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现在全国人民正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沿着唯物史观所指明的方向,努力构建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这是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唯物史观的具体运用,是对唯物史观的继承与发展,可以说,唯物史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中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基本原理为基础,用唯物史观基本原则指导社会主义建设,在实践中提出了“生产力标准”、“三个代表”、“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等重要思想,这些思想都是唯物史观在我国的科学运用与发展。  相似文献   

3.
常丽馨 《科技信息》2008,(13):250-250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理论包括广义和狭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就是在妥善处理各种矛盾中不断前进的过程.就是不断消除不和谐因素,不断增加和谐因素的过程。中国共产党人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取向的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不仅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而且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在21世纪人类文明建设中必将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要在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扎扎实实做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唯物史观是观察和解决社会问题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深刻理解与把握社会基本矛盾,对于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5.
发展农村合作组织 构建农村和谐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社会主义农村和谐社会是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没有社会主义农村和谐社会,我们党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理想就难以实现。发展农村合作组织是构建社会主义农村和谐社会的重要方面。农村合作组织的健康发展,将为构建社会主义农村和谐社会提供坚实的社会基础、政治基础和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6.
和谐社会是历来中国人孜孜以求的理想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丰富的思想文化资源和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题中应有之义,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7.
构建社会主义农村和谐社会是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没有社会主义农村和谐社会,我们党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理想就难以实现。发展农村合作组织是构建社会主义农村和谐社会的重要方面。农村合作组织的健康发展,将为构建社会主义农村和谐社会提供坚实的社会基础、政治基础和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8.
党的先进性建设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密切相关,紧密相连。我们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社会理想,体现了党的先进性的必然要求,也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新的历史条件下保持党的先进性、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内在要求;是新时期党的先进性建设的生动体现,坚持党的先进性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我们必须把党的先进性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紧密结合起来,找准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时代着力点,在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中积极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思想中蕴含着丰富的和谐社会方面的论述.毛泽东虽然没有明确提出和谐社会的概念,但是,他最早认识到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性,把对和谐社会的追求作为自己的理想和目标,在经济、政治等各个领域对和谐社会进行了艰苦探索,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一系列重要的思想观点.  相似文献   

10.
财富概念是马克思经济学批判的总结和哲学革命的前提,是把握马克思唯物史观的逻辑起点。财富的本质实现与劳动的本质实现相一致,是历史规律发生作用的根据,也是社会建筑中人的本质力量的存在。因此,深入理解马克思的财富理论,对于把握马克思唯物史观,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共产主义社会是真正的和谐社会,无产阶级专政时期的社会是过渡型的和谐社会。他们以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为理论依据,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终极目标,以社会所有制和计划经济为最终本质要求,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基本原则,构筑其和谐社会的理论体系,并为人类真正幸福的共产主义和谐社会理想的实现探寻科学的实践路径,从而使马克思恩格斯的和谐社会观具有丰富的科学内涵。  相似文献   

12.
中国修身文化人格养成的价值和意义,对改革开放的中国而言,其着力点旨在探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体系的新思路和新模式,为推动和谐社会建设步步深入提供理性判断和精神支撑。阅读经典、阐释经典、走进经典,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去糟取精,综合创新,客观公正的评价中国修身文化,赋予它以现实性和时代性的品格,在人格养成中高扬社会主义价值观,落实培育伦理道德、提升人生境界、引领价值理性的和谐社会建设,自然而然地成为包括文化教育工作者在内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历史重任和社会担当。  相似文献   

13.
皖西革命歌曲的产生有赖于皖西地区丰富肥沃的民间音乐土壤和该地区激烈的革命运动以及军民的革命热情和音乐创造力。革命环境已经不在,但皖西革命歌曲所承载和弘扬革命精神的"余热",对于当今和谐社会的建设仍然具有价值。因此,保护和发展皖西地区革命歌曲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唯物史观是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基础,从唯物史观的角度审视、解读科学发展观,可以使我们更全面更清醒地认识、理解和把握这一发展观理论的本质、内涵。科学发展观是一个以全面协调发展为基础,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的统一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具有普世性的关于发展的根本理念。同时,它也丰富和发展了唯物史观。  相似文献   

15.
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一般形态的历史哲学,指明了人类社会最终发展的归宿,因此必然也是《资本论》的核心方法论,在《资本论》中辩证唯物主义作为方法论服务于历史唯物主义,二者统一于《资本论》中。  相似文献   

16.
长期以来,需要在历史唯物主义中的地位及作用得不到重视,人类社会的发展仅是简单地以实践和生产力作解释,这使理论显得苍白、牵强,使唯物自然观与唯物历史观难以衔接,更导致有人质疑了物质本体论。所以,应正确把握需要的内涵、特征,特别是其贯穿于人类社会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主张用辩证的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处理问题。和谐社会理念是当代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是解决当代发展问题的时代精神。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是不断解决矛盾、化解矛盾的过程,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过程,最终实现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哲学由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两部分组成 ,包括唯物论、辩证法、反映论、历史唯物论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哲学 ,它要随着科学和人类社会实践的发展向前发展。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做理论创新 ,主要是根据 2 0世纪科学的重大发现和社会的发展去丰富和发展上述那些理论的内容  相似文献   

19.
行为功利主义是指以行为的效果来确定行为正当与否的伦理学理论。从历史唯物主义视域看,行为功利主义将经验主义和抽象的人性论作为理论基础,得出的个人本位的利益取向无法正确处理人与社会的关系,其普遍化仁慈等理念也并非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唯有以唯物史观为指导,着眼于人的自然性和类特性的统一,将个人置于其所属的社会之中,并以集体利益为价值导向,致力于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从而实现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辩证统一,进一步辩证考察行为功利主义的存在价值和内在缺陷,才能为人们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提供合理的方向与路径。  相似文献   

20.
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这一科学发展观有着坚实的哲学基础和重大的现实意义.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其哲学基础是历史唯物主义;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是实现以人为本的保证,其哲学基础是唯物辩证法.发展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科学发展观则从根本上解决了为什么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是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构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振兴和现代化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