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仪表着陆系统(ILS)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飞机精密进近和着陆引导系统,它为正在进行着陆的航空器提供垂直引导、水平引导和距离信息。国内一些机场近几年陆续引进SELEX公司生产的仪表着陆系统,本文简要介绍SELEX2100型航向天线故障时的分析方法和技巧,为该型号设备的维护人员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2.
测距仪是国际民航组织规定的近程导航设备,它提供航空器相对于地面测距仪台的斜距。当测距仪与仪表着陆系统配合使用时,测距仪可以替代指点信标,以提供飞机进近和着陆的距离信息。本文在此介绍FSD-40型号测距仪电源模块故障导致监控失效的实例,讲解TPS模块与各板件之间的相互关系,为该型号设备的维护维修人员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3.
航向道弯曲超限,航空器将无法准确对准跑道中线,造成航空器在最后进近过程中姿态不稳定,着陆构型建立不及时或不正确,威胁航空器飞行安全。针对以上问题,从邻海机场的实际运行条件出发,结合仪表着陆系统航向道性能规范,在分析了邻海机场航向道弯曲超限的特点基础上,给出了着陆跑道中心线离海岸线距离与航向道弯曲程度的关系,建立相关数学模型并进行了相关仿真,有效地增强了机组人员对邻海机场航向道弯曲的处境意识,进一步保证了航空器在邻海机场的着陆安全。  相似文献   

4.
仪表着陆系统(ILS)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飞机精密进近和着陆引导系统,它为正在进行着陆的航空器提供垂直引导、水平引导和距离信息。国内一些机场近几年陆续引进SELEX公司生产的仪表着陆系统,该文简要介绍SELEX型仪表着陆系统的几种监控方式的实现以及配置,为该型号设备的维护人员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5.
仪表着陆系统做为国际民航组织通用的标准着陆系统,由于其方便.成熟、成本低的特点,迄今在全球的各个机场被广泛地应用,并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作为仪表着陆系统组成部分之一的下滑信标台,其作用就是和航向信标台联合工作,为进近着陆的飞机提供下滑信号,本文主要就仪表着陆系统下滑台安装架设之前的选型做一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6.
基于点融合进近的航空器进场4D航迹规划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点融合进近是一种全新的进近技术,对点融合进近中的航空器进场4D航迹规划方法进行了研究。根据点融合进近运行的特点,提出航空器航迹预测方法。以总延误时间最少和着陆次序调整最小为目标建立4D航迹规划模型;并采用遗传算法进行了求解。通过仿真计算,比较了先到先服务与此规划方法的差别。比较结果表明,4D航迹规划方法可以有效提高终端区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7.
贾威 《科技资讯》2012,(2):247-248
通常来讲,飞行过程分为:起飞、爬升、巡航、下降、进近和着陆六个阶段。在进近过程中,航空器处于低空低速飞行状态,需要做出相对较多的机动动作,受环境影响大,影响飞行的可变因素较多:飞行员工作负荷重,尤其是在机组人为因素,复杂的气象条件,终端航路要求及空管限制和机场条件等风险因素的共同影响下,便会造成不稳定进近的发生,可供采取应对措施的时间与空间极其有限。据统计,1982年至1999年世界范围内76次严重的进近着陆事故中,有66%的事故是由不稳定进近引起的。  相似文献   

8.
跑道的准确识别与跟踪,是基于视觉的无人机自主着陆的重要条件.利用单目视觉获取进近着陆过程中实时跑道序列图像,经过Canny边缘检测算法和基于梯度方向的Hough变换处理,将同一跑道上的2条边缘线识别出来,并进行实时跟踪.最后利用大量真实的室外道路模拟跑道图像,以DM642为核心处理器设计视觉处理系统,结合固定翼无人机进近阶段着陆飞行特点,对设计的相关算法及视觉系统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所设计方法可以在进近着陆阶段准确提取跑道目标,并能够满足无人机着陆实时性要求.  相似文献   

9.
助航灯光系统为航空器起飞、着陆、滑行提供目视助航引导。助航灯光系统供电是否稳定可靠将直接关系到航空安全。本文以重庆机场灯光站低压供配电系统自投自复运行方式为例,结合实际工作中遇到的自投自复故障案例,通过分析低压供配电系统自投自复功能原理,提出相应故障解决方案,确保机场助航灯光系统供电持续、可靠。  相似文献   

10.
高宏 《科技资讯》2013,(16):224-225
飞机积冰是影响飞行安全的一大隐患。本文介绍了在飞行准备阶段到最后进近着陆的各个阶段中如何飞预防、辨别以及处置飞机积冰。其次介绍了积冰对飞行的影响和对于积冰基本的判断方法,并且熟练掌握对机载设备的正确使用,以及设备万一故障时的处置方法。  相似文献   

11.
为提高进近着陆绩效,结合航空事故调查分析,确定出机组成员间的有效沟通是确保安全飞行的基本要素之一。以机组成员的情境意识和机组的团队共享心智为中介变量,构建机组沟通对进近着陆的影响机制理论模型。采用Flight Simulator飞行软件,模拟单发失效应急情境,利用情境意识评定技术和团队共享心智测量量表,测量机组沟通对进近着陆阶段绩效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机组沟通、机组成员的情境意识及团队共享心智与进近着陆绩效间均存在显著的相关;在多重中介模型中,机组沟通主要通过三条路径的间接作用影响进近着陆绩效:机组成员情境意识的中介作用、机组团队共享心智的中介作用及情境意识和团队共享心智的链式中介作用。因此,通过提高机组沟通质量,进一步提高其机组成员的情境意识及团队共享心智水平,从而可以提高进近着陆安全水平。  相似文献   

12.
通过研究飞机在低可见视程条件下的进近问题,力图充分利用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能力,使机场在不需要更新陆基无线电导航系统的情况下从I类盲降标准提升到II类及以上的相同或可比拟的运行标准。通过对某航空公司飞行数据的分析,为提高飞机进场水平导航精度和完好性,提出了组合应用差分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和仪表着陆系统ILS(instrument landing system)下滑道的进近体制模型,即为GILS(GNSS and ILS-glideslope)进近系统。利用Kalman滤波的方法,将仪表着陆系统数据和差分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定位数据融合,通过数学建模,仿真模拟飞机进近航迹。仿真和实际验证试飞数据表明,该方案可有效提高飞机的水平导航精度和完好性水平,有潜力将CAT I标准提升为类CAT II水平。  相似文献   

13.
刘付星 《科技信息》2013,(25):68-69
本文针对B737在某机场进近时ILS进近着陆偏离LOC引导导致跑道灯被擦碰的事件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利用QAR数据还原了事件过程,为研究飞行品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李星华 《科技资讯》2013,(8):235-235
本文以如何更加安全的实施非精密进近为论点,通过对当前存在于非精密进近中的风险的分析,来寻找预防风险和减少问题发生的方法。非精密进近是为飞机从仪表进近转入目视进近,创造正常的航迹,高度,速度,形态等条件,确保飞机安全着陆。非精密进近没有下滑引导,而且方位的引导也不是很精确,因此计划和执行一次非精密进近是飞行中难度较高的科目之一,非精密进近中需要监控的参数较多,出错的可能性也较大,因此飞行员的工作负荷大,需要更好的驾驶舱管理,更好的机组配合,非精密进近中进近不稳定的可能性较大,CFIT(可控飞行撞地)的风险也更大,需要飞行员有更高的风险意识,更高的决断意识和规章意识。  相似文献   

15.
为提高进近着陆系统对不断变化场地环境的适应能力,要求对着陆系统电磁环境进行准确评估.提出利用MoM和GTD算法结合的方法分析进近着陆系统电磁环境效应.用MoM计算照射到位于近区场的散射体的入射场,然后将此结果作为GTD算法的源以预测评估对着陆系统辐射场的受扰特性.结果表明这种方法可有效用于评估着陆系统电磁环境.  相似文献   

16.
单机排序元胞传输模型在终端区排序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缓解终端区航班延误问题,将终端区进场航空器排序过程分为航路飞行排序阶段和汇聚排序阶段,从而降低问题复杂度,结合单机排序算法与元胞传输理论,利用标准雷达引导航线,并结合实际管制经验,建立以系统运行时间最短为目标函数的元胞传输模型;根据航空器对链一体化原则,将等待着陆的航空器分组,并赋予相应的权值,针对航空器对链影响因子的不同进行排序,并结合实例计算得到系统总运行时间,起点处等待时间,最终着陆顺序等。结果分析表明,该优化模型能够反映终端区进场航班的动态特性,给出合理的航空器进场顺序,为终端区进场航班提供路径参考,满足实际的运行需求。  相似文献   

17.
仪表着陆系统作为一种精密仪表进近系统,已被广泛用于国际、国内各机场的着陆引导系统中,它能在气象条件恶劣以及低能见度条件下为飞行员提供引导信息。本文介绍了仪表着陆系统的作用和工作原理,并对仪表着陆系统的优越性和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让我们能更加深刻地了解仪表着陆系统。  相似文献   

18.
空中交通管制自动排序系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高空中交通管理效率的客观需求促进了自动化空管系统的研发,空管自动化系统主要包括航空器轨迹合成系统和实时排序计划系统两个部分。文中主要讨论实时系统中排序模块的算法及其程序模拟实现问题。该算法主要针对进近空域内进场航空器排序的问题进行处理。在一定假设条件下,大量航空器的进场行为可以抽象成数学模型,而排序过程可以被定义为一个求最优值的函数。最后通过计算机程序验证该模型。  相似文献   

19.
韩丹  蒋豪  何昕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9,19(22):356-361
为探究电气化铁路对仪表着陆系统的电磁环境影响程度。根据仪表着陆系统电磁环境要求及测试规范,选择动车的高压电缆、锚段关节、牵变所、分区所等典型位置,利用电磁干扰接收机进行点频测试,得到了其在航向信标频谱内的电磁辐射特性;应用电磁传播理论,以电气化铁路垂直穿越航空器下滑道为例,理论分析了典型位置电磁辐射对航空器着陆的影响;根据GB 6364—2013航向信标防护率要求,结合典型位置实测数据,进行了电磁兼容预测,给出了典型位置距跑道中心延长线的保护距离。结果表明:高压电缆的电磁骚扰可以忽略不计;分区所处的电磁骚扰最大,在110 MHz处产生的辐射峰值高达89. 7 d B·μV·m~(-1);当分区所、牵变所和锚段关节分别距跑道中心线延长线垂直距离不小于9 247 m、297 m和986 m时才不会对飞机的导航信号产生影响。研究结果能给电气化铁路和民用航空机场区域的电磁兼容问题提供建议和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20.
简建红 《科技资讯》2014,(30):60-61
该文从仪表着陆系统的重要性出发,简单介绍了仪表着陆系统的工作原理。利用空间信号矢量合成及镜像天线原理,对航向、下滑信标台的监控网络进行了分析,阐述了航向、下滑监控网络信号合成的幅度及相位关系,揭示了航向、下滑信标监控网络的理论要求。其后,介绍了Normarc公司7000B系列设备监控网络的实现方法,以及在这种实现方式下监控网络的调试方法及步骤。该文对仪表着陆系统监控系统的调试、维护及维修提供有价值的理论依据,同时为后续对航向、下滑信标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