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根据散文的体裁特点 ,在借鉴陈善、王国维有关理论的基础上 ,提出散文教学应注意“入”与“出”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张慧 《潍坊学院学报》2005,5(3):105-108
周作人提出“美文”观点确立了散文的独立地位并创作了大量优秀的散文。其前期散文分“时政评论”和“美文”两类,具有冲淡中见情趣,平和中见凌厉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3.
对现代散文美学特征的总体把握离不开对现代散文内涵的科学诠释。散文易写难精,散文的含义也同样易于概括却难于精当。把散文喻为文学体裁中的“轻骑兵”,固然抓住了散文灵活、轻倩的特点,却并未令人满意地回答“散文是什么”的问题。朱自清先生说,散文“那是与诗、小学、戏剧并举,而  相似文献   

4.
张承志的散文是当代中国散文这座百花园里盛开的奇葩,其创作素材大都来源于作家深爱的草原,从他的一系列关于草原生活的散文里,我们可以了解到张承志的人生经历与内心世界以及艺术追求,从而对张承志散文的思想与艺术风貌进行分析与把握。  相似文献   

5.
方英文创作散文,下笔自由,随心所欲,趣味和性情自然流淌,形成独特的“卧谈”风韵。“卧谈”风韵表现在方英文创作无“为文”、“为人”之心,从容洒脱,信手从生活中拈取素材,随心所欲地调用语言,坦露性情。“卧谈”风韵还表现在方英文散文的情节性上,常使读者沉浸在小说般的氛围中,而作家却在不动声色的叙述中,寄寓着他的真情与精神。  相似文献   

6.
"在场主义"散文曾经走红文坛,本文深入分析了在场散文在"推倒"与"重建"方面的贡献和问题,进一步延伸和拓展"在场"的含义,提出"在场"就是寻求创作自由的过程,即散文创作者的自由精神和对历史现实的积极介入姿态,凸显被各种权力话语遮蔽和垄断了的人生以及历史的真相这一观点.本文还指出在场散文流派的辨识性含混不清以及所面对的危机.  相似文献   

7.
当代“文化大散文”代表作家之一李存葆是个文体意识很强的作家,他对散文文体作了多方面的探索。他发挥自己的优势进行跨体、跨文类写作,借鉴小说、诗歌、论文、报告文学、戏剧的笔法写散文,将记叙、议论、描写、抒情、说明等表达方式融为一炉,根据需要随意取用,体现了他驾御多种文体并融汇贯通的高超能力,使他的作品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8.
方苞散文的基本特征是"虚言其大略",非以往所言"清真雅正".无论叙述、议论,他都舍弃甚多,只略言一二,以虚见实,以略为详,追求"意在言外"的含蓄.感情、语言也洗涤甚净."虚言其大略"与传统散文的虚实详略手法有差异,是方苞人生经历和个性在文学上的反映.  相似文献   

9.
中国是个具有悠久的散文传统的国家。在现代文学史上,散文创作是十分活跃并取得重大收获的门类。而对散文理论的研究、总结比起丰富浩瀚的散文创作的实践,却显得十分薄弱。这大概是因为散文包括着各有突出特点的多种多样的样式,所以在总体上概括它的特征有较大的困难的缘故罢。茅盾在一生中写下了众多的散文,为现代散文百花园增添了异彩,而他对自己散文创作实践的理论总结,也不很充分。尽管如此,在他出版的一些作品集的前言后记中,在他所写的一些文学评论中,仍然可以寻见他的散文的基本理论主张。这些主张是现代散文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0.
在以蒙田散文精神为内核的"自我表现"审美理念的导引下,现当代散文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伴生着种种问题,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蒙田散文观念的先天性缺失。  相似文献   

11.
何其芳的《画梦录》享誉文坛已经半个多世纪,其“独语”体式成为中国现代散文领域的奇葩。从文本的解读入手,细致剖析《画梦录》的梦幻式朦胧情感的波动、丰富的感知意象的组合和含蓄、凝练、精致的语言的“独语体”艺术创造,可以发现其“象征散文”的独特艺术本质。  相似文献   

12.
在澳门,人们一般认为,散文是仅仅次于诗歌的重要文体。澳门散文有其独特的品质和发展足迹。文章从澳门散文发展的三个时期、澳门散文的主要特征、澳门散文类型和重要作家作品、澳门女性散文等方面入手,勾勒澳门散文发展的历程。  相似文献   

13.
由散文的地位和价值、散文和传统的关系、散文与抒情的关系、散文与语言的关系以及散文和读者(接受者)的关系五个方面入手,对汪曾棋的散文观进行了系统性规整和浅要论述,从而梳理出了汪曾祺散文观的大致脉络.  相似文献   

14.
本文节录自《唐宋八大家散文总集·欧阳修散文全集》前言(河北人民出版社,1995年11月),重点论述欧阳修的散文创作成就,内容涉及欧阳修的文学思想、散文内容、艺术风格及文集版本流传情况。  相似文献   

15.
90年代的“文化散文”既有对传统历史散文的继承,又有自己的创新与发展。它为散文内容注入了更多的文化蕴涵与理性精神,在具体写法上又充分发挥了作者的想象力,洋溢着浓郁的诗的激情,从根本上突破了传统散文长期局限在人生常态的写作模式,形成了一种洋洋洒洒的长篇巨制式的新散文式样。  相似文献   

16.
新世纪伊始,格致携其散文登上文坛,顿时吸引了大批人的目光。其散文从个人经验出发,敏感而理性地书写自我感受,行文细腻而大气,字里行间透露出其个性:过敏脆弱而又坚定从容。依据散文文体理论,可知格致散文的文体特点与她独特的精神追求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17.
在众多的评论牧散文的文章中,对秦牧散文的抒情艺术似乎注意得还不够。前年底,《文学报》上登了一位作家谈到秦牧散文缺点时指出:秦牧散文,失之在无情。对此,我想谈一些不成熟的看法。秦牧的散文,以其思想性、知识性、艺术性著称。其知识性、趣味性及深刻的思想哲理,往往掩盖了他散文的抒情色彩,不易为读者所倾心。秦牧确实写了一些在知识性叙述基础上以议论说理为主的散文。由于这些散文立足  相似文献   

18.
余秋雨、余光中为两岸著名学者、散文家,他们的创作都超越了平庸,创造了神奇,成为20世纪两岸散文的亮点。在某种意义上,他们的创作既代表了散文的成就,又代表了散文的高度。本文通过二者散文在文化态度等诸方面特点的比照分析,凸现二余散文的创作风格及其文史学地位,并力求从二者的创作心态、风貌中揭示两岸散文某些具有普遍性、代表性意义的特质与内涵。  相似文献   

19.
与纸媒体传播方式下的传统散文相比,短信散文从构思、立意到文体风格上渐渐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新变化,这是散文在新媒体传播形式下的又一次更新,也是短信散文的独特魅力之所在。  相似文献   

20.
一 梁衡对散文创作理论的探讨,与他的散文创作几乎是同步的。他的散文新颖别致,一篇《晋祠》曾感动了多少莘莘学子的心怀。他的散文创作理论也有许多独到的见解,给人以深刻的启示。梁衡反对虚构的散文,认为真实是散文的生命。他一再强调散文必须真实,但并不认为散文应该等同于现实生活,像镜子一样再现生活,刻板模形,一丝一毫也不能有差异。他在强调散文应该表现真人、真事、真景、真情的同时,也多次谈到散文是艺术品,创作散文应该像制作一件精美的艺术品一样,一方面需要生活,另一方面需要创作者完满人格的投入和参与,需要创作者的精雕细刻。散文,既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不同于生活原态,其中,渗透了创作者对生活的选择、浓缩和再创造。用一个老掉牙的比喻,创作散文就如同酿酒,创作者将“生活之米”在自己的头脑中反复酝酿,奉献给读者的,是比“生活之米”更浓郁、更芳香的“美酒佳酿”。梁衡虽然并未直接界定散文是“再现”或是“表现”,但从他的文章中不难看出,他是服膺“表现”说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