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立了薄带冷轧机的板形自动控制目标设定模型,它以轧后带钢的在线屈曲和后屈曲理论为板形生成的力学判据,以实测带钢温度横向分布为补偿,分别在2030CVC冷连轧机和1250HC冷轧机上运行成功,生产实绩证明其控制效果优于原用的引进模型,板形质量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2.
CVC四辊冷轧机板形控制策略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研究了宽带冷轧机的板形控制策略理论问题以及CVC四辊冷带轧机建立合理的板形控制策略的一般方法,在此基础上,以宝钢冷轧机的第五机架为对象,建立了一套适用的板形控制策略模型。 相似文献
3.
大型铝带冷轧机轧辊温度场及热变形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了“通/断”式分段冷却控制模式的换热系换热计算的方法,利用轴对称有限元法模拟了2350铝带冷轧机辊的稳态温度场及其热变形。该理论对于研究分段冷却控制板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DSR宽带钢冷轧机的特殊板形控制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动态板形辊(DSR)宽带钢冷轧机的板形控制性能存在垂直不对称的问题,通过建立全辊系模型,运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其特殊的板形控制性能进行了数值计算.定量研究了国内某厂引进的DSR轧机的板形控制性能及其垂直不对称性,分析了这种不对称性的产生原因,并制定了减轻其危害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5.
针对现有六辊轧机对使用两组弯辊力进行四次板形控制的理论不足,提出了弯辊力组合板形控制策略.利用Marc有限元仿真计算软件建立辊系--轧件耦合模型,分析工作辊弯辊力与中间辊弯辊力板形调控特性的差别.在此基础上通过理论推导,建立了弯辊力组合板形控制策略的两种实现方式——在线闭环控制模型与基于弯辊力组合系数的设定参数在线调节方法.现场应用结果表明,弯辊力组合板形控制策略能够充分利用工作辊弯辊力与中间辊弯辊力板形调控特性的差别进行配合调节,对长期困扰生产的四次板形缺陷实施快速精确的控制. 相似文献
6.
为准确掌握超宽冷轧机不同宽度带钢的板形特征,以某2180 mm超宽冷轧机1900 mm宽度带钢实测板形数据为研究对象,借鉴“大数据”的思想,结合数据挖掘领域中聚类分析方法,提出基于网格和密度的板形特征聚类方法,并以此方法对几种典型带钢宽度的大量板形实测数据进行分析,得到不同宽度带钢的板形特征。以分段函数对板形特征进行多项式表达,得到不同宽度带钢的板形特征参数化分析结果。提出的基于网格和密度的板形特征聚类与分析方法,能够快速准确地对大量板形实测数据进行分析,提取出长期生产过程中板形缺陷特征并得到参数化表达,从而为冷连轧机,特别是超宽带钢冷连轧机的辊形改进和控制策略优化提供数据基础。 相似文献
7.
基于效应函数的冷轧机板形闭环控制策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效应函数和冷轧板形调节性能进行界定,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效应函数的板形闭环控制策略,揭示了该控制策略内含的数学模型,并对其控制效果进行了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8.
建立了宽带铜6辊紧凑式冷轧机组弯辊力设定综合模型,以提高带铜板形质量.采用大型通用有限元软件建立了辊系弹性变形三维有限元模型,结合工业轧机整体取样,分析了双机架冷轧机多轧程各道次带铜板形比例凸度变化,确定了板形的主要影响因素;以板形良好为目标、双机架弯辊力的相对余量均匀作为约束条件,建立了基于遗传算法的工作辊和中间辊的弯辊力设定数学模型.本模型应用于1500mm6辊UCM大型工业轧机连续轧制试验取得明显改善带钢板形和提高对带钢来料凸度波动变化适应能力的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9.
为减少冷轧带钢的非对称板形缺陷的产生,设计了工作辊非对称弯辊控制系统.应用影响函数法计算辊系变形,同时考虑辊缝中金属横向流动对带钢出口横向张力分布的影响,通过迭代法计算出工作辊两端施加不同弯辊力后的辊间压力分布、出口厚度横向分布以及出口横向张应力分布.理论分析结果表明,工作辊非对称弯辊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辊间压力分布不均,减轻轧辊磨损和减少轧辊掉皮事故的发生,降低带钢边部的非对称板形缺陷.实际应用结果证明,当倾斜调整量小于10%时,应用工作辊非对称弯辊替代倾斜调整,可以获得更好的板形精度.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理论模型线性化的基础上,用梯度投影技术,给出了1700mm 冷连轧机多目标优化规程,并提供了板形的在线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1.
工作辊分段冷却小脑模型模糊控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小脑模型神经网络控制方法对该系统进行了仿真试验研究,小脑模型神经网络适合处理多输入输出问题,并且具有自组织,自适应和自学习街特点,试验结果表明CMAC方法是有效的,可进行工业实际控制。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某现代化钢铁企业热轧厂层流冷却系统自动化控制的系统设计,自动控制策略、模型以及控制系统投入在线运行后的实际控制结果和存在问题。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分析和改进,实际控制结果表明,通过对设计的应用软件的适当改进和模型系数的优化确定,可以把取温度控制在要求的范围,设计的层流冷却控制系统基本上能满足生产和工艺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板形控制是当今轧钢技术发展中的一项热门技术,这项技术对中厚板轧制系统来说尤为重要。本文就板型控制系统工艺的优化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7.
曹建国;江军;邱澜;李艳琳;何安瑞;张勇军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7):1584-1591
针对新一代高技术宽带钢冷轧机冷轧薄板高精度板形质量边降、凸度、同板差和平坦度等多指标日趋严苛难题,结合生产实践分析宽带钢冷轧机国际主流机型及其板形控制特点,提出宽带钢冷连轧“门户机架”“中间机架组”和“成品机架”全机组一体化板形控制策略。研究结果表明:从四辊和六辊冷轧机的凸度和边降构成特征可知,四、六辊轧机轧辊压扁的不均匀变形和“有害接触区”弯矩在带钢凸度和边降构成均占主要比例,四辊轧机板形控制能力随着宽度的增加而显著增强,且对四辊和六辊轧机高精度一体化板形控制应采取明显不同的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18.
针对中厚板控冷系统冷却水流量控制问题,开发了一种新型的流量控制技术.通过对各个电磁调节阀开口度和相应管道流量实测值采样,分析并计算出流量设定-开口度设定曲线;根据曲线计算出控制器的基本输出量,再根据流量计反馈与流量设定值的偏差用PID控制器进行闭环控制,使得冷却水流量的控制精度得到了提高.这种控制技术在实际生产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影响硬线性能的主要工艺参数,这些参数是决定线材最终产品质量的关键,并初步讨论了其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20.
以某冷轧宽带钢UCMW轧机为研究对象,采用有限元法分析了单锥度工作辊窜辊和单锥度工作辊端部辊形对边降控制的影响. 结果表明:端部辊形采用正弦函数时,随工作辊端部锥段窜入带钢深度的增加,边降呈抛物线关系减小;工作辊窜辊的边降调控能力随端部辊形有效段锥度的增加而增加. 同一窜辊深度下,增大有效段锥度可以减小边降;不改变有效段辊形而减小锥段长度可以减小边降. 此外,减小锥度和增大锥长可减小最大辊间压力和辊间压力不均匀度.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