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刘琳 《新余高专学报》2011,16(4):105-107
张贤亮是一位敢于突破"禁区"的作家,他的长篇力作《一亿陆》"剑走偏锋",讲述了一个人种退化的问题,作者将这种对人类生命的终极关怀置于社会的最底层进行言说,充分显示了作家的底层视野,是一种底层视野下的生命关怀。  相似文献   

3.
陈应松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乡村小说是一种贫困叙事,这种贫困叙事有着丰富的内涵.首先,这种贫困叙事表达了一种底层关怀:展示了乡村极度的物质贫困及由贫困所致的精神贫困.其次,贫困展示负载着深沉的文化思考:对作为乡村的对立物而存在的城市的文化思考,在文化层面对底层农民生存出路的探寻.  相似文献   

4.
顾玮 《枣庄师专学报》2009,26(3):107-111
葛水平怀着对底层的悲悯之心,把言说和表现的权利交给笔下的人物,展示了生活在社会最底层人民的生存伦理和命运悲剧,同时,并不回避造成底层生存困境的社会体制的沉疴痼疾,在广阔的社会背景下,重建了底层生活的美学意义。作家立足于民间文化立场,从日常化的生活经验出发,用饱满生动的生活细节,来演绎饮食男女的苦乐悲欢,其大俗大雅的民间叙事使作品充满了民间文化特有的诗意想象。  相似文献   

5.
河南女作家邵丽凭借深厚的写作功底及敏锐的生活视角在小说创作中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其中小说《明惠的圣诞》获得了第四届鲁迅文学奖。她以女作家细腻深沉的视角聚焦女性生存,记录经济大潮冲击下女性命运的跌宕起伏,呈现乡村女性的生存尴尬,触摸她们内心的真情实感,揭示乡村女性在城中的卑微生存,书写底层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为底层女性的生存发出强有力的质询。  相似文献   

6.
艾米小说《山楂树之恋》在网络时代迅速窜红,甚至让无数名利场上的大腕人物为之潸然泪下,被称为史上最干净的爱情。它之所以能获此殊荣,是因为其在爱情叙事方式和审美特质上打破常规,实现了男女性别的角色反串、精神恋爱的高调礼赞、身体叙事的边缘淡化以及革命意义的反向解读。  相似文献   

7.
作为21世纪“底层文学”的开山之作,《那儿》通过第一人称叙述者看似玩世不恭的口吻和主人公悲剧命运之间的内在关联,呈示出21世纪中国“底层文学”的历史感.“底层”这一措辞的变化往往将中国的革命话语、社会主义文化与西方的后殖民理论混淆起来.这一混淆不仅遮蔽了不同社会的社会、文化和政治条件及其实践,同时也带来了基本的和重要的革命话语和观念的边缘化.  相似文献   

8.
小说《占有》在现在叙事的基础上,又交叉叙述了人类远古时代和维多利亚时期发生的故事,并且包含了诗歌、童话、书信、日记等题材各异的文本。三个不同时期的叙事加上题材各异的文本,形成互文映照关系,构成了一个庞大的叙事体系。  相似文献   

9.
分析方方小说原生态的创作方法,认为其小说中塑造了一系列丑陋的都市小市民形象,通过描写他们粗俗、肮脏的生活布景来揭露他们病态的灵魂和异化了的人性;并从更深层次上揭示了人性自私冷漠,人间温情普遍缺失的悲剧现实,也表现了作家的现实批判精神和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10.
张爱玲的小说以丰富多样而又极具意味的物象参与故事叙事,这在她的短篇名作《第一炉香》中颇为显著。该小说以人物服装作为推动叙事进程的纽带之物加以叙写;仙人掌、金刚石手镯等日常生活物件具有明显的象征人物内心变化的意味;月亮、住宅则预示人物的悲剧命运。不同的物象所具有的不同的叙事功能,形成了张爱玲小说显著的物叙事特征。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从成长小说这一视角对澳大利亚小说家马丁·博伊德的《露辛达·布雷福特》中的主人公露辛达从少女时代到暮年之时的成长历程作了研究分析,分别从天真懦弱、陷入困惑、跟随前进、成熟蜕变四个方面剖析了露辛达这一人物从天真到成熟这一坎坷成长历程.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