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日恢复邦交后,两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不断发展与深入。中日关系发展的关键在于两国民众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彼此信任,因为中日友好归根结底是两国人民的友好。然而,中日两国民众间存在的历史认识差异阻隔了中日两国民众的互信。政治文化作为社会观念形态,体现着人们的政治价值和政治心理取向。从政治文化的角度分析中日两国民众存在的历史认识差异有助于我们理解造成两国民众历史认识差异的潜在深层因素。  相似文献   

2.
日本是近代史上加害中国最深最重的国家。新中国对其以德报怨,不再追究其侵略罪行,放弃索赔要求,此大义之举令多数日本人超出意料。但日本国内近年否认、美化侵华历史罪行的趋愈演愈烈,若不翻然醒悟,历史问题仍是影响中日正常关系的症结之所在。  相似文献   

3.
开始于2006年10月的中日共同历史研究,经过双方学者的努力,于2010年1月31日公布了第一阶段的研究成果,这份中日共同历史研究报告书,包括“古代·中近世史”和“近现代史”部分的中日双方学者的各13篇文章。就3年多来首次公布的研究成果,我刊采访了中日共同历史研究中方首席委员步平教授。  相似文献   

4.
在周代,滕县地区曾经存在过三个小国,就是滕国、薛国和小邾国。这三个小国的历史和滕县古代历史有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探清它们的历史脉络,对阐明滕县的古代史有重要意义。本文打算对这三个小国的起源,世系演变,经济发展情况、政治和军事活动、人物等几十方面作一些阐述,并结合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以就教于各位专家、学者们。  相似文献   

5.
日本的明治维新取得了成功,中国的戊戌变法却遭到了惨败。中日两国历史文化传统不同和资本主义发展程度不同是其根本原因,中日两国面临的国际环境不同是重要的外部原因,而中日两国改革的策略与手段不同,是重要的内部原因。  相似文献   

6.
《科技智囊》2009,(10):92-92
1.9月2日,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来访的古巴外长罗德里格斯。他说,建交49年来,中古友好关系不断深入发展。进入新世纪以来.在双方共同努力下,两国关系进入全面发展的新时期。两国政治交往日益增强,合作领域不断拓宽,富有成果。中国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发展同古巴的友好关系.愿在平等互利、共同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深化两国互利合作,推动两国友好关系结出更加丰硕的果实。  相似文献   

7.
《世界知识》2008,(20):70-70
中日两国一衣带水,同根同源,但中日两国因历史问题“天然的”不亲近仍是一个严酷的现实问题。不久前,日本青山学院大学政治学教授小仓和夫在《日本反感中国的根源》一文中指出:在几乎所有的国际民意测验中,日本在爱好和平或者在对世界和平与稳定的贡献方面得分都很高。换言之,许多国家的人都认为日本有着良好的形象。不过,有一个非常值得一提的例外,那就是中国。文章写到,尽管中国经济发展令人瞩目,政治影响力也越来越大。但在日本并不受青睐。实际上,越来越多的日本人似乎都很反感中国,或者表示不喜欢中国。这种憎恶中国的根源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8.
《世界博览》2009,(18):10-10
《华盛顿时报》保守评论家安德鲁·布莱巴特开设的网站Breitbart.com9月3日报道,日本外务省称,原定于9月4日举行的中日两国历史共同研究最后一次会议因中国专家提出要求,会议和报告将延期进行。日本方面对此次推迟表示遗憾,新的日程将在今后商定。  相似文献   

9.
筷子,古称箸,它是当今世界上公认的独特餐具.而中国是筷箸的发源地,在隋朝的时候,中国的箸食制度通过日本遣隋使传入日本,可以说以箸进食,是中日两国共同的进食方法.但是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日筷箸虽同出一源,却发展迥异.形成了各自的筷箸文化.文章通过两国筷箸历史的考证、筷箸的外形、材质及使用方法的比较来考察两国箸文化的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10.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迅猛发展的今天,中日两国的经贸合作取得了空前的进展。但由于历史问题等消极因素的影响,中日关系时常出现波折。历史问题是阻碍中日关系发展的最大障碍,但中日关系的发展也有诸多有利因素:经济上的相互合作、文化上的频繁交流、安全上的相互借重,已成为双方共同的战略利益。中日两国应从大局出发,积极消除消极因素的影响,充分利用各种积极因素,推动中日关系在新世纪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中日两国的新剧运动从产生到发展,由于共同的文化背景和相似的时代呼声,表现出一个新型剧种在引进、消化、吸收外来文化过程中的共性,又由于戏剧改革的外部环境的影响以及两国不同的文学传统的渗透,表现出对形式与内容上的不平衡,最终导致中日新剧运动发展的不同结局。  相似文献   

12.
在"后小泉时代",日本鹰派领导人继续对华强势,两国政治摩擦可能增多升级,首脑互访可能再次中断.历史问题、台湾问题将继续成为两国政治交恶的主要原因.面对这一态势,中国方面应继续坚持"以史为鉴,展望未来"的方针,加强与日本沟通与协调,敦促日本政府和国民进行深刻反省,运用法律等有效手段合理、理性处理两国的政治争端和摩擦.  相似文献   

13.
日美两国的行政集团所处的不同的政治环境对它们遵循的政策制定方式和国家观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日本的一党为主的政治环境有益于强化避免争斗的意识,有益于强化行政机构的独立地位;美国的两党制构成的政治环境看重相互批评,提倡按照已有的政治游戏规则进行竞争,因此行政机构的独立地位受到制约。不过通过一些调查和分析,我们看到两国行政精英的差别远比那种认为“日美两国的行政官员处于某种政治价值观的两极,其形象也是截然相反”的观点要复杂的多。  相似文献   

14.
汉赋中表现出鲜明的国家一天下意识、浓重的历史情绪和高昂的政治热情,呼应着时代的共同主题,成为汉代社会精神的集中表现,是汉代文学宏大叙事的典型样本。  相似文献   

15.
李依晨 《青年科学》2013,(12):58-59
文综要求我们对各个具体科目进行融会贯通,但其最根本的立足点还是在于历史、政治和地理这三门科目中,假如你对这三门课均未能好好把握,那就很难在文科综合中取得好成绩了,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所以,要学好文科综合,最首先的是必须学好历史、政治和地理。只有打好这个坚实的基础,才能做进一步的融合。  相似文献   

16.
阐述了公民文化的背景,认为当前制约中国政治共识的因素有三:经济共享的分化对政治共识的掣肘,历史革命因素强化对政治共识的牵制,儒家理想主义的内在冲突对政治共识的阻碍。在由“臣民文化”向“公民文化”转变的过程中,政治共识是一个为公民文化研究者所忽视的症结。只有在中国社会发扬和谐文化,培育社会共同生活的平台,塑造公共理性,才能构筑出普遍而深厚的政治共识,进而为中国公民文化建设摆脱困境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7.
黄小丽 《遵义科技》2006,34(2):54-55
英语是世界上的主要语言之一。由于历史的原因和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发展的结果以及英语本身所具备的条件,英语已在世界上起到国际语言的作用。在当今中国,英语也是国人学习外语的第一选择,因而如何让学生学好这门课程,能较熟练地使用这门语言正是英语教学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它的目的所在。  相似文献   

18.
戊戌变法与明治维新是中日两国近代史上重大事件,它们都是以西方为榜样.以改革为手段,以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为目的的爱国政治运动,但其最终结局及其对两国历史的影响却大相径庭。本文分析比较了戊戌变法与明治维新的异同,着重探讨了它们的主要区别,以期加深人们对两国历史的认识,引出必要的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19.
纪录片《过台湾》在进行大量田野调查、掌握丰富文献资料和第一手“活态”资料的基础上,以独特的影像历史叙事方式,展现300年来台湾社会历史的发展进程。它从考古发现、学术研究里梳理史实,在台湾百姓口述的历史事件里确认民族认同的共同记忆,铲除“台独”史观的深根蟠结;以影视传播的历史叙事,在文缘相同、法缘相续中建构文化认同的共同记忆,揭露“台独”史观篡改历史的险恶用心;从闽台对渡的故园绝恋、政权更替的影像挖掘、对日抗战的家国情怀中,确认国家认同的共同记忆,揭露“台独”史观分裂国家的实质,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  相似文献   

20.
派阀是日本政治中的特有名词,在世界政治中也是较为独特的现象.这是日本现代政治特定历史条件和传统社会文化共同作用的结果.在很长时间内,派阀在日本政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甚至关键性的角色.然而,随着国内外形势变化和派阀政治弊端的显露,派阀逐渐式微,这在最近一次自民党总裁选举中体现得尤为明显.派阀政治的前景走向,也反映了日本政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