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跨境电子商务发展迅猛,催生了对高端跨境电商人才的需求,这对于高职电商专业的学生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本文从跨境电商人才培养的视角对高职院校电商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发展进行SWOT分析,并探讨提升跨境电商背景下高职电商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对策,加速高职电商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提升,以期更好地服务于企业,服务于地方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贸易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和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跨境电子商务在我国对外贸易中的地位日益凸显.以速卖通、敦煌网、兰亭集势为代表的跨境电商平台迅速崛起,倒逼传统企业转型,新的外贸格局正在形成.而随着上海自贸区正式成立、政府各项政策陆续“破冰”,跨境电商或将成为中国经济变革的新引擎. 我国跨境电商发展现状 近年来,跨境电子商务通过打造数字化的线上交易平台,突破了传统贸易的时空限制,成为我国进出口贸易的新形式. 综观我国跨境电商发展:新的经营主体正在大量涌现.据商务部资料显示,截至2013年,我国跨境电商平台企业已超过5000家,通过各类平台开展跨境电子商务的企业超过20万家,每年在跨境电商平台上注册的新经营主体中,有90%是中小企业和个体商户.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跨境电商呈现出爆发性增长的态势,逐渐成为我国国际贸易新的增长点,因此跨境物流行业也被迫快速发展,以满足超负荷运作的市场物流运输需求。跨境电商背景下的电子商务物流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需要的是既懂跨境电子商务,又熟悉跨境物流的复合型人才。目前,我国很多高职院校开设有电子商务或物流等相关专业,而将跨境电子商务和物流相结合课程内容还不够完善。本文将对基于跨境电商背景下《电子商务物流》课程改革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4.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加强,各个经济主体间的贸易往来更加密切,而就当前阶段的贸易发展来看,电子商务的迅速进步推动了国际贸易的升级和转型,这为更广阔的跨境网购市场打造提供了条件,也为国内的电商行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电商发展新机遇的把握需要有专业人才的支撑,而我国目前的高职院校在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着诸多困难,这对于我国电商发展来讲是十分不利的。为了扭转这一局面,积极地在互联网背景下对高职院校跨境电商人才培养当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基于问题讨论研究解决对策,这可以为专业性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提供有效的支持。该文就产学合作"互联网+"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模式做讨论,旨在为实践教学提供指导和帮助。  相似文献   

5.
随着大数据时代到来,跨境电子商务赶上了发展机遇。但由于跨境物流退换货物流服务体系不完善、信息化程度低等一些原因,物流服务水平不高,阻碍了跨境电商发展。笔者对大数据、跨境电商物流的概念进行了阐述,对跨境电商物流发展的困境进行了分析,并在大数据背景下提出了建立跨境物流海外仓库,建立跨境电商大数据物流信息平台,物流企业之间加强合作,建立物流联盟,加强对跨境电商物流政策支持,加强跨境电商物流人才队伍建设等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6.
跨境电商人才校企协同育人模式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跨境电商飞速发展导致人才缺口持续加大的问题,提出跨境电商人才需要具备外语交流、外贸实务、网络技术、国际物流和跨文化沟通等五个方面的素质,认为校企协同育人应是跨境电商人才培养的首选模式。构建了校企合作指导跨境电商实习、依托企业以赛促练、学生代理企业产品和共建跨境电商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7.
本文着眼于高职教育"供给侧",高职院校要从办学层面精准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合理有效的利用资金、深入开展校企合作等;企业要主动参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与质量评估的全过程,政府要从政策上给予高职院校办学的自主权,激发企业参与办学的热情,搭建好校企深度合作的平台;三方通力协作促进高职教育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8.
"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了沿线各国经济相互对接和优势互补,使得跨地区经济贸易往来频繁,极大促进了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本文分析了"一带一路"经济区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和条件进行了分析,研究了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模式。本文认为可依托现有第三方跨境电商平台、亚投行搭建跨境电商平台、各经济体联合搭建跨境电商平台等方式来开展业务,但同时要注意电商平台功能模块的设计,并要做好支付安全、通关标准互通互联、完善物流基础体系建设、注重知识产权保护等保障措施。该文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开展跨境电商业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了沿线各国经济相互对接和优势互补,使得跨地区经济贸易往来频繁,极大促进了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本文分析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和条件进行了分析,研究了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模式。本文认为可依托现有第三方跨境电商平台、亚投行搭建跨境电商平台、各经济体联合搭建跨境电商平台等方式来开展业务,但同时要注意电商平台功能模块的设计,并要做好支付安全、通关标准互通互联、完善物流基础体系建设、注重知识产权保护等保障措施。该文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开展跨境电商业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宫能泉 《华东科技》2022,(4):125-127
跨境电子商务规模迅速扩张,人才缺口却持续存在,严重制约了跨境电商行业的发展。本文从学科发展、市场需求和校企衔接角度,论证了STEM教育方式在培养跨境电商人才中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1.
高职院校电子商务教学的相关问题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我国电子商务发展和电子商务学生的就业现状,从电子商务教学体系和质量方面探讨了高职院校电子商务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根据电子商务发展的现状与趋势,结合校企合作实践教学对相关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成功签署对安徽省跨境电商发展将会产生深远的影响。此协定在“电子商务”一章中涵盖了丰富的促进电子商务合作的相关内容,为安徽省跨境电商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重大机遇。首先,分析在RCEP背景下安徽省跨境电商发展的概况;其次,重点分析加入RCEP后安徽省跨境电商企业将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最后,提出安徽省跨境电商发展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3.
文章就宁波电子商务经济快速发展的现状与优势,分析电子商务产业发展中的大平台、大体系、技术队伍等电子商务发展的瓶颈问题,提出了通过电商运行与管理、电商IT平台与云计算、移动电商、智慧物流与供应、跨境贸易与互联网金融等基础平台与产业体系建设,多部门联动建立产业标准与运行机制,多学科专业复合培养产业技术队伍,推进宁波市电子商务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策略与建议。  相似文献   

14.
校企深度合作培养应用型人才是发挥校企双方的优势、深化高职院校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学习的有效举措,可以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推动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但校企深度合作在政府宏观调控、校企配合、平台建设与课程评价等方面存在较多疏漏,需要地方政府部门立足整体,完善校企合作平台与评价机制,推动高职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15.
赵锋 《科技信息》2011,(36):28-28,30
本文通过对三十多所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政策的现状调查,归纳出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政策呈现出区域性、行业性、认识观念的三种特征,提出了成立专职负责校企合作管理的机构、构建校企合作内部保障机制、建设校企合作内部激励机制、成立校企合作职业教育集团等内部政策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16.
崔敏 《科技咨询导报》2011,(18):240-240
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高职院校计算机类专业以工作室为平台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能够充分增强学生的职业道德、团队精神和创新能力等可持续发展的潜能,能够为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的良性发展提供有力保障。本文从计算机类各专业的教学实践出发,通过与企业合作运作工作室,探讨这种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的新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7.
满洲里口岸作为中国最大的陆路口岸,满洲里以在地缘上的"双关双境"优势拓展了多元电商渠道。近几年,随着中俄跨境电子商务市场的不断扩大,对俄语跨境电商人才的需求量也在提高。该文分析了满洲里对俄跨境电商发展现状,总结了高校俄语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以培养符合企业需要的俄语跨境电商人才。  相似文献   

18.
李宙星 《科技信息》2010,(28):12-12
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有效推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最重要的形式,也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电子商务专业的迅猛发展和高职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数量不相符是我们急需解决的迫在眉睫的问题。本文探讨电子商务专业校企合作发展的几点问题,并对电子商务专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长远发展给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民营经济发达地区校企合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改革发展的必由之路.民营经济发达地区的众多中小企业为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提供了机遇.台州职业技术学院在多年的实践探索中,始终坚持多方联动、深化校企合作关系,搭建平台、拓宽校企合作途径,引企入教、创新校企合作模式,探究规律、完善校企合作机制,不断拓宽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广度和深度.  相似文献   

20.
采用文献法、访谈法对广州市高职院校参与校企合作的企业进行深度访谈,在此基础上设计高职版和企业版的调查问卷,并通过问卷开展调查。运用相关分析、多元回归分析等统计方法时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提取企业和高职院校参与校企合作的动力因素。在对校企合作的路径、合作形式、动力因素分析的基础上,找出影响校企合作效果的关键因素,提出促进校企合作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