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沧海100万年     
面对大海和高山,大自然的探索者都会有一种感觉那片蓝天下的雄浑壮美。而珠峰正是经历了沧海桑田的变幻,兼备高山大海的地区。1960年,中国登山队王富洲、贡布(藏族)和屈银华从珠峰顶上捡回的8块石头就是来自奥陶纪的石灰岩,几亿年前它们出自大海,而今又被高高地抬上了“世界之巅”。  相似文献   

2.
独自登顶     
在攀登珠峰之前,他无任何高山、冰雪经验,甚至连登山常用器材都叫不上名字,更从未攀登过任何一座雪山;他独自一人往返七次,把物资装备从一个营地运到另一个营地,他不声不响地以一种特别的方式登上了珠峰。人们对他所知甚少;他个子不高、瘦瘦的脸上留着一块块黑斑,那是高原上紫外线留给他的纪念。他就是本文的作者王天汉,这也是他从珠峰归来后,首次为媒体撰稿。  相似文献   

3.
正著名大气物理学家、科学探险家高登义教授以其亲历,讲述登山天气预报的重要,以及他自己为国家登山队登顶珠峰进行天气预报和电视直播预测的难忘经历。在日常生活中,天气预报、预测的重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准确的天气预报可以让我们充分利用大自然的宝贵资源,做到决策和计划进退裕如,未雨绸缪;而错误的天气预报则相反,轻者可能让我们的境况雪上加霜,重者甚至带来生灵涂炭的悲剧。对于像登顶珠峰这样的极端高山的重大活动,天气预报的准确与否可谓生死攸关。下面,我就这个话题给大家讲几个故事、经历。  相似文献   

4.
《科学之友》2020,(7):6-9
正回顾中国珠峰高程测定的历史,每一次对珠峰"身高"的测量都体现了当时中国测绘技术的最高水平,而这一次,测绘技术人员和测量登山队员把握住了5月的登顶窗口期,一同冲顶给珠峰量"身高"。六次科考之旅1966—2005年,中国曾六次对珠峰进行大规模测量,其中1975年和2005年两组精确数据得到了世界范围内的广泛认可。这六次珠峰测量见证了中国在测绘领域的巨大飞跃。1966年、1968年两次珠峰测量1966年中国测绘工作者第一次开始对珠峰进行实地测量,国家测绘总局选拔19人组成测量分队,从珠峰北  相似文献   

5.
青藏高原是高山的大本营,珠峰一带更是雄峰突起。东端的南迦巴瓦峰和加拉白垒峰云雾缭绕,宛如轻纱,这一对“仙女”遥相呼应,冥冥间似在诉说着万古奥秘。 雅鲁藏布江自喜玛拉雅山中段北坡发源,缓缓东流1600公里后,似闻南迦巴瓦峰之唤,在西藏米林县“毅然”北上,直插双峰之间,一揽南迦巴瓦峰在怀,又急转直下,流泻  相似文献   

6.
正珠峰耸立,罡风凛冽,旗云飘荡,万山仰望。2020年5月27日11时,中国2020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8名攻顶队员经过近9个小时的艰苦努力全部登顶成功,并进行了相关测量作业。这次重返珠峰之巅量"身高",是我国继2005年后又一次对珠峰进行的大规模测绘和科考工作,创造了全球重力测量海拔高度新纪录。这意味着,再经过一段时间的周密计算,人类"有史以来最为精确的珠峰高度数值"就将问世,到时候我们就可以知道珠峰的最新"身高"了。  相似文献   

7.
正每年当喜马拉雅高山杜鹃花开的时候,被藏语誉为"大地之母"的珠穆朗玛峰都会迎来全世界的目光,2018年是人类首攀珠穆朗玛峰65周年,尤其受关注。随着登山季开启,来自世界各地的登山爱好者齐聚喜马拉雅山。自1953年新西兰养蜂人埃德蒙·希拉里和尼泊尔夏尔巴人丹增·诺盖第一次将人类的脚步踩在珠穆朗玛的顶端,随后的65年间,有近5000名登山者跟随这两位先辈的脚步抵达了世界屋脊,珠峰不再是一个未知的世界。  相似文献   

8.
在中央电视台《珠峰气象站》栏目中的实况天气预报,引起中国气象局和中国登山队的关注,上述两个单位联合聘任我为2008年奥运圣火在珠峰传递的气象顾问. 2008年春天,在珠峰大本营担任指挥的中国登山队副队长张江援是我1975年珠峰科学考察中的学生,他分管珠峰大本营的气象预报和后勤保障工作.我通过张江援与珠峰大本营保持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9.
世界之巅——珠穆朗玛峰,不但是中外无数登山爱好者的最爱,也是科学家研究地球物理科学和环境科学的理想场所。2005年3月至6 月,我国有关专家对珠峰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的科考、测量活动,开展了珠峰高度测量,珠峰地区大气、冰川、地质、生态环境等综合考察活动。本刊特邀本次珠峰登山测量队队长张江齐、珠峰综合科考队队长康世昌,以及45年前曾经参加1960 年人类首次从北坡攀登珠峰的王富葆,讲述他们的珠峰科考亲历。  相似文献   

10.
45年前,我国登山队员:王富洲、贡布和屈银华从北坡登上珠峰,实现了人类首次从珠峰北坡登顶的伟大壮举。  相似文献   

11.
①珠峰登山大本营举行升旗仪式3月29日,中日女子联合登山队中方队长吉吉(左)和日方队长桥本诗织在珠峰大本营升国旗。当天上午,中日女子联合登山队和珠峰高程测量队在海拔5200米的珠峰登山大本营举行升旗仪式。②珠峰科考开始4月15日,中科院大气物理所博士李茂善正在珠峰登山大本营附近观测太阳辐射系统。中国科学院珠穆朗玛峰科学考察队的40多名队员于4月2日进驻珠峰大本营后,建起海拔5200米、5800米及6500米的营地,开始对珠峰地区的大气物理及大气化学成分、冰川变化、生物多样性及生态环境变化等进行观察、取样工作。这是自1975年以来,我…  相似文献   

12.
广角镜     
初步监测表明珠峰时区已被污染多年来,中国科学家在包括珠峰和喜马拉雅地区在内的青藏高原十进行了综合考察职早在1975年,中国科学院就曾组织了珠峰科学考察、在刘东生院士的指导下,高登义等获取了自珠峰顶到珠峰北麓4300米以及西南麓2300米之间不同高度的冰雪样、水样.土样、生物样品数百件,经过分析,得到了珠峰地区大量的环境本底值之后,高登义等科学家又先后于1980、1992、1994、1995和1997年在珠峰地区对大气和水环境进行观测研究他们发现,1990—1991年的中东油田燃烧事件.严重污染了…  相似文献   

13.
珠穆朗玛峰科学考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高登义 《自然杂志》2005,27(4):213-217,F0004
自1958年以来,中国科学家和登山家合作,在珠穆朗玛峰(以下简称珠峰)地区多次进行科学考察研究,在珠峰的形成历史及其对于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方面有了可喜的成果.本文着重介绍关于第四纪地壳上升、测量珠峰高程及环境变化方面的研究情况.  相似文献   

14.
编读往来     
亲爱的读者朋友:一直以来,中外重大的科学考察、探索活动是《大自然探索》关注的一个重点。本期,我们将关注的目光投向珠峰,特别策划了《亲历珠峰科考》专题。我们特邀了2005年珠峰登山测量队队长张江齐,珠峰综合科考队队长康世昌, 以及曾参加1960年人类首次从北坡攀登珠峰的王富葆,讲述他们的亲历。相信那些追求过程中的艰辛、辉煌背后的悲壮,将会使你更加清楚地看到一个个探索者真实的足迹,经历一件件撼人心魄的事件,感受一次次心灵的撞击和升华。请你把你的想法告诉我们,也欢迎你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编者  相似文献   

15.
自1966年以来,我先后5次为中国登山队攀登珠峰做天气预报,即1966、1975、1980、2003和2008年.其中,1980年春天是中日联合攀登珠峰.下面,我仅以2003年和2008年两次攀登珠峰的天气预报为例. 2003年5月,为纪念人类登顶珠穆朗玛峰50周年,中央电视台和中国登山队联合全程直播珠峰攀登.  相似文献   

16.
魂系贡嘎山     
贡嘎山,是中国海洋性山地冰川十分发育的高山之一,在登山运动和科学研究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一百多年来,贡嘎雪山留下了无数中外登山探险家的足迹,也掩埋了不少勇士的英魂,但成功登顶者却寥寥无几……这同喧嚣的珠峰刚好形成鲜明的对比。中国人惟一的一次成功登顶是在1957年由中华全国总工会组织的。46年后,本刊特约参加了那次登山行动并与死神擦肩而过的我国著名科学探险家、冰川学家崔之久教授,打开尘封的记忆,首次披露一些鲜为人知的史料。  相似文献   

17.
张江齐  张燕平 《自然杂志》2005,27(5):283-286
珠穆朗玛峰作为世界最高峰,她的海拔高程数据历来为世界各国所关注.从1847年-2005年人们求证珠峰高程已经历10次之多,展现了人类用生命与心血勇攀高峰,探索自然奥秘的奋斗过程.由于技术手段的进步和珠峰地区强烈的地壳运动,重测珠峰高程具有其重要的科学意义.近10年来包括中国在内的测量科考队多次测量了珠峰高程,引起了地学界广泛的关注.(编者按:2005年10月9日,国家测绘局公布珠峰高程测量最新结果为8 844.43米)  相似文献   

18.
高登义 《科学通报》1982,27(6):359-359
从1975年5月在珠峰北坡气象考察中,发现在海拔7500—9500米高度内有中小尺度系统,且从它们产生的大气条件来看似乎与背风波动有关,为探讨珠峰北坡中小尺度系统与背风波动的关系,1980年4月在这儿进行了平移气球观测。结果证明,珠峰北坡确有强烈的背风波动存在,它们与中小尺度系统产生的大气条件是一致的;可见,珠峰北坡的中小尺度系统确与背风波动有紧密联系。  相似文献   

19.
高登义 《科学通报》1979,24(15):699-699
实测计算表明,4—6月,珠穆朗玛峰(以下简称珠峰)对于大气的感热输送远大于珠峰南北坡的降水凝结潜热释放,7月相反,凝结潜热释放较大。4—7月,珠峰以500卡/厘米~2·日左右的热量加热大气,使珠峰及其周围的大气温度场具有异常特殊的分布;4—5月,这种加热  相似文献   

20.
正珠峰高程测量是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自1975年中国首次精确测定并公布珠峰高程以来,45年间,有许许多多的参与者为此作出了贡献。如今,各项技术在不断进步,登顶经验在不断完善,但从未改变的是向最高处进发的信念和科学探索的精神,而这些都深深印刻在了亲历者的心里。解开旗云之谜每年都有许多虔诚的藏族同胞来到珠穆朗玛峰北坡的绒布寺朝拜,为"第三女神"——珠峰献上哈达,传说那些最真诚的敬献者的哈达会在明月夜冉冉升起到珠峰顶部,在"女神"头顶随风飘动,宛如挂在峰顶的一面旗帜,因而被称为"旗云"。当有攀登者来临时,"女神"会扬起哈达,用不同的舞姿向人们暗示珠峰顶端的风云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