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所谓太阳能光热发电主要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之后利用热功率转化为发电的技术,组成部分包括热功率转换和光热转换。随着汽轮机研发技术的不断成熟,当前已经出现了太阳能光热发电式汽轮机。此次研究主要是探讨分析太阳能光热发电汽轮机及其的主要技术特点,并且展望了光热发电汽轮机的未来发展态势,希望能够对相关人员起到参考性作用。  相似文献   

2.
太阳能光热发电是目前太阳能利用领域中发展最为迅速、最具研究价值的技术之一,相较于光伏发电具有输出连续稳定可调、碳排放量低等独特的优势.作为光热电站的最主要投资部分,太阳能集热系统对光热发电性能具有重要影响.针对光热发电在集热技术上的发展现状进行了阐述,指出了目前集热技术路线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由此对太阳能光热发电集热系统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合理展望与分析.  相似文献   

3.
能源的相对短缺及其在能源开发与利用过程中的低效率及所造成的环境污染正成为我国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通过分析我国太阳能光热发电产业发展现状、形式与结构、光热发电技术、技术人群等方面,探讨了制约我国太阳能光热发电产业链发展的因素,并提出发展太阳能光热发电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4.
能源短缺是目前世界各国发电能源使用中遇到的最大难题,为了满足社会和经济发展对电的需求,各国科研人员致力于可再生能源的利用与研发。太阳能光热发电技术主要是利用太阳光聚热进行发电。本文主要对太阳能光热发电技术的进行了相关的分析,并同时详细阐述了槽式、塔式和碟式3种热发电系统及其存在的问题,以及对太阳能光热发电技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5.
塔式光热发电吸热储热换热过程(以鲁能海西50MW光热项目为例)是利用冷熔盐泵将290℃的冷熔盐从冷熔盐罐中抽出,再打到高度约188m的吸热塔顶的吸热器位置,吸热器聚集了定日镜场4400面定日镜所反射的太阳能,吸热器部位的冷熔盐被太阳能加热到565℃,然后在重力作用下流回到热熔盐罐中,再通过热熔盐泵将被加热的熔盐抽到旁边的蒸汽发生器系统,热熔盐经过与液态水发生热交换,最终,液态水转化为高温高压蒸汽,高温高压蒸汽驱动汽轮机发电系统发电。在日落时,将整个管路中的熔盐回收至熔盐罐;在次日系统重新运行时,通过熔盐管道上环绕电阻丝先对整个管道进行预热,达到预定温度后才充入熔盐。该文从塔式光热发电熔盐储换热和熔盐调节阀的选择两个方面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6.
正太阳能:是指太阳的热辐射能,其利用有光热转换和光电转换两种方式,一般用作发电或者为热水器提供能源。核能:由原子核的链式反应所产生的能量,包括用于原子电站的核裂变能和正在研究的核聚变能。生物质能:植物叶绿素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于生物质内部的能量。风能:太阳辐射引起的空气流动的能量,到达地球表面的太阳能约有2%转化为风能。氢能:氢氧化所释放出来的能量。地热能:地球内部具有的热能,是地球本身蕴含的能量。这种能源是从地壳中提出来的天然热能。  相似文献   

7.
太阳能光热发电技术(Concentrating Solar Power,简称CSP),与热储能结合能够满足夜间发电需求,可实现连续、可持续性发电,输出稳定、高品质电能,被认为是目前最具潜力的太阳能开发利用技术。太阳能光热发电集热技术类型,按太阳能集热方式的不同,分为塔式、槽式、线性菲涅尔和蝶式4种发电类型。我国光热发电开发利用起步晚,但发展迅速,装机容量位居世界第四。分析了我国光热发电技术存在的问题,并对下一步光热发电的开发利用提出展望,降本提效是光热发电技术规模化应用的必然途径,高效储热介质的开发利用成为促进光热发电降本提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太阳能热发电技术是将太阳能首先转化为热能,再利用热能发电的技术,是对太阳能的高品位利用。文中总结了太阳能热发电系统的结构和原理,分析了不同情况下太阳能热发电的运行模式和热发电系统中的控制难点问题,进而提出了多模型控制策略,并与传统的单内模控制策略进行仿真对比,验证了多模型控制策略对时变不确定对象有很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9.
太阳能是我们一直在尽力开发的全新可再生能源,目前发展比较成熟的与太阳能有关的技术有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太阳能热水器等等,该文主要针对太阳能光伏光热的利用情况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太阳能,作为现今一种清洁、节能、多效用的新能源,在光热和光伏领域研究中已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随着国家节能减排工作的深入,我国在新能源领域的不断突破和进取越发显得具体和真实。 太阳能是最主要的可再生能源资源,其利用方式包括热利用与太阳能建筑的规模推广,制氢的多途径探索研究,以及太阳能发电的研发、示范、产业化与大规模应用。太阳能发电,包括光伏发电与热发电,是重大专项重点。大力加强新型光伏电池及光伏电池材料的探索与研发,大幅度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尽快实现大批量光伏硅材料国产化,开拓应用,并形成大规模产业。同时,要探索新的太阳能利用模式,要及早部署荒漠地区集中式超大规模太阳能电站的分阶段研发与示范,与荒漠地区生态治理及资源开发利用紧密结合。2020年建成十万千瓦级示范电站,2030年建成百万千瓦级示范电站,才能填补此后与时俱增的能源缺口。建立大型太阳能基地,还要解决大型太阳能电站有效融入电力系统、储能与输电有关的电力技术难题。 当太阳能光热与光伏的概念逐渐被广大地区接受并被运用时候,我们的太阳能工作需要在新的领域里取得进展,必须寻找新的太阳能利用模式,走出一条太阳能多途径利用的路子,既能够在外延生扩充太阳能利用的认识,又能够真正改善人民生活。  相似文献   

11.
王辉 《科技信息》2013,(3):399-400
太阳能光热发电相对光伏发电具有低污染、高效率的优点。由于太阳光照的波动性和夜间无光的特点,限制了光热发电系统的稳定性,提出利用储热技术克服阳光不足和夜间无光照的制约。储热系统可分为显热储热、相变储热和化学储热。具有太阳能光热发电应用前景的储热材料主要有熔融盐(钠盐和钾盐)、高温储热混凝土和相变合金。  相似文献   

12.
周子楠 《甘肃科技》2013,(23):44-48
能源已是当今世界瞩目的大问题,太阳能是各种可再生能源中最重要的基本能源,是一种取之不尽的清洁能源,如何更有效地利用太阳能、大规模利用太阳能是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的热门课题。日光温室太阳能热泵发电的特点在于利用特殊的日光温室建立一个稳定的日光热源环境,就是把日光温室一热泵系统一发电系统几种成功的技术有机的串联在一起,使之产生更大的光热技术优势,将日光温室技术与太阳能热利用技术相结合,发展前景广阔。分析了空气热源热泵技术和太阳能吸收器的优势,研究了日光温室空气热源热泵发电的优点,对实现甘肃省的太阳能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3.
概述塔式太阳能发电系统中定日镜硬件设计及控制方式研究现状。通过对镜场控制系统分析,论述定日镜场控制方案优缺点,指出现有定日镜控制中,最大难点在于通过何种方式使定日镜实现对太阳实时、有效跟踪,诸如镜场中定日镜以何种方式排列、不同天气情况下如何控制定日镜等;提出以可编程控制器(Programm able Logic Controller,PLC)为主体的定日镜控制整体思路,并对未来塔式太阳能定日镜控制系统研究发展做出展望。  相似文献   

14.
 在对中国太阳能的资源条件和产业特点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太阳能光热、光伏发电的关键技术、核心装备和市场现状,指出了太阳能建筑一体化、多能互补等将是太阳能利用技术发展的未来趋势。  相似文献   

15.
王东 《广东科技》2013,(22):119-120
首先简单介绍塔式太阳能热发电站在国内外的应用,随后对塔式太阳能热发电站建设成本影响较大的定日镜、蓄热系统和塔顶接收器进行分析,最后,根据已有的研究成果模拟两个小型太阳能热发电站建设资金在各子系统中的分布,并提出定日镜是建造塔式太阳能热发电主要成本。  相似文献   

16.
国际资讯     
《今日科技》2011,(8):22-23
西班牙光热电站首次实现24小时不间断供电在试运行仅仅1个月之后,西班牙Gemasolar太阳能光热电站实现了24小时不间断供电,从而成为世界上第一家实现全天供电的太阳能光热商业电站。Ge-masolar发电站是世界首座具有储热能力的商用塔式聚光太阳能发电站,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来,美国在研究利用太阳能方面有较明显的进展。目前,美国正在加利福尼亚州南部巴斯托附近荒原上建造一座据说是世界上最大的太阳能电站。它的1,800多个太阳能接收器,将吸收的热能输送到一座近百米高的塔顶集热中心,热能使循环水变成高温蒸气,带动一个安装在地面的涡轮机发电。这座电站预定在今年底建成,投入使用后发电能力为10兆瓦,可向洛杉矶附近几个城市供电。电  相似文献   

18.
吴响容 《科技信息》2012,(19):327-328
本论文首先介绍了塔式太阳能热发电的原理及其定日镜的结构,接着提出了定日镜的分层控制方式,即单镜控制、镜组控制、镜行控制。上位机接收控制器的信息并把控制指令层层下达来控制定日镜的定日和追日。  相似文献   

19.
蒲罡 《科技资讯》2014,(29):91-91
在现今的都市在高密度人口聚集居住的情况下,为了要维持都市功能的正常运作,必须高度仰赖能源。火力发电是供电主力也是对环境具高度危害的发电方式。太阳能主要可分为太阳光能与太阳热能两种,太阳能光电是利用太阳电池将光的能量直接转变为电能输出。太阳热能发电系利用一般常见的太阳能集热器,收集太阳輻射能,藉由热交换来发电或做其他应用而太阳电池是以P-型及N-型半导体材料接合构成正极与负极。该文研究建筑增加太阳能发电系统设备之可行。  相似文献   

20.
在太阳能光热发电系统中,采用水工质作为传热介质,吸热后产生高温高压蒸汽直接驱动汽轮机,可有效减少热量传递过程中的能量损失,因而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水工质在蓄/放热过程中会发生相变,单一显热蓄热技术难以与水工质的温-焓曲线匹配,从而产生较大(火用)损.嵌入与水工质温焓曲线相匹配的显热-潜热多级蓄热系统是有效减少系统(火用)损失、提高蓄热能力的重要途径.首先,介绍了太阳能光热发电中常用的显热蓄热技术及其优缺点;其次,给出了适用于太阳能光热发电的潜热蓄热技术;再次,从实验研究、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3个层面对显热-潜热多级蓄热技术的发展现状进行了重点介绍;最后,指出了太阳能直接蒸汽发电系统中多级蓄热技术的研究目标和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