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问卷法、访谈法对文山学院2009届毕业生进行调查。旨在探讨边疆高校大专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及产生的主观原因,为加强边疆高校大专毕业生就业指导提供依据。调查结果显示文山学院2009届毕业生就业焦虑明显,就业压力大;就业期望过高,就业信心不足。  相似文献   

2.
就业过程中加强毕业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有利于提升院校就业工作成效,有利于促进国家大政方针政策的实施。以福建农林大学经济学院2013届本科毕业生为例,通过问卷调查分析,我们总结了农林院校经济学类毕业生就业视角下存在的就业观念、职业规划、求职准备、求职心理和社会化程度等方面问题,并提出了就业观念的思想政治教育重点化、就业指导的思想政治教育阶段化、就业心理的思想政治教育针对化和就业实践的思想政治教育同步化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高等教育大众化条件下的大学生就业,主要存在毕业生的就业观念还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社会用人单位过于重视学历、毕业生自身实力不足等原因。提出要实现大学生充分就业,必须坚持理想教育,确立正确的职业理想、毕业生应转变就业观念、充分发挥政府在高校毕业生中的作用等对策。  相似文献   

4.
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高等教育大众化条件下的大学生就业,主要存在毕业生的就业观念还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社会用人单位过于重视学历、毕业生自身实力不足等原因.提出要实现大学生充分就业,必须坚持理想教育,确立正确的职业理想、毕业生应转变就业观念、充分发挥政府在高校毕业生中的作用等对策.  相似文献   

5.
大学毕业生就业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通过对大连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意愿及去向的调查,分析了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现状以及存在的影响因素。指出转变就业观念、改革高等教育制度、加强就业服务,以及完善政府相关制度是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的现实对策。  相似文献   

6.
针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的态势,通过对西昌学院农科类2008—2014届的毕业生进行抽样调查,整理分析376份调查问卷的数据,总结了农科类毕业生就业价值取向的特点及存在问题,最后从辅导员的角度提出了促进农科类毕业生就业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裴虎  刘启定 《科技信息》2006,20(10):21-22
随着教育资源的开放,教育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充分认识到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的意义,通过对当前高等农业院校工科毕业生就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本文认为认清大学毕业生就业的有利方面,解放思想,转变就业观念做好大学毕业生的相关服务工作和加强对毕业生开展教育,让毕业生走进就业市场,使毕业生懂得该如何去做,以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促进毕业生就业。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就业观念存在的几个误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和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以市场为导向的"双向选择、自由择业"的就业机制已逐步形成,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观念直接影响着毕业生的就业率,本文简要阐述了当前大学生就业观念存在的几个误区。  相似文献   

9.
高校毕业生就业是一项希望工程、民心工程和系统工程,促进高校毕业生和谐就业是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和重要价值取向。当前,高校毕业生在就业观念、就业技能、就业环境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不和谐因素。政府、高校、社会应当积极行动起来,形成合力,促进高校毕业生和谐就业。  相似文献   

10.
李铭  王利生  刘小双 《科技资讯》2013,(34):222-222
通过对石油工程专业毕业生就业观念调查,可以看到学生的就业观念存在着择业非风险化、缺少创业和职业竞争的激情,学校方面应进一步完善就业指导工作,加强学生就业观念、就业能力和就业心理等方面的培养。  相似文献   

11.
陈启 《科技信息》2009,(24):I0029-I0030
随着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和高等教育规模的迅速扩大,高校毕业生的数量迅速增加;一场前所未有的金融危机,更使得大学生如临就业的寒冬。而目前处在大学生就业弱势中的民办高校的大学生,仍然存在着过于看重就业地区、对薪金的期望值较高、兢业趋向理想化以及盲目择业的就业观念。民办高校毕业生想要走出困境,为自己在就业的市场谋得一席之地,关键便是要适应新形势,转变自己的就业观念。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巢湖学院艺术学院大学生就业的现状着手,分析了当前美术类大学生就业的特点和原因,并从学校、学生两个主体方面探索解决途径。学生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学校要进行学科及结构的调整、深化就业指导和训练,以提高美术类毕业生就业力。  相似文献   

13.
张凤芹 《科技资讯》2011,(26):251-251
目前我国的高职经贸类毕业生就业存在诸多问题,本文对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历届毕业生及就业单位进行调查,发现企业需求与毕业生能力之间存在差异。为了促进高职经贸类教育的健康发展,需要进一步完善培养目标、加强课程设置、注重实践锻炼、增强师资力量。  相似文献   

14.
苏玮玮 《科技信息》2012,(36):116-117
高校毕业生作为一个特殊的就业群体,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极为重要和宝贵的人力资源。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成为一项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如何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门路是一个需要解决的实际课题。本文从高校毕业生就业门路存在的问题,分析毕业生就业门路较窄的原因,通过改革教育体制、树立正确就业观念、加强就业指导、开展创业教育、加强实习基地建设及开拓就业市场等措施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门路。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我省某高校近几年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表明大学生就业遭遇历史新高,学生就业观念存在一定误区,学生就业能力不高,学校就业指导体系不够完善。因此,要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和学生的就业能力,大学生要转变就业观念,学校要完善就业指导体系。  相似文献   

16.
当前大学生就业难不是因为毕业人数太多而是社会提供的就业岗位太少,就业形式单一,就业人数多而创业人数少。本文试从对大学毕业生创业的迫切性和可行性分析,说明高校对大学毕业生进行创业指导的必要性。指导大学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即由就业观念向创业观念转变,树立创业意识。鼓励大学毕业生创业,增加就业岗位,以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为社会创造财富。  相似文献   

17.
盛艾 《山西科技》2013,28(1):83-85
通过问卷方式,总结出美术类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现状以及就业趋势,探讨了美术类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特点,分析了美术类高校毕业生的择业心理,指出大学生创业作为缓解就业压力的重要手段对美术类高校毕业生更为紧迫.  相似文献   

18.
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行为的关键因素是就业观念,"95后"高校毕业生就业观念发生了根本的转变。为有效引导高校毕业生就业,家长要主动转变就业观念,发挥前喻文化的引导示范作用;学校要构建全方位的就业指导体系,鼓励并喻文化的实践导向;公众应理性看待慢就业,接受后喻文化的反哺教育。  相似文献   

19.
2010年云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高校毕业生就业关系到国计民生。基于云南省2010年所有高校毕业生年终就业数据进行分类、梳理、汇总,从而对高校毕业生就业流向及特点进行分析,并按照综合大学、师范院校、独立学院、其他专门院校、高职高专、民办专科划分为6类高校来讨论不同学历层次的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比较11个专业门类毕业生的就业率,分析当前毕业生就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阐述就业竞争力的含义和电子信息类毕业生应具有的就业素质。分析电子信息类毕业生实践动手能力差,就业竞争力不强的原因。综合我校提升电子信息类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