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利用比重瓶和乌氏黏度计,分别测定了萘-乙醇体系(294.15~333.15K)和萘-正庚烷体系(294.15~339.15K)在不同组成下的密度与黏度。结果表明:在测定范围内,密度与黏度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随着萘质量摩尔浓度的增大而增大,同时也计算了萘-乙醇体系和萘-正庚烷体系的表观摩尔体积和极限偏摩尔体积。结果表明:不同温度下的密度和黏度数据与组成的关系,均可用Vogel-Tamman-Fulcher(VTF)方程进行关联回归。本文结果为实际工程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碳酸乙烯酯和乙二醇二元体系黏度与密度的测定及关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常压下采用DAM4500型密度计测定了碳酸乙烯酯乙二醇的混合溶液在313.2~353.2 K下的密度,用NDJ1旋转黏度计测定了该二元体系在相同温度下的黏度.结果表明:碳酸乙烯酯乙二醇二元体系的密度和黏度均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密度呈线性衰减,黏度呈指数衰减.由密度数据计算出超额摩尔体积VE、由黏度数据计算出混合黏度的变化Δη,VE呈正值,Δη基本聚集在0附近;同时对不同温度下的超额摩尔体积、混合黏度的变化与组成的关系按RedlichKister方程进行了关联,最大标准偏差低于5%,说明此方程适合该体系的回归.  相似文献   

3.
碳酸二甲酯相关体系黏度和密度的测定及关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常压下采用U形振动管密度计测定了碳酸二甲酯与正己烷在293.15~333.15K下的密度以及碳酸二甲酯分别与正庚烷和异辛烷所组成的二元混合液在293.15~343.15K下的密度;用乌氏黏度计测定了这3个二元混合溶液在相应温度下的黏度.密度测量误差低于±1×10-5g/cm3,黏度测量误差低于±0.003mPa/s,并由密度数据计算出超额摩尔体积VE,由黏度数据计算出了不同温度和组成下的混合黏度的变化Δη.计算所得VE全部为正值,Δη全部为负值.对不同温度下的超额摩尔体积、混合黏度的变化与组成的关系按多项式方程进行了关联,并给出了多元回归系数和标准偏差.  相似文献   

4.
苯乙烯正辛烷混合液密度黏度的测定及关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供工程设计和放大所需的物性数据和热力学数据,在常压下分别采用U形震动管密度计和乌氏黏度计测定了苯乙烯正辛烷混合液在293.15~363.15 K的密度黏度,计算了超额体积VE以及不同温度组成下的混合黏度的变化,对不同温度下超额体积和黏度变化与组成的关系分别用Redlich-Kister方程进行关联,混合黏度用Andrade公式进行关联.  相似文献   

5.
测定了八甲基环四硅氧烷(D4)分别与邻二甲苯、间二甲苯和对二甲苯组成的二元混合物在298.15K下全浓度范围内的密度、表面张力和黏度,计算了表面张力偏差和黏度偏差,并用Redlich-Kister多项式方程对实验数据进行了拟合。结果表明,上述3个二元体系的表面张力偏差和黏度偏差均为负值。  相似文献   

6.
在常压、313~413 K下,采用NDJ-1旋转式黏度计,测定了含NY2催化剂的乙二醇和二甘醇的黏度.采用黏度Andrade关系式,将黏度数据与NY2催化剂质量分数和温度进行关联,得到经验关系式.结果表明,由经验方程计算值与实验结果基本相符,为催化水舍制乙二醇的反应器设计和优化分离设备提供必要的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系统地测定了288.15~323.15 K条件下,1-己基-3-甲基咪唑碘盐([Hmim][I])分别与甲醇(CH3OH)、二甲基亚砜(DMSO)和异丙醇(IPA)组成的二元混合溶液体系在全浓度范围内的密度和黏度。通过密度和黏度数据分别计算了二元混合溶液体系的过量体积(VE)与黏度偏差(Δη),采用Redlich-Kister方程对VE、Δη随溶液组成的变化进行回归,获得方程参数。结果表明:温度升高,二元混合溶液体系的密度和黏度均降低,随着[Hmim][I]含量增加,二元混合溶液体系密度和黏度均增加。VE和Δη呈负偏差,不同分子溶剂对VE和Δη的影响较大。溶剂的分子大小对二元混合溶液体系的VE影响较大,Δη受到分子溶剂分子体积、分子极性和介电常数等综合因素的影响,导致CH3OH对其影响最大,IPA其次,DMSO最小。  相似文献   

8.
以6-(4-甲基-3-戊烯基)萘-1,4-二醌为原料,过氧乙酸为氧化剂,通过环氧化反应制备了目标产物6-(2-(3,3-二甲基噁丙环-2-基)乙基)萘-1,4-二酮。产物结构通过1H-NMR、FT-IR和GC-MS分析得到表征和确定。探讨了反应底物、氧化剂以及碳酸氢钠的比例、溶剂、温度、时间等对反应转化率和得率的影响,得到优化工艺条件为:萘二醌、过氧乙酸和碳酸氢钠摩尔质量比为1:3:1.2,以氯仿为反应溶剂,反应温度30 ℃,反应时间5 h。在此优化条件下,可得到目标产物6-(2-(3,3-二甲基噁丙环-2-基)乙基)萘-1,4-二酮的得率为90.7%。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Yb(OTF),催化剂对2,4-二氨基甲苯(TDA)与碳酸二甲酯甲氧羰基化反应合成2,4-甲苯二氨基甲酸甲酯(TDC)的催化活性,考察了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Yb(OTF),催化活性的影响。在该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温度453K,反应时间5h时TDA转化率可达100%,TDC的产率达到23、6%,同时考察了Yb(OTF)3催化剂的寿命,经4次重复使用催化剂基本不失活。Ln(OTF)3(Ln=La,Nd,Yb)催化活性的比较表明催化剂Lewis酸性的强弱与TDC的产率成正比。  相似文献   

10.
以α萘乙酮为原料合成了Sμ二氯二(N,N二甲基α萘乙胺) 合二钯( Ⅱ) . 对中间产物R,Sα萘乙胺进行了拆分, 探索了最佳反应条件  相似文献   

11.
甲醇-乙二醇二元混合液密度和粘度的测定及关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比重瓶和乌氏粘度计,测定了288.15~303.15 K条件下甲醇-乙二醇二元混合液的密度和粘度,并拟合了密度、粘度与组成和温度的计算方程。分别计算了超额摩尔体积和超额粘度,在实验温度范围内,超额摩尔体积和超额粘度均为负值,说明甲醇与乙二醇混合产生负偏差,不同温度下的超额摩尔体积与组成的关系可以用多项式进行回归,超额粘度与组成的关系可以用Redlich-Kister方程进行关联回归。本文结果为工程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该研究测定了278.2K~318.2K间的五个不同温度下水—甲酰胺混合体系的密度与粘度,由此求得了体系的过量体积V~E、过量粘度η~E及流动过程的过量自由能G~E,得到了不同温度下各过量函数的最小二乘回归系数。最后从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的角度对结果进行了简要讨论。  相似文献   

13.
用悬滴法测量了298.15 K时,邻、间、对二甲苯 乙醇共3个二元体系的表面张力,计算了3个体系的表面张力偏差值;用旋转法测量了298.15 K时,邻、间、对二甲苯分别与乙醇、异丙醇、叔丁醇组合成的9个二元体系的黏度,并计算了9个体系的黏度偏差值.  相似文献   

14.
在298.15 K下,用振动管密度计在全浓度范围内测量了二甲亚砜分别与邻二甲苯、间二甲苯、对二甲苯构成的3个二元液体混合物的密度且计算出过量摩尔体积VE;并用悬滴法测量了此3个二元液体混合物的表面张力,且计算了这3个体系的表面张力偏差值.其中, 3个二元混合物VE和表面张力偏差值均为负值,在极小值处.  相似文献   

15.
生物滴滤塔处理甲醛和三苯混合气体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生物滴滤塔处理甲醛和三苯混合气体的影响因素及性能进行了研究,在室温、pH值为6-7的条件下,当进气流量为600L/h,表面液体速度为3.14-3.93m/h时,生物滴滤塔对低浓度甲醛、苯、甲苯和二甲苯的混合气体有很好的去除效果,其相应的去除率分别在99%、73%、91%、88%以上.生物滴滤塔中的微生物对去除甲醛起到了重要作用.通过富集实验,经单菌对比验证,有4株菌降解效果显著.经16SrDNA测序和生理生化鉴定,可基本确定菌株J1和B4为Pseudomonas sp.,菌株JB2为Bacillus sp.,菌株E5为Arthrobacter sp.  相似文献   

16.
在20=0.05、0.10、0.15、0.20、0.25的葡萄糖水溶液中加入NaCl、KCl,在293.15K-323.15K下测定了该溶液的密度及粘度。回归计算了NaCl、KCl在该体系中的密度参数及粘度B系数。结果表明,在葡萄糖含量及NaCl、KCl浓度一定的情况下,体系的密度和粘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在同一温度及NaCl、KCl浓度下,随葡萄糖含量的增加体系的密度和粘度随之增加;两种电解质的B系数随葡萄糖含量的增加及温度的升高也增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了该体系内部溶质—溶剂、溶质—溶质间的相互作用,说明了NaCl、KCl对葡萄糖水溶液的结构会有一定的促进和破坏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