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血疗"是输血医学发展的一个分支,是研究疾病与血液改变之间的内存联系,探索血液中存在的病理成分,寻找去除或减少血液中病理性致病因素,激活机体内部的生理活性物质,从而达到治疗或辅助治疗、预防疾病为目的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该项目对血液保护方法从系统的角度进行了完善,提出“综合性血液保护”技术,包括10大措施,并成功地应用于CABG中。在保证CABG成功率100%的基础上,节省库血若干,其中27.1%例实现了未输血手术,并可减少输血并发症。项目还对综合性血液保护进行了生化及微观电镜观察。项目还设计了可广泛应用于临床的“自体血回输处理装置”。  相似文献   

3.
于治国 《甘肃科技》2011,27(1):152-153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出血相对较多,为了保证患者血液的携氧能力,使患者较快地恢复,需要在术中和术后输一定量的血,包括在术前或术中收集病人自己的血液,在术中或术后回输;目前认为术中和术后使用自体血回输装置较少自体血的丢失;以及输注异体血。在正规的医院,异体血要经过乙肝、丙肝病毒及艾滋病毒等的严格检验,相对是比较安全的。但关于输注自体血和异体血术后感染发生的比较,需要系统评价和随机对照试验将可提供有力的证据。  相似文献   

4.
张彩霞  何玉梅 《甘肃科技》2011,27(7):153-154
探讨手术中自体血液回输的安全性和效果。对95例手术应用血液回收机行术中自体血液回收。手术开始后回收术野血液,术中回输给病人。病人术中,术后只有6例需输异体血,术后恢复顺利,均未发生血缘性感染,病人血常规及凝血项目检查均在正常范围。手术中自体血液回输是安全且有效的自体输血方式,可以及时获得大量新鲜血液,不仅节省了异体血用量,而且有效避免了血液传播性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告了我院206例脑血栓患者,按全国第二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评分,随机分组,血疗组106例,对照组100例。对照组单用药物治疗:丹参、维脑路通、胞二磷胆碱、阿斯匹林及潘生丁。血疗组在用上述药物的同时,加用量子血疗,通过30天的治疗观察,分析统计结果,血疗组康复速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脑血栓在药物治疗的同时,配合量子血疗,其作用是积极而有效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在手术中应用血液保护与自体回输的方法减少输入库血量或不输库血,使手术得以顺利完成.方法:选择合适的病人,使用由昆明中心血站提供的有CPD保养液的标准血袋在严格无菌操作下经肘正中静脉、头静脉或股静脉放出计算血量的1/3,约1~1.5单元,并同时输入平衡液或"血定量"代血浆以维持循环,严密监测生命体征.结果:全组病人放血后Hb、Hct、HR、MAP、Sao2较放血前有所改变,但回输自体血后Hb、Hct、HR、MAP、Sao2基本恢复到放血前的水平.结论:血液保护与自体血回输在手术中的应用是一种简单易行的方法,它不但可以减轻病人的经济负担,更主要的是可以杜绝血液性传染病的传播,控制院内交叉感染.  相似文献   

7.
在全身麻醉(全麻)中误输异型血引起的溶血反应,由于麻醉作用及输血速度快,其症状、体征不明显,早期最易被发现的是血红蛋白尿。但发现时异型血输入量已很大,引起的溶血已很严重,死亡率很高。自1980年以来,作者在临床全麻中对2例大量误输异型血所致严重溶血采用经典疗法[1,2]加血液稀释[3]及1次大容量换血疗法救治,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分析如下。1换血操作方法 (1)发现血红蛋白尿后,先用5.1cm长 16G(型号)外套管针穿刺左右两侧肘静脉(建议术前穿刺好);用13.3 cm长 16G外套管针或中心静…  相似文献   

8.
心脑血管疾病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人类死亡的首要病因 .协和医院中医科在武汉市率先使用“等容血液稀释血液代生物平衡疗法” ,采用中西医药物 ,融合微循环血液流变学、激光复合量子医学、磁医学、紫外线照射和高压氧医学等高新技术 ,对血液进行处理后 ,再进行体血回输 ,从而达到调整血液流变性质 ,改善微循环的状态 ,平衡机体内循环 ,增强免疫机能 ,综合形成对心脑血管疾病的整体性治疗 .经临床实践证明 ,该疗法有效率达 98% .据协和医院中医科李道本教授称 ,血液稀释平衡疗法具有疗效好、见效快、安全无副作用等特点 ,是目前预防和治疗心脑…  相似文献   

9.
光亮子血波辐射疗法(即应厅)简称UBI治疗,是抽取患者少量的静脉血经抗凝,紫外线照射及充氧后,再回输体内的治疗方法.我们采取本人血液回输方法.我科自1993年3月以来,共治疗218例脑血管病疗效较好.现将治疗中有关护理方面的体会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218例患者中,男194例,女24例,年龄在38eds岁,经CT确诊为脑梗塞、脑出血,其中脑梗塞126冽,脑出血92例;住院病人134例,门诊病人84例;141例作一个疗程,77例作两个疗程。(二)治疗方法1、病人在病房(或血疗室)中常现消毒后用装有抗凝剂的血袋抽取被倒上肢肘…  相似文献   

10.
输血是现代医疗的一种重要治疗方法。同时,也是肝炎等疾病传播的重要途径。其中病毒性肝炎尤为重要。该病发病人数.在法定报告传染病中占第二位。对此,防止通过血液传染肝炎,是检验工作者一项重要任务。据报道,在广泛采用灵敏方法检查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以及乙肝疫苗应用后,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输血后肝炎,已明显减少。目前认为,大部分输血后肝炎与丙型肝炎病毒有关。据美国,日本,法国等国家报道,这些国家中,因输血而引起的丙型肝炎达80%。1989年,国际非甲非乙肝炎会议正式命名,由丙型肝炎病毒(HCV)…  相似文献   

11.
马杰 《科学世界》2007,(7):60-64
动脉硬化、脑梗塞、心肌梗塞,这些都是由于血液凝结成块,妨碍正常流动所引起的疾病,这些疾病都和你可能听说过的“血液黏稠”有关。血液的黏稠度表明血液是否容易流动,它与血管壁内膜的细胞也有关系。本文说明血液黏稠度由什么因素决定,介绍血管内壁细胞与血液凝块的结构,以及血液凝块与疾病之间的关系。[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对血疗病人异常心态的分析与护理贾康卿(兰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730030)血疗是将患者约200ml的静脉血注入光量子血疗仪的特制石英罐内,经紫外线照射、充氧振荡后再回输到患者静脉内的一种治疗方法。在我院主要用于治疗一氧化碳中毒、格林-巴利综合征、散发...  相似文献   

13.
献血前对供血者作严格的血液生化试验,可以大大降低接触艾滋病和其它传染病的危险性。但这并不能完全避免受血者因输入错误血型的血而造成的医疗事故。因此,科学家考虑能否发明一种更安全的办法,采用化学方法使A型和B型红细胞转变为通用的O型红细胞,以便在不需做配血试验的情况下可将任何红细胞输入任何血型的患者。一旦这种技术创新获得成功,将可以纠正血型库存的不平衡,降低过期血液的报废量,并可降低血液分配成本。  相似文献   

14.
魏一  王金环  孙伟正  龙岩 《甘肃科技》2022,(11):119-121
在中医体系中,从经络角度出发论治血液疾病的医家甚少,经络思维多与针灸理论相联系,运用经络学说治疗各种疾病,但在古代文献中,经络与血息息相关。本研究通过对经络与血液的整体审视,阐述经络与血液的生理和病理联系,以及药物归经理论指导治疗血液疾病的应用,分析整理了名老中医的用药经验,进一步从经络角度论治血液病的理论基础与可行性,将经络思维纳入血液病临床辩证体系中,为中医诊疗血液病拓宽视野。  相似文献   

15.
胎儿母体输血综合征是发生于妊娠期的一种并发症,其病因不甚清楚,初期胎儿可代偿而无明显表现,失代偿会出现胎动减少或消失、胎心监护出现正弦曲线、水肿胎等表现,该病通过Kleihauer—Betke试验可以诊断,而流式细胞仪、母血甲胎蛋白测定、荧光显微镜技术等是近年来用于确诊及定量的技术。确诊病例可行宫内输血治疗。患儿未来中枢神经系统发育情况以及神经精神并发症的发生尚需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6.
试图用现代科学的概念和理论对传统生命文化进行整合和建制化~[1])一直是部分现代人的努力方向,尿疗即为此类.尿疗是试图通过尿液来预防和治疗疾病或强身健体的一种做法,其方式包括直接或加热饮用、外用自己或他人的尿液.目前,日本、印度、巴西、德国等都有尿疗实践者,尿疗被称为源于东方的自然疗法~([2]).  相似文献   

17.
有这样一句话:你的心脏就是你的健康,这充分说明了心脏的重要性。人体内心脏连着血管,血管组成了人体的运输线,血液流动其中,心脏则是动力器官,正是它的收缩推动了血液在血管中奔流不息。像水泵一样,心脏就是人体内的一个“血泵”。  相似文献   

18.
胎儿的Rh血跟他的母亲不同时,有时会出现不亲和现象,婴儿出生时就得黄疸病,医学上称为新生儿溶血症。这种病孩的家庭,往往是第一胎正常,以后几胎就发黄疸,而新婚妇女第一胎出现新生儿溶血症,主要和Rh(一)血型的女女婚前输入Rh(+)血液有关。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42只输异体血的兔进行了组织相容性研究,结果表明,可以取任何供血兔的血输给任何受血兔,而不会引起抗宿主反应及溶血反应,在不考虑血型的前提下,本组实验受血者输血已达其身血容量的20%以上,而没有发生任何溶血性变化。尽管兔存在血型,但抗原性较弱可能是不发生溶血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热疗是一种历史悠久的疾病治疗方法,在中国和世界各地都有用热疗治愈疾病的历史记载.本文主要从技术、产品和临床3 个方面综合回顾了现代热疗的发展历程,分析了微波、射频、超声等热疗技术的进步和磁感应热疗等新型热疗技术的出现.分析表明,目前热疗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可以实现更高的治疗温度,温度控制更精确,副作用更小,疗效更好;在肿瘤治疗领域,热疗甚至有可能成为一种新的主流治疗手段,在一些常见的良性疾病治疗方面也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