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猕猴是一种研究人类疾病病理学特征的理想模型.有报道猕猴在高脂食物喂养或LDLR缺陷时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研究了3组分别为9、17和25周岁的猕猴,发现各个年龄组猕猴动脉血管壁完整,弹性纤维含量无变化,同时也没有巨噬细胞浸润与积累.在猕猴巨噬细胞中,ABCG1的表达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上调;他莫昔芬上调老年猕猴巨噬细胞中ABCG1的表达.在肝脏中,SR-BI表达下调;ABCG1表达水平相对稳定;而PCSK9和CD36的表达增加.然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没有变化.因此得出结论:本研究中各年龄组猕猴不产生动脉粥样硬化.这可能得益于猕猴的生活习性,如摄取低胆固醇食物、頻繁的运动.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冠心病患者维医证型与血栓前状态分子标志物的关系,随机选取住院治疗的冠心病患者245例,按照维医理论进行分型,并采用流式细胞术、放射免疫法和ELISA方法检测各分型患者外周血中血小板膜糖蛋白(CD41)、血小板活化标志物P-选择素(CD62p)的表达水平及内皮素-1(ET-1)、组织性纤溶酶原激活剂(t-PA)、组织性纤溶酶原抑制剂(PAI)、纤维蛋白原(FIB)、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血浆凝血酶原时间(APTT)水平.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异常黑胆质型冠心病组和非异常黑胆质(异常血液质、异常黏液质、异常胆液质)型冠心病组CD62p、FIB、PAI、ET-1水平升高(P<0.05),t-PA水平降低(P<0.05),PT、APTT时间缩短(P<0.05),而CD41、TT在各组间比较无差异(P>0.05);异常黑胆质型冠心病组与异常血液质型冠心病组及异常胆液质型冠心病组相比,ET-1水平升高(P<0.05);与异常黏液质型冠心病组相比,CD62p阳性百分数增多(P<0.05);而CD41阳性百分数、t-PA及PAI-1含量、PT、TT和APTT在各型冠心病组之间无差异(P>0.05).各异常体液型冠心病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血栓前状态改变,表现为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血小板活化、血液黏度增高、纤溶功能降低,且以异常黑胆质型冠心病患者变化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3.
T细胞免疫缺陷导致机体监测恶性转化细胞不力,是血液肿瘤发生发展的重要原因,T细胞受体信号分子CD3复合物尤其是CD3g表达下降或缺失严重影响T细胞的活化功能,本文主要综述近年对血液肿瘤中T细胞受体信号传导分子CD3g的缺陷及其可能的治疗策略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Proprotein convertase subtilisin/kexin type 9,PCSK9)、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绝对值比值(Neutrophil/lymphocyte ratio,N/L)、超敏C反应蛋白(Hs CRP)水平,并探讨三者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冠心病(CHD)患者174例,分为稳定型心绞痛(SA)组68例和ACS组10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组47例和急性心肌梗死(AMI)组59例).检测所有患者血清PCSK9、Hs CRP水平,并检测血常规,计算N/L,同时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析三者与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ACS组血清PCSK9、N/L、Hs CRP均明显高于SA组(P0.05),AMI组均明显高于UA组(P0.05).ACS患者血清PCSK9与炎症因子(N/L、Hs CRP)呈正相关(P0.05).ACS患者多支病变组血清PCSK9水平明显高于单支及双支病变组(P0.05),N/L、Hs CRP在病变支数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CS患者Gensini积分分别与血清PCSK9、N/L、Hs CRP呈正相关(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提示血清PCSK9、N/L可以预测ACS患者冠脉病变程度.结论血清PCSK9可能通过炎症反应促进ACS的发生、发展,血清PCSK9、N/L与ACS冠脉病变程度具有相关性,可作为预测ACS患者冠脉病变程度的新型生物学标志物.  相似文献   

5.
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转化酶9(proprotein convertase subtilisin/kexin 9,PCSKg)基因所编码的蛋白为神经凋亡调节转化酶-1(neural apoptosis—regulated eonvertase1,NARC-1),PCSK9主要在肝脏表达,它的主要作用是降解细胞表面的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ow density lipoprotein receptor,LDLR),从而调节胆固醇代谢。另有研究表明,PCSK9还参与细胞的凋亡,影响神经系统的分化和发育,并与炎症过程及糖尿病有一定的相关性。神经细胞凋亡是神经退行性疾病的主要病理基础之一,研究PCSK9对细胞凋亡的作用及机制,对于防治神经退行性疾病等细胞凋亡所引起的疾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对PCSK9与细胞凋亡之间的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异常体液型冠心病患者细胞黏附分子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维吾尔医学体液论,对305例维吾尔族冠心病患者进行异常体液分型分组,采用ELISA法,检测冠心病患者血浆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slCAM-1)和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sVCAM-1)含量.观察不同异常体液型冠心病患者细胞黏附分子含量的变化.探讨细胞黏附分子在冠心病维吾尔医学异常体液分型中的临床意义.结果显示,305例维吾尔族冠心病患者中,异常黑胆质型冠心病70例、异常血液质型冠心病126例、异常胆液质型冠心病28例、异常黏液质型冠心病81例.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各组冠心病患者slCAM-1.sVCAM-1含量均有明显增加(P<0.01);在异常血液质组、异常胆液质组、异常黏液质组3组之间两两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与其他3组进行两两比较.异常黑胆质组slCAM-1.sVCAM-1含量均高于其他各组(P<0.05).这表明.不同异常体液型冠心病患者细胞黏附分子含量均发生异常变化.异常黑胆质型冠心病患者细胞黏附分子含量的异常变化较其他异常体液型冠心病患者更为严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有氧运动对代谢综合征患者血液基因表达的影响,分析运动前后血液转录表达谱的差异,研究差异表达基因涉及的功能与内在联系.方法:从美国国立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CBI)公共基因芯片数据平台(GEO)下载GSE10540数据集mRNA芯片数据,对5名代谢综合征患者运动前后的mRNA表达谱数据进行基因集富集分析(GSEA),应用metascape软件进行功能富集(GO)和信号通路(KEGG)富集分析,用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结果:运动后血样比较运动前共筛选出152个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 DEGs),其中有54个基因上调,98个显著下调.GESA分析发现12个基因或通路在运动后表达谱中显著富集负相关,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筛选出9个关键蛋白.结论:代谢综合征患者运动前后血样相关DEGs揭示了代谢综合征的分子特征,这些基因可能与癌症发生之间呈负相关,这为进一步探讨有氧运动对代谢综合征患者健康改善的作用机制及关键调控分子提供了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8.
ω-羧基样亚油酸氧化物(7-KC-9-COOH)是由Cu2+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 LDL)中得到的负性胆固醇氧化物。研究其对ATP结合盒(ABC)转运子超家族成员ABCA1表达的调控作用,并探讨其对高密度脂蛋白(HDL)介导的胆固醇流出的影响。THP-1单核细胞经佛波酯(PMA)诱导分化为巨噬细胞,化学合成的7-KC-9-COOH以时间梯度孵育细胞,随后采用RTPCR,western blot研究其对ABCA1基因和蛋白水平表达的影响。7-KC-9-COOH显著促进了ABCA1 mRNA和蛋白水平表达,其中作用2 h效果最为显著,基因水平增加48.6%(*P0.05),蛋白水平增加285.3%,较空白组升高近3倍(**P0.01)。抑制其上游核转录因子PPARγ与LXRα,其蛋白表达量下降51.2%。ω-COOH亚油酸氧化物7-KC-9-COOH经由PPARγ-LXRα信号通路提高了ABCA1的表达,促进了胆固醇逆转运(RCT)和HDL介导的胆固醇流出。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虎杖苷对动脉粥样硬化(AS)大鼠血脂的调节以及血管内皮细胞清道夫受体(CD36)、细胞黏附分子-1(VCAM-1)表达的影响。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辛伐他汀组(5mg·kg~(-1))、虎杖苷高、中、低剂量(160mg·kg~(-1)、80mg·kg~(-1)、40mg·kg~(-1))组。以高脂饲料喂养及腹腔注射维生素D3复制大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造模第4周给予阳性药及受试药物,分别于造模前、造模后第4周、8周、12周记录体重;第12周大鼠眼眶取血,测定大鼠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取肝脏进行常规HE染色,观察肝脏病变;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大鼠胸主动脉血管内皮VCAM-1和CD36的表达。结果虎杖苷能显著降低动脉粥样硬化大鼠血清TC、TG、LDL水平,显著升高动脉粥样硬化大鼠血清HDL水平;改善肝脏的脂肪变性和炎症细胞浸润;降低大鼠主动脉壁内皮细胞VCAM-1和CD36的表达。结论虎杖苷能够有效调节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大鼠的血脂水平,抑制CD36介导的巨噬细胞内吞作用和VCAM-1介导的单核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黏附,有效抑制泡沫细胞的形成。  相似文献   

10.
血脂异常可以引起多种疾病,临床上大多采用他汀类药物来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 LDL-C)浓度,但部分患者应用后仍不能使LDL-C浓度降到正常水平.Inclisiran是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Proprotein convertase subtilisin/kexin type 9,PCSK9)的特异性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可阻止PCSK9信使RNA的翻译,从而降低蛋白质浓度和LDL-C浓度,可治疗动脉粥样硬化和高胆固醇血症等心血管疾病,在临床上还可与他汀类药物联合使用来增强疗效.ORION临床开发计划有部分试验还在进行,主要对其安全性及对心血管结局的改善能力进行评估.本文主要对Inclisiran的临床药理学、临床试验、不良事件和联合用药等进行综述,希望为Inclisiran临床应用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1.
目的: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病人(CML),CD3ζ链表达明显下降,分析与CD3ζ存在互补关系的FcεRⅠγ基因在CML患者中表达水平,以了解T细胞免疫中TCR信号转导的变化情况.方法:利用SYBR Green Ⅰ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测定CML患者和健康人各20例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的FcεRⅠγ基因表达水平,以β2微球蛋白基因(β2MG)作为内参照,采用相对定量公式:2-△Ct×100%,计算FcεRⅠγ链的相对mRNA表达量.结果:CML患者PBMCs中FcεRⅠγ基因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01).FcεRⅠ γ表达水平变化与病人外周血CD3+T细胞比例无相关性.结论:CML病人中FcεRⅠ γ表达上升,提示FcεRⅠγ可能在一定程度调节CD3ζ链缺陷所带来的T细胞免疫异常.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兔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肌梗死双模型,观察回心草提取液对兔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和缺血心肌血管新生的影响.方法:选择30只家兔,随机分为3组,普通饲料对照组(对照组)10只,高脂饲料组(高脂组)10只,回心草干预组(干预组)10只,共喂养9周.第9周末,采用开胸结扎兔冠状动脉左前降支(LAD)的方法建立兔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实验终点,测定血液生化指标,对血管及心脏组织行病理学检查,免疫组化染色测定心肌组织CD34及VEGFR2阳性反应强度.结果:高脂组、干预组与对照组比较,TC、TG、LDL-C明显升高,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干预组与高脂组比较,TC、TG和CPK明显下降(P0.01),LDL-C下降(P0.05).高脂组与对照组病理评分比较,差异有极显著差异(P0.01);干预组的病理评分较对照组高,较高脂组低(P0.05).高脂组心肌组织CD34和VEGFR2阳性组织相对灰度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干预组VEGFR2及CD34表达水平较对照组高、较高脂组低(P0.05).结论:高脂饲料喂养和开胸结扎兔冠状动脉LAD的方法可成功建立家兔动脉粥样硬化和急性心肌梗死双模型;回心草提取液减轻了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肌缺血坏死,抑制了心肌组织CD34和VEGFR2的表达.  相似文献   

13.
筛选阿尔茨海默病相关血液microRNA作为诊断阿尔茨海默病疾病的分子标志物,探讨其在阿尔茨海默病中的作用及机制。在基因公共表达数据库中下载阿尔茨海默病病人血液及正常对照的表达谱数据,采用R语言筛选差异microRNA的方法 ,并通过在线工具string以及cytoscape构建其调控网络获得核心调控因素。结果显示,筛选到可能作为阿尔茨海默病疾病相关分子标志物的microRNA共9条。这些microRNA靶标基因涉及的功能主要有小G蛋白介导的信号转导、启动子转录调控、心脏小梁形态、活性氧依赖性反应、蛋白复合物的组装、细胞铁离子稳态以及血管生成等。主要参与调控的信号通路包括FOXO信号转导通路、Ras信号途径、过氧化物酶体信号转导途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信号转导通路、雌激素信号转导通路、非小细胞肺癌、T细胞受体信号通路等。最终筛选到核心调控因子microRNA-148、microRNA-17以及microRNA-660。由此可知,microRNA-148、microRNA-17、microRNA-660 3种microRNA可能作为主要调控因素参与了阿尔茨海默病病人血液中的调控机制,可作为诊断阿尔茨海默病的候选分子标志物。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人水通道蛋白9(hAQP9)在便秘与非便秘直肠黏膜的表达变化,探讨其与便秘的关系及意义. 取10例顽固性便秘患者手术标本作为便秘组,同期10例无便秘病史直肠癌手术标本近断端部分作为非便秘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hAQP9的表达差异.免疫组化结果显示AQP9主要表达于杯状细胞,在便秘和非便秘组表达量有差异,便秘组表达明显减少(P<0.05).AQP9主要存在于杯状细胞并表达减少,可能参与了杯状细胞的黏液分泌,推测其表达下降与便秘的发生、发展具有密切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新基因BP1抗体制备及其在乳腺癌表达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新同源盒基因BP 1在乳腺癌的表达,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设计19肽,合成并偶联到大分子载体KLH上制成人工免疫原,制备兔抗BP 1多克隆抗体IgG.蛋白印迹方法检测BP 1在乳腺癌细胞系M CF 7、M DA-M B-231细胞均有表达: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BP 1蛋白在乳腺癌的表达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在雌激素受体阴性肿瘤的表达率高于雌激素受体阳性组。BP 1基因的异常表达参与了乳腺癌的发生,是一种新的乳腺癌分子标志物.  相似文献   

16.
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杂交和免疫细胞荧光等方法首次研究了新型雌激素受体ERα36和窖蛋白-1(Caveolin-1)在大鼠皮肤组织中以及角质细胞系中的表达,探讨了二者的表达关系和分布特征.结果发现:(1)大鼠皮肤中有ERα36的表达,其表达的量与Caveolin-1的表达量呈负相关,且存在性别差异和部位差异;(2)表皮角质细胞中有ERα36的表达,主要分布在细胞膜上,且与Caveolin-1共定位.提示新型雌激素受体ERα36存在于皮肤细胞中,且可能参与Caveolin-1介导的雌激素信号转导,在雌激素治疗皮肤疾病过程中发挥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7.
采用组织芯片技术研究KIF18A蛋白与卵巢癌发生的关系,并探讨该蛋白分子治疗临床卵巢癌的潜在价值.对比100例卵巢癌病患的癌组织与正常组织芯片,KIF18A蛋白分子在正常卵巢组织、卵巢癌、转移淋巴结中皆有不同程度的表达.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组织(p≤0.05).卵巢浆液性乳头状腺癌的不同分期中,Ⅰ期与Ⅱ期相比,在Ⅱ期中KIF18A蛋白分子的表达明显上调(p≤0.05).同时,淋巴结转移性浆液性乳头状腺癌中的KIF18A蛋白表达量高于非转移性的浆液性乳头状腺癌(p≤0.05).这些结果表明,KIF18A蛋白分子的表达强度与卵巢癌的肿瘤临床分期以及淋巴结转移有关,可作为卵巢癌检测的新型标志物.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差异蛋白(TM9SF1,AZU1)在颅内动脉瘤形成和破裂中的作用机制.方法收集26例颅内动脉瘤夹闭手术患者的动脉瘤血管壁组织,术中取同一患者头皮断裂(2 mm)的颞浅动脉(STA)作对照,采用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法分析TM9SF1,AZU1在STA和颅内动脉瘤血管壁组织中的含量和表达差异.结果 Western blot显示:颅内动脉瘤血管壁组织中TM9SF1和AZU1含量较STA组织分别增加5.5,7.8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化显示:STA组织中TM9SF1,AZU1呈阴性或弱阳性表达,颅内动脉瘤血管壁组织中TM9SF1和AZU1呈阳性或强阳性表达,动脉瘤血管壁组织中TM9SF1,AZU1染色分级明显高于STA组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M9SF1,AZU1可能参与了颅内动脉瘤发病的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讨血清miRNA作为诊断标志物的可行性,利用茎环引物进行qRT-PCR,检测了miR-25、miR-223和miR-373在正常人血清、食管鳞癌患者术前和术后第7 d血清、癌组织和癌旁组织的相对表达量.实验结果表明:术前食管鳞癌病人的3种血清miRNA相对表达量高于正常人和手术后第7 d病人,AUC分别为0.794、0.839和0.873,癌组织的这3种miRNA相对表达量高于癌旁组织.这3种miRNA在食管癌患者癌组织的高表达导致血清的这3种miRNA含量增高,因此这3种血清miRNA可以作为候选诊断标志物.  相似文献   

20.
叶武  毛威 《今日科技》1997,(11):35-36
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是威胁人类生命和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血清TC、LDL—C增高,HDL—C降低是诱发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冠心病的一级和二级预防试验证明,降低血清TC和LDL—C能够预防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的发生和发展,而HDL—C则被认为是一种抗动脉粥样硬化的血浆脂蛋白.故针对不同类型的高脂血症选择不同类型的调脂药,能更有效地减缓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的进展,减少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危险性,对冠心病患者提供确切的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