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通过案例介绍了我国碳交易市场的现状。从利弊两方面分析了影响我国碳交易市场发展的因素,并从我国碳交易市场的现实出发.对我国碳交易市场在交易规范、政府干预以及政策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并对我国碳交易市场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低碳经济的发展已经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各国都在积极为碳减排的责任和目标寻求途径和方法。碳交易市场的发展是推动低碳经济发展的有效措施和途径,国际碳交易市场发展非常迅速,中国碳交易市场问题颇多,进一步完善我国碳交易市场机制,将有利于我国低碳经济向更高层次发展。  相似文献   

3.
《河南科学》2016,(1):1153-1159
碳交易是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的有效工具,是发挥市场在节能减排中决定性作用的重要举措,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压力下的必然选择.2017年晚些时候中国将建立全国性碳交易市场,该市场届时有望成为全球第一大碳交易市场.目前,中国的碳交易市场建设仍处于起步与探索阶段.因此,对于行将建立的全国性碳交易市场,其风险与对策研究具有重要价值.运用优化的波特钻石模型结合网络分析法,采用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办法,研究碳交易市场建设的关键点,分析得出全国性碳交易市场建设可能面临政策准备不足等三大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以政策支持为基础,企业参与为依靠,金融参与为保障的政府-金融-企业融合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4.
碳交易是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的有效工具,是发挥市场在节能减排中决定性作用的重要举措,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压力下的必然选择.2017年晚些时候中国将建立全国性碳交易市场,该市场届时有望成为全球第一大碳交易市场.目前,中国的碳交易市场建设仍处于起步与探索阶段.因此,对于行将建立的全国性碳交易市场,其风险与对策研究具有重要价值.运用优化的波特钻石模型结合网络分析法,采用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办法,研究碳交易市场建设的关键点,分析得出全国性碳交易市场建设可能面临政策准备不足等三大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以政策支持为基础,企业参与为依靠,金融参与为保障的政府-金融-企业融合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5.
作为我国经济发展迅速的城市之一,北京碳排放权市场的分析将为我国其他城市碳排放权市场的分析提供重要参考,能够为进一步评估我国碳金融市场提供一定的帮助。因此,本文选取了2013年11月8日—2021年6月4日北京碳排放权市场的日收盘价作为研究对象,并将该数据以2020年1月1日为分界线分为新冠疫情前和新冠疫情后两组数据分别进行建模,采用ARMA-GARCH模型对北京碳排放权市场价格进行分析,刻画北京碳排放权市场价格的变动趋势。结果表明:新冠疫情前碳交易市场的日收盘价用ARMA(0,2)-GARCH(1,4)的拟合效果较好,疫情后碳交易市场的日收盘价用ARMA(0,1)-GARCH(1,4)的拟合效果较好。文中根据ARMA(0,1)-GARCH(1,4)模型对北京碳交易市场碳价未来30天的收益率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6.
2017年底全国碳市场正式启动,将电力行业纳入控排范围,中国进入了全国碳市场的过渡阶段。在碳市场的过渡阶段,全国碳市场的发展遭遇瓶颈,在全国范围内的碳交易规则、碳金融、碳市场奖惩机制、碳市场和碳税、碳市场全国立法与监督管理等方面还存在不足之处。为此,需要统一全国范围内的碳交易运行规则,加强地区间的碳交易流动性;创新碳金融发展模式,丰富碳交易的资金来源,促进碳市场的活跃度;平衡奖罚体系,双向激发减排主体进行减排技术创新;建立全国范围内的碳交易平台,明确平台定位,加速碳市场信息流通;明确碳交易产品属性,促进碳交易和碳税的相辅相成;建立和完善全国范围的碳交易立法,统一碳市场监管标准,依法强化监督和管理。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步伐的加快,碳排放问题日益突出。为有效控制碳污染,基于碳排放权进行的交易在全球范围内逐步推广,成为市场机制下实现低碳经济的途径。我国陆续开展省域碳交易试点,各地区的经济基础与资源禀赋不同,交易现状也存在差异。文章探讨了各地区的碳交易特征,从交易总量、活跃度和交易价格波动性方面对我国碳交易的差异性现状进行分析,总结了碳交易的建设经验,最后提出了促进统一碳市场建立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碳金融市场的构建是低碳金融构建的核心。构建中国碳交易市场,要培育以碳金融市场为主体、碳交易产品为基础,进而建立制定包括价格机制、供求机制、竞争机制和风险防控机制在内的碳金融市场运行机制。而碳市场的建立有赖于绿色银行、绿色保险、绿色财政及绿色产业政策等宏观配套政策和制度体系的支撑。  相似文献   

9.
《京都议定书》的生效促进了全球碳市场的发展。我国建立碳市场,是提高我国碳交易价格、增强我国议价能力的需要,是规范国内企业交易操作的需要,是应对国际压力和全面参与国际公约的需要。我国建立碳市场应分三个阶段进行,首先,建立相应法律法规,其次,建立碳排放权现货交易市场,最后建立碳排放权期货交易市场。  相似文献   

10.
在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下,碳交易发挥着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相链接的重要作用。本文先介绍了我国目前碳交易市场发展现况,然后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思路,最后对我国碳交易市场未来的发展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1.
该文从我国的经济基础、制度建设等方面分析构建碳交易市场的政策环境,探讨碳交易市场作为政策工具,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实际情况,提出我国构建碳交易市场的对策,包括:循序渐进,统筹考虑经济发展与减排目标;加快国家层面的立法;尽快完成碳交易市场机制基础性工作,促进全国性统一市场的形成。  相似文献   

12.
在“碳中和”“碳达峰”背景下,作为对碳控制减排的重要角色,碳交易市场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逐步由试点区域迈向全国性,引来了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关注。社交网络活动的存在可以提供有用的信息,对股票市场价格的预测有所改善。利用投资者关注度和国内外碳交易指数的每日数据,实证研究投资者关注度与碳交易市场表现之间的联系。研究发现,投资者关注度会影响碳交易市场的回报,这种关系随时间变化而变化。投资者关注不仅可以作为股票市场的信息来源,还可以作为碳交易市场的信息来源。  相似文献   

13.
作为最大的减排市场提供者,中国碳交易市场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也面临着全球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要求大幅削减CDM交易额度使用的重重压力。因此,尽快建立健全国家级碳交易市场亟为迫切。在厘清碳排放交易内涵基础上,针对我国碳交易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建立健全碳排放交易市场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研究选择北京、上海、广东、深圳、湖北、天津、重庆、福建等8个碳排放权交易所作为研究对象,基于智库研究理论,采用政策文本筛选方法,分析对文献政策的高频词、网络性等知识图谱。在此基础上梳理碳交易市场发展历程,统计我国碳交易价格、交易量、交易额,从市场效率角度进行实证研究,得出我国碳价波动大、交易量低、市场流动性差的结果,从中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通过介绍国内外的碳交易市场与碳金融的发展现状,结合碳交易市场与碳金融的优势与缺陷,明确了发展碳交易市场机制与碳金融的意义,进而得出碳交易市场机制与碳金融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6.
建立了碳排放动态交易市场环境下企业最优控制模型,定义企业碳排放权购买倾向指数并计算其Nash均衡产量;基于企业有限理性假设及相应的产量调节机制,建立企业碳排放交易的动态博弈模型,计算动态系统的均衡点和局部稳定域,并进行数值仿真.根据模型分析结果,提出政府提高碳交易市场活跃度与效率、企业实施碳交易决策实现利润最大化和保持市场稳定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跨省域的碳排放和碳交易市场建设的模式,该文根据碳排放计算公式对京津冀地区的碳排放情况进行核算后发现,河北省碳排放占据京津冀地区排放总量的70%以上,且比重还在增加。通过对河北钢铁产业的碳排放能力核算表明,仅河北钢铁行业就占据了京津冀碳排放总量的20%以上。因此,加快建设河北省乃至京津冀全域的碳交易市场,制定碳金融市场发展战略规划、创新丰富多样的碳金融产品、培养高素质的碳金融专业人才、建立完善的碳交易监管体系,才能实现京津冀地区的产业转型升级,降低减排成本。  相似文献   

18.
 碳交易基本原理是,排放单位通过购买排放权配额或者减排信用,获得排放相应数量温室气体的权利,从而实现其减排目标。在碳市场建设之初,一般采取对企业免费发放一定数量的排放权配额。在日本,政府不仅提供免费配额,甚至还提供减排津贴,形成一种“政府掏钱,企业减排”的模式。我们可通过对日本碳交易系统建立的了解,为对中国的碳交易体系的建立提供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9.
黄敏聪  王友转 《广东科技》2012,21(15):222-223
首先阐述了碳金融的概念与我国碳交易的现状,接着论述了国外碳基金对于碳金融发展的促进作用,接着对珠三角建立政府及碳基金的可行性与作用作了深入的分析,阐明了建立珠三角政府级碳基金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气候问题已引起全球广泛关注。中国积极承担"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可考虑"梯度"推进碳交易机制的思路,即先以自愿碳减排入手,设计自愿市场向区域强制市场的过渡方案;再以区域试点交易为基础,引入国际两大强制减排机制EU ETS和CDM,逐步建立全国统一的碳交易市场。在这两个过渡阶段,交易机制的参数设置与优化是影响减排资源配置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