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满红 《河南科技》2008,(11):30-30
按奶牛产奶的不同阶段进行分期饲养,可做到科学配方、合理投料,而且日常管理方便、可操作性强。对于未能达到预期产奶高峰的奶牛,应检查日粮的蛋白质水平。  相似文献   

2.
在奶牛养殖过程中,大部分养殖户仍采用人工挤奶的方法.人工挤奶的技术性要求较高,挤奶人员必须掌握正确的挤奶方法,才能提高奶牛的产奶能力,可以得到量多、质优、卫生的牛奶.  相似文献   

3.
<正> 春秋两季母牛发情较旺,性欲持续时间长,排卵较快,抓好奶牛的适期配种工作,是提高奶牛产奶性能的根本保证。 奶牛只有在正常产犊后才能产奶,而且每次产犊后的泌乳时间只有300天左右,以后必须再产犊才能进入新的泌乳期。一般奶牛到8~12月龄时,体内促性腺激素含量增加、引起卵巢、卵泡成熟并释放雌激素,刺激生殖道生长和发育奶牛生殖器官发育完全后,生殖器官及整个机体便发生一系列周期性变化,表现为在某一段时间卵巢  相似文献   

4.
晨疆 《河南科技》2005,(2):29-29
在奶牛养殖过程中,大部分养殖户仍采用人工挤奶的方法。人工挤奶的技术性要求较高,挤奶人员必须掌握正确的挤奶方法,才能提高奶牛的产奶能力,可以得到量多、质优、卫生的牛奶。  相似文献   

5.
1.保持适宜温度。奶牛产奶临界温度在20℃左右,除用暖棚养牛外,早春要达到这个温度很困难,但最起起应使舍内温度保持在10℃左右。  相似文献   

6.
吴宽章 《河南科技》2002,(14):21-22
<正>范县龙王庄乡吴桥村老支书吴 增知退休后,饲养着一头奶牛,每日克产奶30余公斤,收益80多元,在几年的实践中,他总结出喂养奶牛的五字经验。  相似文献   

7.
<正>水对养殖动物非常重要。缺水除可影响动物身体健康、甚至致死外,蛋鸡缺水则产蛋量下降,猪缺水则生长缓慢,奶牛缺水则产奶减少。要想既保证养殖动物身体健康,又可节约用水,按“最佳饮水量”供给动物饮水,则是最好的办法。不过目前只有少数动物的“最  相似文献   

8.
<正>要让奶山羊多产奶,需把好“四关”。一是产奶前期关:母羊产后半个月之后,是产奶前期。这时羊的腹部空虚,很饥饿,消化机能较差,急  相似文献   

9.
一、奶牛饲喂鲜啤酒糟的优点 1.节约饲料.在同等蛋白质水平下,啤酒糟的价格便宜,适口性好,奶牛喜欢采食.根据各地经验,每头奶牛每日喂量以7~8千克为宜,一般不超过10千克.  相似文献   

10.
奶牛流行热是弹状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发病传播很快,流行面广,发病率高.不同性别、年龄的奶牛均可染病.大部分奶牛发病后3日左右可恢复正常,故又称"三日热".该病多发生于夏季或气温持续较高季节.  相似文献   

11.
1.大豆饼(粕).大豆饼是植物性蛋白质饲料中品质最好的,赖氨酸、色氨酸含量较高,适口性好,饲喂奶牛、肉牛都具有良好的生产效果.在高产奶牛日粮中,大豆饼(粕)可占精料的25%,低产奶牛的用量可低于12%.  相似文献   

12.
奶牛产后倒地不起症是奶牛产后常见病,是由于奶牛产后血钙过少,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缺乏等原因所致.发病情况该病多发生于产后15天以内的牛,无明显的季节性和胎次之分.从临床发病率来看,晚秋至初春发生较多,头胎及3胎以上的奶牛多见.而第2胎少见.  相似文献   

13.
根据<高产奶牛饲养管理规范>ZBB43002.85规定,高产奶牛是指一个泌乳期305天产奶量6000公以上,乳脂率3.4%的牛群和个体奶牛.臬挑选高产奶牛呢?  相似文献   

14.
奶牛去角法     
去角应选在天气凉爽的季节,针对育成牛(未怀孕或者怀孕中期)和产奶后期的奶牛进行。手术去角步骤如下:将牛体(尤其头部)固定好,持电动切割器沿距角基部3~5厘米处将角切下,要求速度快,手法稳,刀片平,一般一次即可成功。在切割过程中刀片高速转动,会摩擦产生大量热量,使角质中的毛细血管被烫住,所以出血较少。对切角后有出血现象的牛,可用电烙铁烙烫出血部位止血,  相似文献   

15.
一、增饲料,多样化 在寒冷的季节,奶牛每天要增食10%的日粮,以抵御寒冷.日粮中要有饲草3~5种,有一定量的优质干草、青贮饲料,还要给予一定的青绿多汁饲料,如胡萝卜、红薯等.粗饲料不限量,以奶牛吃饱为准,精饲料喂量要根据奶牛的个体体况和产奶量确定.  相似文献   

16.
奶牛的配种工作是奶牛生产中的头等大事.笔者根据几年来的实践经验,结合奶牛场生产记录资料分析,就如何提高奶牛受胎率浅析如下:  相似文献   

17.
夏季温度高,奶牛极易产生热应激.为减轻高温对奶牛造成的不利影响,除了在奶牛场建设、饲养管理、疾病防治上采取相应的措施外,还必须进行必要的饲喂调控,以确保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提高舍温 奶牛的适宜环境温度一般为8~16 ℃,在这个范围内,奶牛代谢率和产热量均处于最低水平,表现为饲料消耗少,发病率低.如果牛舍温度在0℃以下,牛体会散发大量热量来维持体温.因此,在寒冷的冬季保持奶牛的适宜环境温度尤为重要.注意将牛舍的西面和北面的门窗、墙缝堵严,防止贼风侵袭,向阳面的门窗要挂帘.  相似文献   

19.
奶牛耐寒不耐热,最适宜的生长温度是4℃~24℃.当环境温度超过27℃时,奶牛就产生热应激,体温调节机能失调,正常生理机能遭到破坏,主要表现为体温上升,呼吸加快,食欲下降,抗病力减弱,奶质变差,奶量减少,受胎率下降.尤其高温多湿影响更大,故有"夏天奶牛难养"的说法.  相似文献   

20.
提高舍温 养殖奶牛的适宜环境温度一般为8~16℃,在此范围内,奶牛代谢率和产热量均处于最低水平.如果牛舍的温度在0℃以下,牛体就会大量散发热能.因此,冬季应采取保温措施,将牛舍西面和北面的门窗、墙缝堵严,防止贼风侵袭;向阳面的门窗要挂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