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日本经过战后40多年的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国际化经营路子,成为世界经济列强。日本企业国际化经营的成功经验,值得国内广大企业借鉴。投机取巧推出新品日本企业把能否迅速、准确地反映国际市场的需求动态,开发和设计出符合市场需求的新产品,作为企业国际化经营成功与否的标志。目前日本企业拥有各类海外研究与开发机构教万家,仅在日本注册资金10亿日元以上的制造业企业中,拥有海外研究与开发基地的就占10%以上。日本松下产业机器株式会社有个"5.5.0作战":开发新品要集中全世界同类产品的优点,达到质量超过世界水平5%,价格比世界水平低5%,不合格品为  相似文献   

2.
近两年来,美国资本大量涌进日本。1985年美国资本在日本开设的企业就有185家,比1980年的70家增加157%,估计1986年会超过200家,使美美国公司占在日本的外国公司的比例从1980年的20%强上升到1986年的30%强。在日元大幅度升值,日本厂商纷纷去海外寻找投资场所和美元急剧贬值之际,为何美国资本反而纷纷大量涌进日本呢?据专家们分析的主要原因有:一、日本是资本主义世界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市场,  相似文献   

3.
一言难尽ODA     
说起ODA,一般人会觉得有些陌生,它的全称是OfficialDevelopmentAs-sistance,意为“政府开发援助”或“官方发展援助”。日本在1961年正式加入以美国为首、由西方国家组成的国际援助体系。日本对中国正式提供ODA开始于1980年,但缘起还要更早一些。1978年中国实现了工作重点向经济现代化建设的转移,但当时中国缺乏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而发达国家有大量游资在寻找出路,中国因此提出了引进外资的政策。在引进外国政府资金方面,日本的ODA占了相当大的比重。日本的ODA分为有偿援助(日元贷款)和无偿援助(分为技术援助和智力援助),其中…  相似文献   

4.
素有“超级公司”和“不沉的巨舰”之称的三菱重工业股份公司(简称三菱重工),是日本最大的综合性重工业公司(1981年总资本为1,239亿日元,职工为6万人,销售额高达16,000亿日元),与日本数以万计的中小企业相比,它就象一只现代企业中的“恐龙”,整日吞食着数万吨的钢材、有色金属、煤炭和  相似文献   

5.
刘巍 《科技促进发展》2015,11(5):676-681
日本拥有数量众多且富有创造力的中小企业。随着日本国内市场增长乏力,大企业海外转移等问题日渐凸显,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开始向海外寻找新的增长空间。中国是日本中小企业海外投资的首选地之一,吸引日本中小企业来华投资,对于提升中国企业技术水平和管理经验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但近年来,日本中小企业在对华投资的比例和意愿上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今后需要从改善中日关系、转变政府职能、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提供相关咨询服务等方面创造吸引日本中小企业来华投资的新优势。  相似文献   

6.
日本虽然对日元升值承受力很强,但决不是没有限度的。日元升值到一定限度,日本经济将受到严重影响,对于靠贸易立国的日本来说,日元汇率的走势事关重大。日元升值,首当其冲受到打击的是出口产业和企业,而出口产业和企业对日元升值的承受能力在不同产业和企业之间又有所不同。据日本有关方面提供的统计数据,如  相似文献   

7.
据日本国税厅调查,从1980年2月1日到1981年1月31日这一年里,日本企业的“交际费”已突破3万亿日元,相当于1981年度财政预算的7%。这个数字确实大得惊人。  相似文献   

8.
最近,日本广播公司对全日本各地不同年龄、职业和经济背景的男女作了一次有关“你对金钱的感觉”的社会调查,结果显示:日本人心中“巨款”的数额应不低于140万日元,这个数字比10年前增加了1倍,说明泡沫经济使日元在人们心目中贬值了。71%的人(其中青少年占98%)声称渴望中彩获头奖。如果有幸中彩获得1.5亿日元的巨奖,那么最想  相似文献   

9.
张凯  许平 《杭州科技》2009,(2):21-21
近日,多家企业接受了浙江省、杭州市科技主管部门的“帮扶”。令人高兴的是,他们也在金融危机的夹缝中寻找着自身的出路,对于更多企业来说,他们的做法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0.
由于日元升值和日本防卫费的突破,国际社会关心日本的动向。日本执政人物说,日本将做“国际国家”了。什么叫“国际国家”?日本能成为这样的国家吗?请看——  相似文献   

11.
6月6日,由日本首相小泉与外相麻生等组成的“海外经济合作会议”召开会议,决定将日本外务省今年3月末单方面冻结的2005财政年度(至2006年3月31日)对中国提供的日元低息贷款予以解冻。小泉会后表示,日本任何时候都重视对华关系,并强调做出上述决定是考虑到了日中关系的重要性。近来,日本政界人士频频对中国示好。5月23日,中日外长在卡塔尔举行了会晤,外相麻生期待7月在马来西亚再次举行中日外长会晤。27日,中国商务部长薄熙来在东京出席“中日节能环保综合论坛”前夕,会见日本经济产业相二阶俊博,双方在中长期经贸合作方面达成共识,日本媒体…  相似文献   

12.
据《日本经济新闻》报道,日本经济产业省正积极促进超级计算机“京”向沙特阿拉伯、巴西、澳大利亚、新加坡及中国台湾等新兴、资源型国家和地区的出口,期望在5年时间里获得2000亿日元的收益。在有偿提供超级计算机的同时,也要求所在国家和地区为日本确保资源供应安全及日本企业对外发展予以合作。  相似文献   

13.
日本国内经济基础条件发生了变化,国际贸易顺差减少,资本大量外流。日元的疲跌可能持续一阵。但日本的经济实力和西方国家的干预将使日元的跌幅不致过大。  相似文献   

14.
日本是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但其直接投资在全部外国投资中,份额越来越小.在中国的日本关系(以下简称日系)企业虽然市场份额不小,但多数经营不良.这是因为日本奉行所谓“雁行发展模式”的结果.日系在我国企业的出路是冲出这一模式的束缚.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国内康佳集团、格力电器公司、小天鹅股份有限公司、海尔集团、海信集团、春兰集团、TCL集团等一些知名企业率先走出国门,大力开拓海外市场,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在海外的品牌影响也日益扩大。应当说,这些企业为我国其他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探索出很多成功经验。这些企业“走出去”之所以能够成功,关键在于以下几点: 一、充分调查论证,准确选择海外目标市场。 在海外目标市场的选择上,这些企业无一例外做好充分的可行性研究工作,还注意聘请当地知名咨询机构、顾  相似文献   

16.
位于日本京都东山区福稻上高松町的任天堂公司,只有950名员工,是个道道地地的“小企业”。但根据1993年3月决算结果,该公司税前利润达到1684亿日元,人均纯利为9000多万日元。按当年国际汇率,相当于一年人平创利80万美元,这是世界上任何一个著名企业望尘莫及的。从这方面看来,它跨入了世界上任何企业分类的最前列。  相似文献   

17.
日美之间的贸易摩擦尚未平息,美国又于去年秋季突然向日本提出了日元国际化和开放金融、资本市场的要求,从而揭开了日美金融摩擦的序幕。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两国于去年11月联合成立了专门机构——“日美日元美元委员会”。在美国总统和日本首相的亲自过问下,日美双方的代表经过几个月的讨价还价,终于达成了协议——这就是今年5月29日分别提交给两国政府的“日美日元美元委员会报告书”。与此同时,日本大藏省也发表了一份表明日本  相似文献   

18.
泰达益生成功地做到了“墙内开花,墙内墙外皆香”。 连续两年国内运作后,泰达益生建立了稳步发展的国内市场。不但形成独特的企业文化、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同时凸显强劲的发展后劲。 泰达益生公司经理层重大调整,目标直指庞大的海外市场,让企业快速发展,优质品牌“周游列国”,事业“海外飘香”![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来,日本一跃而成为世界最大贸易顺差国和债权国,亟待为其过剩资本寻找海外市场。而日元大幅升值,也促使日本将部分产品转到成本较低的国家和地区生产。与日本隔海相望的南朝鲜看准机会,欲利用日本的资金、技术为其经济继续高速发展注入新的活力。目前日本和南朝鲜的经济技术合作更加密切,并已超出一般的技术和生产范畴,双方的几十家大公司正在建立跨国市场的战略合作。日本和南朝鲜的这种合作对国际市场造成了某种冲击,美国则首当其冲。日本已取代美国成为南朝鲜的最大合作伙伴。据统计,1985年至1987年,南朝鲜获得外国投资7.77  相似文献   

20.
日元惊人的升值,使得日本的“出口主导型”经济面临着巨大的威胁与挑战。大藏大臣竹下登最近承认,日本经济正处于极大的困境。哀嚎声最大的,莫过于那些以输出为业的公司。去年营业额达到580亿美元的伊藤忠商社表示,日元大幅度升值将打断日本外销产业的脊椎。今年1月,日本13家大商社的外销合同以美元计虽然增长了31%,但若以日元计算,仅仅增加了2.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