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国有企业是推动自主创新,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中坚力量。近年来,科技十八条政策为上海国有企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成果转化,提高核心竞争力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促使一些科技成果在国有企业中得到了较好的转化,国有企业在主导产业中继续发挥着骨干作用。近斯,上海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服务中心为进一步推动国有企业成果转化,在虹桥宾馆组织召开了“国有企业自主创新研讨会”,据统计,1998-2005年,上海市共认定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3555项,其中国有企业申报项目647项目,占全部转化项目累计实现产值的37.3%。本期的自主创新企业行,就让我们一起看看三家上海国有企业在自主创新方面的思路及取得的成绩。  相似文献   

2.
为推动上海新一轮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上海市府6月1日颁布了18条促进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的新规定(下称“十八条”),以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高新技术成果转化机制,并于7月6日挂牌设立了上海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认定办公室(下称“项目认定办”)和高新技术成果转化服务中心等相应执行机构。近日,本刊记者走访了“项目认定办”,向徐主任了解上海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的情况。  相似文献   

3.
张聪慧 《华东科技》2001,(12):34-36
上海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服务中心 提供“三优”服务 为了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和《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科技部等部门关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若干规定的通知》,实施“科教兴市”战略,上海制订了“十八条”政策。“十八条”规定中第二款明确指出成立“上海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服务中心”。1998年6月,上海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服务中心成立。  相似文献   

4.
《华东科技》2006,(6):12-12
较之以往出台的一些法规政策,这次“36条”的政策显得很实在,对于企业来说不再是“虚无缥缈”,它“摸得着、看得见”,对于企业来说是切实可行的。如今,上海各有关部门也正在酝酿“36条”配套政策实施细则,这是与国家政策实现系统性对接的重要后续工作。这项细化工作将细之又细,最终具体到“每个窗口的操作流程”。这次出台36条配套政策与科技“18条”成果转化政策条本身不冲突、不矛盾,不能说因为“36条”的出台,“18条”就取消了,不需要执行了。“36条”是一个更全面、更完整的政策,“36条”涵盖了“18条”的大部分内容。“36条”中的一些…  相似文献   

5.
《科技信息》2001,(10):18-19
山东省许多企业、科研机构积极参加省科技厅组织的与科技部、中国工程院、北京大学等进行的“863”高科技项目对接的活动,正在建设的“国家863成果转化基地”7个,一批高新技术成果正在各地转化。 山东省43%以上的大中型企业都建立了技术开发机构,建成18家企业博士后工作站、34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16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4家企业成为  相似文献   

6.
陈华  李岩 《华东科技》2004,(3):14-16
上海的科技事业一直在华东乃至全国都处于领先地位,尤其是近年来,上海的科技事业更是扶摇直上,迅猛发展。这其中,“18条”的制定功不可没。1998年,为了促进上海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上海市制定了《上海市促进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的若干规定》,简称“18条”。“18条”充分体现了上海市对科技事业的重视和关注。在“18条”的推动下,上海的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如日中天”。 不仅是上海,其它地区像福建省的科技项目转化也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突出的例证就是2003年夏天,福建成功举办了“中国福建项目交易会”,顺利对接了2119个项目成果,引资295亿,取得丰硕成果。 但是,“管中窥豹”未必能“略见一斑”,全国整体的科研转化并不是“形势一片大好”,有些堪称科技专利的城市却正在为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难产”而竭力筹划新一轮“手术”方案。一些堪称世界顶尖的高新技术得不到充分、及时的转化。如何解决这一迫在眉捷的问题,已经不再是某个城市面对的问题,而是所有人、所有关注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人都无法回避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上海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服务中心(以下简称"转化服务中心")成立于1998年6月,根据当年上海市人民政府颁布实施的<上海市促进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的若干规定>(简称"18条"政策),由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设立.其目的是为了贯彻落实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各项优惠政策,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构建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18条"政策赋予了转化服务中心成果转化政策落实的职能,包括组织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的认定与撤销,成果转化政策的组织推进、督促落实等.  相似文献   

8.
国有企业是推动自主创新,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中坚力量。近年来,科技十八条政策为上海国有企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成果转化,提高核心竞争力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促使一些科技成果在国有企业中得到了较好的转化,国有企业在主导产业中继续发挥着骨干作用。近期,上海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服务中心为进一步推动国有企业成果转化,在虹桥宾馆组织召开了“国有企业自主创新研讨会”,据统计,1998-2005年,上海市共认定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3555项,其中国有企业中报项目647项目,占全部转化项目累计实现产值的37.3%。本期的自主创新企业行,就让我们一起看看三家上海国有企业在自主创新方面的思路及取得的成绩。  相似文献   

9.
9月初从黑龙江省科技厅获悉:今年黑龙江省政府再出重拳,加大对高科技产业的扶持力度,把“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专项资金”从去年的4000万元增拨到6000万元,项目评审已经启动。去年首期专项资金共资助了45个高科技产业化项目,吸引配套资金5.2亿元,目前90%的项目完成了合同规定的进度任务。  相似文献   

10.
(一)现状 中科院上海分院和上海科学院系统44个科研机构,承担大量国家重点攻关项目,重大基础研究项目、“863”高科技跟踪项目和“攀登计划”项目。自1984年以来,每年取得2000项左右重大科技成果,达到国家先进水平的占21.2%,国内领先的占63.5%,获得国家级奖励的占全国获奖成果总数的比例每年保持在10%—14%之间,居全国各省市前列。学科带头人在主持国家重点攻关项目和重大基础研究项目的同时,创办并主持国家级的研究机构(国家级重点开放实验室、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国家级研究中心和国家级工程中心等),为国家培养大批高级科技人才,例如中科院上海分院系统各研究所,经全国博士后管  相似文献   

11.
华立 《华东科技》1997,(10):7-8
90年代以来,上海认真贯彻落实邓小平同志“发展高技术,实现产业化”的指示,把高科技产业作为经济发展的三大战略重点之一,高科技产业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1996年上海高科技产业的总产值达到752.3亿元,高科技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例,由90年代初的不到5%提高到14.8%,高科技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日益突出。 一、成效 1.重点领域的高科技产业初具规模。 现代通讯、微电子、计算机及软件等信息产业已形成科研开发、生产体系。现代通讯形成了程控交换机、光纤通信、移动通信、卫星通信、通讯终端等五大类产品,1996年的总产值达200多亿元。微电子产业已具备了设计、制  相似文献   

12.
黄兰芳 《广东科技》2008,(21):37-38
江苏省高度重视科技政策在科技工作中的作用,将科技政策与科技人才、科技项目并列为科技部门服务创新的三大重要手段。 2006年4月18日,印发了《江苏省政府关于鼓励和促进科技创新创业若干政策的通知》(苏政发[2006]53号)(通称“50条政策”,下同)。在“50条政策”中,有15条涉及科技税收优惠政策,而与之配套的实施细则多达数十项。可见,江苏省运用税收杠杆助推科技创新力度之大。  相似文献   

13.
《华东科技》2006,(11):50-51
自1998年科技“十八条”政策颁布实施以来,上海的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工作取得了可观的成绩,共认定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4000余项,转化项目企业3000余家。为深入调查科技成果转化中的“产学研”合作情况,前不久,上海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服务中心在上海市科委的大力支持下,组织市有关部门和部分高校的专家、学者开展了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的产学研合作调研,其结果表明,上海产学研合作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产学研合作大大加快了科技成果转化进程,催生出了一批有活力、成长快、竞争力强的科技型企业。现将此次调研活动报告——《上海科技成果转化产学研合作调研报告》的有关内容登载出来,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4.
5月21日,以“推广科技成果和促成商务项目合作”为主题的第十一届科博会“科技成果推广与商务项目合作推介会”在北京举行。会议由科技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中国高科技产业化研究会和科博会组委会办公室主办,国防科技工业科技成果推广转化研究中心、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发展研究中心和中国开发区协会共同支持。  相似文献   

15.
在自主创新体系中,除了合格的政府主体和企业主体之外,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和国家重大实验室也是非常重要的创新主体。配套政策的出台标志着上海实施科教兴市主战略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并与“高新技术成果转化18条”、“知识产权23条”一起形成较完善的配套政策体系。作为创新链上的重要一环,高校将在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方面找准定位,发挥独特优势和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上海市《实施<上海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的若干配套政策》(下称“36条”配套政策)公布后,社会各界反响热烈。在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服务中心6月3日召开的研讨会上,市发改委政策法规处张忠伟就结合国家60条政策主线,推进企业实施自主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对“36条”配套政策出台背景作分析,对政策主要内容进行了解读。“36条”——显示政府大力推进创新决心首先要介绍“36条”配套政策出台的相关背景:今年1月9日,党中央、国务院召开全国科技大会,明确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今年全国“两会”期间,胡锦涛总书记对上海提出了“四…  相似文献   

17.
麻毓筠 《太原科技》2011,(10):55-56
金菊吐艳。秋景醉人。秋日的并州大地,处处洋溢着收获的喜悦,展现着发展的成果。在这硕果累累的发展成果当中,科技成果的转化发挥了重要作用。“十一五”以来,太原市共支持和实施720个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科技成果转化率由“十五”末的18%提高到目前的50.3%。  相似文献   

18.
创新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国内第一条正式用于生产的精密机芯机器人化柔性自动生产线诞生了!日前应用在宁波江东区韵升集团的“八音琴精密机芯机器人化柔性自动装配线”,是由上海市发展新兴技术和新兴工业办公室立项,也是国家863高科技发展计划立项的课题,并由上海大学机电一体工程研究有限公司中的中青年专家独立研究和设计制造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国家863计划专家组及上海市新兴产业办的验收鉴定意见表明,该项目属国内首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是技术创新的成果.此项技术可在家电、轻工、电子、汽车等行业中推广应用.据了解,这条日装配…  相似文献   

19.
围绕“两条链”(科技创新政策服务链和科技成果转化服务链)的工作思路,上海市38家联络站结合各自特点,在项目挖掘、推荐初审、动态跟踪、政策宣讲、落政协调、信息反馈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联络站这一创新服务载体开始成熟起来。  相似文献   

20.
《华东科技》2003,(1):16-16
在本次“2002年上海市科技创业领军人物”推选活动中,我们发现领军人物所在企业多数都是上海市高新技术企业,他们的高科技项目得到了上海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服务中心的支持。高新技术项目在企业发展中发挥什么作用?上海市的高科技成果转化成效如何?为此,我们专访了上海科技开发交流中心主任、上海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服务中心主任、上海技术产权交易所总裁蔡敏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