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通过测定不同的2,4-D浓度对番茄种子出芽率,无菌苗株高,胚轴直径以及对根长的影响,得出以下结论:2,4-D处理蒌0.5mg/L时种子出芽率最高,随着2,4-D的增高,株高及根长受抑制,而胚轴的直径却随着浓度的增加而变粗。  相似文献   

2.
蕉柑组织培养与植株再生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蕉柑(Citrusreticulatacv.Tankan)实生苗的上、下胚轴及茎段为材料进行培养,结果表明:上胚轴出芽率最高,可达90%以上.MT+BA1mg·L-1对上、下胚轴出芽效果较好,BA浓度升高,出芽率随之下降.培养时,上、下胚轴均选取苗龄为20d的实生苗效果较好.外植体在培养基上的接种方式,对出芽也有一定影响,上胚轴切段以形态学下端垂直插入,出芽率高.  相似文献   

3.
2,4-D对小麦种子萌发和根尖细胞分裂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不同浓度2,4-D处理小麦种子的结果显示,在适宜的浓度范围内,2,4-D能促进小麦种子的萌了和根法细胞的分裂,而超出该浓度范围则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本文通过对小麦种子萌发率、胚根长势和胚极生长点的细胞分裂指数的观察统计,证实其适宜的浓度范围是在10^-4-10^-3g/L之间。  相似文献   

4.
台湾相思的组织培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种子萌发无菌苗研究台湾相思的组织培养,结果发现子叶、下胚轴是诱导愈伤组织的理想外植体,最适培养基为MS BA2 2,4-D0.2 3%蔗糖,子叶及下胚轴诱导的愈伤组织在MS BA4 NAA0.2-0.4培养基中的出芽效果较好,子叶直接在MS 4-PU0.5培养基中诱导丛生芽效果最好,出芽率达90%,根诱导培养基为MS IBA2 NAA1,生根率为27.8%。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道了“赣蔗1号”外植体的愈伤组织诱导及其植株再生的初步结果。2,4-D是愈伤组织诱导的重要因素。当愈伤组织转移到不含2,4-D而加Kt和NAA的培养基上,不久就会先分化出根其次出芽,形成了完整的再生植株。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对石油污染物的耐受力,于2012年4月采集土壤进行盆栽实验,设置原油污染水平为0,5000,10000,20000,40000 mg/kg五种不同的浓度,每一浓度三组重复,调查目标植物的出芽率、株高、枯萎率和植物干重,研究不同浓度原油污染物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并进行植物生长相关性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土壤原油浓度5000 mg/kg时,植物种子的出芽率略高于无污染对照,土壤原油浓度在10000-40000 mg/kg时,延缓发芽时间并抑制种子的出芽率;紫花苜蓿的株高、植物干重均随原油浓度的增大而减小,土壤原油浓度40000 mg/kg时,植物生长后期出现叶片的枯萎。  相似文献   

7.
用含β-1,3-葡聚糖酶和几丁质酶串联基因双价载体质粒PBLGC的根癌农杆菌侵染甘蓝型油菜(Brasicanapus)带柄子叶和下胚轴的方法,初步建立了抗真菌病害油菜高效基因转化育种体系.研究了不同种类和不同浓度的激素对带柄子叶和下胚轴不定芽诱导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经卡那霉素(kan)筛选,含6mg/L6-BA的MS培养基中带柄子叶的出苗率及绿苗分化率最高,分别为100%和25%;下胚轴在含1mg/L6-BA和0.1mg/L2,4-D的MS培养基中出芽率及绿苗分化率最高,分别为100%和23%.绿苗在含50mg/Lkan的诱根培养基中培养后移栽于花盆,套袋自交,自交种子所得无菌苗的带下胚轴子叶再经含50mg/Lkan的MS培养基筛选培养,结果小苗全部生根成活,初步证明目的基因已转入油菜植株中,经诱导不定芽阶段和生根阶段两次kan筛选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8.
水稻仙粳杂种四倍体的人工诱导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一种极端类型粳亚种的二倍体杂种为材料,杂种幼穗的愈伤组织用秋水仙碱处理获得四倍体植株,幼穗在含不同浓度的2,4-D和KT的培养基上愈作组织的诱导率不同,2,4-D为2.0mg/L,KT为1.0mg/L,愈伤组织和诱导率最高,达55.6%,秋水仙碱在500mg/L的浓度加倍效果最高,达40%,同时比较分蘖斯秧苗和萌发种子的诱导率,仍以愈伤组织和加倍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9.
用均匀设计法优化瓜尔豆愈伤组织诱导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瓜尔豆子叶和下胚轴为外植体,采用均匀设计法,研究了基本培养基、激素水平、蔗糖浓度和活性炭对愈伤组织形成的影响。通过建立模型表明,瓜尔豆子叶形成愈伤组织的能力高于下胚轴;2,4-D和蔗糖浓度在一定范围内对愈伤组织的形成呈正相关性作用,且外植体、2,4-D和KT浓度三者之间存在很强的交互作用;而活性炭对愈伤组织形成未表现出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10.
辣椒离体细胞多倍体的诱导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辣椒的下胚轴为外植体,在MS+6-BA 2.0mg/L IAA 1.0mg/L培养基中诱导出愈伤组织。用加入秋水仙碱的培养基和液体浸泡两种方法处理愈伤组织,进行离体细胞多倍体诱导。结果表明:将加入秋水仙碱的培养基法优于液体浸泡法,秋水仙碱浓度为1000mg/L,处理时间为4d时,其加倍效果最好,加倍率达80%。染色体数目鉴定表明:四倍体染色体数目是2n=4x=48,而二倍体染色体数目是2n=2x=24。  相似文献   

11.
对假色槭种子各部分浸提液的生物活性进行测定,以研究各部分抑制作用的强弱.结果表明:在假色槭种子的果皮、种皮、胚浸提液质量分数较低时,对白菜苗高、根长及简化活力指数影响较小,有的甚至表现出显著的促进作用,随着各部位浸提液质量分数的提高,对白菜的发芽率、苗高、根系生长及简化活力指数的抑制作用变得愈加显著;在各部位浸提液质量分数相同的条件下,对白菜种子萌发及生长抑制影响最大的是胚的甲醇浸提液,果皮和种皮次之.  相似文献   

12.
杨树根系浸提液对几种农作物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针对林农复合经营系统中杨树根系浸提液对几种农作物种子的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进行了研究。采用不同浓度的南林95杨和NL-80351杨根系浸提液处理几种主要的农作物种子,并进行了发芽试验。结果表明:南林95杨和NL-80351杨根系浸提液对这几种农作物种子的萌发及幼苗生长均具有一定的影响。两种杨树无性系根系浸提液对小麦、油菜、大白菜的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浸提液浓度较高时表现尤其明显,其抑制程度从大至小分别为小麦、油菜、大白菜;相反,两种根系浸提液对棉花的萌发和幼苗生长则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其中南林95杨根系浸提液对小麦和油菜萌发及其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以及对棉花萌发和高生长的促进作用均强于NL-80351杨的;但对棉花根长生长的促进作用则南林95杨弱于NL-80351杨的;南林95杨根系浸提液对大白菜种子萌发和根长生长的抑制作用强于NL-80351杨的,对其高生长的影响南林95杨主要表现为抑制,NL-80351杨则表现为促进。  相似文献   

13.
Low temperature stress during germination and early seedling growth is an important constraint of global production of maize. The effects of seed priming with 0.25%, 0.50%, and 0.75% (w/v) chitosan solutions at 15 °C on the growth and physiological changes were investigated using two maize (Zea mays L.) inbred lines, HuangC (chilling-tolerant) and Mo17 (chilling-sensitive). While seed priming with chitosan had no significant effect on germination percentage under low temperature stress, it enhanced germination index, reduced the mean germination time (MGT), and increased shoot height, root length, and shoot and root dry weights in both maize lines. The decline of malondialdehyde (MDA) content and relative permeability of the plasma membrane and the increase of the concentrations of soluble sugars and proline, peroxidase (POD) activity, and catalase (CAT) activity were detected both in the chilling-sensitive and chilling-tolerant maize seedlings after priming with the three concentrations of chitosan. HuangC was less sensitive to responding to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chitosan. Priming with 0.50% chitosan for about 60~64 h seemed to have the best effects. Thus, it suggests that seed priming with chitosan may improve the speed of germination of maize seed and benefit for seedling growth under low temperature stress.  相似文献   

14.
刺槐幼苗中苯丙氨酸解氨酶的活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刺槐种子吸胀1h后,就显示出苯丙氨酸解氨酶(PAL)的活力,随着刺槐幼苗的长大,PAL活性不断增强。30d苗龄的刺槐幼苗不同组织的PAL活力差别很大,以幼茎为最高,幼叶次之,幼根最低。PAL活力与刺槐胚轴或幼茎的维管系统即导管分子的数量和木质化程度增长趋势相一致。它可能对提高树苗品质、抗病虫能力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用11种常见杂草的水浸液处理青藏高原主要杂草箭叶橐吾(Ligularia sagitta).结果表明,11种供体植物水浸液对箭叶橐吾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均有化感作用,不同浓度的水浸液对植物的化感作用强度不同,低浓度时较弱,高浓度时较强.高浓度的水浸液能降低种子发芽率、发芽速率、幼苗根长、苗高、总鲜重,其中种子发芽率、发芽速率和幼苗根长较敏感.不同供体植物对箭叶橐吾化感抑制程度不同,披针叶黄华(Thermopsis lanceolata)、狼毒(Stellera chamaejasme)、高乌头(Aconitum sinomontanum)、五爪金龙(Ipomoea cairica)、细叶亚菊(Ajania tenuiyolia)和南美蟛蜞菊(Wedelia trilobata)的作用效果非常显著(综合化感效应指数M〈-0.50),这6种植物有望开发天然除草剂.  相似文献   

16.
本实验以油菜、油麦菜、生菜以及小白菜种子为材料,研究了不同Cr3+浓度及胁迫时间对其发芽率、幼苗株高、根长、干重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Cr3+浓度的增加和胁迫时间的延长,其对幼苗的毒害作用越明显,表现为Cr3+对玉米幼苗的生长包括株高、根长、鲜重和干重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随着Cr3+浓度的增加和胁迫时间延长,Cr3+胁迫对幼苗叶片叶绿素合成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低浓度的铬对油菜、油麦菜、生菜以及小白菜种子的芽和幼根的生长有刺激作用,高浓度的铬对其表现为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7.
黄瓜Cd^2+抗性的变化及其与蛋白质组分改变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在不同浓度Cd^2+液处理下,黄瓜幼苗(cucumis sativus.L)蛋白质组分与含量的改变及其对于幼苗生长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随Cd^2+处理浓度的增加(0.2~1.0mmol/L),黄瓜幼苗的根长、鲜重减少,叶绿素含量降低,但干重减少不明显.在1.0mmol/LCd^2+溶液处理下,与对照相比,黄瓜幼苗的根、胚轴、叶绿体中的蛋白质组分发生变化,即蛋白缺失、新蛋白合成以及蛋白表达量的上调或下降,同时其生化性状(蛋白质组分、叶绿素含量)的变化与幼苗生长抑制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8.
三叶鬼针草和胜红蓟的叶浸提液对旱稻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测定旱稻种子萌发率、根长、苗高、根系活力、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等6项生理指标,研究了三叶鬼针草和胜红蓟的叶浸提液对旱稻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三叶鬼针草和胜红蓟的叶浸提液对旱稻种子萌发具有抑制作用。在较低浓度下,两种植物的叶浸提液降低了旱稻种子的萌发率,抑制了幼苗根和茎的生长,降低幼苗的根系活力,提高了POD和SOD的活性,从而抑制旱稻种子萌发及生长。综合各项指标,在相同浸提液浓度下,胜红蓟对旱稻种子萌发及生长抑制作用更强。  相似文献   

19.
以一批小麦、玉米、水稻为试验材料,进行不同离心处理,研究其对小麦、玉米和水稻种子发芽势、发芽率、根长以及苗长和苗重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离心处理对小麦玉米水稻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有影响,其中以3000r/min离心10~15min促进效果最为显著。发芽7d后的根长、根重、苗长和苗重以3000r/min离心15min处理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