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 毫秒
1.
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这在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上是一个重大突破,是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必须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这是分配制度的重大改革。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是现代经济的客观要求。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是一个十分复杂而又全新的课题。必须建立行之有效的具体分配形式。  相似文献   

3.
分配制度的改革关系到国家的稳定,对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积极的意义。因此,有必要分析我国分配制度的演进过程及其所取得的成效,并就所存在问题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4.
不能用按生产要素分配否定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也不能相反。马克思科学地把按生产要素分配与资本主义分配制度区别开来,在分析和论证活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资本家凭借对生产要素的占有瓜分剩余价值的同时,也分析和论证了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必然性和合理性。按生产要素分配作为产权主体的经济利益借以实现的形式和市场经济的重要原则,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都可以利用。要正确评价我国现阶段私营企业主收入的性质。  相似文献   

5.
按生产要素分配应当从广义进行理解。公有制企业劳动者的收入中,也包含有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因素。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基本要件是劳动;不参与价值创造的生产要素也应当参与价值分配;在按生产要素分配的过程中,实行利润共享制度是一种必然趋势。按生产要素分配发挥作用的效果是全局性的:能够优化经济结构、推进国企改革、完善市场体系等等。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消极作用也应当给予必要的重视。  相似文献   

6.
按要素分配是现行资本主义社会的分配制度。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因此坚持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有利于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相似文献   

7.
吴郁元 《南昌高专学报》2004,19(1):53-54,60
该文认为《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一文中的部分论述值得商榷(该文刊载在《南昌高专学报》2000年第一期)。阐述了“价值”与“财富”的区别,指出并不能由肯定“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而得出“劳动仍然是分享财富的唯一依据”的结论,提出实行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8.
加入WTO给资阳机车厂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挑战。在过去“大锅饭”的分配形式已经严重阻碍了企业的发展的情况下,资阳机车厂实行了将按劳分配与接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措施。同时,严格遵循着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合理拉开分配差距的原则,将职工的薪酬与业绩考核挂钩。在此期间,还得到了企业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和积极配合,全厂上下一片心,努力工作,使得各项改革举措稳步推进,取得了积极的成效。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五大报告把按生产要素分配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个重要的分配方式肯定下来,无疑是我国分配理论上的重大突破。但是,目前人们对这一问题在理论上仍有不同的认识。本文认为接生产要素分配中各种要素的收益仍是不同要素所有者所有权的一种体现。这并不会导致剥削关系的普遍化。关键在于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  相似文献   

10.
李媛 《长春大学学报》2002,12(1):42-44,91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吉林省企业分配制度模式、企业分配制度实现形式、分配机制、政府对企业分配的调控方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同时,在完善国有企业分配机制,探索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进一步健全政府对企业的宏观调控等方面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长期以来,我国理论界一直认为,马克思从价值创造决定价值分配的前提出发批驳了萨伊的“三位一体”的公式。因此,马克思对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思想是加以否定的。然而,笔者认为,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却清楚地阐明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2.
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大小参与分配,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分配原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它有利于生产要素市场的发育、完善,有利于推动所有制结构的调整和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按生产要素贡献大小参与分配,应把资本、技术、管理放到与劳动同等的地位,充分调动科技工作者的创造性,大力挖掘、激励企业家的管理才能,从而实现企业和社会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13.
生产资料所有权与生产要素在创造使用价值中的作用都不能作为按生产要素分配的依据,按生产要素分配是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的,按生产要素分配必须深化对劳动价值论的认识,承认除劳动之外的生产要素在价值创造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按劳动经营成果分配,是我国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体制转变的实践过程中产生的一种个人消费品分配形式。它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传统按劳分配的弊端,从分配主体、分配尺度、分配客体等方面发展了社会主义按劳分配的理论。  相似文献   

15.
本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重要意义、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几种形式以及按生产要素分配应解决的问题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6.
关于劳动价值论、按要素分配、按劳分配关系问题 ,马克思在他的著作中已有清楚的论述 ,在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 ,人们对马克思的理论产生了一些误解。在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 ,也有一些新的问题需要我们去解决。因此 ,消除误解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坚持劳动价值理论 ,实行按劳分配和按要素分配的合理结合 ,是我们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17.
商品的价值是由劳动创造的 ,商品价值量的大小又决定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又决定于劳动生产力。影响劳动生产力并进而影响劳动时间、商品价值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其中包括“工人的平均劳动熟练程度、科学的发展水平和它在工艺上应用的程度、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以及自然条件”,将之可归为劳动、科学技术、组织管理、资本、土地等生产要素。这些要素参与了价值决定过程 ,以自身的优劣和数量影响了价值量大小 ,这必须在价值分配的过程有所反映。本文对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的“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原则”作了理论阐释。  相似文献   

18.
从按要素分配的内涵,性质及实行按要素分配的必要性,可行性等方面论证了我国应实行按要素分配,并将其法律化,制度化。  相似文献   

19.
阐述了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制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分析了具体操作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20.
根据生产要素在商品生产过程中的作用和特点,为适应我国现行的所有制结构,在一定范围内按生产要素所起作用的大小进行分配,以此提高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促进生产力更快地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