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基于笔者从事遥感图像处理相关工作经验,研究分析了多源遥感数据的常用融合方法,从方法机理着手,分析了采法性融合,Brovey变换融合。HIS变换融合与小波变换融合四种方法的适用范围和优缺点,文中给出的方法原理虽然在实际的软件操作中不会涉及,但对于分析方法的适用范围有着重要作用,全文是来自于笔者长期实践工作的技术和理论总结,相信对从事相关工作的同行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尚雪巍 《科技资讯》2011,(28):46-47
数据质量规范体系的制定是土地资源与生态环境遥感调查与监测成果可靠性的基础保障,因此,需要土地资源与生态环境遥感监测数据质量评价的研究做技术支撑,本文论述了基于遥感手段的土地资源遥感监测方法,全文是笔者工作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升华,相信对从事相关工作的同行能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3.
环境规划学是环境科学的重要分支学科之一,在环境管理系列课程中,环境规划综合运用各课程的知识解决环境管理和建设中的规划问题,作为预防环境问题产生的有效手段。环境规划课程教学使学生学会运用相关学科理论成果,学会运用综合方法开展环境规划工作。环境规划学侧重于研究环境规划的理论与方法学问题,是应用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对于如何上好这门课,笔者就实践经验谈谈自己的心得,与同行探讨。一、千思万虑,选好教材。教材又名教本,乃教学之本,是体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知识载体,是进行教学的基本工具。选好教材对提高教学质量、稳定…  相似文献   

4.
岳巍 《科技资讯》2012,(27):30-30,32
本文基于笔者多年从事水土保持的相关工作经验,以土壤侵蚀遥感监测为研究对象,探讨了目视解译分析方法和基于遥感光谱反射值自动监测,分别给出了具体的计算方法和相关研究现状,全文是笔者长期研究基础上的理论总结,相信对从事相关工作的同行能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5.
针对遥感课程教学实习中存在理论知识与创新实践的教育发展不均衡现象,以培养掌握理论知识与具有创新实践能力的人才为目标,通过相关调查与分析,分析创新实践能力培养在遥感教学实习中的重要性,在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理念、课程教材、教学方法与手段、实践教学等方面探讨了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教学改革,着重培养掌握并运用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及其他相关专业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融工程实践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为一体的的复合型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6.
大比例尺基础地形图数据生产流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基于笔者多年从事地理信息系统建设的相关工作经验,以1∶5000基础地形图数据生产为研究范例,探讨了大比例尺基础地形图的数据生产流程,为叙述方便,笔者选择曾经参与的某项目中某县地形图数据生产为例开展研究,全文既是来自于笔者工作实践的技术总结,同时,笔者通过参阅大量相关文献将其提升到一定理论高度,高屋建瓴地探讨了大比例尺地形图建设的相关知识,相信本文的研究对从事相关工作的同行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对空间的探索研究已经不再局限于大气层以内,多种类型的探测工具使人们对于宇宙的研究更加深入,在我国研究人员的不断努力下,我国已经跻身航天大国之列,在相关技术领域已经取得了领先地位。本文以高中生的视角对航空航天领域中的物理知识应用进行分析,通过经典例题分析的形式,加深人们对相关物理知识的认识,促进高中生物理知识体系的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8.
基于2015年NPP-VIIRS的年合成夜光遥感影像,经过预处理后,获取到500 m空间分辨率的贵州省夜光分布图,构建夜光强度(I_j)与夜光面积(S_j)两个夜光指数后统计分析得到贵州省88个地区的夜光状况信息。同时从生物丰度、植被覆盖、水网密度、土地胁迫、污染负荷五个方面通过EI指数对县域生态环境状况进行综合评价。最后分析探讨EI与I_j、S_j在县级尺度上的相关性,并构建回归模型。结果表明,贵州夜光分布主要集中在黔中、黔西地区,东西差异明显。生态环境状况结果则相反,黔东南地区生态环境状况最优,黔中、黔西地区则相对较差;分析证明了EI与S_j存在较高的负相关关系,且线性回归模型精度较高,结果验证显示70%的县域EI估算误差均不超过5%。表明了夜光面积指数可用于县级生态环境状况的快速评估,丰富了夜光遥感的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9.
该文基于笔者多年从事矿山测量的相关工作经验,以基于低空遥感的矿山测量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无人机低空遥感的技术特点和应用领域,探讨了无人机在数字矿山建设中的应用思路和技术流程,全文是笔者长期工作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升华,相信对从事相关工作的同行能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0.
本文基于笔者多年从事遥感监测的相关工作经验,以基于中分辨率卫星遥感数据(MODIS)的遥感旱情监测为研究对象,以某地区生长季的4月和7月为研究背景,分析了jANDVI,VCI j及NDWI三个指标的变化趋势,给出了该地区旱情的变化趋势,全文是笔者长期工作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升华,相信对从事相关工作的同行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基于遥感技术的土地资源调查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万平 《科技资讯》2009,(30):126-126,128
本文基于笔者多年从事土地资源调查的相关工作经验,以遥感技术在土地资源调查中的应用为研究对象,深度探讨了土地资源遥感调查的特点及实施步骤,论文首先分析了土地利用调查的意义,而后分析了遥感影像应用于土地资源调查的状况,进而探讨了遥感应用于土地资源调查的特点,最后给出了土地资源遥感调查的一般步骤。全文是笔者长期工作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升华,相信对从事相关工作的同行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方法论层面阐述数理知识体系自身研究与知识体系传播研究的若干思想与方法,并藉此实践于非数学类专业的微积分教学,包括一定程度上归纳Euclid空间中微积分的主要思想与主要方法.本文阐述的相关教学思想与方法亦可借鉴于其他数理类课程的教学.  相似文献   

13.
该文基于笔者从事航空遥感数据处理的相关工作经验,以面向灾害应急的航空数据快速处理为研究对象,论文首先分析了无人机低空遥感影像的特点,进而分析了无人机低空遥感影像快速处理的步骤,在此基础上,笔者探讨了面向对象的城市震害建筑物信息提取,相信对从事相关工作的同行能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4.
李燕 《科技资讯》2013,(35):34-35
本文基于笔者从事航空遥感数据处理的相关工作经验,以面向灾害应急的航空数据快速处理为研究对象,论文首先分析了无人机低空遥感影像的特点,进而分析了无人机低空遥感彭像快速处理的步骤,在此基础上,笔者探讨了面向对象的城市震害建筑物信息提取,相信对从事相关工作的同行能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5.
遥感影像所蕴含的海量信息对人们研究地球资源提供了大量珍贵资源。三维可视化技术极大推进了数字化技术的发展,是研究与实现数字地球领域里的一个重点。该文介绍了遥感图像和三维可视化技术相关理论,阐述了数字高程模型的相关知识,结合数字高程模型特征,在理论分析和技术支持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基于遥感图像的三维可视化技术和实现方法,并通过实验得出研究区域的三维可视化仿真图像。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软件工程专业实践环节存在的问题,总结了国内多数高校CDIO工程教育改革的模式及特点,创新地提出在软件技术核心课程组中引入PMO(即项目管理办公室)的教学理念,同时,在学习借鉴台湾优秀软件项目管理的经验基础上,优化相关的组织架构和流程管理,以X、Y和Z三个循序渐进的迭代计划有序开展教学,采取知识领域和能力领域相结合的多元化教学评价体系。实践表明,PMO-CDIO工程教育模式有利于复合型软件人才的培养,对于应用软件开发类课程及工程类高年级技术应用类课程也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徐平 《科技资讯》2013,(3):39-40
本文基于笔者多年从事低空遥感测量的相关工作经验,以城市建筑变化监测为研究对象,提出了基于无人机遥感平台的城市建筑快速变化监测方法,论文一并探讨了遥感数据的选择和处理流程,全文是笔者长期工作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升华,相信对从事相关工作的同行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薛明 《科技资讯》2012,(29):176-177
本文基于笔者多年从事水土保持的相关研究,以水土保持环境指标遥感监测为研究对象,论文首先选取植被因子,地形地貌因子,土壤质地,水文气象,土地利用,社会经济指标等作为水土保持环境监测指标,进而重点探讨了植被因子的遥感监测方法,全文是笔者长期工作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升华,相信对从事相关工作的同行能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不断革新,尤其是对于遥感技术来说其发展已经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领域,与此同时遥感影像数据库管理系统建设问题也成为了业界关注的焦点。鉴于此,笔者对遥感影像数据库管理系统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20.
张洪涛 《科技资讯》2009,(19):123-123
《环境影响评价法》的实施和新一轮土地利用规划修编工作的开展,使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研究工作成为一个比较新的研究领域。本文首先简要阐述了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意义和必要性,而后总结出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体系,最后笔者根据工作经验,总结了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对相关研究者有着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