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谭敏 《科技咨询导报》2014,(26):243-243
新闻是社会化的产物,人们通过新闻不断大量地了解国际国内的种种事实,但是新闻并不是一个独立存在的事业,它也在同社会的多个方面保持着密切联系。新闻类工作是群众和党和国家联系的重要的桥梁,而新闻的真是内容来源则是来源于人民群众之中,新闻宣传工作的力量源泉也深藏在人民群众之中,所以新闻工作必须要以人民群众为最坚强的后盾,必须同人民群众保持最深刻、最广泛的联系,这样才能使得我们的新闻工作真正为人民服务,反应人民群众的呼喊,才能真确反映群众的根本利益。该文从为什么要使广播电视节目与基层保持紧密联系和怎样才能使得广播电视节目与阶层保持良好的联系进行分析,论述希望对以后的广播电视节目的设置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
广播电视新闻宣传是宣传党和国家政府的路线、方针、政策、科技知识、经济发展的喉舌;是教育、鼓舞各族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最强大的现代化宣传工具;是党和政府密切联系群众最有效手段之一。广播电视新闻档案是指广播电台、电视台在宣传报道活动中形成的并经过整理归纳的各种稿件、录音带、录像带、重要的电视新闻片。照片及底片等不同载体的文件材料。一、广播电视新闻档案是了解时代风貌和重大事件的重要依据广播电视报道内容广泛、公开、时效性强、记载真实的几大特点,使新闻档案收存了在社会一定历史阶段中发生的政…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互联同的飞速发展以及人们信息需求量的不断增加,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开始受到巨大冲击,面临着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在此背景之下,人们开始积极探索新闻网站与广播电视的融合之路.新闻网站是伴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而逐步产生和出现的,与传统的广播电视等媒体相比,具有相当大的优势,备受现代社会人们的喜爱与青睐,如何更好的实现新闻网站与广播电视的融合成为摆在人们面前迫切需要解决的一道难题.鉴于此,该文拟从新闻网站与广播电视融合的重要性以及新闻网站与广播电视融合的发展策略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和阐述,以期加深对这一问题的认识与理解程度.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媒体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广播电视事业发展体系日益完善,如何做好乡镇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工作,越来越受到广播电视媒体的重视。该文对此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在分析乡镇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重点提出了有针对性的编辑工作技巧、方法和策略,旨在为促进乡镇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工作上新台阶提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李会峰 《科技信息》2013,(14):71-71
<正>"立片言以居要",新闻人历来都重视新闻写作的技巧,虽说"文无定法",但新闻写作终究有其一定的结构形式,新闻写作也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尤其是广播电视新闻的写作,更是变化多端、百花齐放。本文就从写作技巧方面谈谈,也算是抛砖引玉,给同行尤其是正在读广播电视大学的同仁们一点帮助。在探讨广播电视新闻写作技巧之前,要了解一下,什么是广播电视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是指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新闻学、广播电视学以及与广播电视有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受到广播  相似文献   

6.
赵凯 《科技信息》2013,(17):497-497
广播电视编辑在新闻传播中担当重要的角色,它是信息搜集、整合、发布及反馈的实施者,在传播过程中,编辑要判断新闻价值、体现编辑意图,实现最佳传播。但是,在实践中,新闻编辑常会出现不尽人意的地方,虚假新闻、低俗新闻等时有出现,在把关上出现偏颇。如何使广播电视新闻更具权威性和影响力呢?人就是个关键因素,笔者主要从编辑素质的提升和策略等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陈红梅 《南昌高专学报》2007,22(4):86-87,100
当前全面展开的广电传媒体制改革的背景下,如何使迅速膨胀的我国广播电视新闻传播教育事业在不断充实内涵的基础上同步于这种新的形势,真正使人才培养适应传媒改革与发展的需求,使学科建设的格局和人才结构更加科学化,是每一个新闻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的问题。分析了当前广播电视教育面临的主要现状,提出了对广播电视教育走向的思考。  相似文献   

8.
广播一直是现代传媒中的领军主流媒体,而新闻更是大众传播接受的焦点。要想做一个合格的广播电视领域新闻编辑,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素质,如政治素养、新闻素养、编辑素养、采访素养、知识素养和大众传媒素养。只有在以上方面不断提高自己,广播新闻编辑才能在不断发展的传播领域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9.
广播电视新闻编辑是一种信息的选择、加工、组织和传播的思维过程,这个过程既包含了编辑的价值判断,也体现了编辑的意图或思想,编辑工作是整个新闻媒体的司令部和灵魂。本文就广播电视新闻编辑技巧和如何提高广播电视新闻编辑素质两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0.
杨忠 《咸宁学院学报》2013,(1):97-98,105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广播电视的声画优势不断受到冲击,使得广播电视新闻必须朝着迅捷和权威两个方向同时努力,这对广播电视新闻主持人的专业能力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近年来随着项目化教学的兴起,本文主要阐述广播电视新闻播音的学习任务和学习情境设计,逐步摸索出了一些以项目涵盖理论、以任务推动能力学习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1.
陈金梅  肖霞 《科技信息》2013,(15):192-192,196
随着新闻传播学类专业在各大高校的迅速增加,新闻传播学类专业毕业生就业难问题越来越突出,地方高校开设的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毕业生更处于劣势地位。本文以玉林师范学院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为例,提出以运用团队教学法,创新实践教学模式,加强职业规划教育和鼓励自主创业四条建议,以便地方高校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毕业生突破困境、突出优势、立足地方,走出自身就业的道路。  相似文献   

12.
我国正处在法制不断完善的时期。广播电视的法制节目是最受大众喜爱的内容不之一。但新闻舆论监督在推动我国的法制化进程同时,因新闻从业人员自身法治素质不高等原因,导致一些新闻报道内容与法制精神相悖。以下本人就如何做好广播法制节目谈一些想法。  相似文献   

13.
现场短新闻作为一种最普遍、迅捷的新闻发布方式,是任何单一新闻事件得以传播和发展的根本和源泉。新闻工作者只有遵循新闻传播的规律,具备良好的文风和娴熟的写作技巧,才能将社会生活中发生的新事物迅速、及时的传达给受众,通过最具新闻性的场景和情节的描绘,给他们以强烈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实现新闻价值的最大化。该文从现场采访、主体凝练、构思结构和正文内容几方面入手,探讨如何有效提高现场短新闻的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14.
曾娟娟 《科技资讯》2010,(4):227-227
实施精品战略,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是广播电视媒体宣传报道能力和水平的体现,也是每位广播电视记者工作的重要内容和职责所在。可是,身处县区的广播电视记者,因受地域、物质基础、技术设备等多方面条件限制,采访报道的大多是一些区域性的新闻,难以遇到影响重大的新闻事件和新闻题材,都感到好新闻离自己太远,创出精品太难。  相似文献   

15.
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各种媒体实现融合,给广播电视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同时也需要面临各种挑战。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的人才培养中,要适应当前的媒体发展要求,保证培养质量,使得人才进入到职业岗位中能够发挥自己的价值。该文针对媒体融合环境下广播电视新闻专业人才培养展开研究。  相似文献   

16.
新闻实践中的伦理问题日益严峻,一方面它迫切需要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另一方面它也要求高校通过相关课程的设立和完善对新闻专业的学生进行新闻伦理教育。我国的新闻伦理教育历史短,存在着某些问题,最突出的有两方面:一是高校对新闻伦理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二是新闻伦理教育的教学内容及采用的教学方法比较单一。通过对教学模式方面创新尝试尤其是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两部分的总结,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7.
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广播电视行业的深刻变革形成了广播电视新闻专业教育的新语境,新语境对广播电视新闻专业教育提出了更新教育理念、修订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首先应从宏观层面对教育部制定的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进行修订,然后从中观层面确立不同层次院校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最后从微观层面形成每所院校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18.
当下媒介融合已成大势所趋,为新闻编辑带来新机遇的同时,也给他们带来相应的挑战和要求。为满足新时期发展基本实际需求,凸显新闻编辑自身竞争优势,各大媒体编辑进入了转型重组潮流中。广播电视新闻编辑行业充分与现代新型出版完美融合,可以最终实现数字化新闻编辑转型目标,但原有新闻编辑工作仍存在部分困境,需积极采用相应的转型创新措施,提升广播电视新闻编辑专业素养。  相似文献   

19.
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新闻理论类课程教学中进行情景教学法的尝试与实践,是解决新闻理论教学联系实际的一条有效途径。它能将新闻理论和新闻实践进行深入结合与互动,集新闻的理论思考和业务研讨于一体,对学生专业学习大有益处。本文探析并总结了情景教学法在具体教学中的实施原则、途径与意义。  相似文献   

20.
王寒 《科技信息》2012,(23):466-466
当地新闻节目是县级广播电视台的立台之本,传播当地新闻、引导舆论是县级台的基本功能。改进会议报道,重视平民意识,提高策划意识,突出地方特色,精办特色专栏,是办好当地新闻节目的有效途径。 在县级广播电视台中,新闻是广播电视节目的主干,是受众获取信息,了解社会的重要窗口。办好电视节目,首先就是办好新闻节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