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通县森林资源动态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1989年和2005年青海省大通县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资料,从森林的面积、蓄积两个方面对大通的森林资源16年来的消长变化进行了分析,为今后有关部门制定相关政策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通过查阅并研究了1995年以来的国内外资料,综述了遥感应用于森林资源调查的沿革,重点介绍了"3S"技术在森林资源调查中应用现状,并提出未来遥感技术在进行森林调查方面应以精准化,数据网络化,新软件的研制、调查项目的多样化和减少调查的野外工作为主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
森林是生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生活必不可少的一种资源。森林资源动态变化可以反映森林经营的效果。通过对2013年长白山露水河林业局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进行分析,概述了该林业局辖区的森林资源现状,并与1995年和2003年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比较,从各类林地面积、林木蓄积、林种结构、龄组结构和森林起源等方面分析了该林业局森林资源变化趋势及变化原因。结果表明:森林面积增加了4567.3hm2,森林覆盖率增加了2.47%,森林蓄积净增2 961 133.5m3,用材林部分划为防护林,天然林面积净增6 734.6hm2。  相似文献   

4.
利用县级森林资源调查成果资料,在MapInfo支撑下,建立森林资源地理信息系统. 该系统主要由属性数据处理、空间数据处理和系统维护三大模块构成,可以广泛地应用于森林资源档案管理,造林规划设计,营林作业设计,病虫害的预报和防治,森林火险预警等,为林业主管部门的森林资源动态监测和经营管理提供了一种更有效的工具.  相似文献   

5.
浅议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蒯汉军 《广东科技》2010,19(24):34-36
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是制定森林采伐限额,进行林业工程规划设计和森林资源管理的基础,也是制定区域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和林业发展规划,实行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和森林资源资产化管理,指导和规范森林科学经营的重要依据。笔者结合自身多年主持和参与此项工作的实践经验,对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工作做了些粗略的探讨,供同行借鉴。  相似文献   

6.
浙江临安森林景观格局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以森林资源调查的森林分布图和固定样地资料作为主要信息源,以ARC/INFO作为空间信息处理工具,采用平均斑块面积,形状指数,连接度,分维维,积聚系数,稳定度6个评价指标分析了1983-1994年浙江临安森林景观格局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瞿万学  周静  陈绍林 《武夷科学》2009,25(1):134-138
基于湖北省恩施州能源消费与森林调查资料分析估算化石能源燃烧过程中CO2排放量与森林碳储量的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恩施州森林资源碳储量近年来持续增长,年均吸收固定CO2约247.04万t,而2006年恩施州化石能源消费过程中CO2排放量为162.11万t。分析表明恩施州森林资源正在发挥着积极的碳汇作用,维持区域CO2排放量和吸收量的平衡。  相似文献   

8.
基于TM影像和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的北京森林碳汇估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森林碳汇成为当前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本研究基于“北京市植物种质资源调查项目”的调查资料(2007-2009)、2005年北京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2004)和2009年TM影像,建立了单木生物量方程、生物量转化和扩展系数和碳储量遥感估算模型,采用IPCC(2006)提供的库—差别方法估算了2011-2015年北京森林碳汇.2004年和2009年北京森林碳储量分别为5 240 490.8tC和6 158 970.6tC,平均碳密度分别为12.03tC/hm2和14.14tC/hm2(含地上和地下部分);2004年至2009年北京森林的碳汇为0.42tC/hm2·year,据此估算得到,2011年至2015年北京森林可固定的碳为914 550.0tC,年平均固定的碳为182 910.0tC.  相似文献   

9.
利用森林资源调查成果所形成的大量林业图形数据,采用现代计算机与软件技术编绘森林分布图,是一种加快调查成果处理的有效手段。以利用Geoway和ArcGIS软件制作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的森林分布图进行了阐述,并详细介绍了快速、高效的进行森林分布图编制的方法和步骤,提出了现代林业数字化制图的方法,总结出利用Geoway和ArcGIS进行制图的强大优势。  相似文献   

10.
近些年来,社会得到了高速发展,林业发展迅速。丰富的森林资源为林业高速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物质保障,良好的升天环境能够有效保证人类的发展和生存。加强森林资源管理,尤其是加强森里调查,能够为林业高效、稳定、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在保证林业效益和利益的前提下,实施森林调查,能够有效保证林业建设和林业生产得以顺利实施。想要对森林整体情况进行全面掌握,必须要充分调查森林资源。该文就探讨加强森林资源管理,推进森立调查工作。  相似文献   

11.
四川森林分区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四川森林进行系统的分区,将有助于认识和研究森林的发生、发展,区系特征、地理分布、及其与环境间的相互关系;有助于了解森林资源的种类、价值及其生产潜力;还有助于确定森林利用和再生产的一系列措施及今后发展的远景规划等等。 有鉴于此,笔者谨将多年来在四川各地调查研究所形成的资料,在植被分区的基础上初步进行了森林分区。而完善的分区,尚待今后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阐述城市森林的定义、量化指标及其计算方法,介绍了3S技术在城市森林资源调查中的应用,并以实例应用的方式演示了3S技术调查城市森林资源的具体操作规程。  相似文献   

13.
以林地、林木以及林区范围内生长的动、植物及其环境条件为对象的林业调查。简称森林调查。目的在于及时掌握森林资源的数量、质量和生长、消亡的动态规律及其与自然环境和经济、经营等条件之间的关系,为制订和调整林业政策,编制林业计划和鉴定森林经营效果服务,以保证森林资源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得到充分利用,并不断提高其潜在生产力。  相似文献   

14.
森林采伐是森林资源经营管理的关键环节和重要措施,也是连接森林经营与社会需求的重要一环。建立并实施森林采伐管理制度的目的在于通过控制森林年采伐量来达到逐年增加森林资源的存量,从而最终实现森林永续利用、改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5.
罗马尼亚森林资源丰富,森林覆盖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27%。据1979年资料,从森林覆盖面积来看,罗马尼亚在欧洲占第11位,从森林面积与全国总面积的比例来看,仅次于瑞士,占第2位。根据历史资料,两千年前,罗马尼亚几乎全部领土被森林覆盖。十九世纪初叶,  相似文献   

16.
利用全球森林变化遥感数据、DEM数据、江西省土地利用分类数据,对研究区2000-2018年期间各森林类型进行资源动态变化研究;同时,根据潜在的社会经济指标,对森林资源变化进行驱动因素分析。结果表明:1) 2000-2018年期间赣州市、吉安市、新余市森林资源有所减少,与2000年相比,森林覆盖率减少了10%以上;2)2000-2016年森林资源减少呈增加趋势,2016年以后森林资源恢复成效明显,这与人工造林和低效天然次生林改造等森林恢复措施有重要关系;3)与2001-2009年相比,2010-2018年森林资源减少空间聚集度分布较高,由江西省南部逐渐向中部扩散;4)第一产业发展与森林资源动态变化相关性最高,且各潜在因素在0.01水平上呈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农村改革的重要内容,把集体林地承包给农户经营,农户对林木具有所有权、处置权和收益权,这一重大举措,对森林资源数量和质量必将产生重要影响。本文以江西省武宁县为研究对象,利用林改前后两次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数据,对林地面积、森林蓄积、森林覆盖率,按林种、年龄、优势树种、起源、权属的森林面积、蓄积构成,单位面积蓄积量等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促进了森林资源数量增加和质量提高。  相似文献   

18.
以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小班图形数据库为依据,主要介绍利用地理信息系统ArcGIS软件制作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成果图的方法及技术要点。该方法操作简单、快速、准确,从而大大减少了森林分布图制作中繁琐的技术环节,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大通老爷山景区的调查研究,认为该景区森林资源景色秀美,森林景观奇特;景区的年总游憩价值为236.6万元;并对其森林游憩价值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20.
根据重庆市2002年森林资源二类调查资料和重庆市2008年森林工程总体规划,估测出了重庆市森林植被的碳储量和碳汇量,并分析其地理分布情况和市域内不同林分的碳汇能力,对重庆市森林工程的碳汇潜力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重庆市(2002年)森林植被碳储量约为4 729万t,每年固定约397万t碳,折合1 454万t二氧化碳;重庆市东部地区的碳储量普遍高于西部地区,在各区县中碳储量排在前五位的分别是城口、巫溪、酉阳、石柱、奉节;重庆市域不同林分中,以马尾松的碳汇量最大,占重庆市总碳汇量的60%,其次是栎类,冷杉最少;重庆市森林工程造林成林后的森林碳汇价值高达36.65亿元/年,具有很大的碳汇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