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反讽既是小说《石榴树上结樱桃》中运用最娴熟的一种艺术手法,也是这部长篇最为显著的艺术风格.文章从标题反讽、叙事反讽、言语反讽和情景反讽等四个方面,分析、探讨了作家是如何娴熟、巧妙地运用反讽手法,在颠倒与错谬中艺术地表现自己对当下乡土中国社会现实的思考和认知的.  相似文献   

2.
火源 《长春大学学报》2004,14(5):33-36,40
以《洗澡》为例,讨论了杨绛小说中大量的反讽现象:言语反讽、情景反讽这两种常见的反讽形态都有突出表现;杨绛反讽的特点是针对所有人,连作者自己也成为反讽对象的全盘反讽和触及人类两难处境的深层反讽;杨绛小说反讽的特色源于与作者人生观相关的写作态度。  相似文献   

3.
90年代小说的反讽意义形态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反讽是中国20世纪90年代小说创作实践的一大显征。根据反讽的概念在90年代的演变和反讽艺术在创作实践中的体现,将这一时期的反讽学划分为四种意义形态:言语反讽、情境反讽、结构反讽和戏仿,据此分析90年代小说的反讽特征。  相似文献   

4.
反讽是一种重要的小说叙事策略,它在《献给爱米莉的玫瑰》中得到了非常巧妙的运用。反讽手法,尤其是言语反讽和人物反讽在小说中的的得体运用,既深化了美国南方新旧矛盾冲突的内涵,同时为读者提供了新鲜的阅读体验。  相似文献   

5.
反讽是英国女作家奥斯丁作品中随处可见的艺术手段。言辞反讽、场景反讽、深层反讽是其小说中经常运用的反讽类型,也是其领悟世界、把握棘手交学现象的独特方式。  相似文献   

6.
中国20世纪末的小说总体上流露出一种反讽的情绪,主要体现在反讽的时代境遇、言语反讽和情景反讽当中。情绪化反讽在语言的狂欢中增添了文学的不确定性,却将小说停留在情绪化的平面,丧失了文学反思的深度。  相似文献   

7.
余华的长篇小说《兄弟》的优劣是非被读者和评论家炒得沸沸扬扬,褒贬不一。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解读这部长篇巨著呢?反讽是解读《兄弟》的一面镜子,理解了小说中这一艺术手法的运用和叙述者的反讽意图以及由此创设的反讽蕴味,通过内部研究和文本细读,很多争论不休的问题会迎刃而解。  相似文献   

8.
《蝇王》是戈尔丁的重要代表作。象征手法贯穿这部作品的始终,并和反讽手法紧密结合在一起。象征手法的运用使小说中的人物和事物具有丰富的内涵,同时体现了一定的讽刺意味,有效地推动了情节发展,突出了人性恶的主题。  相似文献   

9.
笔者所选的是1995年黛米·摩尔主演的影片《红字》,这部影片改编自霍桑的同名小说。小说主要描写严酷的清教政权统治下的北美洲殖民地居民海丝特·白兰与神职人员亚瑟·丁梅斯代尔的爱情悲剧。而电影《红字》中人物的形象和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有很多不同。本文主要探讨反讽手法在电影《红字》中主要人物身上的体现。电影通过对人物反讽式命运的刻画展现了19世纪美国政教合一体制下的社会面貌和人们的生存境遇。  相似文献   

10.
黄晶晶 《科技信息》2009,(28):I0165-I0165,I0167
在安徽作家潘军的小说中,反讽修辞集中表现在文本叙述语言、人物自我语言和人物对话语言中。这种反讽修辞已经不仅仅是一种颠覆传统阅读经验的修辞方式,而且内化为一种个性化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态度,体现了潘军小说的真正内涵和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1.
当代小说中存在着大量的戏仿和反讽,为小说的多元化发展标明了另一种向度。通过其与讽刺的对比研究,我们能够更好地解读一些小说文本的意义。作为一种修辞方法,戏仿和反讽并不单纯是一种游戏,它们有着自己的严肃正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王蒙小说的语言不以精致见长,但以气势取胜。在他的小说中,有着大量的王蒙式的调侃、幽默和俏皮,其中反讽则是他得心应手的修辞手法之一。本文试图从言语代码与语境的不协调性:浓烈的骚绪与冷峻的反讽相结合性:伴随着喜剧性的反讽三个方面来论述王蒙的反讽艺术。  相似文献   

13.
中国现代小说区别于古代小说一个显著的标志就是叙事方式的改变。其中,反讽叙事,就是一个特殊的例子。在反讽叙事文本中,作者运用设置超叙述层、启用不可信叙述者、以及隐含作者与叙述者演双簧等表现手法,使故事表层叙述与深层内涵构成强烈的反讽,有效地扩张了文本的意蕴,增强了作品的艺术张力。这是一般叙事方式所无法达到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14.
试论凌叔华小说反讽的文体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凌叔华从小在大家族里长大,对女性卑微的地位以及情感有更深的了解,通过客观冷静的叙事方式建构了她们矛盾的生存状态,形成其小说反讽模式。这种反讽的矛盾不仅体现在传统与现代的矛盾、中西文化的冲突,也体现在两种冲击下人物自身的矛盾状态。  相似文献   

15.
作为马克·吐温的盛名之作,《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历来受到中外论者的偏爱,而其叙事结构和语言特征更是学界争论的焦点。本文以克林斯·布鲁克斯的悖论、反讽理论批评视角,探究了该部作品的叙事艺术。审视之后,不难发现,小说中蕴涵的悖论与反讽是营造整个文本的美学旨归。  相似文献   

16.
“复调”原是音乐学术语,20世纪早期由巴赫金引入文艺理论领域,此后经由米兰·昆德拉的拓展与实践,发展出“现代复调理论”。相较于巴赫金的复调理论,现代复调理论影响下的小说创作使复调更加形式化,而正是这种趋于形式化,流于文本层面的复调在昆德拉作品中更具有深层次的反讽意味。  相似文献   

17.
赵树理的小说《“锻炼锻炼”》是作者在当时的现实语境中为了执着地坚持现实主义创作原则而有意识地采用反讽叙事策略创作出来的。从叙事学的视角揭示这一文本反讽式的内在景观:通过在叙述者声音中夹杂一些不协调的音符而突显事件声音,并在两种声音的碰撞与冲突中揭示出文本的反讽意义;“隐含作者”与理性作者之间的内在矛盾正是这一文本形成的外在语境。  相似文献   

18.
“复调”原是音乐学术语,20世纪早期由巴赫金引入文艺理论领域,此后经由米兰·昆德拉的拓展与实践,发展出“现代复调理论”。相较于巴赫金的复调理论,现代复调理论影响下的小说创作使复调更加形式化,而正是这种趋于形式化,流于文本层面的复调在昆德拉作品中更具有深层次的反讽意味。  相似文献   

19.
从人物话语、情境设置、叙述人声音的介入三个方面对张爱玲第一篇小说《沉香屑·第一炉香》中的反讽手法的运用进行了探讨,揭示了张爱玲多重视境下的人性关照。  相似文献   

20.
鲁迅小说的现代叙事艺术,表现为:“误导”与“空白”的运用,“对话”的结构方式,象征性的结尾,“反讽”的语言等,体现了鲁迅小说的艺术成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