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等离子体氧化NO耦合湿式氨法同时脱硫脱硝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提高燃煤烟气同时脱硫脱硝工艺中的脱硝效率,将等离子体氧化技术应用到湿式氨法脱硫工艺中,建立了等离子体氧化NO耦合湿式氨法的脱硫脱硝试验装置.考察了液气比、氨水浓度、烟气流量、烟气温度、NO初始浓度、SO2初始浓度等工艺参数对同时脱硫脱硝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提高液气比、增加氨水浓度、减少烟气流量、降低烟气温度、减小NO和SO2初始浓度都可以提高脱硝效率,而试验范围内工艺参数对脱硫效率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当液气比为10 L/m3、氨水浓度为4 mol/L、烟气流量为10 m3/h、烟气温度为85℃、NO初始浓度为3.5×10-4、SO2初始浓度为1.0×10-3时,该试验装置的脱硫效率和脱硝效率分别为99.6%和69.4%.  相似文献   

2.
水泥生产产生大量氮氧化物,对空气污染排放治理有很大的影响。在中国水泥生产线普遍采用选择性非催化还原脱销技术(selective non-catalytic reduction,SNCR),可以用氨水、尿素等其他还原剂,NO_x被SNCR脱硝技术还原成N_2和H_2O。SNCR在电站锅炉已运用成熟,可是在水泥窑炉运用效果一般,脱硝率较低,液体还原剂大量消耗,并出现氨水逃逸等问题,表明在水泥窑炉SNCR烟气脱硝过程比电站锅炉更加复杂。因此,为了将SNCR脱硝技术更好地应用到水泥窑的分解炉,使其NO_x的排放得到有效的控制,对近年来中外水泥生料的主要成分高浓度的钙基颗粒对水泥窑分解炉中SNCR脱硝技术的影响,以及NH_3在分解炉内氧化还原NO_x的作用途径进行总结,为SNCR在水泥窑的有效发挥提供新的改进思路。  相似文献   

3.
杨朝栋 《科技资讯》2014,(9):122-122
我国大气中的氮氧化物近百分之七十来自于煤炭的直接燃烧,电力工业每年会燃烧大量的煤,会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氮氧化物,对环境造成极大的污染。所以,脱硝技术在电力工业一直是大家关注的焦点,本文就从燃煤电站锅炉脱硝技术应用谈谈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4.
选取吉林某3 200 t/d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为研究对象,使用Ansys-Fluent软件进行仿真数值模拟,在得到分解炉内部热态规律的基础上,探究影响喷氨脱硝效果的因素。实验分别研究了喷氨高度、喷氨速度、喷氨角度、氨氮比、氨水雾化粒径、喷氨深度、喷口数量各因素对脱硝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优化后的喷氨高度为42 m,喷氨速度为80 m/s,喷氨角度为0°,氨氮比为1.8,氨水雾化粒径为100μm,喷氨深度为750 mm,喷口数量为4个,沿圆周呈90°均匀分布。在此优化工况条件下,可以达到76.89%的脱硝效率。  相似文献   

5.
为了提高选择性非催化还原/选择性催化还原(SNCR/SCR)混合脱硝中的还原剂在锅炉尾部烟道内的分布均匀性,基于FLUENT平台,对300 MW燃煤机组SNCR/SCR混合脱硝系统进行了数值模拟,重点分析转向室补氨喷射位置、混合器结构对烟气中氨氮组分混合的影响,计算结果与试验测量数据吻合很好.结果表明:SNCR反应后,转向室出口还原剂分布极不均匀;转向室侧墙补氨喷枪越靠近转向角位置,越有利于提升烟道内还原剂的平均分布;SCR反应器入口烟道设置新型复合X型混合器,进一步强化NH3与烟气的均匀混合,反应器首层催化剂入口截面还原剂浓度分布偏差从22%降低至7.4%;将优化的补氨喷射位置与混合器结构应用于现场锅炉,SNCR和SCR脱硝效率分别达到了35%和78.4%,SNCR/SCR联合脱硝效率达85.96%,脱硝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的脱硝原理及脱硝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印证了反应温度、空速、氨氮摩尔比的变化会对SCR工艺系统脱硝性能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7.
为应对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进一步降低NOx排放浓度,对一台15 t/h循环流化床锅炉进行选择性非催化还原(SNCR)脱硝工艺改造。首先对旋风分离器内的流场进行了模拟,模拟结果表明,烟气在旋风分离器内的速度分布呈现出较好的对称性,能够为SNCR脱硝过程提供良好的混合及反应条件。在此基础上,根据锅炉结构特征和实际运行情况,为锅炉设计并安装脱硝系统。经过调试,SNCR脱硝系统运行稳定,经济性良好。锅炉高温烟道和尾部烟道内烟气中的NO_x浓度分别降低了54.9%和44.9%,NOx排放浓度和氨逃逸量均远低于相关标准的限值。  相似文献   

8.
 海洋温差能发电系统新型热力循环在Kalina循环基础上增加贫氨溶液回热支路和抽气回热支路以提高热力循环效率。应用能量守恒原理和热平衡方程对新型热力循环--国海循环进行理论研究,计算了不同的透平入口蒸汽压力、氨水混合工质浓度、温海水温度和冷海水温度条件下的循环效率。理论计算结果表明,氨水混合工质浓度对国海循环效率影响显著,冷热源温度确定的条件下存在最优的氨水混合工质浓度使得循环效率最高,当温、冷海水温度分别为26、5℃,氨水工质浓度为92%时,系统效率最大达到4.56%;当氨水混合物浓度不变时,循环效率随透平入口蒸汽压力的升高先升高后降低,存在极大值;冷海水入口温度对循环效率影响很明显,而温海水温度对循环效率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9.
为应对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进一步降低NOx排放浓度,对一台15 t/h循环流化床锅炉进行SNCR脱硝工艺改造。首先对旋风分离器内的流场进行了模拟,模拟结果表明,烟气在旋风分离器内的速度分布呈现出较好的对称性,能够为SNCR脱硝过程提供良好的混合及反应条件。在此基础上,根据锅炉结构特征和实际运行情况,为锅炉设计并安装脱硝系统。经过调试,SNCR脱硝系统运行稳定,经济性良好。锅炉高温烟道和尾部烟道内烟气中的NOx浓度分别降低了54.9%和44.9%,NOx排放浓度和氨逃逸量均远低于相关标准的限值。  相似文献   

10.
根据国家强制性标准,为了既满足国家标准,又兼顾经济成本这两个目标,各种脱硝技术迅猛发展。循环流化床锅炉选择性非催化还原(SNCR)采用氨水作为还原剂的工艺有传统工艺及直喷法工艺等,该文通过传统工艺和直喷法工艺在工艺流程、主要设备、效率及定性经济成本等几个方面利弊的对比分析,从而得出结论,认为在循环流化床锅炉选择性非催化还原(SNCR)采用氨水作为还原剂的脱硝项目中直喷法工艺较传统工艺更适用。  相似文献   

11.
以白云石质凹凸棒土(DPC)为载体,采用浸渍法负载Cr制备Cr Ox-DPC催化剂,并考察其低温脱硝活性。探究所制备催化剂Cr负载量和焙烧温度对脱硝活性的影响,利用BET、XRD等表征手段对催化剂分析,并考察脱硝工艺条件(空速和氨氮比)对脱硝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Cr Ox负载量10%,焙烧温度为500℃时,催化剂的脱硝效率表现最佳,且在反应温度300℃时脱硝效率达到91%以上;在最佳条件下,Cr主要以Cr2O3和无定形态Cr Ox形式存在,催化剂中白云石结构受到破坏而凹凸棒石结构仍较好的存在;催化剂脱硝最佳工艺条件空速为10 000 h-1、氨氮比为1.0。  相似文献   

12.
为了优化某燃煤电厂215 MW锅炉的双进双出型选择性催化还原(SCR)烟气脱硝系统内流场与浓度场,提高脱硝系统的脱硝效率,应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对脱硝系统内流场与浓度场进行数值模拟。分别采用k-ε双方程模型和物质组分输运方程模型计算了烟气的湍流流动与氨浓度场分布,研究了原设计方案下脱硝系统内流场和浓度场分布规律,通过优化导流板结构与布置对脱硝系统进行了结构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原设计方案中无导流板情况下,反应器内流场和氨浓度场分布严重不均;优化后,脱硝系统内第一层催化剂入口处烟气速度偏差与氨浓度偏差分别为6.86%和4.62%。  相似文献   

13.
针对四川省陶瓷行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所造成的环境问题,以亚氯酸钠为氧化吸收剂,进行模拟烟气的湿法脱硝和脱硫脱硝实验.在脱硝实验中考察了pH、NaClO 2质量浓度、NO质量浓度、气体流量等条件对脱硝效率的影响,发现进口烟气量的增加会导致脱硝效率降低,吸收液中NaClO 2的质量浓度对脱硝效率影响最大,当pH=5、NaClO...  相似文献   

14.
运用计算流体动力学模拟软件ANSYS Fluent(14.0)对500 t/d垃圾焚烧炉选择性非催化还原(简称SNCR)脱硝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不同反应条件下SNCR脱硝技术的脱硝效率和氨逃逸情况,分析炉内温度、氨氮化、NO初始浓度、O_2浓度以及停留时间对模拟结果的影响,旨在为该技术的工程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张春鹏 《科技资讯》2023,(18):172-175
锅炉系统属于火力发电厂运行的重要支撑结构,该系统的科学与合理调控,利于降低煤炭应用量,节约燃料成本,并能有效提高火力发电厂生产效率,减少污染排放量,可为火力厂的长效、稳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基于此,该文以600 MW锅炉燃烧系统为例,有针对性地探讨了火力发电厂锅炉运行优化的可行性路径,首先分析了火力发电厂600 MW锅炉运行中存在的锅炉运行时参数不稳、设备运行效率偏低、煤炭燃烧热损耗过高、磨煤机难以正常运行、煤量及风量转换率不高、受热面温度过低或主蒸汽与再热气温差过大几方面问题,并逐一提出了优化策略,旨在通过锅炉运行有效优化,保障火力发电厂安全、节能、高效运行。  相似文献   

16.
活性焦烟气脱硫脱硝的静态实验和工艺参数选择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在自制活性焦烟气脱硫脱硝静态实验系统上,考察了温度、空速、二氧化硫浓度、氧气浓度、水蒸气浓度、NO浓度、氨氮体积比等工艺参数对活性焦脱硫脱硝性能的影响,探索了使活性焦脱硫脱硝效率达到较优的工艺参数.结果表明:温度在120~180℃范围内时,温度越低越有利于活性焦的脱硫性能,而温度为130℃时,脱硝效果较好;空速在小于1000/h时,随着空速的增大,活性焦的吸附性能显著增加,继续增大空速,活性焦相对质量的增加明显降低;烟气中sO2浓度小于2 L/m3时,活性焦对SO2的吸附量有明显增大的趋势,但so2浓度继续增大时,超过了活性焦的饱和吸附量,吸附性能下降;氧气、水蒸气体积分数含量均为6%时,大大促进了活性焦对So2的吸附性能,含量过高或过低都不能达到最佳效果,而氧气浓度、NO浓度对脱硝性能影响不大.通过实验得到的较优脱硫工艺参数值为反应温度120℃、空速1000/h、SO2体积比2L/m3、O2体积分数6%、H2O体积分数6%时,脱硫效率高达98%;脱硝工艺参数值为温度130℃、空速1000/h、02体积分数6%、NO体积分数500mL/m3、(4)NH3/(4)No=1时,脱硝效率为70%.  相似文献   

17.
为探索低温脱硝催化剂在工业应用中的使用性能及其寿命,以年产135万t焦炭焦炉烟气NOx治理为例,构建一套低温选择性催化还原工艺(SCR)脱硝系统,主要包括氨气稀释系统、烟气换热器、热风炉、SCR反应器等.结果表明,低温脱硝催化剂脱硝效率受烟气温度影响较大,当烟气温度在230℃左右时,脱硝效率高达85%;兼顾脱硝效率和逃...  相似文献   

18.
该文设计了一套SNCR脱硝系统,在循环流化床锅炉上进行了应用,采用添加剂提高了系统脱硝效率,分析了添加剂对脱硝系统的影响规律。性能测试数据表明,机组满负荷下,尿素溶液流量90 kg/h、150 kg/h、150 kg/h加添加剂3个工况的氮氧化物排放分别为56 mg/Nm~3、44.3 mg/Nm~3和37.4 mg/Nm~3,氨逃逸均在8 ppm以下,最高脱硝效率达到了70%。  相似文献   

19.
为了更有效地控制沙颍河污水的排放,保证西淝河线引水工程的正常运行,基于MIKE11建立了一维水动力-水质耦合模型,以氨氮为水质指标,分析了污水下泄过程中污染物的降解与稀释特性对西淝河取水口水质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汛前随着支干流量比增加,污染团从主要受降解作用为主过渡到稀释作用为主;汛初下泄的污水主要依靠干流的稀释作用降低质量浓度;当沙颍河在汛前和汛初的下泄污水流量分别大于淮干流量的10%和7%时,取水口水质有超Ⅲ类水的风险;取水口氨氮质量浓度与支干流量比之间存在幂函数关系,二者的拟合效果与污染团受干流稀释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20.
阐述了SNCR烟气脱硝的概念、基本原理与工艺流程,并对氨水法脱硝技术及设备进行了介绍,主要对脱硝系统的各单元设备进行了综述。分别介绍了氨水加注单元、氨水存储单元、氨水输送泵撬、软水存储及输送单元、计量混合与喷射单元以及控制系统的详细配置,包括各单元内部的各种设备以及热控仪表、阀门组件、系统运行时的工艺流程。对热控仪表与设备之间的逻辑控制顺序给予说明,同时对控制系统的PLC与中控室DCS之间的通讯方式与协议进行阐述,介绍了氨水法脱硝系统在运行时应采取的安全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