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通过对贵州寒兰原生地生态环境的科学考察,掌握了寒兰的生长规律、生成条件,对土样及伴生的多种植物进行了取样测定、鉴别,在试验地进行了科学的土壤配制和栽培环境的改善。在栽培管理方面,我们主要注意它的病虫害防治和施肥,提高了寒兰的成活率、发苗率、开花率,为今后贵州寒兰的保育与规模种植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白木香群体的表型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集广东、广西、海南和云南4个省9个居群的174个白木香样品,分别测量其10项形态性状,并进行方差、相关和聚类分析.文中还以欧式平均距离10为阈值,采用UPGMA法将白木香聚成了4组.方差分析表明,各性状在白木香居群间和居群内均存在广泛的变异性,居群间F值在6.520~13.867之间,而居群内F值在24.033~94.081之间.居群内平均方差分量为52.62%,说明居群内的变异是白木香表型变异的主要部分.白木香居群间的平均表型分化系数为33.38%,说明居群内的多样性程度大于居群间.多重比较还表明,白木香各居群间的变异系数和相对极差均无显著性差异.另外,各地理因子中,海拔对性状的影响较大,其次是年均气温和年降雨量.  相似文献   

3.
崔莹莹 《科技信息》2012,(18):28-29
本文对海南普通野生稻19个表型性状进行考察记录,分析其表型变异,并结合SPSS软件进行表型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海南普通野生稻在表型性状上存在较丰富的变异,众多重要性状之间呈极显著相关性。这一研究结果对海南普通野生稻的基础研究及利用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主要通过建立Pygo2转基因小鼠的模型对其表型进行初步分析.首先构建K14-2×flag-Pygo的转基因构件,经酶切、纯化后构建Pygo2转基因小鼠.出生后的仔鼠用PCR和Western方法检测基因型,并通过进一步的免疫组化验证Pygo2基因的表达.PCR检测获得7只转基因阳性鼠,6只Western检测为阳性.对转基因小鼠子代的胚胎和成体进行免疫组化证明,Pygo2基因在皮肤和乳腺组织中有过量表达.转基因小鼠的皮肤、乳腺以及鼠尾椎骨等组织出现了异常的表型.乳腺中有肿瘤组织的形成,且Pygo2在肿瘤中有大量表达.该模型的成功建立为进一步研究Pygo2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桂花表型变化的环境依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揭示桂花(Osmanthus fragrans Lour.)的表型分化程度和地理变异规律。【方法】通过聚类分析、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等方法研究26个桂花居群叶表型及9个桂花居群花表型变异情况及与地理-气候环境因子的相关性。【结果】桂花叶表型性状存在相当程度的变异,叶片8个性状变异程度各有差异; 根据方差分析结果,居群间变异占75.04%, 居群内占13.28%,居群间的变异是主要的变异来源。以地区而言,平均变异系数为19.08%,变异系数最大的是湖北桂花镇居群(29.73%),而贵州夫子坝居群最小(13.68%)。就花表型而言,花序数目及花梗长变异离散程度最大。桂花与经纬度、温度季节性变化方差、最热月最高温度等7个环境影响因子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相关性。叶先端角度呈现由西向东减小的趋势,花瓣性状呈现由南到北逐渐变大的趋势。聚类分析结果可以明显将26个群体分成3组。【结论】桂花表型数量性状的变异相当丰富,且与地理-气候环境因子的相关性较密切,研究结果可以为桂花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了苎麻主要经济性状的相关性和产量构成因素的相对重要性,株高、茎粗、皮厚、鲜重、鲜皮重、鲜皮出麻率等性状与产量呈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在此基础上,进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1)鲜茎重对产量的直接效应(通径系数)为负值,基佗各性状对产量的直接效应均为正值。(2)各性状对产量的间接效应随通径线路的不同而异,(3)各性状对产量的净效应(相关系数)均为正值,但其来不同。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了苎麻主要经济性状的相关性和产量构成因素的相对重要性。株高,茎粗、皮厚、鲜茎重、鲜皮重、鲜皮出麻率等性状与产量呈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在此基础上,进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1)鲜茎重对产量的直接效应(通径系数)为负值,其它各性状对产量的直接效应均为正值。(2)各性状对产量的间接效应随通径线路的不同而异,(3)各性状对产量的净效应(相关系数)均为正值,但其来源不同。  相似文献   

8.
对大耳白兔种群6个主要繁殖性状的表型分布特点进行了考察,并探讨留种率为20%时偏态对各性状的实际选择强度的影响及引起表型偏态的可能原因。结果表明,所有性状的表型频率分布均为单峰曲线。初生个体重表现为极显著的正偏斜,产仔数、初生窝重、离乳个体重三性状则为不显著的负偏斜,离乳成活数、离乳窝重表现为极显著的负偏斜。表现为负峰度的两个性伏是产仔数和离乳个体重,其余则为负正峰度。除初生个体重外,其余5个性状的实际选择强度均低于理论选择强度,是导致实际选择反应效率低的一个重要原因,表明表型分布偏态存在于家兔的主要繁殖性状。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决岩土介质高度不确定性和变异性引起的工程问题,通过"实用分析法"计算出基坑土钉支护结构各种破坏模式的失效概率,从而应用Stevenson-Moses法得出基坑多元结构体系失稳概率的界限范围,真实地反映了工程的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10.
以随机有限元理论为基础,将框剪结构的刚度、质量、阻尼等结构参数为随机变量,通过求解随机有限元的递推方程,得到框剪结构各层的地震动力响应均值和标准差历时曲线,分析结构参数单独变异,以及同时变异对框剪结构地震响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对框剪结构而言,结构参数的变异对响应的均值变化影响都不大,主要是增大响应的标准差,刚度的变异性将引起框剪结构的响应发生大幅度变异,质量的变异性影响稍小,阻尼的变异性影响不  相似文献   

11.
中国弯颈霉ZN92 3菌株在以葡萄糖、蛋白胨为主要原料的液体培养基中发酵培养 ,发酵液用等体积乙酸乙酯萃取 ,无水NaSO4 脱水 ,减压浓缩获粗提品 ,经紫外光谱、高效液相色谱、硅胶G薄层层析以及拮抗试验 ,均显示该发酵液中含有环孢菌素成分  相似文献   

12.
对国产兰属植物中的春兰、蕙兰、建兰、墨兰、寒兰以及莲瓣兰的杂交育种情况进行了综述,并对地生兰在兰属植物新品种培育中的应用提出了设想,以期对兰属植物花卉新品种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四川地区栽培中国种甘蔗(Saccharum SinensisRoxb)历史悠久,可追朔到公元前,传入时间先后不只一次,地区也不只一个。四川各地名称各异,但通称为“芦蔗”。为了进一步对四川地区现存的中国种芦蔗了解,我们就四川地区现存收集到的中国种材料,进行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分析,结果共出现18条酶带,大致可分为三个区域。根据同工酶的差异表明,四川地区栽培的中国种,现存的各种芦蔗来源可能不是单一型的。  相似文献   

14.
利用植物制片技术,以春兰和墨兰组培条件下的根状茎和盆栽条件下的假鳞茎为研究材料,对其进行了比较解剖学研究.结果表明:(1)春兰根状茎的发育过程包括原分生组织、初生分生组织和初生结构3个阶段,与一般单子叶植物茎发育相似;(2)组培条件下墨兰根状茎的解剖特征与春兰的根状茎结构相似,横切面观由外向内为表皮,皮层(包括外皮层、皮层薄壁细胞和内皮层)以及散生于皮层中环状排列的外韧型有限维管束,且中央具髓,具典型单子叶植物根状茎的结构特点.这与前人做过的相关报道不同;(3)两种国兰假鳞茎解剖特征相似,均由表皮、基本组  相似文献   

15.
光萼小蜡花精油的超临界CO2萃取及其GC-MS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从光萼小蜡花中提取精油,通过单因素实验探讨萃取压力和萃取温度对萃取产率的影响,并采用GC-MS技术对萃取物成分进行分析,发现其主要组分为苯乙醇.通过对各组萃取精油中苯乙醇含量进行比较,初步确立利用超临界CO2萃取光萼小蜡花精油的最佳工艺参数为:萃取压力25 MPa,萃取温度55 ℃.  相似文献   

16.
本文研究表明:中华补血草不同器官以及同一器官不同部位Na~+、K~+离子的含量具有明显差异。中华补血草根Na~+、K~+含量高于地上部分,肉质根具有贮盐作用,幼龄叶的Na~+的含量低于中龄叶和老龄叶,而K~+的含量则相反。在根——茎部位中皮层部分的Na~+、K~+含量高于中柱部分。本文认为中华补血草不同器官的抗盐性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17.
一株硅酸盐细菌的表型特征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实验室从江西南昌一菜园土中分离到一株孢杆菌,通过形态、生理生化等表型特征的鉴定,与文献报道的相近的其它菌株的表型特征比较,认为该 一种硅酸盐细菌,分类属于胶质芽孢杆菌(Bacillus mucilaginosus)。  相似文献   

18.
苏丹国穆格莱德盆地构造特征及演化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用盆地分析的方法确定了穆格莱德盆地的原型为伸展断陷盆地.由于改造状况不同,出现3种类型:第一类是未受改造的伸展断陷盆地,第二类是挤压反转的伸展断陷盆地,第三类是走滑改造的伸展断陷盆地.盆地内半地堑、半地垒不对称地交替变化是通过调节带调节其变形或位移,该盆地调节带有6种类型,其构造样式为地垒状凸起、鼻状构造和走向斜坡,具有纵向、横向和斜向3种走向.盆地构造演化有3期:(1)早白垩世早期,随着非洲-南美泛大陆裂开,产生了第一期伸展断陷盆地;(2)早白垩世晚期到晚白垩世,随着原始大西洋的扩张,形成了第二期伸展断陷盆地;(3)新生代,随着区域沉降,演化为伸展坳陷盆地.油气储量主要分布在第二期伸展断陷盆地,油气具有跨时代聚集、高产富集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