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采用E-GOS方法对质量数在A=80区的偶偶核^70-80Se、^72-84Kr和^78-86Sr偶偶核形状相变进行系统研究.研究表明,在低自旋时^70,72Se、^72-74Kr、^86Sr 5个核素趋于U(5)极限.^80Se、^76Kr和^80Sr 3个核素趋于O(6)极限.该区的其它核素是U(5)-O(6)的过渡核.单粒子激发对A=80区域偶偶核形状相变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
利用反射不对称相对论平均场理论(reflection asymmetric relativistic mean field,简称RAS-RMF)对Xe、Ba和Ce同位素偶偶核形状演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RAS-RMF理论能很好地描述Xe、Ba和Ce同位素偶偶核的基态性质,计算出的结合能和四极形变与已有的实验数据一致,八极形变对基态性质有重要影响.获得的物质密度分布清晰地展现出Xe、Ba和Ce同位素偶偶核的形状演化规律,反射不对称自由度在其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高温转动核132Nd*的巨偶极共振研究夏海鸿黄正德侯龙竺礼华丁大钊(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北京275信箱67分箱102413)高温转动核随着角动量和温度的形状演化是实验及理论上非常感兴趣的课题,建立在激发态上的巨偶极共振(GDR)研究能够提供关...  相似文献   

4.
用KB矩阵元和两种修正的表面δ相互作用矩阵元,对^56Ni到^76Kr之间的若干偶偶核进行了形变哈特里-福克(DHF)计算,得到了这此核的基态结合及其形状,以及单粒子态随质量数变化的系统性知识,结果表明,表面δ-相互作用矩阵元比KB矩阵元更适合于fp壳层核。  相似文献   

5.
应用费米子动力对称模型(FDSM)理论,通过对 ̄(232~238)U偶偶核低激发态实验资料的分析.得到了晕带能谱公式中的核力参数,解释了晕带的高自旋回弯现象。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相互作用玻色子模型框架下研究了U(5)-O(6)量子相变中的有限核系统的结构演化.通过与传统序参量-四极价核子对数占有率进行对比分析,本文检验了单极核子对转移强度在基态量子相变(形状相变)和激发态量子相变演化中的临界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激发态量子相变的主要特征在有限核系统中可以得到很好的保持,而核子对转移强度不仅可以作为有效序参量来检测原子核基态量子相变,也可以用来检测与基态相变对应的激发态量子相变,进而从理论上论证了重核系统的集体振动谱中存在激发态量子相变现象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7.
偶坐标S=18~6核素分布的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正方形核素图中,坐标偶常数S=18-6的核素分布显示出系统的规律性,这七个偶S常数列的连续核表现出坐标S=18有7核,坐标S=4与12各有5核,坐标S=10至6的四列都是三核,呈现出以1,2,4组相同的递变特点。它们的范围下界是坐标H=0,偶偶核以坐标(12,4)为中心联系,其首中终坐标(6,2)(12,4)(18,6)以(6,2)的倍数联系。  相似文献   

8.
锕系和稀土区偶—偶核形变系数(β,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Davydov-Filippov的非轴对称转子模型,系统分析了锕系和稀土区偶-偶核基带的转动能谱,投取了四极形变β和非轴对称度γ参数,结果显示锕系和稀土区偶-偶核基带四极形变是主要的,非轴对称度γ形变也对能谱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利用SD对壳模型讨论了质子中子耦合系统中U(5)(←→)SU(3)相变的问题.结果发现该模型可以很好地再现相互作用玻色子模型中U(5)(←→)SU(3)相变.这一结果说明了SD对近似的合理性,同时也证明了相互作用玻色子模型具有很好的壳模型基础.  相似文献   

10.
偶~(96~106)Ru中U(5)-O(6)激发演化的微观识别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借助费米子的玻色子化、增强费米对有序性和截断近似构造出微观sdIBM-2方案时,引起了核子能级的交叉和玻色子能级的扭曲,相应的核子组态被赋予不同的有序性(结合能)并具有某种对称性;用"基准态重组"方法统一描述了发生在真实的有限核中的量子相变,这与朗道经典热相变理论之间有了一些相似的术语和物理内涵.通过对偶Ru同位素能谱的再现,几何化了从低自旋态振动激发的发端、发育、完善至溃散的演化,指认~(106)Ru很可能更接近U(5)-O(6)相变的临界点,给出了对原子核形状相变微观机制的进一步理解.  相似文献   

11.
偶偶Xe与Ba同位素核的HF态及能谱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修正表面δ相互作用,对^116Xe,^118Xe,^122Ba和^126Ba五个偶偶核作了核变HF计算,得到长椭球,扁椭球和一些激发态的解。结果表明,在质量116-126的原子 核间存在形状过渡,且单粒子能级随质量数及组态的不同而不同。一  相似文献   

12.
把关联模型(association models)推广应用到聚异丙基丙烯酰胺(PNIPAM)高分子凝胶体系,研究PNIPAM-水的氢键和水-水的氢键在高分子凝胶体积相变中的作用.首先通过分析凝胶体积分数与温度的关系发现,由于两种氢键作用,随着温度变化PNIPAM凝胶出现体积相变,表明在体积相变过程中两种氢键都起着重要作用.其次,对旋节线的研究发现,PNIPAM凝胶体积相变中出现的下临界共溶温度(LCST)现象也是由于PNIPAM-水氢键和水-水氢键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利用相干态,通过算子的微分表示,着重从粒子数维度研究了费米子动力学对称模型中SP(6)极限的基态相变。提取了形状相变的序参量,给出了与实验定性一致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作为具有性质(*)和具有性质(**)的模的推广,引入了具有性质(*)和具有性质(**)的模序偶的概念,得到了若干性质,并证明它们是一对Morita对偶序对,最后利用它们给出了自同态环环为除环的模的一个刻划。  相似文献   

15.
;利用投影SD对壳模型讨论了偶偶Ba核低激发态的集体性质.结果发现在该模型下,利用一个仅含有三个参数的哈密顿量,可以很好地再现偶偶Ba核低激发谱的集体性质.  相似文献   

16.
在SD对壳模型的理论模型下讨论了原子核中四极四极相互作用对原子核形状相变的影响.通过研究发现,在给定零级对力强度的情况下,通过改变四极四极相互作用强度,类似相互作用玻色子模型中U(5)到SU(3)的形状相变特征可以实现.  相似文献   

17.
应用微观相互作用玻色子模型,制备了偶166,168,170Er同位素的零温能谱,其值与最新的实验结果符合得比较好;采用正则系综理论,计算出核的有限温度比热容,基地比热峰是相变信号和对序参量的分析,有可能统一描述核发生的热激发模式相变,核形状相变和从超流相到正常相相变。  相似文献   

18.
着重讨论了区分中子、质子的实际原子核体系的SO(6)动力学对称性。并利用这种动力学对称性预言了偶偶核122Xe~132Xe的低激发能谱,将计算结果与实验相比较,符合得很好  相似文献   

19.
偶64~68Ge同位素的对相变及其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唯象核芯加两准粒子模型的一种微观实现(sdIBM-2 2q.P.)方案并考虑到实验单粒子能量,较成功地再现了偶^64-68Ge核的基态带、β带、γ带和部分高自旋态能谱.基于唯象模型和微观方案求出了s玻色子不拆对和一个d玻色子发生拆对顺排所需要的最小能量值.该阈值明确指认:随着中子数的增加,偶Ge同位素可能发生从^54Ge核的两准质子顺排态向^68Ge核的两准中子顺排态的演化;揭示了偶Ge同位素对相变对象转移的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20.
在唯象和微观玻色子相互作用模型(IBM)中, 由于存在中子-质子自由度, 它们对激发能的相对贡献率始终没有研究清楚. 本研究提出: 假定处在同一大壳层上中子数和质子数相等(N = Z)的共轭核中, 它们对低激发态应该贡献出相等的激发能, 这就绕开了对它们能量分摊评估的一大难题. 本文采用28~50核子大壳层的实验能级值, 对6个偶-偶核, 64Ge6832, Se34, 72Kr7636 , Sr38 , 80Zr40 和84Mo42, 的低激发能谱作了理论计算, 计算能谱很好地再现了复杂的实验测量谱, 支持上述推测. 据此得到的能级值, 中子-质子间等效相互作用强度参数等可以作为进一步研究的起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