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表面活性剂增强钌(Ⅱ)配合物化学发光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阳离子,阴离子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对钌-联吡啶和钌-邻菲咯啉化学发光性质的影响,探讨了表面活性剂增强其化学发光的机理及表面活性上对检测灵敏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各种类型的表面活性剂存在下,硫胺素(VB1)与钒(V)的荧光反应,选择了最佳表面活性剂Triton X-100,并对荧光物质的性质以及Triton X-100对反应的增敏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各种类型的表面活性剂存在下,硫胺素(VB1)与钒(Ⅴ)的荧光反应,选择了最佳表面活性剂TritonX-100,并对荧光物质的性质以及TritonX-100对反应的增敏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考察了多种表面活性剂对联苯胺-H2O2-辣根过氧化酶伏安酶联免疫分析体系测定HRP的影响,并对其作用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表面活性剂在一定的浓工范围内对反应具有增敏作用并且对还原电位产生一定的影响。据此可通过加入适当的表面活性剂提高分析方法的灵敏度。  相似文献   

5.
采用铂环法测定聚醚F-68、全氟碳烷基丙烯基糖醚衍生物表面活性剂及其组成的复配体系的表面张力,评价该单一和复配表面活性剂体系的表面活性,探讨全氟碳烷基丙烯基醚衍生物表面活性剂对聚醚F-68的增效作用。结果表明,三种全氟碳烷基丙烯基糖醚衍生物表面活性剂均具有较好的表面活性,且都能与聚醚F-68形成的复配体系表现出很好的增效作用,增效作用与其在复配体系中的含量比例有关。  相似文献   

6.
采用铂环法测定聚醚F-68、全氟碳烷基丙烯基糖醚衍生物表面活性剂及其组成的复配体系的表面张力,评价该单一和复配表面活性剂体系的表面活性,探讨全氟碳烷基丙烯基糖醚衍生物表面活性剂对聚醚F-68的增效作用.结果表明,三种全氟碳烷基丙烯基糖醚衍生物表面活性剂均具有较好的表面活性,且都能与聚醚F-68形成的复配体系表现出很好的增效作用,增效作用与其在复配体系中的含量比例有关.  相似文献   

7.
考察了表面活性剂对邻氨基酚-H2O2-辣根过氧化物酶(HRP),盐酸间氨基酚-H2O2-辣根过氧化酶和氨基酚-H2O2-辣根过氧化物酶伏安酶联免疫分析体系测定HRP的增敏作用,结果表明,表面活性剂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对反应具有增敏作用,并对还原电位有一定影响,据此,可利用加入适当的表面活性剂提高了分析方法的灵敏度,同时,对表面活性剂的增敏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聚氧乙烯(n=23)月桂基醚(Brij-35)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及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为二元表面活性剂复配水溶液体系,在气-液界面和胶团中的有关物化性能进行了一系列测试,对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进行了探讨,得出了分子相互作用参数βs和βm,并对复配体系相互作用增效情况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丙烯酰胺共聚物与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锥板粘度计和旋滴界面表张力仪研究了丙烯酰胺(AM)-N-乙烯-2-吡咯烷酮(VP)-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AM-VP-AMPS)共聚物水溶液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C18H29NaO3S)及中性表面活性剂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OP-10)的相互作用以及该复配体系与原油之间界面张力,阴离子表面活性剂(C18H29NaO3S)会引起共聚物水溶液表观粘度的下降,而中性表面活性剂(OP-10)对共聚物水溶液表观粘度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正庚烷反胶束溶液和牛血红蛋白水溶液的相平衡,探讨了有机相助表面活性剂种类和浓度、水相PH值,水相离子种类和强度,表面活性剂浓度的影响,适宜条件下,  相似文献   

11.
Fe(Ⅲ)-4,7-二苯基邻菲罗啉(简称BPT)可形成无色的Fe(Ⅲ)-BPT配合物。在紫外光照射下,上述配合可发生光化学还原反应,生成红色的Fe(Ⅱ)-BPT配合物。本工作以低压汞灯作为光源,研究了溶液酸度、各种有机酸、表面活性剂和醇等对体系光化学还原反应速率的影响规律,并初步探讨了其反应机理。实验表明,Fe(Ⅲ)-BPT体系的光化学还原反应为零级反应,各种有机酸、表面活性剂和醇对光化学还原反应  相似文献   

12.
生物聚合物驱油体系流变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考察了盐、碱、表面活性剂及实验温度对生物聚合物(黄胞胶)驱油体系流变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生物聚合物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石油磺酸盐)相互作用强烈,在流变性方面体现出良好的协同效应。这种协同效应对低界面张力-流度控制复合驱十分有利。对几类生物聚合物驱油体系,包括聚合物驱、碱-聚合物驱、碱-表面活性剂-聚合驱的不同配方的流变性考察结果表明,在常用的几种描述聚合物溶液流变性的模型中,幂律模型的相关性最  相似文献   

13.
本文测定了四种两性表面活性剂(BS-12,OB-2,LAB,LAO)的表面张力,临界胶束浓度,等电区,发泡能力,润湿性,乳化作用,Krafft点和增稠性能,探讨了化学结构对其性能的影响关系。  相似文献   

14.
碘化1-苄基-4 4-二乙基氨基苯偶氮)吡啶是一个新的阳离子染料,能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形成离子缔合物,用氯仿萃取,萃取液在565nm测定吸光度,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在氯仿中的浓度为0~1.6×10 ̄(-5)mol·dm ̄(-3)服从比耳定律,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7.0×10 ̄4.用于水中微量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测定.  相似文献   

15.
表面活性剂对甲烷水合物储气特性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利用高压水合物形成实验装置测量了表面活性剂对水合物形成过程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微量的表面活性剂可使水合物在静止的系统中快速形成,提高了气体水合物的储气能力,并改变了水合物的形成机理。根据活性剂含量与水合物储气量的关系,确认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和烷基多糖苷(APG)在水合物形成体系中的临界胶束质量分数分别为0.03%和0.05%。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对水合物储气的促进作用比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烷基多糖苷强。  相似文献   

16.
生物表面活性剂对菌XD-1降解原油的作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利用正交实验优化的培养基培养菌XD-1,提取生物表面活性剂,确定此生物表面活性剂对菌XD-1降解原油的影响.方法:用化学法和红外光谱扫描确定表面活性剂的结构特征,用重量法(质量法)测定原油的降解率及菌的生物量变化.结果:生物表面活性剂为脂肽类和糖脂类物质的混合物;预先投加生物表面活性剂可以使菌XD-1降解原油的诱导期缩短一半,并提高了菌对原油的降解率.结论:生物表面活性剂的投加对原油的生物降解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新型两性表面活性剂合成及表面化学性能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对-新型两性表面活性剂N-(3-十二烷氧基-2-羟基丙基)-N,N-二甲基甘氨酸甜菜碱的表面化学性能进行了研究测定了其表面张力,临界胶束浓度,起泡力,润湿力,钙皂分散力及增溶能力。  相似文献   

18.
考察了盐、碱、表面活性剂及实验温度对生物聚合物(黄胞胶)驱油体系流变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生物聚合物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石油磺酸盐)相互作用强烈.在流变性方面体现出良好的协同效应,这种协同效应对低界面张力—流度控制复合驱十分有利.对几类生物聚合物驱油体系,包括聚合物驱、碱-聚合物驱、碱-表面活性剂-聚合驱的不同配方的而变性考察结果表明,在常用的几种描述聚合物溶液流变性的模型中,幂律模型(Ostwald模型)的相关性最好  相似文献   

19.
在水溶液中,25℃条件下,使用停流法研究了单一表面活性剂胶束对MBH与Q-(OH)2之间的氢负离子转移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和两性表面活性剂对该反应有抑制作用;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对该反应基本无影响。从表面活性剂单体(或胶束)对带电荷的反应物或电荷转移复合物中间体的静电相互作用角度讨论了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及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对镉-5-Br-DMPAP的增溶作用.结果表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对该体系增溶增敏作用显著,ε可达1.21×105Lmol-1cm-1.同时,利用S2-对该体系的褪色作用可间接测定S2-,建立的方法用于啤酒及工业污水中水溶性S2-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