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混凝土的耐久性是指混凝土在实际使用条件下抵抗各种破坏因素的作用,长期保持强度和外观完整性的能力。影响结构耐久性的因素很多,砼质量及其保护层是内在因素;环境与载荷作用则是外在因素,不同的原因会造成不同的后果。首先讨论了混凝土耐久性的概念,接着分析了混凝土冻融作用破坏机理分析﹑混凝土缺陷检测﹑提高混凝土耐久性的措施,最后做了总结。  相似文献   

2.
混凝土的耐久性是指混凝土在实际使用条件下抵抗各种破坏因素的作用,长期保持强度和外观完整性的能力。影响结构耐久性的因素很多,砼质量及其保护层是内在因素;环境与载荷作用则是外在因素,不同的原因会造成不同的后果。首先讨论了混凝土耐久性的概念,接着分析了混凝土冻融作用破坏机理分析﹑混凝土缺陷检测﹑提高混凝土耐久性的措施,最后做了总结。  相似文献   

3.
江垭大坝碾压混凝土的渗透规律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湖南省江垭碾压混凝土大坝部分芯样渗透性的室内试验研究揭示了碾压混凝土渗透性的基本规律。长时间、多状态下的碾压混凝土渗透性试验结果表明:碾压混凝土渗透规律在较高水力梯度范围内仍服从线性达西定律;在恒定水头作用下,碾压混凝土的渗透具有时效自密性;在变水头作用下,当水力梯度达到某一上限后,碾压混凝土渗透存在偏离达西渗流的现象,经过对试验资料的统计分析,提出了描述碾压混凝土渗透性的经验关系,即渗流量随时  相似文献   

4.
孙振华 《甘肃科技》2009,25(17):146-147,184
混凝土结构在建筑工程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在结构的安全、可靠度和耐久性方面起绝对的作用。因此,对混凝土的质量控制至关重要;同时对混凝土的质量控制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5.
耿继胜  伊善军  王书贞 《科技信息》2009,(29):I0484-I0484
混凝土。是指由胶凝材料将集料胶结成整体的工程复合材料的统称。通常讲的混凝土一词是指用水泥作胶凝材料,砂、石作集料;与水(加或不加外加剂和掺合料)按一定比例配合,经搅拌、成型、养护而得的水泥混凝土,也称普通混凝土,它广泛应用于水利、土木工程。混凝土的性能主要有:和易性——混凝土拌合物最重要的性能;强度——混凝土硬化后的最重要的力学性能:变形——混凝土在荷载或温湿度作用下会产生变形,主要包括弹性变形、塑性变形、收缩和温度变形等:耐久性——在一般情况下+混凝土具有良好的耐久性。  相似文献   

6.
钢纤维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为有效利用钢纤维混凝土,对钢纤维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抗弯强度、弹性模量和断裂能等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钢纤维混凝土立方体的抗压强度、抗弯强度随着钢纤维掺量的增加而增大;在钢纤维掺量不变的情况下,钢纤维混凝土的抗压弹性模量会随着龄期的增加而提高;钢纤维对混凝土的阻裂作用很明显,而对混凝土起裂的限制作用不明显;在混凝土初凝之前,无论是普通混凝土还是钢纤维混凝土,内部温度的变化规律与外界温度的变化规律不同,并且此阶段混凝土内部应变的变幅很大,普通混凝土应变的变幅要比钢纤维混凝土应变的变幅大得多;在混凝土初凝之后,无论是普通混凝土还是钢纤维混凝土,内部温度的变化规律与外界温度的变化规律相同,并且此阶段混凝土内部应变的变幅很小.  相似文献   

7.
<正>近几年来建筑工程的混凝土量增多增大,随着混凝土工程量的增大,模板钢筋工程也相应加大,模板钢筋工程在混凝土工程中起重要作用地位。1模板工程的作用和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8.
普通混凝土绿色高性能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简要介绍了绿色材料的概念和发展状况.针对兰州市普通混凝土发展现状,分析了普通混凝土配合比的不足,提出了兰州市普通混凝土绿色高性能化的途径,总结了粉煤灰在混凝土中的作用.通过粉煤灰掺量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和混凝土的约束收缩实验研究,优化了粉煤灰混凝土的配合比,并应用于生产.研究结果表明:粉煤灰混凝土具有优越的性能,正是由于粉煤灰混凝土的优越性才能使其成为绿色高性能混凝土;使用兰州本地的原材料可以达到普通混凝土的绿色高性能化.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研究现状,引起混凝土结构耐久性损伤的主要因素;以及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的主要内容,对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设计、施工和管理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0.
针对外加剂在混凝土中的不同作用和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对如何正确选用混凝土外加剂进行了分析,从而使混凝土外加剂的应用更有针对性和目的性。  相似文献   

11.
采用3种加载方式对27根钢管轻集料混凝土短柱进行轴压试验,分析了加载方式对构件轴心受压破坏形态和力学性能的影响,主要试验参数为不同轻集料混凝土强度等级和钢管截面尺寸.3种受荷方式分别为:荷载作用在核心混凝土上;荷载作用在整个截面上;采用滚轴加载板将荷载作用在整个截面上.研究结果表明,加载方式对钢管轻集料混凝土短柱的轴压变形性能有较大影响,而对其极限承载力影响不大.无论何种加载方式,钢管轻集料混凝土短柱的纵向压缩变形能力都很强,纵向应变可达0.1,因而具有十分良好的延性,并具有较大的后期承载能力.  相似文献   

12.
混凝土强度只有在连续不断地湿润养护下,强度才随龄期的增长而增长。而混凝土强度的增长依赖水泥水化的作用,水泥水化后的产物是产生混凝土强度的主要因素。本文针对影响混凝土质量的主要因素,结合工作实践,谈一点体会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3.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混凝土作为主要的建筑材料,对提高构建强度和满足建筑工程需要具有重要作用.在混凝土施工中,考虑到环境因素以及季节和温度对混凝土构件的影响,补偿收缩混凝土成为了混凝土中的重要种类,对解决构件强度问题和提高混凝土承载力起到了积极作用.因此,认真分析补偿收缩混凝土的试配技术,并正确运用补偿收缩混凝土技术,成为了提高混凝土施工质量的重要措施.为此,在混凝土施工中,应根据混凝土配置实际,积极探索并应用补偿收缩混凝土试配技术,保证混凝土在各项指标上满足实际需要.  相似文献   

14.
高温超导输电技术利用液氮冷却辅助系统将超导电缆本体冷却至超导临界温度,实现导电体的大电流传输,具有低损耗、高效率与大容量输电的优点。针对高温超导电缆管线槽面临的极低温冻融作用问题,对不同冻融次数的C25混凝土开展超声波检测试验、单轴抗压强度试验与核磁共振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冻融循环作用导致的混凝土超声波波速下降与抗压强度恶化集中在冻融初期,且混凝土超声波波速与单轴抗压强度均随着混凝土冻融次数的增加而逐渐降低;混凝土在经历4次液氮冻融后,超声波波速最大下降比例超过13.6%,之后趋于稳定;混凝土的抗压强度等级最大降幅超过28%,不同冻融循环次数的混凝土破坏形态基本同常温;最后结合核磁共振试验,从微观结构分析了C25混凝土孔隙特征随冻融次数的变化规律,随着冻融次数的增加,造成混凝土内孔隙比以及大孔数量的增加,使得混凝土内的密实度降低,造成混凝土冻融初期超声波波速与混凝土单轴抗压强度的降低。  相似文献   

15.
三跨变截面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的收缩徐变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混凝土的收缩徐变效应是影响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受力的重要因素。混凝土收缩徐变效应研究是进行混凝土桥梁设计的前提。通过对影响混凝土收缩徐变效应的主要因素分析,揭示混凝土收缩徐变对桥梁变形和内力的影响规律。以某三跨变截面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为工程依托,采用有限元仿真分析方法,将连续箱梁所处环境的相对湿度、混凝土加载龄期以及运营时间对混凝土收缩徐变效应的影响进行参数分析。研究认为:混凝土收缩和徐变所引起的连续梁的竖向位移及截面弯矩均随环境相对湿度的增大而减小;随着加载龄期的延长,混凝土收缩作用引起的连续梁竖向位移与截面弯矩总体呈增长趋势,而混凝土徐变作用引起的连续梁竖向位移与截面弯矩变化较小;运营时间对混凝土收缩作用引起的梁体竖向位移影响显著,而对截面弯矩无影响,运营时间对混凝土徐变作用引起的梁体竖向位移与截面弯矩均影响较大。文中研究结果对同类工程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为减小高性能混凝土早期开裂,利用非接触测量技术,测量了高性能混凝土早期自生及单面干燥条件下的收缩,研究了减缩剂、聚丙烯纤维等几种作用机理不同的物质对高性能混凝土早期自生及干燥收缩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利用板式混凝土早期收缩开裂试验架,对高性能混凝土进行了约束试验,研究了减缩剂、减缩剂+聚丙烯纤维等对高性能混凝土早期抗裂的作用.结果表明:减缩剂、聚丙烯纤维、减缩剂+聚丙烯纤维及渗透结晶防水涂料均有减缩抗裂效果,其作用大小为渗透结晶防水涂料>减缩剂>减缩剂+聚丙烯纤维>聚丙烯纤维.  相似文献   

17.
防水混凝土和普通混凝土两者的不同点在于普通混凝土是根据所需的强度进行配制的,其中石子为骨架,砂子填充石子的空隙,水泥浆填充细骨料空隙并使骨料粘结在一起。而防水混凝土是根据工程所需抗渗要求配制的,其中石子的骨架作用减弱,水泥砂浆除满足填充粘结作用外,还要求其在粗骨料周围形成一定数量、质量良好的砂浆包裹层,从而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  相似文献   

18.
基于损伤力学的混凝土疲劳损伤模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研究混凝土在疲劳荷载作用下力学性能不断劣化过程,从连续介质损伤力学的基本理论出发,根据混凝土的材料性能选定合理的耗散势函数,用残余应变来定义混凝土的损伤量,得到关于残余应变的损伤变量表达式;分析混凝土疲劳损伤的发展规律,选用合适的混凝土微塑性应变方程,推导混凝土在疲劳荷载下的损伤发展率,得到混凝土损伤变量与疲劳次数的关系,从而建立混凝土疲劳损伤模型;利用疲劳实验数据验证模型形式的正确性,并确定模型的参数;由此建立耦合损伤变量的混凝土本构关系模型,可用于疲劳荷载作用下混凝土的有限元分析.  相似文献   

19.
苏伟华 《广东科技》2007,(8):189-189
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比较复杂,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在荷载的作用下,桥梁某个部位产生裂缝,这种情况比较少见,也是不允许出现的;二是由于变形荷载产生裂缝,这在桥梁混凝土施工中较为普遍.后者又主要包括气温、水泥水化引起温差使混凝土变形,地基的不均匀下沉混凝土开裂变形,预应力梁施工中的预应力筋放张,不均匀受力使混凝土开裂变形等均属变形荷载作用.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早期受到不同程度冻融循环作用的混凝土在进一步受到碱硅酸反应作用时的损伤破坏特点和规律.混凝土试件先进行冻融循环30次和60次,然后在60 ℃的1 mol NaOH溶液中浸泡进行加速碱硅酸反应试验,每周一次监测混凝土的超声速度,并用其转换的相对动态弹性模量作为混凝土内部损伤的指标.试验结果表明:早期冻融循环会成为混凝土进一步碱硅酸反应损伤的诱因,从而加速混凝土的损伤失效过程;早期冻融损伤越严重,后期碱硅酸反应损伤也越严重.与未预先受到冻融作用的混凝土试件相比,除了早期损伤速率加快之外,损伤的规律性基本没有变化.早期冻融循环的作用相当于混凝土在后期受到更严重的碱硅酸反应作用.早期损伤形成混凝土内部缺陷以及改变混凝土的内部结构,是产生这些影响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