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张明阳 《广东科技》2007,(12X):76-78
电力线路工程设计中线路的路径选择是线路建设中的一个重要部分,直接影响到线路建设的经济性、安全靠性和施工维护。本文就如何进行正确的线路路径选择提出了具体的原则,提出了如何进行适当的电力线路的杆塔定位的方法,从而提高线路建设的经济性和运行安全可靠性。  相似文献   

2.
以GIS作为输电线路路径选择的地理信息采集和分析平台,综合考虑线路走廊区域地形、地貌、地物、环境等方面的影响因素,利用层次分析法得到线路走廊区域的线路综合成本量化值.结合高压输电线路路径选择特点,建立了基于改进蚁群算法的高压输电线路路径自动搜索模型,实现了输电路径的跨越式搜索和障碍的规避.模型引入路径局部成本控制启发策略及A~*导向算法,提高了路径搜索效率.用C#2010和ArcGIS 10.0开发了输电线路路径自动选择程序,并采集无人机航拍的现场地理数据,验证了模型和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35KV输电线路的设计,一般分为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两个阶段,内容包括:线路路径选择、导线型式选择、杆塔型式选择、杆塔受力分析、杆塔基础设计、导线和避雷线应力弧垂计算以及工程预算等。35kV输电线路设计应确保施工后的输电线路运行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确保安全无故障运行。本文主要对35kV输电线路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过程及设计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高公众出行效率,针对城市公交线路的选择问题,提出了公众出行的任意两站点间公交线路优化选择模型,给出了相应的模型实现算法。通过设置权重因子α,综合考虑换乘车次数、乘车时间和乘车费用3个主要因素,在换乘车次数不超过两次的情况下,将乘车费用和时间融合成一个综合评价指数,建立了线路优化选择模型,并以北京公交的线路选择为实例,得出了直达、一次换乘车和两次换乘车的具体结果。给出α取值为1时的建议性线路,从而验证了模型和算法的合理性和实用性。依据此模型的每次线路选择,都能反映公众出行时需要考虑的3个主要因素,在上述条件下该模型具有一定的通用性。  相似文献   

5.
文章主要探讨了高层建筑中电气线路的防火设计,主要从电缆的截面选择、线路敷设方式的选择以及消防系统中配电线路电线的敷设与防火性能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消防电气配线的防火设计的关键步骤和应用方案.  相似文献   

6.
中学电学实验线路和仪器的选择是一个教学难点。本文对中学电学实验常用的限流连接和分压连接线路,以及电流表、电压表和滑动变阻器的选择进行讨论。文中提出了在安全前提下为提高精度进行选择时所应遵循的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7.
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城市供水日趋紧缺,长距离引水供水已成为必然的选择.长距离输水线路的选择是否合理,对工程安全、工程投资、水质保障、环境保护等有重大而直接的影响.昆明市掌鸠河引水供水工程是中国在建的规模最大的长距离引水工程之一,该文结合掌鸠河引水供水工程长距离输水线路总体走向选择和通过输水隧洞大断裂线路选择的实践,初步探讨工程地质研究对输水线路选择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针对采用单相重合闸的特/超高压输电线路,提出了一种利用重合闸期间非全相运行故障录波数据的线路参数时域计算方法。对于非故障线路,正序、零序参数分别选择线模及零模集中参数模型进行计算。对于故障线路,正序参数选择非故障相相间线模集中参数模型进行计算。若二次电弧未熄灭,选择三相耦合线路模型计算故障线路零序参数;若二次电弧熄灭,选择零模集中参数模型计算故障线路零序参数。依据所选模型建立微分电路方程,将线路两端电压和电流采样值作为已知量,利用最小二乘法计算线路参数。采用ATP-EMTP软件的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得到非故障线路和故障线路的正序参数和零序参数,且选择合适的模型可以提高参数计算精度,其中正序电阻、电感、电容的误差分别小于1%、0.5%、0.23%,零序电阻、电感、电容的误差分别小于0.12%、0.1%、0.04%。  相似文献   

9.
根据规范和作者的设计经验,介绍了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的基本概念,论述了在电气设备选择、线路选择及敷设要求、线路和设备保护要求及接地设计等几方面所涉及的石油化工企业特有的电气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10.
周本堂 《广东科技》2013,22(2):18+29
架空送电线路设计是电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架空送电线路及其设计内容进行了概述,针对架空送电线路设计的主要方面,如路径选择、杆塔选型、定位排杆、杆塔基础设计进行了论述,以提高电网线路的稳定性、安全性和经济性。  相似文献   

11.
城市公共交通线路网规划方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建立了城市公共交通线路同优化模型,设计了“分离目标,逐步优化”的公交线路网规划方法。本文主要采用网络优化方法,公交线路网的设计步骤可利用计算机进行。  相似文献   

12.
根据目前国内公交收费的发展趋势,设计出用于对客流等数据采集的IC卡自动收费系统,并提出利用它来进行客流等数据采集、处理的新方案.与人工调查相比,它的投入小得多,并且可以提供大量详细、准确的动态数据,对城市公交以及公交的智能化调度、线路的开辟、优化、站点的设置等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基于GIS的公共交通可达性与居民出行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广州市现状城市公交路线路网数据,借助GIS 软件平台,研究社区的公共交通可达性,并基于问卷调查数据,探讨了社区居民出行需求与公共交通供给的匹配情况.结果表明:广州市4个案例社区的公共交通可达时间均呈现出由社区向四周沿公交地铁线路网呈圈层递增扩散的分布特征;中间时段公共交通时间可达性等级较高峰时段明显外扩;公共交通供给基本能满足4个案例社区的居民公共交通工作及游憩出行,但仍存在部分在工作出行最大忍受时耗内公共交通不可达的区域;在购物出行中,存在公共交通供需不平衡的情况.  相似文献   

14.
基于SuperMap Objects6和SuperMap IS.NET开发平台,开发了长春市公交查询系统,系统实现了地图的浏览、公交信息查询,并在一定条件下实现了公交线路的换乘,同时实现了GIS系统的基本功能,并在此基础上能够进行简单的空间分析。  相似文献   

15.
针对传统方法优化公交调度难以保证运营效率达到最优的实际情况,基于城市空间结构与交通系统的内在运行机制,构造了城市公交网络模型,利用Ⅳ个等同节点的时滞非线性耦合状态方程的同步理论,使公交调度网络系统达到渐进稳定,即各线路乘客达到一种均衡状态。以兰州市公交系统的部分线路为例,验证了该模型及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城市轨道交通接驳公交线路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轨道交通和常规地面公交之间的有效接驳是提高城市公共交通系统运行效率的重要环节。本文详细分析了接驳公交出行中乘客出行时间成本和公交车辆运营成本,以城市轨道交通接驳公交系统总成本最小为目标,考虑公交线路布局约束、乘客流量守恒约束,以及公交能力约束等,构建了城市轨道交通双边接驳公交线路优化模型,对接驳公交线路布局以及开行频率进行优化。根据模型特点,设计了人工蜂群算法。为了提高算法的计算效率和稳定性,采用了多种邻域搜索策略,且对算法的相关参数进行了校正。数值算例表明,人工蜂群算法可以很好地优化城市轨道交通接驳公交线路的布局,且在求解质量、计算效率和稳定性等方面都优于遗传算法。  相似文献   

17.
基于人群分类的城市公交走廊客流分配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随机用户均衡理论基础上,在静态均衡模型中引入时间变量及人群属性分类,建立基于人群分类的城市公交走廊动态客流分析模型,描述了走廊内出行者对于出发时刻和路径的选择问题,并分析不同人群的行为差异.给出了模型的基本假设及求解算法.研究结果表明,模型的动态化及人群分类特征,不仅能够真实反映走廊内不同属性客流的时空分布情况,还能够仿真不同交通措施的作用及效果.算例通过采取错峰上班及调整票价,使高峰时刻走廊断面客流下降24%;选择轨道交通的客流由82%下降71%,选择巴士交通的客流由11%提升至20%,有效降低了公交走廊的交通负荷,并使各方式分担率更加均匀.此动态客流分析模型为城市公交走廊的功能优化提供了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18.
动态车辆路径问题的优化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计了在动态环境下进行车辆路径优化的导向局域搜索算法.算法在产生初始解以后的动态求解过程中,不再做车辆之间的顾客调整,而只应用2-opt局域搜索算子更新车辆服务顾客的顺序,即针对每辆车辆的旅行路线求解一个旅行商问题.建立了在动态环境下车辆执行运输任务过程的仿真模型.仿真过程中,应用算法根据交通路网实际情况实时优化车辆路径,并采用4种接受准则判别是否接受新的车辆路径.仿真结果表明:算法具有实时、高效的特点,满足动态车辆路径问题的求解要求.  相似文献   

19.
描述了城市应急联动系统的概念与作用,提出了以公安“三台合一”平台为核心的城市应急联动系统的体系结构和功能特点,并分析了该系统的总体流程、技术路线及关键技术等.  相似文献   

20.
鲜活农产品由于保质期短,需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收购并运送到市场销售,因而收购路线的优化是一个重要问题.针对这一问题,分析了农产品收购路线优化与普通物流路线优化的区别,提出了路线优化的数学模型,再应用改进遗传算法对收购路线进行优化,得到最优农产品收购路线,经实例证明,此改进的遗传算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