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余涛养 《广东科技》2014,(18):145-146
杉木的种植历史比较长,在我国南方种植面积比较大,由于种植杉木具有很多优点,很多人加入到种植的行列。在种植中没有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破坏了杉木种植地区的生态环境。主要介绍土壤质量评价指标和方法、杉木林生态系统转换对土壤质量的影响、研究方法、结果分析。  相似文献   

2.
张继扬 《贵州科学》1992,10(3):118-121
1 基本情况巴中县国营南阳林场位于东径106 48′至106 57′和北纬31 56′至32 2′之间。最低海拔700米,最高海拔1413米,林地主要分布在海拔800—1200米之间。坡度一般15—30°,局部高达45以上,土壤以紫色红壤及黄壤为主,PH值5.5—7.5之间。年降水量1100mm左右,年均气温13℃,无霜期为210天左右。林场建于一九五八年,林业用地17954亩,至80年代初,林地面积达15456亩,占总面积的86%,蓄积7万多立方米。人工林8000多亩,其中杉木5310亩,占林地的三分之一,蓄积量约3万立方米,占总蓄积的40%,是该场的主要用材树种。自1977年起,该场开始森林资源的中间利用,年生产中小径材1500立方米左右,年收入45万余元。特别  相似文献   

3.
杉木老龄林与原生杂木林群落外貌特征比较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 3600m^2标准地调查,研究福建南平溪后安曹下76年生杉木丰产林取代杂木林后群落外貌特征的变化。结果表明:老龄杉木群落蕨类草本植物、地下芽植物、大型叶植物、草叶植物、非全缘叶植物种类数量比例大于杂木林,而乔木、灌木、大高芽植物、小型叶植物、革叶和厚革叶植物、全缘叶植物种类数量比例小于杂木林。  相似文献   

4.
杉木林与楠木林土壤呼吸昼夜变化及与土温变化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Li-8100于2006年7月、2007年2和4月分别测定21 a生杉木林和35 a生楠木林土壤呼吸的昼夜变化,结果表明,两个林分的土壤呼吸速率昼夜变化表现为单峰型,日最高值基本都出现在中午13:00左右,最低值大部分时间出现在5:00左右,均值则出现在9:00~11:00.指数回归分析表明,除楠木林2月外,两个林分其他各月土壤呼吸速率与土壤温度呈显著的正相关(P<0.05),5 cm土温解释了杉木林土壤呼吸速率变化的51%~70%,而5 cm土温仅解释了楠木林土壤呼吸速率变化的32%~53%.杉木林土壤呼吸的Q10值大小顺序为Q10(4月)>Q10(2月)>Q10(7月),楠木林土壤呼吸的Q10值大小顺序为Q10(4月)>Q10(2月)>Q10(7月).  相似文献   

5.
杉木林土壤对模拟酸雨缓冲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芜湖市四褐山杉木林土壤进行室内模拟酸性降雨,研究该土壤对酸雨的缓冲性能。结果表明:土壤经酸雨处理后,在1~7天内有酸化的趋势,7~14天时具有明显的缓冲作用,14天后基本上又恢复到原来的pH值状态;土译不同浓度酸雨的缓冲能力随酸性的降低而增加;不同土层之间的缓冲性能呈现一定的规律。  相似文献   

6.
土壤养分状况与杉木生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7.
中国杉木林生态系统碳储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中国4次森林资源清查资料以及中国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CFERN)的实测数据,估算了中国1977-2003年4个时期杉木林生态系统的碳储量,分析了其年龄结构特征、垂直分配结构特征、时空动态格局和贮碳潜力。总碳储量研究结果 1977-1981为 1.09 Gt,1984-1988为1.496 Gt,1994-1998为2.446 Gt,1999-2003为2.866 Gt。江西、湖南、浙江、福建、云南、广西和广东7省的杉木林碳储量约占84%~86%。幼、中龄杉木林碳储量在79%~83.90%之间,随着杉木林的演替成熟,我国杉木林生态系统是一个潜在的碳库。在垂直分布上,乔木层碳储量占9.38%~10.63%,林下植被占0.6%~0.7%,土壤占87.99%~89.02%,枯落物占0.68%~0.78%,不同时期杉木林生态系统碳储量的垂直分配结构基本相似。1999-2003期间中国杉木林生态系统碳素现存量为2.866 Gt,一个龄级期(10 a)后碳储量将达到3.772 Gt,并以90.63 Mt·a-1的平均积累速率递增,是一个贮存潜力大,增长速率快的碳库。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萌生杉木林林分整体的空间结构特征,为促进其结构优化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浙江龙泉萌生杉木林为研究对象,采用空间结构参数二元分布分析林分及其优势树种杉木和木荷的空间结构特征。【结果】① 林分呈弱度混交向中度混交演变状态,空间格局为随机分布,不同大小比数等级的林木株数大致相等。随机分布状态的少数林木处于中庸状态,且劣态的林木株数多于优势木株数。② 杉木个体大多处于中低度混交状态,只有极少数处于高度混交状态。在同一混交等级上,不同优劣等级的林木株数差异较显著。③ 木荷的分布格局为随机分布,个体大多处于中庸和劣势木状态。【结论】研究区萌生杉木林分整体的混交度低,应进行密度控制,补植乡土树种,调整林分的格局为随机分布状态。  相似文献   

9.
以苏南山丘区铜山林场低质低效杉木林为研究对象,对其生长过程、形成原因和功能特征进行分析。通过建立综合等级判别函数,将低质低效杉木林分划分为3个等级:第Ⅰ类为生长较好的正常林分,第Ⅲ类为极低质低效型林分,第Ⅱ类介于上述两者之间。低质杉木林以低质型、生长潜力型和综合低质低效型为主。在分析质效因子各等级林分生长过程的基础上,提出了划分杉木低质低效林的技术参数标准,在Arcview支持下使低质低效林的分类结果可视化,时空特征清晰可见,克服了传统分类方法的空间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10.
采用断根法和红外气体分析仪IRGA测定相结合区分和测定了杉木人工林林地土壤呼吸3种来源组分:矿质土层呼吸、根呼吸和凋落物层呼吸的动态.阐述土壤不同呼吸组分对土壤总呼吸的贡献,以及主要气象因子对土壤各呼吸组分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矿质土层呼吸、根呼吸和凋落物层呼吸对对土壤总呼吸的贡献分别为56.7%,22.0%,21.4%.气温和土壤呼吸为指数关系,蒸发量是表征土壤呼吸的有效指标,但全年降雨量集中在低温季节会对根系呼吸产生抑制作用.提出评价降雨量对土壤呼吸的影响不仅考虑降雨量的多少更要注意其分配情况.  相似文献   

11.
杉木人工林林木养分的季节变化及养分间的相互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作者于1988年在枫树山林场浮东分场林龄和立地条件不同的杉木人工林中采集针叶样品分析 N、P、K、Ca、Mg和S浓度以探寻杉木人工林的营养特性、养分的季节变化动态及不同养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结果表明,幼、壮、中龄林不同生育期养分的季节变化规律相似。针叶N、P、K、Mg和S浓度均为生长初期最低或较低,幼林针叶全氮及幼、壮、中龄林针叶全磷、全钾和全硫均在第一个生长高峰期(6月中旬)达到最大值,壮、中龄杉木针叶全氮及幼、壮、中龄杉木针叶全镁则在第二个生长高峰期(9月中旬)达到最大值。速生期杉木针叶全钙较低,尤其是第一个生长高峰期,初期和末期较高或最高。杉木植株氮、磷代谢之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氮、硫代谢相互促进。钾、钙、镁营养之间存在显著的颉颃作用。  相似文献   

12.
对皖东南低山丘陵地区12个国有林场杉木人工林进行调查,用层次分析法对立地质量进行数量化评定,评定的结果与情况吻合;分析杉木各生长因子和产量之间的关系,用SAS软件建立了蓄积,树高,胸径的数学预测模型,所建的模型把年龄,林分密度和立地指数有机结合起来,为该地区杉木人工林生长预测和产量预测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14.
杉木,檫木,柏木等林分下土壤微量元素状况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调查分析了皖南等低山丘陵地区杉木,檫木,柏木不同林分下12个样土壤剖面的微量元素(铜、锌、铁、锰、钼)状况,分析了其有效含量,并调查了各林分的林木生长状况。通过生态系列比较法。初步探明了不同林分下各微量元素的变化及其与混交方式下的差异。指出在林地土壤富含有机质的情况下,某些林分下土壤中个别微量元素的有效量仍较低,甚至处于临界水平之下,可能存在铜、锌、钼不足的问题和铁、锰富集现象,同时认为混交可改善  相似文献   

15.
杉林连栽对土壤养分的影响及其反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在福建南平溪后村的暗红壤上,选择土壤形态性质相同、而杉木连栽次数不同的林地组成生态系列,进行横向比较。调查分析表明,杉林连栽过程中,由于生物学特征或林业措施的影响,导致土壤磷酸铝、铁、钙盐,交换性钾、钙,以及一定程度上全氮含量的下降;并且因为皆伐和造林过程中的土壤侵蚀,使表土层变薄,从而导致土壤中各种养分贮量(包括有机质、氮和各种灰分元素)的大幅度降低,结果是杉木生长量也逐届递降。相关分析表明,在土壤的上述两种变化中,后者对减产的作用远大于前者。  相似文献   

16.
杉木幼林磷肥利用率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肥力中等、其它条件正常的酸性红黄壤上,对2年生杉木幼林进行不同磷肥品种(磷酸氢二铵、过磷酸钙、钙镁磷肥)、不同施肥方式(沟施和穴施)的施肥试验。试验进行7个处理、3次重复的随机区组设计。结果表明:施肥后两年内各处理林木胸径、树高、当年抽高等生长指标差异不显著,但总的生物量及叶生物量差异明显,尤其是沟施磷酸氢二铵能明显增加叶和林木总的生物量;施肥后两年内磷肥的利用率以沟施磷酸氢二铵最高(12.45  相似文献   

17.
林下植被对杉林土壤微量元素状况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调查分析了赣中低山区不同林下植被类型(芒萁型,蕨类型和灌木-芒萁型)对杉森林土壤有效态微量元素(硼、钼、铜、锌、铁和锰)状况的影响。指出该地区森林土壤为硼,钼,铜和锰缺乏区,锌潜在缺乏区,铁富集区。  相似文献   

18.
杉木缺硼症的诊断和发生规律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经过光镜检查、电镜分析、易地栽培、嫁接试验、探索性防治试验以及元素分析和施肥诊断等手段,证明了发生在邵武杉木上的被称之为“大头病”的病害是一种由于缺硼引起的生理性病害。对不同地方发病圃地发病率与土壤、气候等环境因子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指出质地较轻、有机质含量少的酸性土容易发病,发病季节的高温、干旱使病害发生更加严重。杉苗稚冠比测定结果表明较低的根冠比与杉木缺硼症有较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福建含笑杉木混交林生物量和土壤肥力的研究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对福建含笑纯林和混交林进行造林试验,研究了5年生不同造林模式的林分生物量和培肥土壤能力。结果表明,福建含笑和杉木行间混交林具有较高的林分总生物量和乔木层生物量(85.48t/hm2、78.48t/hm2),而杉木纯林和乔木层总生物量均最低,仅为52.04t/hm2和43.04t/hm2。行间混交模式的土壤团聚体最好,结构破坏率小,土壤容重下降;土壤孔隙度和土壤通气度增大,分别比杉木纯林大14.5%和3.66%。行间混交林土壤有机质、氮、磷、钾含量明显高于杉木纯林,土壤酶活性明显加强,更有利于林木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