的教学改革,建立“新”学习模式、推动“新”培养模式、产出“新”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