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我国"丝绸之路经济带"重大倡议中具有重要地位的城市乌鲁木齐市作为研究区,构建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指标,运用熵权法、协调度和协调发展度模型,对乌鲁木齐市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水平进行评价与分析.结果表明,2005—2016年乌鲁木齐市经济发展综合得分值整体上高于生态环境得分值,但各年的经济发展综合得分和生态环境综合得分之间的差别不大,此期间乌鲁木齐市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协调状况不够稳定,但是总体趋势属优质协调发展类,2012年以来,生态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关系保持着稳定的良好关系,并且乌鲁木齐市近12年来的生态环境与经济系统的协调发展水平处于协调发展类,且协调发展度从前5年的初级协调发展向良好协调发展转变.  相似文献   

2.
厦门市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厦门市全域为研究区域,通过采用熵值赋权法确定各项指标权重,建立厦门市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度评价模型,对该区域2003-2012年间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系统内部各要素层间的协调性及其两系统间的总体协调发展度进行了定量评价与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厦门市生态环境系统、社会经济系统内部协调性整体良好,且两系统间协调发展状况总体呈现比较稳定的上升趋势,但二者协调发展进程较为缓慢,在近10 a间均属于中度失调发展类型.值得注意的是,在此期间两者的协调发展水平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即2003-2007年为城市社会经济滞后型,2008年变为生态环境滞后型,2009-2010属于城市社会经济滞后型,2011-2012年又转变为生态环境滞后型,二者在相互协调发展中具有交替式上升的特征.  相似文献   

3.
通过构建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改进的熵值法与协调发展度模型对贵州省2010—2017年乡村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水平进行测度与分析。结果表明:乡村经济与生态环境发展经历了严重失调、濒临失调、初级协调、中级协调及良好协调5个阶段,当前乡村经济综合评价值大于生态环境,生态环境发展水平较低,且上升幅度小于乡村经济。2011年以来贵州省乡村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处于生态环境滞后型状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乡村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陕西省生态环境与旅游经济两大系统为研究对象,选取2005年~2016年的统计数据,运用耦合协调模型对两者的耦合协调度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2005年~2016年陕西省生态环境与旅游经济发展整体上呈上升趋势,生态环境发展幅度较小,而旅游经济发展迅速;生态环境与旅游经济的耦合协调度也呈上升态势,并且仍有上升空间.其中2005年~2009年耦合协调度由极度失调下降为轻度失调; 2010年~2016年耦合协调度则由勉强协调上升为优良协调.为了促进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陕西省务必要加强生态环境的建设,实现生态环境与旅游经济协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平衡旅游经济与生态系统之间的关系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本文以长海县为例,构建旅游经济和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测算二者综合指数,运用耦合协调模型分析二者耦合协调度时序演变特征,运用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判断二者动态响应关系。研究显示:2010—2018年长海县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同步推进,二者综合指数及耦合协调度均随着时间推移而增长,呈向优发展趋势;2011年之后旅游经济对自身冲击的响应由正转负;2013年后生态环境对旅游经济冲击的响应由负转正,长海县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响应关系最终趋于平稳。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互为因果,短期内旅游经济受自身影响较大,长期来看,旅游经济受自身与生态环境双重影响,而生态环境持续受到旅游经济与自身双重影响,旅游经济对生态环境的冲击强度逐年增强。建议长海县坚持生态保护,及时调整相关政策,推动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海岛经济科学转型,维护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平衡。  相似文献   

6.
贺忠亮 《科技资讯》2013,(1):143-143
我国农村燃料结构不合理、种植业发展不健康、种植业与养殖业的分离,使农村生态环境受到严重影响。依靠科学,尊重自然,转向可再生性资源利用,发展循环经济已成当务之急。本文就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着重阐述几个问题,对新农村发展具有普遍适用意义。  相似文献   

7.
旅游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存在着一种相互共生、相互促进的关系。本文运用协调发展评价模型对伊宁市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两者的协调程度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近10年来伊宁市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的综合效益评价指数及其协调发展度呈波动上升的趋势,且均有进一步提升的潜力,因此,伊宁市今后应将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融入到旅游经济发展过程中,实现伊宁市旅游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效益的进一步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8.
研究如何实现安徽省农业经济稳定增长与农业生态环境改善,寻求实现健康有序的农业生产和农业生态环境的构建方式.通过构建农业经济系统与农业生态环境系统评价指标体系,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2005-2016年安徽省农业经济系统和农业生态环境系统耦合协调状况进行定量分析.从2005年以来安徽省农业经济和农业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指标均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分别由2005年的0.19、0.30增加到2016年的0.77、0.76.农业经济和农业生态环境系统完成了从失调阶段到初级协调阶段的转变,耦合协调度由0.35增加到了0.62.要更好地发挥农业生态环境对农业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加快建设安徽省农业生态环境发展水平,并推动农业产业转型和升级.  相似文献   

9.
10.
针对河南省农村生态环境污染现状,综合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治理农村生态环境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运用因子分析法确定中国-东盟各国海岸带指标体系中的各项生态环境、经济指标因素的权重,根据指标的正负不绝对特征,利用突变级数法对各生态环境、经济指标的原始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得到各评价指标体系的隶属度值;引入协调度模型对中国-东盟的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协调状况进行定量分析,最后采用协调发展度模型评价协调度的质量,得出新加坡海岸带属于高水平发展的高度协调区域,马来西亚海岸带属于低水平发展的高度不协调区域,中国-东盟其余国家属于基本协调类型,但发展水平不一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从城市群角度研究区域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水平,是顺应我国社会经济转型发展的客观需要.从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关系出发,建立城市群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基于2008年、2010年、2012年、2014年、2016年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城市群的面板数据,对三大城市群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状况进行综合评价与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2008年-2016年间三大城市群的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较慢.(2)三大城市群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普遍处于不协调状态,多数城市f(x)值与g(x)值相差较大.(3)三大城市群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度差距较大.应根据区域核心竞争力及发展中面临的实际问题,有针对性地制定转型策略.  相似文献   

13.
从高州水库的作用及其库区的自然经济特点出发,分析了库区生态系统的特征,并进一步提出了促进高州水库库区生态与经济系统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云南省罗平县布依族村寨的调查发现,布依族地区经济发展总体水平仍处于落后状况,存在经济发展不平衡,技术落后,生产未形成规模经济,市场观念淡薄等问题。在对农业生态系统恶性循环的根源与现状做出系统分析与评价的基础上,围绕建立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这一中心环节,结合当地农业发展的优势,提出了布依族聚居区农村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对策和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安阳市城镇化建设的现状与生态环境现状进行深入的分析,结合安阳市城镇化的特点,采用1999—2012年安阳市城镇化与生态环境指标数据,分别对14年来安阳市的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进行综合指标计算,计算二者的协调度与协调发展度,确定安阳市14年来每年的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类型,分析其变化趋势,为制定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近5年环洞庭湖区三市经济得分低于环境得分,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矛盾较为凸显。环洞庭湖区域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度得分低于长株潭地区而高于湘南地区和大湘西地区,协调类型稳定处于初级协调状况。因此,环洞庭湖三市必须依托自己的比较优势着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着力改善生态环境,建立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传统产业的两型化升级改造,使战略性新兴产业成长为拉动环洞庭湖区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主导力量。  相似文献   

17.
生态环境与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我国的农村生态环境急剧恶化,严重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农村生态环境已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当务之急。本文主要分析了生态环境恶化给农村经济发展带来的弊端,找出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并提出了改进农村生态环境,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城市化、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已经逐步成为区域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核心,而山西省作为一座资源大省,此问题更为明显.文章以山西省为研究对象,运用熵值法、线性加权模型和耦合协调分析法对2005-2018年的城市化、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进行时空分析.结果表明:2005-2018年山西省城市化、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水平整体上保持上升的态势,已经从城市化滞后的中度失调类过渡到了由生态环境滞后的初级协调类;到2018年为止,山西省各地级市只有太原市、吕梁市和晋中市的耦合协调度由失调类步入了过渡类,其他各地级市仍处于失调类.  相似文献   

19.
福建省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协调发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旅游经济的发展的是以良好的生态环境为保证.区域旅游经济的发展的同时不能忽略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福建省作为沿海省份,其良好的地理位置、气候以及深厚的历史文化,使得福建省具有良好的旅游经济发展潜力,而旅游经济的发展的同时也需要对生态环境的重视.因此,通过耦合协调度的计算公式来研究和分析福建省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福建省2007年至2011年两者的耦合协调度是一个增长趋势,耦合协调度也由勉强向良好.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是人类物质明最发达的时代,但不可持续的经济畸增的生产模式和消费模式使人类生存和发展面临严峻挑战。发展理论面临严峻的考验,必须放弃传统发展理论,走生态环境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协调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