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梁祖霞 《科学之友》2001,(11):14-15
由于"人类基因组计划"的顺利进展,使得人们对于生命美好的前景充满了憧憬。一本由哈佛大学某博士精心撰写的科普书籍《人体革命》,其封面上就显赫地写着这么几个大字:"基因科学能使您活150岁!"有些人的胃口还要大得多,认为人类的寿命有望达到五百岁、一千岁,甚至更长……那么这是真的吗?人类寿命真的可能像预言家所说的那  相似文献   

3.
死亡感觉     
凡工 《科学之友》2000,(8):18-19
  相似文献   

4.
我们为什么会衰老?哪些生物机能决定我们的肌体在不断衰退?在古代,很多术士"炼金"以求得到长生不老丹,到底能否找到一种抗衰老的有效治疗方法和药物?现在,科学家正寻找着这些问题的答案。衰老如今不再被视为不可逆转的过程。最近10几年来,科  相似文献   

5.
平山丽子 《世界科学》2000,(9):15-16,33
所有的人都难逃年迈、衰老而死亡的命运。我们为什么衰落?不老不死是不可能的吗?袁老的真面目还几乎会不明了。最近发现存在着使细胞变老的基因成为议论纷纷的话题。不久的将来,也许能解明老化的秘密。  相似文献   

6.
2001年4月,位于西班牙马德里的深空天线网意外地接收到了一个异常微弱的电波信号。经查证,该信号是由一艘与控制中心失去联系近8个月的宇宙飞行器发回的。此前,科学家以为这艘名为“先锋10号”的飞行器大限已至,因此没料到还会收到它传回的信息。截至2002年,“先锋10号”已在太空中正常运行近30年时间,是宇航飞行器中超期限服务的精英之一。除“先锋10号”之外,“旅行者1号”、“旅行者2号”、“IMP-8号”都是拒绝死亡的精英飞行器。  相似文献   

7.
8.
衰老和基因     
衰老的秘密 众所周知,不同的生物其寿命也相异,就此而言,男人和女人的寿命看来也略有差别。这清楚地表明,一切生物体的正常寿命是受其基因所决定的。不同的基因可能使人的寿命更长,故在调整人类寿命这一问题上,遗传工程师们也许有用武之地。但是,衰老不可能是由一个或几个基因所控制,因为那样则意味着象“闹钟”型开关系统一样简单。就象设计不同类型的钟表在上满发条以后所走的时间长短不同那样,遗传上所构成的不同的生物体其生存的时间也不尽相同。要调整时间的长短可能需要对其机制进行根  相似文献   

9.
美国好莱坞超级影星玛丽莲·梦露是举世公认的绝代佳人,她于1962年36岁时英年早逝,为此身后留下很多谜团。最近国外出版的一部有关她个人生活的影集首次公开的她19岁、24岁时的照片,为梦露之谜又增加了新的神秘色彩,美容专家们意外地发现衰老在这个所谓青春常驻的影星身上也同样存在。  相似文献   

10.
11.
贡小兵 《科学之友》2006,(12):24-24
在非洲的一个原始部落里,一天,一个土人因小事触怒了部落里的巫师。只见巫师闭上了眼睛,指手划脚,口中念念有词。这个土人听了巫师的咒语之后,马上面如死灰,神情呆滞,垂头丧气,回到家后,便一病不起,没过几天,竟然一命归西了。这是非洲原始部落里普遍存在的一种死亡诅咒。因为这个土人一向对巫师的法术深信不疑,所以陷入了极度的恐惧与绝望之中,心理很快崩溃,生理上也产生了一系列不良反应,之后很快死去。欧洲科学家伍德博士在对一些非洲原始部落进行考察时,发现了这种死亡诅咒现象,他马上将此作为专门的研究课题。经过广泛深入的研究,他发现…  相似文献   

12.
死亡之谜     
人怎么样才算死了?这个听起来似乎不难回答的问题,其实却很复杂。国外有人估计,在宣布已死亡的人中,竟有4%实际并未死亡,却误被活埋或火化了。这不能不引起人们对"死亡"的关注。人未死入木,活埋于地下,在人类历史上是不乏其例的。  相似文献   

13.
紫藤 《科学之友》2006,(9):27-27
或许您也听说过,人在死之前有一种不祥的预感。这到底是一种什么预感?死亡真的只是肉体逝去,灵魂得以出壳吗?没有人知道,什么时候自己的命运会嘎然而止;也没有人知道,是什么会把我们带离尘世。然而,有人能预感到这一时刻的到来。充满神秘和奥妙的直觉,让我们找到开启未知世界大  相似文献   

14.
《大自然探索》2007,(10):69-69
蚊子虽小,却可以使人毙命.这种敏捷的、嗡嗡作响的小东西,在所有动物导致的人类死亡中,它们负更多的责任--它们传播许多疾病,从疟疾到登革热,这些疾病夺去了不少人的生命.  相似文献   

15.
令人啼笑皆非的是,现代医学在极大地延长人类寿命的同时,也延长了死亡过程。威廉·奥斯勒(WilliamOsler)医师在其1908年所著的《科学与不朽》一书中报道了其对发生在美国巴尔的摩市约翰·霍普金斯医院的486例死亡的研究结果,他发现,仅有约1/5的死者似乎在临终时很痛苦。  相似文献   

16.
奥秘     
《科学之友》2004,(10):18-19
登山家面对的是以人类微薄的体力去挑战大自然的伟岸,星际旅行家面对的则是以人类短暂的生命去跨越星际间几乎无限的距离,人类的平均寿命在过去几十年间虽然有所增长,但自然衰老依然是不可抗拒的规律。即使在基因图谱逐渐被揭开的今天也没有迹象表明人类的寿命会在可预见的将来获得数甲级上的延长。  相似文献   

17.
18.
医学专家从悄然病故的心脏病患者的病理分析中发现一种称为高半跳氨酸homocysteine的氨基酸。研究人员确认它与心脏病死亡有密切因果关系.同时并告诫人体血液中高半脱氨酸含量过高将危及生命.不过研究证实平时多摄食富含多种维生素的果蔬以及加强身体锻炼使易于消除隐患。1992~1996年期间有64名挪威男女相继原因不明地悄然离世。亲人无缘病故引起了亲属极大关注和恐慌,然而外界人士对此内情却全然不知。医院最终透露说所有死者都长期患有心脏病,而且多人早已实施过心脏搭桥手术。新闻传媒认为诸如此类的死亡不足为奇,无需大肆张扬评论…  相似文献   

19.
范振刚 《自然杂志》2008,30(4):241-242
死亡海域是海洋中的一种污染现象,在特定海域由于富营养化,使某些单细胞藻类和细菌迅速过度繁殖导致缺氧,致使鱼类和大型无脊椎动物大量死亡的海域。死亡海域不仅造成的海域内生物大量死亡,同时对人类健康也带来威胁。 随着全球气温的上升,引起的海水温度升高也是造成死亡海域的原因之一。截止到2007年,世界各大洋已发现死亡海域220个。大部分集中在北半球,这与区域密集型农业生产活动有一定关系。 中国沿海,如长江口、珠江口附近海域和青岛近岸也发现了死亡海域。2007年春季,江苏无锡的太湖、巢湖等淡水湖泊也发生了同样原因的污染现象。  相似文献   

20.
猝不及防的灾难这个星期天是12月最冷的一天了,积雪早已覆盖了大地,寒风透过厚厚的衣服拼命地往身体里钻,50岁的尼克一边哼着歌,一边给他的小货车上着防冻剂。尼克一直精心经营着自己在纽约的斯克内俄斯农场。由于长期从事体力劳动,他的身体一直很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